第十八章

關燈
酒客中一名大漢高聲驚呼道:“啊呀……他就是奪得‘石紋神劍’的‘長恨生’董卓英……” 這麼一來,場面大亂。

     酒客紛紛起立,喧嚷成一片。

     黃衣老人臉色大變,栗聲道:“你真的是長恨生?” 董卓英見事已如此,隻好冷冷的說道:“算你說對了,現在請跟這位朋友走,不必再說第二句話!” 那少年激動萬狀地朝董卓英一揖,道:“兄台古道熱腸,小可不知如何感激,小可名叫範瑤!” 衣着雖然褴褛,談吐倒是不俗。

     董卓英依然是那冷冰冰的神态,一擡手道:“不必說感激的話,現在你帶他先走,區區随後就到!” 黃衣老人在董卓英帶煞的目光催迫下,隻好乖乖地跟着那叫範瑤的褴褛少年走,董卓英待二人出了酒館,才匆匆付帳跟出。

     出了酒館大門,左右一張,隻見燈影中,黃衣老人與少年已經到了大街轉角處,忙疾步追去。

     轉過街角,是一條燈光黯淡的橫街。

     隻見那少年範瑤一個人站在路燈杆下,黃衣老人卻已不知去向,不禁心中一動,彈身上前,驚愕不已。

     “怎麼回事?” 範瑤兩眼發直,不言不動。

     董卓英一看事有蹊跷,一檢視,不由恨得牙癢癢地,範瑤竟已被點了穴道,當下忙出指替他解開被制穴道。

     口中急急問道:“那姓褚的呢?” 範瑤咬牙苦笑道:“他溜了!” “你知道他的下落麼?我去找他。

    ” “多謝仁兄一番美意,恐怕找不到。

    ” “為什麼?” “他并非普通郎中,是一個江湖好手,不懸壺,不挂牌,居無定所,經常出現的地方便是茶樓酒館。

    ” “這麼說,是個江湖郎中?” “是的,但他的醫道卻相當高明。

    ” 董卓英啼笑皆非,皺眉道:“這可怎麼辦?” 範瑤凄涼地一笑道:“隻好認命了!” “範兄家中還有什麼人?” “小弟家中隻有老母,靠小弟打柴奉食,唉……” “看範兄模樣,曾習過武?” “是的,跟家母練了點莊稼把式,隻能說健身而已,談不上什麼武功!”說完,又是一聲長歎。

     “這麼說來,令堂也是武林中人?” “是的。

    ” “令尊呢?” 範瑤目中竟射出了恨芒,欲言又止。

     最後,他始沉聲說道:“說來讓仁兄見笑,家父十多年前棄家出走,沒了下落,小弟母子迫于生計,從南方流浪到此地來……” 董卓英不由側然,他的遭遇與自己大緻相同,所不同的是自己的身世無法告人,心念數轉之後,道:“令堂患的是什麼病?” 範瑤喘了一口大氣,道:“武林病。

    ” 董卓英困惑地問道:“什麼武林病?” 範瑤道:“運功走岔,傷了經脈,卧床不起,此病非一般醫家所能為力,所以……才找上‘神針醫聖褚名遠’,可恨對方重利輕義……” 董卓英靜靜一想,道:“這麼着,區區陪範兄到府上去看看,也許……也許能為力也說不定。

    ” 範瑤破顔為笑,驚喜的道:“好極了!隻是蝸居……簡陋,不堪待客,委屈仁兄大駕,實在……” “這一說便不夠意思了!” “如此小弟帶路。

    ” 繞了不少僻巷,來到城根腳一處瓦礫荒場,範瑤手指着一間倚着殘垣而搭的木闆小屋,讪讪的道:“這就是了!” 絲絲昏黃的燈光,從闆壁縫中射出,景況實在凄涼。

     兩人走近屋前,裡面傳出一個微弱的婦人聲音問道:“是瑤兒回來了麼?” “是的,娘!” “那位褚老前輩請到了麼?” “娘,褚老前輩被好幾個病家纏着,沒空,孩兒請了一位朋友來,他……是内家高手,也精醫道。

    ” 董卓英暗贊範瑤的純孝,他不敢直話沒錢請褚名遠,怕會傷了母親的心,這真是應了古語:“寒門出孝子”了。

     “啊!是你的朋友,怎沒聽你說過。

    ” “是孩兒新結識的。

    ” “别盡站在門外,快請客人進來呀!” 範瑤輕輕推開了木扉,躬身肅客。

     董卓英一颔首,跨入屋中。

     隻見四壁蕭條,中間一張白木桌,點了一盞油燈,四個木凳,有兩個是缺了腿的,中間用竹片子隔開,一明一暗。

     範瑤的母親不用說是躺在暗間裡。

     “仁兄請坐,篷荜陋室,實不堪待客!” 董卓英朝暗間道:“伯母,小侄董卓英給您請安!” 暗間裡傳出話聲道:“哦!少俠姓董,恕老身不便,請随便坐吧!”一頓,又道:“瑤兒,你……唉!連茶水都……” 董卓英朗聲道:“不必費事,小侄此來是看看伯母的病勢,是否能為力尚未可知,現在……就……” 說着,目注範瑤,道:“區區現在就為伯母一探病情,方便麼?” 範瑤滿臉俱是歉疚之色,感激地朝董卓英道:“可以,就勞煩仁兄為家母一診吧!”說完,執起桌上油燈,道:“請進!” 董卓英一腳踏入房中,鼻頭一酸,幾乎掉下淚來,但他強忍住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