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關燈
将弱,如何擋得住契丹的精兵?蕭大王救大宋便是救大理,大理縱然以傾國之力為大王效力,也是理所當然。

    ” 蕭峰道:“我是個一勇之夫,不忍兩國攻戰,多傷人命,豈敢自居甚麼功勞?” 正說之間,忽見南城火光沖天而起,一群群百姓拖男帶女,挾在兵馬間湧了過來,都道:“南朝少林寺的和尚連同無數好漢,攻破南門。

    ”又有人道:“南院大王蕭峰作亂,降了宋朝,已将大遼的皇帝殺了。

    ”更有幾名契丹人咬牙切齒的道:“這蕭峰叛國投敵,咱們恨不得咬他的肉來吞入肚裡。

    ”一人慌慌張張的問道:“萬歲爺真給蕭峰這奸賊害死了麼?”另一人道:“怎麼不真?我親眼見到蕭峰騎了匹白馬,沖到萬歲身前,一槍便在萬歲爺胸口刺了個窟窿。

    ”另一個老者道:“蕭峰這狗賊為甚麼怎地沒良心?他到底是咱們契丹人,還是漢人?”一個漢子道:“聽說他是假扮契丹人的南朝蠻子,這狗賊奸惡得緊,真連禽獸也不如!” 阿紫聽得這些人怒罵蕭峰,怒從心起,舉起馬鞭,便向身旁那契丹人抽去,蕭峰舉手一擋,格開鞭子,搖了搖頭,低聲道:“且由得他們說去。

    ”又問:“真的有少林寺衆高僧到來麼?” 那八袋弟子道:“好教幫主得知:段姑娘從南京出來,便遇到本幫吳長老,說起幫主為了大宋江山與千萬百姓,力谏遼帝侵宋,以緻為遼國所囚,吳長老不信,說幫主既是遼人,豈有心向大宋之理?當下潛入南京,親自打聽,才知段姑娘所言果然不虛。

    吳長老當即傳出本幫‘青竹令’,将幫主的大仁大義,遍告中原各路英雄。

    中原武林為幫主的仁義所感,由少林衆高僧帶頭,一起援救幫主來了。

    ” 蕭峰想起當日在聚賢莊上與中原群雄為敵,殺了不少英雄好漢,今日中原群雄卻來相救自己,心下又是難過,又是感激。

     阿紫道:“丐幫衆化子四下送信,消息傳得還不快嗎?啊喲,不好,可惜,可惜!”段譽問道:“可惜甚麼?”阿紫道:“我那座神木王鼎,在大廳中點了香引蛇,匆匆忙忙的忘了帶出來。

    ”段譽笑道:“這種旁門左道的東西,忘了就忘了,帶在身邊幹甚麼?”阿紫道:“哼,甚麼旁門左道?沒有這件寶貝,那許多毒蛇便不會進來得這麼快,我姊夫也沒這麼容易脫身啦。

    ” 說話間,隻聽後面乒乒乓乓,兵刃相交之聲不絕,火光中見無數遼兵正在互相格鬥。

    蕭峰奇道:“咦,怎麼自己人……”段譽道:“大哥,頭頸中縛了塊白巾的是咱們的人。

    ”阿紫取過一塊白布,遞給蕭峰,道:“你系上罷!” 蕭峰一瞥間,見衆遼兵難分敵我,不知去殺誰好。

    亂砍亂殺之際,往往成了真遼兵自相殘殺的局面。

    那些頸縛白巾的假遼兵,卻是一刀一槍都招呼在遼國的兵将身上。

    蕭峰眼見遼人一個個血肉橫飛,屍橫就地,拿着白布,不禁雙手發顫,心中有個聲音在大嚷:“我是契丹人,不是漢人,我是契丹人,不是漢人!”這塊白布說甚麼也系不到自己頸中。

     便在此時,軋軋聲響,兩扇厚重的城門緩緩開了,段譽和範骅擁着蕭峰,一沖而出。

     城門外火把照耀,無數丐幫幫衆牽了馬匹等候,眼見蕭峰沖出,登時歡聲如雷:“喬幫主!喬幫主!”火光燭天,呼聲動地。

     隻見兩條火龍分向左右移動,一乘馬在其間直馳而前,馬上一個老丐雙手高舉頭頂,端着那根丐幫幫主的信物打狗棒,正是吳長老,他馳到蕭峰身前,滾鞍下馬,跪在地上,說道:“吳長風受衆兄弟之托,将本幫打狗棒歸還幫主。

    我們實在胡塗該死,豬油蒙了心,冤枉好人,累得幫主吃了無窮的苦。

    大夥兒豬狗不如,隻盼幫主大人不記小人過,念着我們是一群沒爹沒娘的孤兒,重來做本幫之主,大夥人受了奸人煽惑,說幫主是契丹胡狗,真是該死之極,大夥兒已将那奸徒全冠清亂刀分屍,為幫主出氣。

    ”說着将打狗棒遞向蕭峰。

     蕭峰心中一酸,說道:“吳長老,在下确是契丹人。

    多承各位重義,在下感激不盡,幫主之位,卻是萬萬不能當的。

    ” 說着伸手去扶吳長風。

     吳長風臉色迷惘,抓頭搔耳,說道:“你……你又說是契丹人?你……你定是不肯做幫主,喬幫主,你瞧開些罷,别再見怪了!” 但聽得城内鼓聲響起,有大隊遼兵便要沖出。

    段譽叫道:“吳長老,咱們快走,遼兵勢大,一結成了陣勢,那可抵擋不住。

    ” 蕭峰也知丐幫和中原群雄所以一時占得上風,隻不過攻了對方個措手不及,倘若真和遼兵硬鬥,千百名江湖漢子,如何能是數萬遼國精銳之師的敵手?何況這一仗打起來,雙方死傷均重,大違自己本願,便道:“吳長老,幫主之事,慢慢再說不遲。

    你快傳令,命衆兄弟向西退走。

    ” 吳長老道:“是!”傳下号令,丐幫幫衆後隊作前隊,向西疾馳。

    不久虛竹子率領着靈鹫宮屬下諸女,以及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異士,殺将過來與衆人會合。

    奔出數裡後,大理國的衆武士在傅思歸、朱丹臣等人率領之下也趕到了。

    但少林群僧和中原群豪卻始終未到。

    隐隐聽得南京城中殺聲大起。

     蕭峰道:“少林派和中原豪傑在城中給截住了,咱們稍待片刻。

    ”過了半晌,城中殺喊聲越來越響。

    段譽道:“大哥在此稍待,我去接應他們出來。

    ”領着大理衆武士,回向南京城去。

     其時天色漸明,蕭峰心下憂慮,不知中原群豪都否脫險,但聽得殺聲大振,大理國衆武士回沖,過了良久,始終不見群豪脫險來聚。

     丐幫一名探子飛馬來報:“數千名鐵甲遼兵堵住了西門,大理國武士沖不進去,中原群豪也沖不出來。

    ”虛竹右手一招,叫道:“咱們靈鹫宮去打個接應。

    ”領着兩千餘名三山五嶽的好漢、靈鹫九部諸女,沖回來路。

     蕭峰騎在馬上,遙向東望,但見南京城中濃煙處處,東一個火頭,西一個火頭,不知已亂成怎麼一副樣子。

    等了半個時辰,又有一名探子來報:“大理段皇爺、靈鹫宮虛竹子先生殺開一條血路,已沖入城中去了。

    ” 以往遇有戰鬥,蕭峰總是身先士卒,這一次他卻遠離戰陣,空自焦急關心,甚為不耐,說道:“我去瞧瞧!”阿紫、木婉清、鐘靈三女齊勸:“遼人隻欲得你而甘心,千萬不可去冒險。

    ”蕭峰道:“不妨!”縱馬而前,丐幫幫衆随後跟來。

     到得南京城西門外,隻見城牆下、城牆頭、護城河兩岸伏着數百名死屍,有些是遼國兵将,也有不少是段譽和虛竹二人的下屬。

    城門将閉未閉,兩名島主手揮大刀,守在城門邊,正在猛砍沖過來的遼兵,不許關閉城門。

     忽聽得南首、北首蹄聲大作,蕭峰驚道:“不好,大隊遼兵分從南北包抄,咱們可别困在這裡。

    ”搶過一柄鐵槍折斷了,飛身躍起,槍頭在城牆上一戳,借力再躍,槍頭又在城牆上一戳,幾下縱躍,上了城頭,向城内望去時,隻見西城方圓數裡之間,東一堆,西一堆,中原豪傑被無數遼兵分開了圍攻,幾乎已成各自為戰之局。

    群豪武功雖強,但每一人要抵擋七八人至十餘人,鬥得久了,總不免寡不敵衆。

     蕭峰站在城頭,望望城内,又望望城外,如何抉擇,實是為難萬分;群豪為搭救自己而來,總不能眼睜睜瞧着他們一個個死于遼兵刀下,但若躍下去相救,那便公然和遼國為敵,成了叛國助敵的遼奸,不但對不起自己祖宗,那也是千秋萬世永為本國同胞所唾罵。

    逃出南京,那是去國避難,旁人不過說一聲“蕭峰不忠”,可是反戈攻遼,卻變成極大的罪人了。

     蕭峰行事向來幹脆爽淨,決斷極快,這時卻當真進退維谷,一瞥眼間,隻見城牆邊七八名契丹武士圍住了兩名少林老僧狠鬥。

    一名少林僧手舞戒刀,口中噴血,顯是身受重傷,蕭峰凝神去看,認得他是玄鳴;另一名少林僧揮動禅杖拚命掩護,卻是玄石。

    兩名遼兵揮動長刀,砍向玄鳴。

    玄鳴重傷之下,無力擋架。

    玄石倒持禅杖,杖尾反彈上來,将兩柄長刀撞了回去。

    猛聽得玄鳴“啊”的一聲大叫,左肩中刀,玄石橫杖過去,将那遼兵打得筋折骨裂,但這一來胸口門戶大開,一名契丹武士舉矛直進,刺入玄石小腹。

    玄石禅杖壓将下來,那契丹武士登時頭骨粉碎,竟還比他先死片刻,玄鳴戒刀亂舞,已是不成招數,眼淚直流,大叫:“師弟!師弟!” 蕭峰隻瞧得熱血沸騰,再也無法忍耐,大叫一聲:“蕭峰在此,要殺便來殺我,休得濫傷無辜!”從城頭一躍而下,雙腿起處,人未着地,已将兩名契丹武士踢飛,左足一着地,随即拉起玄鳴,右手接過玄石的禅杖,叫道:“在下援救來遲,實是罪孽深重。

    ”揮禅杖将兩名契丹武士震開數丈。

     玄石苦笑道:“我們誣指居士是契丹人,罪孽更大,善哉,善哉!如今水落石……”下面這“出”字沒吐出口,頭一側,氣絕而死。

     蕭峰護着玄鳴,向左側受人圍攻的幾個大理武士沖去。

    遼國兵将見南院大王突然神威凜凜的現身,都不由得膽怯,蕭峰舞動禅杖,遠挑近打,雖不傷人性命,但遇上者無不受傷。

     衆遼兵紛紛退開,蕭峰左沖右突,頃刻間已将二百餘人聚在一起。

    他朗聲叫道:“衆位千萬不可分開。

    ”率領了這二百餘人四下遊走,一見有人被圍,便即迎上,将被圍者接出,猶似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到得千人以上時,遼兵已無法阻攔。

    當下蕭峰和虛竹、段譽,以及少林寺玄渡大師所率的中原群豪聚在一起,沖向城門。

     蕭峰手持禅杖,站在城門邊上,讓大理國,靈鹫宮、中原群豪三路人馬一一出城。

    遼國兵将遠遠站着呐喊,竟無人膽敢上前沖殺。

     蕭峰直待衆人退盡,這才最後出城,出城門時回頭一望,但見屍骸重疊,這一戰不知已殺傷了多少性命,眼見兩名靈鹫宮的女将倒在血泊中呻吟滾動,蕭峰回進城門,抓着二女的背心,提将出來。

     猛聽得鼓聲如雷,兩隊騎兵從南北殺将過來,蕭峰一顆心登時沉了下去,這兩隊騎兵每一隊都在萬人以上,己方久戰之後,不是受傷,便已疲累,如何抵敵?叫道:“丐幫衆兄弟斷後!将坐騎讓給受了傷的朋友們先退!”丐幫幫衆大聲應諾,紛紛下馬,蕭峰又叫:“結成打狗大陣!”群丐口唱“蓮花落”,排成一列列人牆。

    蕭峰叫道:“玄渡大師、二弟、三弟,快率領大部朋友向西退卻,讓丐幫斷後!” 日光初升,隻照得遼兵的矛尖刀鋒,閃閃生輝,數萬隻鐵蹄踐在地上,直是地搖山動。

     虛竹和段譽見了遼兵的兵勢,情知丐幫的“打狗大陣”無論如何抵攔不住,二人分站蕭峰左右,說道:“大哥,咱們結難兄弟,有難同當,生死與共!”蕭峰道:“那你快叫本部人馬退去!” 虛竹、段譽分别傳令。

    豈知靈鹫宮的部屬固不肯舍主人而去,大理國的将士也決不肯讓皇帝身居險地,自行退卻。

    眼見遼兵越沖越近,射來弩箭已落在蕭峰等人十餘丈外,玄渡本已率領中原群豪先行退開,這時群豪見情勢兇險,竟有數十人奔了回來助陣。

     蕭峰暗暗叫苦,心想:“這些人一個個武功雖高,聚在一起,卻是一群烏合之衆,不谙兵法部署,如何與遼兵相抗?我一死不打緊,大夥兒都被遼兵聚殲于南京城外,那可……那可……” 正沒做理會處,突然間遼軍陣中鑼聲急響,竟然鳴金退兵,正自疾沖而來的遼兵一聽到鑼聲,當即帶轉馬頭,後隊變前隊,分向南北退了下去。

    蕭峰大奇,不明所以,卻聽得遼軍陣後喊聲大振,又見塵沙飛揚,竟是另有軍馬襲擊遼軍背後,蕭峰更是奇怪:“怎麼遼車後又有軍馬,難道有甚麼人做亂?皇上腹背受敵,隻怕情勢不妙。

    ”他一見遼軍遭困,不由自主的又關心起耶律洪基來。

     蕭峰躍上馬背,向遼軍陣後瞧去,隻見一面面白旗飄揚,箭如驟雨,遼兵紛紛落馬。

    蕭峰恍然大悟:“啊,是我的女真部族朋友到了,不知他們如何竟會得知訊息?” 女真獵人箭法了得,勇悍之極,每一百人為一小隊,跨上劣馬,荷荷呼喊,狂奔急沖,霎時間便沖亂了遼兵陣勢。

    女真部族人數不多,但骁勇善戰,更攻了個遼兵出其不意。

    遼軍統帥眼見情勢不利,又恐蕭峰統率人馬上前夾攻,急忙收兵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