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關燈
哭泣,等待着希刺克厲夫,終于希刺克厲夫離開了人世,他們的靈魂不再孤獨,黑夜裡在曠野上,山岩底下散步……這當然都是無稽之談,然而正如作者最後寫道:“我在那溫和的天空下面,在這三塊墓碑前留連,望着飛蛾在石南叢和蘭鈴花中撲飛,聽着柔風在草間飄動,我納悶有誰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靜的土地下面的長眠者竟會有并不平靜的睡眠。

    ”《呼嘯山莊》中希刺克厲夫與凱瑟琳這兩個主要人物在世界文學上給廣大讀者留下了難忘的深刻印象;他們那種不為世俗所壓服、忠貞不渝的愛情也正是對他們所處的被惡勢力所操縱的舊時代的一個頑強的反抗,盡管他們的反抗是消極無力的,但他們的愛情在作者的筆下卻終于戰勝了死亡,達到了升華境界。

    而這位才華洋溢的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便由于她這部唯一的作品,在英國十九世紀文壇的燦爛星群中永遠放出獨特的、閃着異彩的光輝! 譯者 一九八○年春于南京 注: ①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甯(ElizabethBarrettBrowning,1806-1861)——英國十九世紀維多利亞王朝時代著名女詩人,也是著名詩人羅伯特-勃朗甯(RobertBrowning,1812-1889)之妻。

    著有《葡萄牙十四行組詩》及多種詩選。

     ②桑頓村(Thornton)——英國北部約克郡(Yorkshire)曠野上的一個村名。

     ③路德運動(Luddite)——這是1811-1813年的焚燒工廠,打毀機器的運動,從諾定昂織襪工人中擴張到各大城市。

    這是由于十九世紀初英國産業革命迅速發展,工廠制度嚴重剝削工人,工人生活惡化,引起了工人自發的反對機器的運動。

    據說工人路德是打毀自己的工作機的第一個人,故稱為路德運動。

    1812年國會宣布以死刑對付搗毀機器者。

    1813年被鎮壓平息。

     ④詩集(“Poems”)——這本詩集是勃朗特三姊妹用假名在倫敦出版的。

    她們所用的假名是Currer,EllisandActonBell。

     ⑤三本小說——即《簡愛》,作為CurrerBell編的一本自傳;《呼嘯山莊》:作為EllisBell寫的小說;以及《愛格尼斯-格雷》則是ActonBell所寫的小說。

     ⑥蓋斯凱爾夫人(Mrs.ElizabethGleghornGaskell,1810-1865)——英國十九世紀著名小說家,著有《瑪麗-巴登》等。

    1850年與夏洛蒂-勃朗特相識,成為摯友,1857年,夏洛蒂逝世兩年後,她寫了這本著名傳記《夏洛蒂-勃朗特傳》。

     ⑦夏洛蒂的書簡——在夏洛蒂-勃朗特逝世後,在蓋斯凱爾夫人所寫的傳記中披露了一部分。

    以後在1899-1900年出版的《勃朗特姊妹的傳記與書簡》七卷中已将夏洛蒂全部書信收集發表。

     ⑧馬修-阿諾德(MatthewArnold,1822-1888)——英國詩人及評論家。

    他寫了不少評論集和詩選。

    最著名的長篇叙事詩是《索拉與羅斯教》(1853)。

     ⑨弗吉尼亞-伍爾夫(Mrs.VirginiaWoolf,1882-1941)英國二十世紀著名女作家。

    她才華洋溢,自成流派,擅長運用意識流的技巧刻劃人物心理。

    一九四一年由于外界及她個人的原因而溺水自盡。

    作品有《戴樂威夫人》、《浪》、《到燈塔去》、《在幕間》等小說及文藝批評集等。

     ⑩阿諾德-凱特爾(AmoldKettle)-英國當代進步評論家。

    1951年出版《英國小說引論》二卷,從英國小說發展史的角度評論了英國小說,特别是十九世紀小說,他選了十部著名小說,作了比較科學的介紹,具有精辟的見解。

     ⑾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1874-1965)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及劇作家。

    作品甚多。

    著有《孽債》(1915),《剃刀邊緣》(1944)等小說。

    劇本有《圈》(1921),《神聖的火焰》(1928)等。

     ⑿埃爾-格列科(ElGreco,1541-1614)著名宗教畫及肖像畫家。

    生于希屬克裡特島;在意大利學習繪畫。

    1577年定居在西班牙托列多城(該城在1087-1560年曾為西班牙首都)。

    這裡毛姆所說的畫可能是指他的名畫《托列多》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