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禅位晉祚永終
關燈
小
中
大
,便遭慘斃,年終三十六歲。
宋主裕佯為舉哀,辍朝三日,追諡曰恭。
總計東晉自元帝至恭帝,共十一主,得一百零四年,若與西晉并合計算,共十五主,得一百五十六年。
至若劉宋開國,一切事實,具詳《南北史演義》中,此書名為《兩晉演義》,便應就此收場。
惟東晉亡時,西涼亦亡。
西涼主李歆,好興土木,又尚嚴刑,累得人民不安,變異疊出。
歆尚不知儆,從事中郎張顯,切谏不從。
北涼主蒙遜,乘隙圖歆,佯引兵攻西秦,暗中卻屯川岩,專待歆軍,果然歆為彼所誘,拟乘虛往襲北涼。
武衛将軍宋繇等,苦口谏阻,終不見聽,再經尹太後危詞勸戒,仍然不從;遂将步騎三萬人東行。
中途被蒙遜邀擊,一敗塗地。
或勸歆還保酒泉,歆慨然道:“我違母訓,自取敗辱,不殺此胡,有何面目再見我母呢?”當下收拾殘兵,再戰再敗,竟為所殺。
蒙遜遂進據酒泉,滅掉西涼。
西涼自李暠獨立,一傳而亡,凡二主,共二十二年。
隻西涼母後尹氏,見了蒙遜,蒙遜卻好言勸慰,尹氏正色道:“李氏為胡所滅,尚複何言?”蒙遜默然,仍令退去。
或語尹氏道:“母子命懸人手,奈何倨傲若此?”尹氏道:“興滅死生,乃是定數,但我一婦人,不能死國,難道尚怕加斧钺,求為他人臣妾麼?若果殺我,我願畢了。
”蒙遜聞言,反加敬禮,娶尹氏女為子婦。
後來尹氏自往伊吾,與諸孫同居,竟得壽終。
特叙西涼之亡,全為尹氏一人。
惟北燕沮渠蒙遜,傳子牧鞬,為魏所滅,西秦乞伏熾磐,傳子慕末,為夏所滅。
夏曆二傳,赫連冒赫連定。
北涼隻一傳,馮跋弟弘。
先後入魏。
就是仇池楊氏,亦被魏吞并,這都屬劉宋時事,詳載《南北史演義》,請看官另行取閱便了。
交代清楚。
不過五胡十六國的興亡,卻有略表數行,錄述如下: (一)漢劉淵。
(前趙) 劉曜。
匈奴漢曆三主,分為二趙,前趙劉 曜,為後趙所滅。
(二)北涼沮渠蒙遜。
同左凡二主,為北魏所滅。
(三)夏赫連勃勃。
同左凡三主,為北魏所滅。
(四)前燕慕容皝。
鮮卑凡三主,為前秦所滅。
(五)後燕慕容垂。
同左凡五主,為北燕所篡。
(六)南燕慕容德。
同左凡二主,為晉所滅。
(七)西秦乞伏國仁。
同左凡四主,為夏所滅。
(八)南涼秃發烏孤。
同左凡三主,為西秦所滅。
(九)後趙石勒。
羯凡七主,為冉闵所篡,闵複為前燕所滅。
(十)成(漢)李雄。
氐凡三主,雄弟壽,改國号漢,壽子勢為晉所滅。
(十一)前秦苻洪。
同左凡七主,為後秦所滅。
(十二)後涼呂光。
同左凡四主,為後秦所滅。
(十三)後秦姚苌。
同左凡二主,為晉所滅。
(十四)前涼張重華。
漢族凡五主,為前秦所滅。
(十五)西涼李诇。
同左凡二主,為北涼所滅。
(十六)北燕馮跋。
同左凡二主,為北魏所滅。
小子叙述既畢,尚有煞尾詩二首,作為本編的餘聲,看官毋遽掩卷,且再閱後面兩行。
詩雲: 百年遺祚竟淪亡,大好江東讓宋王。
我篡他人人篡我,祖宗作法子孫償。
彜夏如何潰大防,五胡疊入競猖狂。
可憐中土無甯宇,話到滄桑也黯傷。
劉裕既得關中,乃令次子義真居守,彼豈不知義真尚幼,無守土才,況王沈諸将,嫌隙已萌,即無赫連勃勃之窺伺,亦未必常能保全。
其所由遽爾東歸者,篡晉之心已急,利令智昏,不暇為關中妥計耳。
至裕一歸而秦地即亂,諸将多死,惟義真幸得脫歸,失于彼必償于此,而裕之篡晉益急矣。
弑安帝複弑恭帝,何其殘忍至此!意者其亦司馬氏篡魏之果報欤?然司馬昭弑高貴鄉公,其子炎猶不殺陳留王,故尚能傳祚至百餘年;裕以一身弑兩主,欲子孫之得長世,難矣!本回叙東晉之亡,簡而不略,誅劉裕之心也。
(詳見《南北史演義》中)末段複将五胡十六國始末,作一總結,以便收束全書,閱者得此,則回憶前文,更自了然,而作者之苦心,益可見矣。
宋主裕佯為舉哀,辍朝三日,追諡曰恭。
總計東晉自元帝至恭帝,共十一主,得一百零四年,若與西晉并合計算,共十五主,得一百五十六年。
至若劉宋開國,一切事實,具詳《南北史演義》中,此書名為《兩晉演義》,便應就此收場。
惟東晉亡時,西涼亦亡。
西涼主李歆,好興土木,又尚嚴刑,累得人民不安,變異疊出。
歆尚不知儆,從事中郎張顯,切谏不從。
北涼主蒙遜,乘隙圖歆,佯引兵攻西秦,暗中卻屯川岩,專待歆軍,果然歆為彼所誘,拟乘虛往襲北涼。
武衛将軍宋繇等,苦口谏阻,終不見聽,再經尹太後危詞勸戒,仍然不從;遂将步騎三萬人東行。
中途被蒙遜邀擊,一敗塗地。
或勸歆還保酒泉,歆慨然道:“我違母訓,自取敗辱,不殺此胡,有何面目再見我母呢?”當下收拾殘兵,再戰再敗,竟為所殺。
蒙遜遂進據酒泉,滅掉西涼。
西涼自李暠獨立,一傳而亡,凡二主,共二十二年。
隻西涼母後尹氏,見了蒙遜,蒙遜卻好言勸慰,尹氏正色道:“李氏為胡所滅,尚複何言?”蒙遜默然,仍令退去。
或語尹氏道:“母子命懸人手,奈何倨傲若此?”尹氏道:“興滅死生,乃是定數,但我一婦人,不能死國,難道尚怕加斧钺,求為他人臣妾麼?若果殺我,我願畢了。
”蒙遜聞言,反加敬禮,娶尹氏女為子婦。
後來尹氏自往伊吾,與諸孫同居,竟得壽終。
特叙西涼之亡,全為尹氏一人。
惟北燕沮渠蒙遜,傳子牧鞬,為魏所滅,西秦乞伏熾磐,傳子慕末,為夏所滅。
夏曆二傳,赫連冒赫連定。
北涼隻一傳,馮跋弟弘。
先後入魏。
就是仇池楊氏,亦被魏吞并,這都屬劉宋時事,詳載《南北史演義》,請看官另行取閱便了。
交代清楚。
不過五胡十六國的興亡,卻有略表數行,錄述如下: (一)漢劉淵。
(前趙) 劉曜。
匈奴漢曆三主,分為二趙,前趙劉 曜,為後趙所滅。
(二)北涼沮渠蒙遜。
同左凡二主,為北魏所滅。
(三)夏赫連勃勃。
同左凡三主,為北魏所滅。
(四)前燕慕容皝。
鮮卑凡三主,為前秦所滅。
(五)後燕慕容垂。
同左凡五主,為北燕所篡。
(六)南燕慕容德。
同左凡二主,為晉所滅。
(七)西秦乞伏國仁。
同左凡四主,為夏所滅。
(八)南涼秃發烏孤。
同左凡三主,為西秦所滅。
(九)後趙石勒。
羯凡七主,為冉闵所篡,闵複為前燕所滅。
(十)成(漢)李雄。
氐凡三主,雄弟壽,改國号漢,壽子勢為晉所滅。
(十一)前秦苻洪。
同左凡七主,為後秦所滅。
(十二)後涼呂光。
同左凡四主,為後秦所滅。
(十三)後秦姚苌。
同左凡二主,為晉所滅。
(十四)前涼張重華。
漢族凡五主,為前秦所滅。
(十五)西涼李诇。
同左凡二主,為北涼所滅。
(十六)北燕馮跋。
同左凡二主,為北魏所滅。
小子叙述既畢,尚有煞尾詩二首,作為本編的餘聲,看官毋遽掩卷,且再閱後面兩行。
詩雲: 百年遺祚竟淪亡,大好江東讓宋王。
我篡他人人篡我,祖宗作法子孫償。
彜夏如何潰大防,五胡疊入競猖狂。
可憐中土無甯宇,話到滄桑也黯傷。
劉裕既得關中,乃令次子義真居守,彼豈不知義真尚幼,無守土才,況王沈諸将,嫌隙已萌,即無赫連勃勃之窺伺,亦未必常能保全。
其所由遽爾東歸者,篡晉之心已急,利令智昏,不暇為關中妥計耳。
至裕一歸而秦地即亂,諸将多死,惟義真幸得脫歸,失于彼必償于此,而裕之篡晉益急矣。
弑安帝複弑恭帝,何其殘忍至此!意者其亦司馬氏篡魏之果報欤?然司馬昭弑高貴鄉公,其子炎猶不殺陳留王,故尚能傳祚至百餘年;裕以一身弑兩主,欲子孫之得長世,難矣!本回叙東晉之亡,簡而不略,誅劉裕之心也。
(詳見《南北史演義》中)末段複将五胡十六國始末,作一總結,以便收束全書,閱者得此,則回憶前文,更自了然,而作者之苦心,益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