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教正謬

關燈
及商客等與如來相問答。

    大乘中,乃有無央數衆,虛空諸大菩薩來聽說法矣。

    小乘以時推廣,憑空造作無央數劫,中惟一娑婆世界。

    大乘以地推廣,乃更作無數世界。

    大小乘總以推廣為義。

    小乘之成、住、空、壞,莊、嚴、賢、劫,大乘之無量恒河沙數佛國,及三千大千世界,究竟盡落於空。

    天下事近於實者為是,安用是喋喋者為耶?凡作經典,務在導人為善。

    此乃造作無實之辭,長人浮僞之智,不亦颠乎?誦讀此等書者,吾勸其細思之。

    此不過使人心空,無關懲勸之旨也。

    其道空,修成之果亦必空;其語假,所施之福亦必假。

    所施之福假,則彼經慈悲普濟衆生,皆落虛妄,無所據依矣。

    凡論道或本於真,或本於假,易以分别。

    真道一成不易,假道千變萬化。

    佛教分大小乘,職是故也。

    佛子欲信大乘,不能更信小乘。

    以小乘為是,必以大乘為非。

     五、當信基督他和《聖經》 何不信我救主基督?所傳道皆真道,所施福皆實福。

    讀其書,方知其旨一,其意大,其根基堅且實,其證據多且确。

    厥道為上帝默示,筆之者雖為世人,而不敢少參己意。

    厥書論理既全,不必虛稱妄誇,以為美觀。

    求真理而修善道者,能不奉此書為無價之寶乎? 第三節論釋迦牟尼 一、釋迦牟尼小史 釋迦牟尼佛,生於中天竺摩伽陀國,淨飯王宮中。

    其生之年,說者不一,然不可考矣。

    《北魏書》雲:“佛生於周莊王九年。

    ”較之諸書,言生於昭王二十四年者,差為近實。

    今錫蘭國,即古師子國。

    以周襄王二十四年為佛生之歲,此西域南方之國,自周以來,佛教未嘗衰止,其言似為可信。

    奉佛諸國,言佛生年各異,而去之最遠者,中國也。

    或雲:“年代舛錯,無足重輕。

    ”答雲:“年代尚差,其他更無足據矣。

    ”古來文字之國,惟天竺未能實事求是。

    世之信竺典者,宜加意焉。

     佛氏述釋迦牟尼之生也,自言“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何己之傲妄,一至於此。

    天上之主,非獨一尊貴者乎?非佛自言,即其徒所說,亦過於尊其教主矣。

    如出佛語,則其驕太甚;如非佛言,則其謬更深。

    如來為太子時,年十九,四門遊觀,見生、老、病、死,心懷悲喜,即便出家,入山修道,年三十成。

    七十九歲死於雙樹下,其徒以為已入涅。

     二、佛出家而棄本分 觀如來慈憫為懷,導人改邪歸正,悉是善意。

    在世間各國土賢哲中,佛非下品,特不知世人本苦,其苦即其罪。

    案:佛雖名為修道,而未能救人之苦,僅知勸人出家。

    然世人出家,棄其父母、兄弟、妻子之親,滅其君臣之義,三綱淪,五常斁。

    唐儒韓愈《原道》、宋儒歐陽修《本論》,二篇言之近是。

    人即欲自度度他,不宜離世獨立,宜居於俦類中,上帝所命之處。

    保羅曰:“遵上帝所賦,及主所召,此人人所當行。

    故見召時居於何等,宜守分順命焉。

    ”有修道之志者,宜盡其本分;若棄本分而入山,於世何補?譬如有司,離於其職,王者必罪其曠官,上帝於人亦若是。

     三、佛無免苦救人之法 佛以生、老、病、死為苦,出生死、入涅為樂,此見大謬。

    人之生死,皆由天命。

    天父之意,無不善也。

    天父責我以苦,或将發吾純孝之心。

    世人受苦,乃罪犯應爾。

    不宜以免苦為心,宜以赦罪為念。

    哀祈上帝,庶免罪愆。

    可惜佛教不知天地自有主宰,亦不知世人犯罪須有救主。

    今我泰西降生耶稣,慈恤民隐,代人流血,非深心愛人之據乎?且也救人靈魂,而為盡命之救主。

    是以世人必當信主贖罪,畢生為善,以報主恩;不須出家,離棄骨肉,仍循本分可也。

    彼如來年七十九,尚未得救人之法。

    耶稣從天而降,捐軀救衆,其法即成。

    如來不過世間一賢智人,耶稣為上帝子,降救世民,自有多據,是其位同上帝。

    我從上帝,不愈於從人乎?然則吾人自宜敬愛真主,不可猶豫狐疑、離之而反敬世人也。

     四、不宜拜敬佛像 釋迦文佛,涅已久。

    其言雖存於書,其能、其威歸於無何有之鄉矣。

    求之何益?憑之何利?免我罪、佑我身、解我苦、救我靈,皆非彼所能者,何必拜厥像,而以香花供養之耶?彼得曰:“舍耶稣别無救主,蓋天下人間。

    更無錫他名,可以得救者也。

    ”佛諸弟子,竭力尊敬釋迦,殊未深思。

    天之主宰,必以此為重罪,而深惡痛疾之,不肯以身之榮光,讓於諸佛菩薩,及冒稱上帝天王諸人。

    上帝曰:“我必不使我之榮光,為他人所奪;我之聲聞,為偶像所得。

    ”此乃上帝恒久不變之志,聖書載之彰彰。

    然則凡拜佛者,視彼為天地間獨尊,不免獲罪於真為獨尊之天父。

     五、不可尊佛為世界本師 浮屠氏,稱佛為娑婆世界本師、天人師,其推尊之意,真欲加于孔子及諸聖賢之上,明矣。

    悲哉!彼從佛者,未知上帝獨子,降生猶太,為萬世先師;一切衆聖俱當讓位,而默聽其所傳之天言。

    耶稣既生,《新舊約書》既著,欲求天道,舍此誰歸焉?蓋耶稣為上帝所遣,知上帝之道甚明,故說之甚詳。

    愚嘗博稽佛氏所著經典,其見甚謬,不識上帝。

    彼既不能知之,何由論之。

    然則稱如來為世界本師,非特蔑孔子,且欲減上帝獨子之榮,而以耶稣為亞於釋迦牟尼矣。

    “夫天父愛其子,以萬物予之。

    信子者永生,不信子者不生,上帝怒恒在其上。

    ”由是言之,不從耶稣,即逆天父,地獄永刑,恐難逃免。

    佛氏弟子,其深思之。

     第四節論輪回 一、輪回說由來 輪回之說,佛氏未興以前,婆羅門《四韋陀書》已言之。

    今天竺諸教,所在皆有。

    如來以其國俗所信之說,為其教中本旨。

    衆生身後,分有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生此六道,為今生之報;至今生苦樂,又為前身之報。

    佛教未入中土以前,華人并無此說,惟天竺國,及希利尼人有之。

     二、辟輪回說之妄 以此而欲我之信,必有實據,方敢信從。

    此說弊病最多,試詳言之。

     1、人非同于畜 彼畜生與人,同有靈性,其說已謬。

    畜生不知是非,不分善惡,不足以罪之,亦無有審判報應之事,以其無良知、良能也。

    若輪回,則将人變畜,一以輕人,一以重畜,二者俱失,無有是處。

    古今來人所生者,人也;畜所生者,畜也。

    如使人生畜、而畜生人,則亦可以畜變人、而人變畜,然而萬萬無是理也。

     2、禍福不由前身 又言,今世禍福,其根種於前身,其說已謬。

    昔耶稣見有生而瞽者。

    門徒問曰:“夫子,此人生而瞽是誰之過欤?由己前生之罪與?由父母作惡與?”耶稣曰:“非瞽者身前罪業,亦非父母今生惡報,特假手此人,令我醫之,以顯上帝作為耳。

    ”由此觀之,前世作惡,報於今生,理所必無。

    父母作惡,贻於子身,理之或有。

     3、靈魂不轉世投胎 彼又言,人之靈魂,屢屢轉世投胎。

    此事迄無明據。

    俗以聰慧絕倫者,為再來人,且附會古人再世。

    如此,則聖人後複有聖人,而何以孔子後絕無孔子?如來恒言:“過去無量諸劫,有佛出世”雲雲。

    此等言語,殊易造作,不直一噱。

     4、生死貴賤不由因果 彼又言,人之生死,非上帝己意所定,乃其因果,自然而成。

    其實,人之生而富貴貧賤,其權操于上帝,則宜以上帝為真因緣焉。

    惟因果不在去世,今世人生享福,即上帝賦以善福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