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超凡三劍法
關燈
小
中
大
正思索破解他劍術之法,但一無所悟奈何。
” 老人道:“老朽此次出來,就是專為找尋老弟之故,想仗老弟無比智慧來創練一種克制超凡劍術之技。
” 農米耳歎聲道:“其功力倒是無所謂,其劍法之快,那真是無與倫比,今有老丈在旁指點,誠使晚輩增強莫大信心。
” 老人道:“農老弟,老朽自号‘太愚’,本與超凡及函谷子是八拜兄弟,因超凡、函谷與老朽在當年探罷海嘯魔島之後,誰料超凡竟僞稱要在超凡島隐居終生,而實際上他是私吞了超凡秘笈起了野心!直至現在,函谷三弟恐還在夢中。
” 農米耳悚然起敬,再施一禮道:“晚輩與函谷老人會過,難道你老從未去過‘天堂島’?” 大愚老人道:“當年有言在先,如不逢武林大亂,咱們永不出山,也許因此之故,函谷并未向老弟提起老朽與超凡二人。
” 農米耳歎聲道:“這個晚輩不敢斷言,惟函谷老人曾遭家變,其弟‘金蜈天君’竟大逆不道,居然陰謀廢兄,晚輩以精血将老人複原,目前老人正在西行赴雷池途中。
” 大愚老人激動道:“老弟,你救了函谷,也就等于救了老朽,請受老朽一禮。
” 農米耳慌忙扶住道:“這使不得,你想折殺晚輩啦!” 老人道:“老弟,你是直爽人,老朽也不固執,那就心領了,但不知金蜈逆弟現況如何,他一定是逃走了?” 農米耳點頭道:“在動向上看,他有聯合雷池逆衆之勢此去自是一路奔雷池。
” 大愚老人歎道:“這樣說來,雷池亦曾有變故,但這并不嚴重。
”接着,他指指谷中又道:“大事過後再談,老弟,先将這毒物除去再講。
” 農米耳道:“可惜怕毀了蛇膽,否則用‘霹靂撾’一下就有效!” 大愚老人急急道:“霹靂撾不可輕用,提防驚動邪徒,現在老朽既知是你老弟,那就輕而易舉了,隻要你一下去,該物必定畏縮待斃。
” 農米耳詫然道:“你老不是開玩笑?” 大愚老人歎道:“物各有克,老弟,你在它的眼裡等于是紫龍複活啦,它不是怕你,它怕紫龍血啊!” 農米耳哈哈笑道:“有這種事?得了,你老何必勞駕,快請上峰去。
” 老人點頭道:“保你如探囊取物,快去快來!” 他說完轉身,又往峰上走,見了獵戶笑道:“老實人,此地居民大概人心不壞,他們竟感動天神下降了。
” 獵人不懂他的意思,聞言唯唯應是。
谷中突然發出顫抖似的異嘯,那聲音似肥豬見了屠戶一般,接着即聲嘶力竭。
也不過是兩杯茶久,隻見農米耳大笑上升,右手握匕首,左手提一個綠油油似豬肚一樣的東西,叫道:“老丈,這算晚輩送給你老的見面禮罷。
” 大愚老人飛快迎上道:“多謝,老朽煉成了有你老弟一份。
” 獵戶知道已将大害除了,不禁大喜之至,同時才明白老人所說天神之意,真将農米耳看得目不轉睛,驚訝至極。
老人向他道:“老實人,你回去罷,我們不再打擾了。
” 說完拉着農米耳,長身就朝西面峰下奔去。
農米耳邊走邊将匕首奉還道:“老丈,這把匕首真不遜于自腸,不知何名?” 老人笑道:“這是天竺婆羅門教的戒匕,也屬該教之寶,你如高興就留下吧。
” 農米耳笑道:“老丈既然割愛,晚輩也有一樣婆羅門的奉上。
” 說着拿出“古佛神钹”,雙手獻上,又笑道:“不知您老喜不喜歡?” 大愚老人驚訝道:“你殺了婆羅門教一位高增?” 農米耳笑道:“持此物者并未死,但卻收拾了另外幾個,總之那些番僧都該殺。
” 老人歎道:“這次武林之亂牽涉太廣了,不知何時才能平靜,這真是大劫到了。
” 老少二人邊談邊行,一直走到天亮,事也湊巧。
恰恰遇上白俊帶來龍太華,氣喘籲籲。
農米耳一見大喜,急向大愚老人介紹,之後再向龍太華道:“三老和大衆怎樣了?” 龍太華喘息道:“他們又追上海老人等一大批了,大夥聽說你在叫我,都不知發生了什麼大事。
” 農米耳向白俊道:“你沒說出原因?” 白俊道:“人多嘴雜,我不敢說,連龍小俠到現在都不知道,不過我會留下一張字條給三老。
” 農米耳笑道:“你作得好,今後可以辦事了。
” 龍太華問道:“到底什麼事?” 農米耳笑道:“等會再告訴你!” 又向白俊道:“前途可有森林幽谷?我要找個隐秘地。
” 白俊道:“前途就是穆斯塔格山了,森林幽谷多的是。
” 農米耳笑對老人道:“劣弟太華非常精靈,在頭腦的運用上,他倒是幫助晚輩解決不少困難,我們找個地方慢慢商談如何?” 老人大笑道:“老朽一見這孩子就知又是未來的佼佼者,好,好,好!” 農米耳急對白俊道:“你先到前面去選擇,地點愈隐秘愈好,同時要準備吃的,我們起碼有兩天停留,但不要讓外人發現你的形迹。
” 白俊舉步如飛,隻看得老人驚訝道:“他得了一部‘天貓秘笈!” 農米耳歎老人的武學淵博,笑道:“是的,這功夫也很出名嗎?” 老人歎道:“百年前的‘天貓神愉’何止出名,幾乎将北京皇城鬧翻了,他是個義偷,不知救活多少窮人,老朽還為了他與官家打得天翻地覆,這是過去的事了。
” 農米耳笑道:“你老在當年這樣轟動,為何武林很少人知?” 老人大笑道:“老朽與函谷、超凡三人,大概和你有通病,一日三變,每變更姓,隻要出了一件事,以後即無人發現那鬧事之人,老弟,你說誰會知道?” 農米耳大笑道:“這樣說來,晚輩在你老面前決不可易容了。
” 老人笑道:“隻要将本來面貌給老朽看一眼,認識廬山真面目也就夠了,當着外人還是易容好。
” 農米耳将本來面目現出,長揖道:“老丈不要見笑。
” 登上一座奇峰,立見白俊來迎,農米耳問道:“有地方了?” 白俊道:“那地方好極了,是森林深處,裡面竟還有座廟似的遺迹!” 老人驚訝:“哪有這樣事,高原設有廟!” 白俊道:“晚輩隻是猜想罷了,實際不知是不是廟,因為隻有廢墟,然範圍大極了,全是一塊一塊的大方石砌成的,隻怕有千百年了,因為墟中的樹木都有合抱那麼大啦。
” 老人歎聲道:“那可能是漢時西域某國遺迹。
” 白俊訝然道:“古西域不止一國嗎?” 農米耳笑接道:“漢時西域分兩部,一部分為天山北路,一部分為天山南路,天山南路共有三十六國,部分在帕米爾高原。
” 老人暗贊道:“此子竟能博通古史,這又出乎所料。
” 經過幾座山峰,白俊帶領着進入一座大森林,農米耳仔細察看一番,對老人道:“這種原始地帶隻怕百年難得見一次行人。
” 老人笑道:“帕米爾高原奧區之廣,那是武林共知之事,以這遍森林來說,連老朽也是第一次才到。
” 森林似海深沉,有時無路可通,非從林梢超過不可,農米耳不知白俊怎能找到那地方。
林中突然現出奇岩怪石,有與林齊,有如獸伏;視力難達五丈之外,白俊忽然立住道:“到了,再通過這半裡岩石就是了,我來到這裡本不想進去,卻為了追趕一支麋鹿,才發現那座廢墟的。
” 老人道:“這可能不是正面,因岩石不是人為的,繞行岩石看看。
” 農米耳笑道:“你老忽起考古之興啦!” 老人道:“這不止老朽有興趣,凡屬武林人物都會有興趣,因為古西域多奇珍,大部分對武林人物都有益處。
” 農米耳笑道:“你老想在此處獲得稀世之寶?” 老人鄭重道:“老弟你可知道古時有個大奇人叫王禅的?” 農米耳點頭道:“晚輩曾讀‘錄異記’,上載‘鬼谷先生古之真仙也,姓王氏,自軒轅朝代,曆于商周,随老君西至流沙,周末複歸,居漢濱鬼谷山,弟子百餘人,惟蘇泰、張義不慕神仙,從其學縱橫之術等略雲,不知即王禅否?” 老人點頭道:“正是他,其人不惟是胸藏天機,道通玄奧,而且是個劍術始祖,所創劍術秘笈,多達九十餘部,無一不是超凡之技,自秦滅六國後,其秘笈被各國隐士推往西域者十之八九,因之西域各國凡獲得者不但視為傳國之寶,且珍藏不用,竟随時代而埋沒。
” 農米耳欣然道:“老丈是說,凡西域古迹中,有緣者很可能獲得?” 老人道:“武林中人,往往不惜生命之危,赴西域尋迹訪勝,其意圖莫不在此。
” 白俊接口道:“我們無意中發現這個古迹,那得多費點時間去慢慢發掘?” 老人道:“機會難得,當然不可放棄。
” 岩石弧形,約有半裡,農米耳忽然叫道:“到了古堡裡面啦,這不是人工開辟的廣大石道嗎?可惜朽木落葉充滿其上,隻怕清掃都很困難。
” 老人走近歎道:“如果不露出這一小段在外,真還無法分出是堡前大道哩,你們看,石道那面不是岩石高聳嗎?而且石道又是曲折向内的。
” 白俊道:“幹脆放一把火罷,堡裡的落葉更厚哩,否則無法探尋寶藏。
” 農米耳道:“不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況放火一旦引着森林,勢必焚燒千裡。
” 老人笑道:“就是燒也要燒四五天才能化盡。
我們哪有這樣工夫,發掘古堡之事放在後面,當務之急還是商量化解超凡劍術之策為重。
” 農米耳目視太華笑道:“太華聽到嗎?叫你來就是為了這個。
” 龍太華急道:“我懂得什麼?” 農米耳道:“你隻要在旁邊聽着,看着,不要亂開口,但不是絕對,開口要有獨到的見解。
” 龍太華會意,點頭道:“這個我知道了,哥哥與老人有什麼想不及的是嗎?” 大愚老人哈哈笑道:“幹脆說一句,要你專打牛角尖放我們出來。
” 農米耳問白俊道:“你備吃的沒有?” 白俊笑道:“生的準備不少,尚待燒熟。
” 四人邊說邊行,沿着入堡道路,曲折前進,足足走了一頓飯久,廢墟即現。
農米耳拔身上到一株大樹上,環視一眼躍下道:“老丈,這廢墟足有二十餘畝寬,靠最後還有座很高石峰!” 老人也拔升樹上看了良久才下來道:“看廢墟的形勢,此堡确為一古國王堡,以梅花形依石峰而建,工程非常龐大,中央花心是王宮,顯未經後人翻動。
” 農米耳道:“墟中樹木都已古老,居然有數十株之多,以左面那株榕樹來看,最少也是七百多年的樹齡了。
” 老人笑道:“老弟與老朽的看法有同感,惟這附近數百裡居然沒有居民?” 農米耳笑道:“以這種森林,居民無法生存,且多毒蟲猛獸,普通人絕不敢來。
” 說完笑對自俊道:“這古堡确可停留一下,你去找個可避風雨的地方罷,我們還要在廢墟裡面轉轉,看是否曾經有武林人物來過。
” 白俊招呼龍太華道:“我們一同去如何?” 龍太華笑聲答應,跟着他穿過那些一堵一堵高低不等的頹垣廢墟,曲曲折折的到處繞尋。
龍太華的那份心情根本不是找住處,一意全放在寶物的索尋上。
白俊忽然躍上一堵三四丈高的頹垣頂上,立見一座上有頂的大廣庭,四面被樹木圍着,如不近前,真還沒有辦法看到,估計上面走有數層倒塌了,因為第一層的上面有石,似座假山,随即回頭叫道:“龍小俠,你看垣這面的地方如何?” 龍太華聞言躍上,也感詫然道:“這可能是古時宮庭會見大臣開會的地方,不知裡面情形如何?” 白俊道:“我們下去看看,這是角落外面,右側似有一個大拱門。
” 二人飛身落下,繞進拱門一看,隻見什麼東西也沒有了,塵灰倒是厚達數寸,裡面的石柱盤龍,分三排九根,頂住廳頂,看形勢,他們進的是右側,正面還有三個更大的洪門。
龍太華向白俊道:“這地方正好,我們去找那老人和大哥來吧。
” 白俊道:“小俠去吧,我在這兒打掃一番才行。
” 龍太華一看地方灰塵和落葉太厚,于是走出拱門,提身拔起,到處找尋,同時又不便大聲叫喚。
大愚老人已和農米耳循廢墟外圍繞到最後面去了,這時正立在一堆高高的石塊上,仰首望着石壁出神。
龍太華這時剛繞尋到右側林前,突聞森林深處居然發出動靜,不由暗驚,立即偷偷向林裡探去。
這種聲音是不能逃過廢墟後面農米耳和大愚老人的耳朵的,這時已雙雙向這面撲到,同時也看到龍太華的背影。
農米耳向老人道:“是四個人向這面來了,對方似非有意而來,可能也是偶然闖入這地方的。
” 老人點頭笑道:“地近雷池,武林際會,此處難免不被武林人物闖進。
” 農米耳駭然道:“此處已近雷池派重地?” 老人道:“剛進來老朽也被弄糊塗了,現在想起深處大森林就是高原有名的九大森林之一,名叫‘天煞林’,甚至是武林視為奇險之境。
” 正說着,忽聽龍太華遙遙大叫道:“原來是三老和海公公。
” 農米耳聞言大喜,立對大愚老人道:“函谷老人來了。
” 大愚老人激動地道:“三弟隻怕不知有我這個作哥哥的了。
” 聽口氣,農米耳知道此老還是函谷老人的義兄,笑道:“老丈可識‘無人頭陀’、‘貫天’道長和‘透地’道長?” 大愚老人點頭道:“老朽認識他們,隻怕他們連我這個人到底是何姓名都搞不清楚,也許相貌都忘得幹淨了。
” 農米耳急急道:“你在此勿動,讓晚輩前去迎接。
”說罷長身沖出,不到三十丈外就見五人行來。
函谷老人在前,一見農米耳緊張的問道:“少俠,老朽大哥來了?” 農米耳拱手道:“大愚前輩正在等你去會面。
” 函谷老人聞言歎道:“快五十年了,老大真還仍在人間,少俠,老朽先一步了。
” 農米耳笑着點頭,又迎上三老笑道:“三位前輩是同海老偶然經此嗎?” 無人頭陀笑道:“白少施主那張字條力量不少,居然海老施主也認為非來不可了,但卻未料恩主會由這‘天煞林’通過。
” 農米耳笑道:“這也是白俊找來的。
” 貫天道長鄭重道:“聽說大愚老施主也來了,同時又聽說‘超凡大帝’即為海老施主的二義兄?” 農米耳點頭道:“這都是真的。
” 透地法師道:“施主想到對付‘超凡劍法’的破解之法了?” 農米耳搖頭道:“現在有三位前輩和海老到來,也許有了希望。
” 說着領路向廢墟中行進,回頭又道:“我們在此發現一座廢墟,據大愚老人說,那是邊疆部落的古時王堡遺迹,久遠未經武林人發現過,不知三老中誰曾來過?” 三老搖頭歎道:“這座森林廣大至極,作夢也沒有人想及找到這裡來。
” 及至廢墟邊,隻見函谷與大愚都在含笑等着。
農米耳和三老同時拱手道:“恭喜,恭喜!” 函谷老人同大愚老人同聲歎道:“五十年離别的兄
” 老人道:“老朽此次出來,就是專為找尋老弟之故,想仗老弟無比智慧來創練一種克制超凡劍術之技。
” 農米耳歎聲道:“其功力倒是無所謂,其劍法之快,那真是無與倫比,今有老丈在旁指點,誠使晚輩增強莫大信心。
” 老人道:“農老弟,老朽自号‘太愚’,本與超凡及函谷子是八拜兄弟,因超凡、函谷與老朽在當年探罷海嘯魔島之後,誰料超凡竟僞稱要在超凡島隐居終生,而實際上他是私吞了超凡秘笈起了野心!直至現在,函谷三弟恐還在夢中。
” 農米耳悚然起敬,再施一禮道:“晚輩與函谷老人會過,難道你老從未去過‘天堂島’?” 大愚老人道:“當年有言在先,如不逢武林大亂,咱們永不出山,也許因此之故,函谷并未向老弟提起老朽與超凡二人。
” 農米耳歎聲道:“這個晚輩不敢斷言,惟函谷老人曾遭家變,其弟‘金蜈天君’竟大逆不道,居然陰謀廢兄,晚輩以精血将老人複原,目前老人正在西行赴雷池途中。
” 大愚老人激動道:“老弟,你救了函谷,也就等于救了老朽,請受老朽一禮。
” 農米耳慌忙扶住道:“這使不得,你想折殺晚輩啦!” 老人道:“老弟,你是直爽人,老朽也不固執,那就心領了,但不知金蜈逆弟現況如何,他一定是逃走了?” 農米耳點頭道:“在動向上看,他有聯合雷池逆衆之勢此去自是一路奔雷池。
” 大愚老人歎道:“這樣說來,雷池亦曾有變故,但這并不嚴重。
”接着,他指指谷中又道:“大事過後再談,老弟,先将這毒物除去再講。
” 農米耳道:“可惜怕毀了蛇膽,否則用‘霹靂撾’一下就有效!” 大愚老人急急道:“霹靂撾不可輕用,提防驚動邪徒,現在老朽既知是你老弟,那就輕而易舉了,隻要你一下去,該物必定畏縮待斃。
” 農米耳詫然道:“你老不是開玩笑?” 大愚老人歎道:“物各有克,老弟,你在它的眼裡等于是紫龍複活啦,它不是怕你,它怕紫龍血啊!” 農米耳哈哈笑道:“有這種事?得了,你老何必勞駕,快請上峰去。
” 老人點頭道:“保你如探囊取物,快去快來!” 他說完轉身,又往峰上走,見了獵戶笑道:“老實人,此地居民大概人心不壞,他們竟感動天神下降了。
” 獵人不懂他的意思,聞言唯唯應是。
谷中突然發出顫抖似的異嘯,那聲音似肥豬見了屠戶一般,接着即聲嘶力竭。
也不過是兩杯茶久,隻見農米耳大笑上升,右手握匕首,左手提一個綠油油似豬肚一樣的東西,叫道:“老丈,這算晚輩送給你老的見面禮罷。
” 大愚老人飛快迎上道:“多謝,老朽煉成了有你老弟一份。
” 獵戶知道已将大害除了,不禁大喜之至,同時才明白老人所說天神之意,真将農米耳看得目不轉睛,驚訝至極。
老人向他道:“老實人,你回去罷,我們不再打擾了。
” 說完拉着農米耳,長身就朝西面峰下奔去。
農米耳邊走邊将匕首奉還道:“老丈,這把匕首真不遜于自腸,不知何名?” 老人笑道:“這是天竺婆羅門教的戒匕,也屬該教之寶,你如高興就留下吧。
” 農米耳笑道:“老丈既然割愛,晚輩也有一樣婆羅門的奉上。
” 說着拿出“古佛神钹”,雙手獻上,又笑道:“不知您老喜不喜歡?” 大愚老人驚訝道:“你殺了婆羅門教一位高增?” 農米耳笑道:“持此物者并未死,但卻收拾了另外幾個,總之那些番僧都該殺。
” 老人歎道:“這次武林之亂牽涉太廣了,不知何時才能平靜,這真是大劫到了。
” 老少二人邊談邊行,一直走到天亮,事也湊巧。
恰恰遇上白俊帶來龍太華,氣喘籲籲。
農米耳一見大喜,急向大愚老人介紹,之後再向龍太華道:“三老和大衆怎樣了?” 龍太華喘息道:“他們又追上海老人等一大批了,大夥聽說你在叫我,都不知發生了什麼大事。
” 農米耳向白俊道:“你沒說出原因?” 白俊道:“人多嘴雜,我不敢說,連龍小俠到現在都不知道,不過我會留下一張字條給三老。
” 農米耳笑道:“你作得好,今後可以辦事了。
” 龍太華問道:“到底什麼事?” 農米耳笑道:“等會再告訴你!” 又向白俊道:“前途可有森林幽谷?我要找個隐秘地。
” 白俊道:“前途就是穆斯塔格山了,森林幽谷多的是。
” 農米耳笑對老人道:“劣弟太華非常精靈,在頭腦的運用上,他倒是幫助晚輩解決不少困難,我們找個地方慢慢商談如何?” 老人大笑道:“老朽一見這孩子就知又是未來的佼佼者,好,好,好!” 農米耳急對白俊道:“你先到前面去選擇,地點愈隐秘愈好,同時要準備吃的,我們起碼有兩天停留,但不要讓外人發現你的形迹。
” 白俊舉步如飛,隻看得老人驚訝道:“他得了一部‘天貓秘笈!” 農米耳歎老人的武學淵博,笑道:“是的,這功夫也很出名嗎?” 老人歎道:“百年前的‘天貓神愉’何止出名,幾乎将北京皇城鬧翻了,他是個義偷,不知救活多少窮人,老朽還為了他與官家打得天翻地覆,這是過去的事了。
” 農米耳笑道:“你老在當年這樣轟動,為何武林很少人知?” 老人大笑道:“老朽與函谷、超凡三人,大概和你有通病,一日三變,每變更姓,隻要出了一件事,以後即無人發現那鬧事之人,老弟,你說誰會知道?” 農米耳大笑道:“這樣說來,晚輩在你老面前決不可易容了。
” 老人笑道:“隻要将本來面貌給老朽看一眼,認識廬山真面目也就夠了,當着外人還是易容好。
” 農米耳将本來面目現出,長揖道:“老丈不要見笑。
” 登上一座奇峰,立見白俊來迎,農米耳問道:“有地方了?” 白俊道:“那地方好極了,是森林深處,裡面竟還有座廟似的遺迹!” 老人驚訝:“哪有這樣事,高原設有廟!” 白俊道:“晚輩隻是猜想罷了,實際不知是不是廟,因為隻有廢墟,然範圍大極了,全是一塊一塊的大方石砌成的,隻怕有千百年了,因為墟中的樹木都有合抱那麼大啦。
” 老人歎聲道:“那可能是漢時西域某國遺迹。
” 白俊訝然道:“古西域不止一國嗎?” 農米耳笑接道:“漢時西域分兩部,一部分為天山北路,一部分為天山南路,天山南路共有三十六國,部分在帕米爾高原。
” 老人暗贊道:“此子竟能博通古史,這又出乎所料。
” 經過幾座山峰,白俊帶領着進入一座大森林,農米耳仔細察看一番,對老人道:“這種原始地帶隻怕百年難得見一次行人。
” 老人笑道:“帕米爾高原奧區之廣,那是武林共知之事,以這遍森林來說,連老朽也是第一次才到。
” 森林似海深沉,有時無路可通,非從林梢超過不可,農米耳不知白俊怎能找到那地方。
林中突然現出奇岩怪石,有與林齊,有如獸伏;視力難達五丈之外,白俊忽然立住道:“到了,再通過這半裡岩石就是了,我來到這裡本不想進去,卻為了追趕一支麋鹿,才發現那座廢墟的。
” 老人道:“這可能不是正面,因岩石不是人為的,繞行岩石看看。
” 農米耳笑道:“你老忽起考古之興啦!” 老人道:“這不止老朽有興趣,凡屬武林人物都會有興趣,因為古西域多奇珍,大部分對武林人物都有益處。
” 農米耳笑道:“你老想在此處獲得稀世之寶?” 老人鄭重道:“老弟你可知道古時有個大奇人叫王禅的?” 農米耳點頭道:“晚輩曾讀‘錄異記’,上載‘鬼谷先生古之真仙也,姓王氏,自軒轅朝代,曆于商周,随老君西至流沙,周末複歸,居漢濱鬼谷山,弟子百餘人,惟蘇泰、張義不慕神仙,從其學縱橫之術等略雲,不知即王禅否?” 老人點頭道:“正是他,其人不惟是胸藏天機,道通玄奧,而且是個劍術始祖,所創劍術秘笈,多達九十餘部,無一不是超凡之技,自秦滅六國後,其秘笈被各國隐士推往西域者十之八九,因之西域各國凡獲得者不但視為傳國之寶,且珍藏不用,竟随時代而埋沒。
” 農米耳欣然道:“老丈是說,凡西域古迹中,有緣者很可能獲得?” 老人道:“武林中人,往往不惜生命之危,赴西域尋迹訪勝,其意圖莫不在此。
” 白俊接口道:“我們無意中發現這個古迹,那得多費點時間去慢慢發掘?” 老人道:“機會難得,當然不可放棄。
” 岩石弧形,約有半裡,農米耳忽然叫道:“到了古堡裡面啦,這不是人工開辟的廣大石道嗎?可惜朽木落葉充滿其上,隻怕清掃都很困難。
” 老人走近歎道:“如果不露出這一小段在外,真還無法分出是堡前大道哩,你們看,石道那面不是岩石高聳嗎?而且石道又是曲折向内的。
” 白俊道:“幹脆放一把火罷,堡裡的落葉更厚哩,否則無法探尋寶藏。
” 農米耳道:“不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況放火一旦引着森林,勢必焚燒千裡。
” 老人笑道:“就是燒也要燒四五天才能化盡。
我們哪有這樣工夫,發掘古堡之事放在後面,當務之急還是商量化解超凡劍術之策為重。
” 農米耳目視太華笑道:“太華聽到嗎?叫你來就是為了這個。
” 龍太華急道:“我懂得什麼?” 農米耳道:“你隻要在旁邊聽着,看着,不要亂開口,但不是絕對,開口要有獨到的見解。
” 龍太華會意,點頭道:“這個我知道了,哥哥與老人有什麼想不及的是嗎?” 大愚老人哈哈笑道:“幹脆說一句,要你專打牛角尖放我們出來。
” 農米耳問白俊道:“你備吃的沒有?” 白俊笑道:“生的準備不少,尚待燒熟。
” 四人邊說邊行,沿着入堡道路,曲折前進,足足走了一頓飯久,廢墟即現。
農米耳拔身上到一株大樹上,環視一眼躍下道:“老丈,這廢墟足有二十餘畝寬,靠最後還有座很高石峰!” 老人也拔升樹上看了良久才下來道:“看廢墟的形勢,此堡确為一古國王堡,以梅花形依石峰而建,工程非常龐大,中央花心是王宮,顯未經後人翻動。
” 農米耳道:“墟中樹木都已古老,居然有數十株之多,以左面那株榕樹來看,最少也是七百多年的樹齡了。
” 老人笑道:“老弟與老朽的看法有同感,惟這附近數百裡居然沒有居民?” 農米耳笑道:“以這種森林,居民無法生存,且多毒蟲猛獸,普通人絕不敢來。
” 說完笑對自俊道:“這古堡确可停留一下,你去找個可避風雨的地方罷,我們還要在廢墟裡面轉轉,看是否曾經有武林人物來過。
” 白俊招呼龍太華道:“我們一同去如何?” 龍太華笑聲答應,跟着他穿過那些一堵一堵高低不等的頹垣廢墟,曲曲折折的到處繞尋。
龍太華的那份心情根本不是找住處,一意全放在寶物的索尋上。
白俊忽然躍上一堵三四丈高的頹垣頂上,立見一座上有頂的大廣庭,四面被樹木圍着,如不近前,真還沒有辦法看到,估計上面走有數層倒塌了,因為第一層的上面有石,似座假山,随即回頭叫道:“龍小俠,你看垣這面的地方如何?” 龍太華聞言躍上,也感詫然道:“這可能是古時宮庭會見大臣開會的地方,不知裡面情形如何?” 白俊道:“我們下去看看,這是角落外面,右側似有一個大拱門。
” 二人飛身落下,繞進拱門一看,隻見什麼東西也沒有了,塵灰倒是厚達數寸,裡面的石柱盤龍,分三排九根,頂住廳頂,看形勢,他們進的是右側,正面還有三個更大的洪門。
龍太華向白俊道:“這地方正好,我們去找那老人和大哥來吧。
” 白俊道:“小俠去吧,我在這兒打掃一番才行。
” 龍太華一看地方灰塵和落葉太厚,于是走出拱門,提身拔起,到處找尋,同時又不便大聲叫喚。
大愚老人已和農米耳循廢墟外圍繞到最後面去了,這時正立在一堆高高的石塊上,仰首望着石壁出神。
龍太華這時剛繞尋到右側林前,突聞森林深處居然發出動靜,不由暗驚,立即偷偷向林裡探去。
這種聲音是不能逃過廢墟後面農米耳和大愚老人的耳朵的,這時已雙雙向這面撲到,同時也看到龍太華的背影。
農米耳向老人道:“是四個人向這面來了,對方似非有意而來,可能也是偶然闖入這地方的。
” 老人點頭笑道:“地近雷池,武林際會,此處難免不被武林人物闖進。
” 農米耳駭然道:“此處已近雷池派重地?” 老人道:“剛進來老朽也被弄糊塗了,現在想起深處大森林就是高原有名的九大森林之一,名叫‘天煞林’,甚至是武林視為奇險之境。
” 正說着,忽聽龍太華遙遙大叫道:“原來是三老和海公公。
” 農米耳聞言大喜,立對大愚老人道:“函谷老人來了。
” 大愚老人激動地道:“三弟隻怕不知有我這個作哥哥的了。
” 聽口氣,農米耳知道此老還是函谷老人的義兄,笑道:“老丈可識‘無人頭陀’、‘貫天’道長和‘透地’道長?” 大愚老人點頭道:“老朽認識他們,隻怕他們連我這個人到底是何姓名都搞不清楚,也許相貌都忘得幹淨了。
” 農米耳急急道:“你在此勿動,讓晚輩前去迎接。
”說罷長身沖出,不到三十丈外就見五人行來。
函谷老人在前,一見農米耳緊張的問道:“少俠,老朽大哥來了?” 農米耳拱手道:“大愚前輩正在等你去會面。
” 函谷老人聞言歎道:“快五十年了,老大真還仍在人間,少俠,老朽先一步了。
” 農米耳笑着點頭,又迎上三老笑道:“三位前輩是同海老偶然經此嗎?” 無人頭陀笑道:“白少施主那張字條力量不少,居然海老施主也認為非來不可了,但卻未料恩主會由這‘天煞林’通過。
” 農米耳笑道:“這也是白俊找來的。
” 貫天道長鄭重道:“聽說大愚老施主也來了,同時又聽說‘超凡大帝’即為海老施主的二義兄?” 農米耳點頭道:“這都是真的。
” 透地法師道:“施主想到對付‘超凡劍法’的破解之法了?” 農米耳搖頭道:“現在有三位前輩和海老到來,也許有了希望。
” 說着領路向廢墟中行進,回頭又道:“我們在此發現一座廢墟,據大愚老人說,那是邊疆部落的古時王堡遺迹,久遠未經武林人發現過,不知三老中誰曾來過?” 三老搖頭歎道:“這座森林廣大至極,作夢也沒有人想及找到這裡來。
” 及至廢墟邊,隻見函谷與大愚都在含笑等着。
農米耳和三老同時拱手道:“恭喜,恭喜!” 函谷老人同大愚老人同聲歎道:“五十年離别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