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回 炸督署志士捐軀 籌軍饷華僑奮臂

關燈
舉者,在粵則有李紀堂洪全福。

    在湘則有黃興、馬福益。

    一時風起雲湧。

    集合全國英雄,成立革命同盟會。

    定立中華民國之名稱。

    而公布于一黨一員,本省,鼓吹革命主義。

    不到一年,進步之速,實出意外。

    當時外國政一府,對中國革命一黨一,俱表同情,法國武官布加卑,奉陸軍大臣命來訪孫文并傳達贊助之意。

    孫文請他派員相助,以協調聯絡之事。

    布加卑當派駐紮天津之參謀部武官七人,歸孫文調遣。

    孫文命廖仲恺往天津設立機關,命黎仲實與武官調查兩廣。

    命胡毅生與武官調查川滇,命喬宜齊與武宮往南京武漢。

    時南京武昌兩處新軍皆歡迎革命。

    南京有趙伯先接洽。

    約同營長以上各官相見,秘密會議,籌劃進行。

    武昌劉家運約同志軍人在教會開會,事為兩廣總督張之洞所聞,乃派洋商西人,密探消息,捕劉家運,執行槍決。

    遂奏報清廷,與法公使交涉,将布加卑等撤回本國。

    這個消息,傳到西安。

    西太後知道辛醜合約成立之後,各國舉動照約履行。

    對于自身問題,各國也不反對,回銮并無危險。

    即于是年七月下旬,命扈從大臣,勘視東路的行宮及銮輿所經的道路,以便回銮。

    但傳谕各省地方長官,凡輿駕所經過之地,無須過于供張諸事務求儉約,這是太後蒙塵之時,備嘗痛苦,也算是一種覺悟了。

    到了啟銮那一天,西安省城中,各大街道上,一律用黃土鋪地,兩邊的店鋪,都懸燈結彩,十分熱鬧。

    這時比較來的時候,又大不相同了。

    太後傳谕,把銮輿的黃緞幔打起,任民間婦女,瞻仰聖容。

    當車駕尚未出城之前,由彈壓的兵士,執着馬鞭,清了街道,後面便是前導馬,一對一對地走過去。

    前導馬之後,是黃衣帽的太監,和穿黃馬褂的官員。

    其次又是乘馬的太監,那步行的太監們,都手中提着香爐,滿街上香煙缭繞。

    兩旁各大小鋪戶,都焚香點燭,恭送佛爺。

    街市中鴉雀無聲。

    随駕左右的人,皆是繡服黃裳,金煌輝亮王公大臣們,盡穿着官服,在街上步行,禁衛軍過去,便是光緒皇帝和皇後嫔妃的車駕,後面黃轎裡,坐着大阿哥,并許多護駕的親王。

    太後所坐的銮輿,用三十六個人擡着。

    都穿着一團一龍褂子,很整齊的過去。

    不料在這警衛森嚴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大漢,赤膊跣足,臉上塗着花彩,雙手亂舞的,直到太後銮輿之前。

    兩旁侍衛,立刻将那大漢擒着,一刀砍在街旁。

    這時扈從的大臣們,生怕又鬧刺客,驚犯了禦駕,就命追究那大漢的來曆。

    經地方官查明報告,才知道那大漢原是一個瘋子。

    當下銮輿經過的地方,民間的婦女,都長跪在兩旁,迎送聖駕。

    太後在輿中,瞧見那婦女之中,有一位穿補服的命婦,很恭恭敬敬地跪在那裡。

    西太後命賞給她銀牌一面。

    太後出了西安,一路浩浩蕩蕩向前進。

    進了潼關,沿途地方官,無論文武大小,一律跪送。

    護駕的兵丁,除了原有馬玉昆的五百人以外,又有宋應的軍隊。

    過太原時,光緒皇帝命将前次駐跸地方的各祠廟,統賜禦書匾額一方。

    太後心中頗為歡喜,但是太後到西安的時候,有侍臣榮辛的兒子,也扈從前來,常在太後面前伺候,很得太後的歡心。

    那小孩年紀隻有七歲,十分聰明。

    太後賜他食物,他必先行禮,然後取食。

    因此太後不時召見他進來遊玩。

    等太後回銮之際,那小孩子偶染一病,遂至夭殇。

    太後很為不樂,便命在太原建一神童祠為紀念。

    正是:革命聲勢澎湃日銮輿迢遞返駕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