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俏佳人委身媚降蔣 奇女子報國衛京師
關燈
小
中
大
。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秦良玉在四川,接到出山海關禦敵檄文,當即召集部下,勉以衛國殺敵之意。
部下無不摩拳擦掌,勇氣百倍。
秦良玉命她的哥哥秦邦屏帶了一支兵馬,作為先鋒,兼程前進。
她的弟弟民屏,帶一支兵随後繼去。
她也一同起身,分撥往關外出發。
楊經略見諸路援兵先後到齊,深恐師老财匮,乃訂期命四路人馬同時進攻。
總兵馬林出開原,攻北路,杜松出撫順,攻西路。
李如柏出清河,攻南路,劉挺出寬甸,攻東南。
并分派各土司兵及朝鮮兵為助,于三月間在二道關會齊。
适值大雪,天上地下,滿成銀裝的世界。
塞外的地方,本來就非常的冷,再一經雪花飄飛,那個冷簡直要堕指裂膚了。
那時各軍在半途受了許多的痛苦,人馬大半凍僵,隻好緩緩前行。
惟那杜松,他本是山海關總兵,對于關外的雪,算是司空見慣,因他的部下,久在塞外作戰的原故,當下那杜松一見降了大雪,頓時高興起來,想奪頭功,便令軍士冒雪西進。
到了渾河,冰凍未開。
杜松一聲令下,人馬一齊徑渡,不料正渡的中間,那冰凍忽解,溺死了軍士多人。
渡過了對岸,有滿洲兵三隊迎戰。
那秦邦屏領土司兵隸杜松部下,當時揮刀縱馬,指揮手下的兵接戰。
滿兵不敵,退走。
杜軍踴躍争先,追逐至薩爾浒山。
此地系滿洲要塞。
那英明皇帝聽得杜軍進攻,急率大隊人馬迎擊。
那時雪雖已止,北風怒吼,如刀刮面天地晦冥如黑夜。
杜松令軍中點起火炬,卻被滿洲兵由暗處看明,箭射刀砍了一陣,可憐那秦良玉她哥哥邦屏中箭而死。
她的弟弟民屏,趕上去救,又被滿洲兵包圍,沖突不出。
正在危急的時候,秦良玉引兵随後到了,她接了哥哥已死弟弟被困的消息,發狼咬碎銀牙,倒豎蛾眉,恨不立刻把滿洲國兵踏成肉餅。
急忙帶兵策應,她弟弟正在亂馬軍中,舞動大砍一刀,橫七豎八地亂砍,秦良玉一馬當先,殺開一條血路,救出了她的弟弟。
畢竟寡不敵衆隻好且戰且退。
秦良玉從萬馬軍中,把她弟弟救出,當下姊一弟二人,收拾部下殘餘兵士,一面戰,一面走,秦良玉自己斷後,力拒追兵。
滿洲兵見她殺法骁勇,也不敢十分一逼一她,隻将那杜松的大軍,殺的七零八落,那杜總兵也中箭而亡。
楊經略這次出兵,總算是喪師辱國了。
這且不去說他,崇祯二年冬,滿洲兵由龍井關破洪山口大安口,會于遵化。
山海關總兵聞驚率兵入援,戰死,全軍覆沒。
滿洲兵遂入遵化。
複越蘇州而西,徇三河,破順義并散放傳單于各城。
進薄京城,營于城北北土城關之東。
總兵滿挂以五千騎入援,屯德勝門外,與滿洲兵戰,不利,負傷。
崇祯皇帝使中官勞以牛酒,令人休城。
時滿洲兵甚盛,京城兵力單弱。
督師袁崇煥聞警,即統大軍入關。
所過諸城,留兵以守。
入見,請速诏谕各省勤王,秦良玉接讀诏旨,立即率領本部兵,不分晝夜,趕程北上。
三年春,始至京師,正值滿洲清兵自德勝門移營南苑,進攻永定門。
滿桂祖大壽等戰死,四面皆滿洲兵,秦良玉甫至。
不及安營,下令進擊秦良玉部皆系久經訓練,百戰勁兵,無不一可當百。
當下人馳馬驟,喊聲震天,如風發潮湧一般,刀砍槍刺,兇猛異常。
滿洲兵入京以來,從未見此生龍活虎般的軍隊。
良玉舞動鐵杆槍,如飄瑞雪,如散梨花,往來沖突,馬頭到處,死一屍一如牆一般的倒下來。
滿洲兵紛紛退避,秦良玉方傳令擇地安下營寨。
崇祯皇帝聞秦良玉來,甚是歡喜,使中官送牛酒慰勞,并令其兵隊入城駐守。
又召見秦良玉于平台。
因她是個女子,能赤心為國,不辭艱苦,親率軍隊,北上勤王,殊屬忠勇可嘉,當即勉勵備至。
并親灑禦翰,賜她四首詩。
那詩裡面有兩句,是說她比男子強,贊美她是個奇女子。
原詩的那兩句,便是“世間不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裡行”。
秦良玉當時見崇祯皇帝如此的優待,她自然感激涕零,叩首謝恩,立誓死戰報國。
時北京各路援兵雲集,聲威大震。
滿洲兵亦以孤軍深入,終非長策,乃緻書明朝政一府議和。
崇祯皇帝令諸臣議,皆請許和,以解民困,再圖後舉。
遂複書如約,滿洲兵乃取道冷口而歸。
各勤王兵亦先後各回原地。
秦良玉見滿洲兵已去,亦陛辭回石矽。
崇祯皇帝對于秦良玉,特别賞識,當下勉以始終自一愛一,為國宣力,勿負朕厚望之意。
秦良玉敬謹受命率部兵由北京返駐原防地去了。
到了現在,北平騾馬市大街,有一條胡同,叫四川營,就時當時秦良玉駐兵的地方。
胡同内有一所全蜀會館,就是她的司令部大本營舊址。
教場口就是她一操一兵的防地。
這是無人不知的。
正是:莫嫌脂粉無顔色須眉猶讓女将軍要知清兵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秦良玉在四川,接到出山海關禦敵檄文,當即召集部下,勉以衛國殺敵之意。
部下無不摩拳擦掌,勇氣百倍。
秦良玉命她的哥哥秦邦屏帶了一支兵馬,作為先鋒,兼程前進。
她的弟弟民屏,帶一支兵随後繼去。
她也一同起身,分撥往關外出發。
楊經略見諸路援兵先後到齊,深恐師老财匮,乃訂期命四路人馬同時進攻。
總兵馬林出開原,攻北路,杜松出撫順,攻西路。
李如柏出清河,攻南路,劉挺出寬甸,攻東南。
并分派各土司兵及朝鮮兵為助,于三月間在二道關會齊。
适值大雪,天上地下,滿成銀裝的世界。
塞外的地方,本來就非常的冷,再一經雪花飄飛,那個冷簡直要堕指裂膚了。
那時各軍在半途受了許多的痛苦,人馬大半凍僵,隻好緩緩前行。
惟那杜松,他本是山海關總兵,對于關外的雪,算是司空見慣,因他的部下,久在塞外作戰的原故,當下那杜松一見降了大雪,頓時高興起來,想奪頭功,便令軍士冒雪西進。
到了渾河,冰凍未開。
杜松一聲令下,人馬一齊徑渡,不料正渡的中間,那冰凍忽解,溺死了軍士多人。
渡過了對岸,有滿洲兵三隊迎戰。
那秦邦屏領土司兵隸杜松部下,當時揮刀縱馬,指揮手下的兵接戰。
滿兵不敵,退走。
杜軍踴躍争先,追逐至薩爾浒山。
此地系滿洲要塞。
那英明皇帝聽得杜軍進攻,急率大隊人馬迎擊。
那時雪雖已止,北風怒吼,如刀刮面天地晦冥如黑夜。
杜松令軍中點起火炬,卻被滿洲兵由暗處看明,箭射刀砍了一陣,可憐那秦良玉她哥哥邦屏中箭而死。
她的弟弟民屏,趕上去救,又被滿洲兵包圍,沖突不出。
正在危急的時候,秦良玉引兵随後到了,她接了哥哥已死弟弟被困的消息,發狼咬碎銀牙,倒豎蛾眉,恨不立刻把滿洲國兵踏成肉餅。
急忙帶兵策應,她弟弟正在亂馬軍中,舞動大砍一刀,橫七豎八地亂砍,秦良玉一馬當先,殺開一條血路,救出了她的弟弟。
畢竟寡不敵衆隻好且戰且退。
秦良玉從萬馬軍中,把她弟弟救出,當下姊一弟二人,收拾部下殘餘兵士,一面戰,一面走,秦良玉自己斷後,力拒追兵。
滿洲兵見她殺法骁勇,也不敢十分一逼一她,隻将那杜松的大軍,殺的七零八落,那杜總兵也中箭而亡。
楊經略這次出兵,總算是喪師辱國了。
這且不去說他,崇祯二年冬,滿洲兵由龍井關破洪山口大安口,會于遵化。
山海關總兵聞驚率兵入援,戰死,全軍覆沒。
滿洲兵遂入遵化。
複越蘇州而西,徇三河,破順義并散放傳單于各城。
進薄京城,營于城北北土城關之東。
總兵滿挂以五千騎入援,屯德勝門外,與滿洲兵戰,不利,負傷。
崇祯皇帝使中官勞以牛酒,令人休城。
時滿洲兵甚盛,京城兵力單弱。
督師袁崇煥聞警,即統大軍入關。
所過諸城,留兵以守。
入見,請速诏谕各省勤王,秦良玉接讀诏旨,立即率領本部兵,不分晝夜,趕程北上。
三年春,始至京師,正值滿洲清兵自德勝門移營南苑,進攻永定門。
滿桂祖大壽等戰死,四面皆滿洲兵,秦良玉甫至。
不及安營,下令進擊秦良玉部皆系久經訓練,百戰勁兵,無不一可當百。
當下人馳馬驟,喊聲震天,如風發潮湧一般,刀砍槍刺,兇猛異常。
滿洲兵入京以來,從未見此生龍活虎般的軍隊。
良玉舞動鐵杆槍,如飄瑞雪,如散梨花,往來沖突,馬頭到處,死一屍一如牆一般的倒下來。
滿洲兵紛紛退避,秦良玉方傳令擇地安下營寨。
崇祯皇帝聞秦良玉來,甚是歡喜,使中官送牛酒慰勞,并令其兵隊入城駐守。
又召見秦良玉于平台。
因她是個女子,能赤心為國,不辭艱苦,親率軍隊,北上勤王,殊屬忠勇可嘉,當即勉勵備至。
并親灑禦翰,賜她四首詩。
那詩裡面有兩句,是說她比男子強,贊美她是個奇女子。
原詩的那兩句,便是“世間不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裡行”。
秦良玉當時見崇祯皇帝如此的優待,她自然感激涕零,叩首謝恩,立誓死戰報國。
時北京各路援兵雲集,聲威大震。
滿洲兵亦以孤軍深入,終非長策,乃緻書明朝政一府議和。
崇祯皇帝令諸臣議,皆請許和,以解民困,再圖後舉。
遂複書如約,滿洲兵乃取道冷口而歸。
各勤王兵亦先後各回原地。
秦良玉見滿洲兵已去,亦陛辭回石矽。
崇祯皇帝對于秦良玉,特别賞識,當下勉以始終自一愛一,為國宣力,勿負朕厚望之意。
秦良玉敬謹受命率部兵由北京返駐原防地去了。
到了現在,北平騾馬市大街,有一條胡同,叫四川營,就時當時秦良玉駐兵的地方。
胡同内有一所全蜀會館,就是她的司令部大本營舊址。
教場口就是她一操一兵的防地。
這是無人不知的。
正是:莫嫌脂粉無顔色須眉猶讓女将軍要知清兵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