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約是久已不唱了,魏二又咳了幾聲,接着唱道: 蓋幾間&mdash&mdash竹籬茅屋&mdash&mdash多修補, 住一個&mdash&mdash山明水秀&mdash&mdash小村莊&mdash— 種幾畝&mdash&mdash半陵半湖&mdash&mdash荒草地, 還有那&mdash&mdash耕三耙四&mdash&mdash犁一張&mdash&mdash。

     到春來&mdash&mdash殷殷勤勤&mdash&mdash下上種, 牆而外&mdash&mdash栽下桃李十數行&mdash&mdash。

     早早地&mdash&mdash擁撮兒孫把學上,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突然他将魚鼓一拍道:&ldquo列位,這是從前哩,&hellip&hellip&rdquo他沒接着說下去,又不唱,大衆都被這句話楞住了。

    誰也沒說什麼,拿着粗泥茶壺的大有卻突然答道: &ldquo魏大爺,你說是現在請不了先生,孩子都沒法上學吧?&rdquo &ldquo對,我唱的從前的事,大家聽的可不要比到現在。

    &hellip&hellip&rdquo他有意分别地說。

     &ldquo現在也有學堂呀,你不知道村子裡也辦成了,就隻差先生還沒有來。

    &rdquo旁邊一個的答語。

     &ldquo哼!先生?錢都交上了三個月,他還不知在哪個地方沒喂飽,&mdash&mdash不過是在看門房子旁邊挂上一塊喪氣的白牌子,&hellip&hellip&rdquo又是一個人的聲音。

     &ldquo唱呀,唱呀,怎麼啦,又上了魏大爺的大當。

    &rdquo小夥子大聲喊着。

     一陣笑聲之後,魏二沒說什麼,接着一氣唱了十幾句。

     結就的&mdash&mdash怪子蓑衣多方便, 勝似那&mdash&mdash紗帳羅帏象牙床。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還有那&mdash&mdash五谷雜糧十數倉&mdash&mdash。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過罷了&mdash&mdash大雪紛紛隆冬至, 看了看&mdash&mdash家家戶戶把年忙&mdash&mdash。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買上些&mdash&mdash金簪,木耳,黃花菜, 買上些&mdash&mdash菠菜,莞荽,與生姜。

     常言道&mdash&mdash閑裡治下忙裡用, 預備着&mdash&mdash過年請客擺桌張&mdash&mdash。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不多時&mdash&mdash買罷菜品還家轉, 大門上&mdash&mdash吉慶對聯貼兩旁&mdash&mdash。

     他把末後的&ldquo旁&rdquo字的餘音扯得很長,雖是粗澀喉音,然而使人聽去也覺出餘音袅蕩,有不盡的意味。

    這眼前的過舊年的風光,都是聽衆們所熟悉的事。

    買菜,蒸糕,放爆竹,祭天地,&hellip&hellip總要在破舊的門旁貼上兩聯善頌善禱的好句子。

    年年一度的歡喜節,在大家的記憶中印象很深,自然聽魏二排句唱去,感到興味。

    不過他們盡聽見這些唱句叙述的安閑,對照現在,仿佛少了一些必需添說的東西似的。

    一會,魏二又接着唱了些奠酒,燒紙,與&ldquo真正是一年一度民安樂,都說是随年随月過時光&rdquo,直到拜節,上廟,飲春酒,與過罷了正月十五,他陡然将調門低沉下去曳長了聲音唱一句結尾道:無奈何&mdash&mdash大家又把&mdash&mdash莊農忙&mdash&mdash!接着魚鼓磞磞幾下,他把手一拍做了收場,卻深深地歎口氣,什麼都不說。

    鄉間人沒習慣拍掌叫好的方法,也有幾個年輕的空空地喊過兩聲好。

    多數聽衆的感情松緩下來,一個個人影在大土場上簇簇擁動。

    後面的大有與最初提議的小夥子都沒來得及說話。

    柳條披拂下挨過一個身影,啧啧地道: &ldquo好!多年沒得聽見,魏老二怎麼高興的唱一口,嗓音還不壞呀。

    &rdquo &ldquo啊!陳大爺,想不到你也來,這真是哄孩子不哭的玩藝。

    淨說吉利話,往好處想&hellip&hellip不是他們逼着誰還好意思唱。

    &rdquo魏二隔着十幾步便看清楚穿着肥大衣服向他走來的陳莊長。

     &ldquo有意思。

    你忘了在燈節下扮燈官,你在獨木轎上老是好唱這一段,那時我替你打小鑼子在鎮上瞎鬧。

    &hellip&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