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千裡茫茫若夢
關燈
小
中
大
人?”
他正在琢磨這人是誰,隻聽阿朱道:“武林之中,單是一句話便能調動數萬人衆的,以前有丐幫幫主,嗯,少林弟子遍天下,少林派掌門方丈一句話,那也能調動數萬人衆……”馬夫人道:“你也不用胡猜了,我再給你一點因頭,你隻須往西南方猜去。
”阿朱沉吟道:“西南方?西南方有什麼大來頭的人物?好像沒有啊。
” 馬夫人伸出手指,拍的一聲,戳破了窗紙,刺破處就在蕭峰的頭頂。
隻聽她跟着說道:“小女子不懂武功,白長老你總該知道,天下是誰最擅長這門功夫。
”阿朱道:“嗯,這門點六功夫麼?少林派的金剛指,河北滄州鄭家的奪魄指,那都是很厲害的了。
” 蕭峰心中卻在大叫:“不對,不對!點穴功夫,天下以大理段氏的一陽指為第一,何況她說的是西南方。
” 果然聽得馬夫人道:“白長老見多識廣,怎地這一件事卻想不起來?難道是旅途勞頓,腦筋失靈,居然連大名鼎鼎的一陽指也忘記了?”話中頗有譏嘲之意。
阿朱道:“段家一陽指我自然知道。
但段氏在大理稱皇為帝,早和中上武林不相往來。
若說那位帶頭大哥和他家有什麼幹系牽連,定是傳聞之誤。
” 馬夫人道:“段氏雖在大理稱皇,可是段家并非隻有一人,不做皇帝之人便常到中原。
這位帶頭大哥,乃大理國當今皇帝的親弟,姓段名正淳,封為鎮南王的便是。
” 蕭峰聽到馬夫人說出“段正淳”三字,不由全身一震,數月來千裡奔波、苦苦尋訪的名字,終于到手了。
隻聽阿朱道:“這位段王爺權位尊崇,怎麼會參與江湖上的鬥毆仇殺之事?”馬夫人道:“江湖上尋常的鬥毆仇殺,段王爺自然不屑牽連在内,但若是和大理國生死存亡、國運盛衰相關的大事,你想他會不會過問?”阿朱道:“那當然是要插手的。
”馬夫人道:“我聽徐長老言道:大宋是大理國北面的屏障,契丹一旦滅了大宋,第二步便非并吞大理不可。
因此大宋和大理唇齒相依,大理國決計不願大宋亡在遼國手裡”阿朱道:“是啊,話是不錯的。
” 馬夫人道:“徐長老說道,那一年這位段王爺在丐幫總舵作客,和汪幫主喝酒論劍,忽然聽到契丹武士要大舉到少林寺奪經的訊息,段王爺義不容辭,便率領衆人,趕往雁門關外攔截,他此舉名為大宋,其實是為了大理國。
聽說這位段王爺那時年紀雖輕,但武功高強,為人又極仁義。
他在大理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使錢财有如糞土,不用别人開口。
幾千幾百兩銀子随手便送給朋友。
你想中原武人不由他來帶頭,卻又有誰?他日後是要做大理國皇帝的,身分何等尊貴,旁人都是草莽漢子,又怎能向他發号施令?” 阿朱道:“原來帶頭大哥竟是大理國的鎮南王,大家死也不肯說出來,都是為了回護于他。
”馬夫人道:“白長老,這個機密,你千萬不可跟第二人說,段王爺和本幫交情不淺,倘若洩露了出去。
為禍非小。
雖然大理段氏威鎮一方,厲害得緊,但若那喬峰蓄意報仇,暗中等上這麼十年八年,段正淳卻也不易對付。
” 阿朱道:“弟妹說得是,我守口如瓶,決不洩露。
”馬夫人道:“白長老,你最好立一個誓,以免我放心不下。
”阿朱道:“好,段正淳便是‘帶頭大哥’這件事,白世鏡倘若說與人知,白世鏡身受千刀萬剮的慘禍,身敗名裂,為天下所笑。
” 她這個誓立得極重,實則很是滑頭,口口聲聲都推在“白世鏡”身上,身受千刀萬剮的是白世鏡,身敗名裂的是白世鏡,跟她阿朱可不相幹。
馬夫人聽了卻似甚感滿意,說道:“這樣就好了。
” 阿朱道:“那我便到大理去拜訪鎮南王,旁敲側擊,請問他去年中秋,在他府上作客的有那幾個人,便可查到害死馬兄弟的真兇了。
不過此刻我總還認定是喬峰。
趙錢孫、譚公、譚婆三人瘋瘋颠颠,說話不大靠得住。
” 馬夫人道:“查明兇手真相一事,那便拜托白長老了。
”阿朱道:“馬兄弟跟我便如親兄弟一般,我自當盡心竭力。
”馬夫人泫然道:“白長老情義深重,亡夫地下有知,定然銘感。
” 阿朱道:“弟妹多多保重,在下告辭。
”當即辭了出來。
馬夫人道:“小女子孀居,夜晚不便遠送,白長老恕罪則個。
”阿朱道:“好說,好說,弟妹不必客氣。
” 阿朱到得門外,隻見蕭峰已站在遠處等候,兩人對望一眼,一言不發的向來路而行。
一鈎新月,斜照信陽古道。
兩人并肩而行,直走出十餘裡,蕭峰才長籲一聲,道:“阿朱,多謝你啦。
” 阿朱淡淡一笑,不說什麼,她臉上雖是滿臉皺紋,化裝成了白世鏡的模樣,但從她眼色之中,蕭峰還是覺察到她心中深感擔心焦慮,便問:“今日大功告成,你為什麼不高興?” 阿朱道:“我想大理段氏人多勢衆,你孤身前去報仇,實是萬分兇險。
” 蕭峰道:“啊,你是在為我擔心。
你放心好了,我在暗,他在明,三年五載報不了仇,正如馬夫人所說,那就等上十年八載。
總有一日,我要将段正淳斬成十七八塊喂狗。
”說到這裡,不由得咬牙切齒,滿腔怨毒都露了出來。
阿朱道:“大哥,你千萬得小心才好。
”蕭峰道:“這個自然,我送了性命事小,爹娘的血仇不能得報,我死了也不瞑目。
”慢慢伸出手去,拉着她手,說道:“我若死在段正淳手下,誰陪你在雁門關外牧牛放羊呢?” 阿朱道:“唉,我總是害怕得很,覺得這件事情之中有什麼不對,那個馬夫人,那……馬夫人,這般冰清玉潔的模樣,我見了她,卻不自禁的覺得可怕厭憎。
” 蕭峰笑道:“這女人很是精明能幹,你生恐她瞧破你的喬裝改扮,自不免害怕。
” 兩人到得信陽城客店之中,蕭峰立即要了十斤酒,開懷暢飲,心中不住盤算如何報仇,想到大理段氏,自然而然記起了那個新結交的金蘭兄弟段譽,不由得心中一凜,呆呆的端着酒碗不飲,臉上神色大變。
阿朱還道他發覺了什麼,四下一瞧,不見有異,低聲問道:“大哥,怎麼啦?”蕭峰一驚,道:“沒……沒什麼。
”端起酒來,一飲而盡,酒到喉頭,突然氣阻,竟然大咳起來,将胸口衣襟上噴得都是酒水。
他酒量世所罕有,内功深湛,竟然飲酒嗆口,那是從所未有之事,阿朱暗暗擔心,卻也不便多問。
她哪裡知道,蕭峰飲酒之際,突然想起那日在無錫和段譽賭酒,對方竟以“六脈神劍”的上乘氣功,将酒水都從手指中逼了出來。
這等神功内力,蕭峰自知頗有不及。
段譽明明不會武功,内功便已如此了得,那大對頭段正淳是大理段氏的首腦之一,比之段譽,想必更加厲害十倍,這父母大仇,如何能報?他不知段譽巧得神功、吸入内力的種種奇遇,單以内力而論,段譽比他父親已不知深厚了多少倍,而“六脈神劍”的功夫,當世除段譽一人而外,亦無第二人使得周全。
蕭峰和阿朱雖均與段譽熟識,但大理國段氏乃是國姓,好比大宋姓趙的、西夏國姓李的、遼國姓耶律的都是成千成萬,段譽從來不提自己是大理國王子,蕭峰和阿朱決計想不到他是帝皇之裔。
阿朱雖不知蕭峰心中所想的詳情,但也料到他總是為報仇之事發愁,便道:“大哥,報仇大事,不争一朝一夕,咱們謀定而後動,就算敵衆我寡,不能力勝,難道不能智取麼?” 蕭峰心頭一喜,想起阿朱機警狡猾,實是一個大大的臂助,當即倒了一滿碗酒,一飲而盡,說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報此大仇。
已不用管江湖上的什麼規矩道義,多惡毒的手段也使得上。
對了,不能力勝,咱們就跟他智取。
” 阿朱又道:“大哥,除了你親生父母的大仇,還有你養父養母喬家老先生、老太太的血仇,你師父玄苦大師的血仇。
” 蕭峰伸手在桌上一拍,大聲道:“是啊,仇怨重重,豈止一端?” 阿朱道:“你從前跟玄苦大師學藝,想是年紀尚小,沒學全少林派的精湛内功,否則大理段氏的一陽指便再厲害,也未必在少林派達摩老祖的《易筋經》之上。
我曾聽慕容老爺談起天下武功,說道大理段氏最厲害的功夫,還不是一陽指,而是叫作什麼‘六脈神劍’。
” 蕭峰皺眉道:“是啊,慕容先生是武林中的奇人,所言果然極有見地。
我适才發愁,倒不是為了一陽指,而是為了這六脈神劍。
” 阿朱道:“那日慕容老爺和公子論談天下武功,我站在旁斟茶,聽到了幾句,慕容老爺說道:‘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自然各有精妙之處,但克敵制勝,隻須一門絕技便已足夠,用不着七十二項。
’” 蕭峰點頭道:“慕容前輩所論甚是。
” 阿朱又道:“那時慕容公子道:‘是啊,王家舅母和表妹就愛自誇多識天下武功,可是博而不精,有何用處。
’慕容老爺道:‘說到這個“精”字,卻又談何容易?其實少林派真正的絕學,乃是一部《易筋經》,隻要将這部經書練通了,什麼平庸之極的武功,到了手裡,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 根基打好,内力雄強,則一切平庸招數使将出來都能發揮極大威力,這一節蕭峰自是深知,那日在聚賢莊上力鬥群雄,他以一套衆所周知的“太祖長拳”會戰天下英雄好漢,任他一等一的高人,也均束手拜服。
這時他聽阿朱重述慕容先生的言語,不禁連喝了兩大碗酒,道:“深得我心,深得我心。
可惜慕容先生已然逝世,否則蕭峰定要到他莊上,見一見這位天下奇人。
” 阿朱嫣然一笑,道:“慕容老爺在世之日,向來不見外客,但你當然又作别論。
”蕭峰擡起頭來一笑,知他“又作别論” 四字之中頗含深意,意思說:“你是我的知心愛侶,慕容先生自當另眼相看。
”阿朱見到了他目光的神色,不禁低下頭去,暈生雙頰,芳心竊喜。
蕭峰喝了一碗酒,問道:“慕容老爺去世時年紀并不太老罷?”阿朱道:“五十來歲,也不算老。
”蕭峰道:“嗯,他内功深湛,五十來歲正是武功登峰造極之時,不知如何忽然逝世?”阿朱搖頭道:“老爺生什麼病而死,我們都不知道。
他死得很快,忽然早上生病,到得晚間,公子便大聲号哭,出來告知衆人,老爺死了。
” 蕭峰道:“嗯,不知是什麼急症,可惜,可惜。
可惜薛神醫不在左近,否則好歹也要請了他來,救活慕容先生一命。
” 他和慕容氏父子雖然素不相識,但聽旁人說起他父子的言行性情,不禁頗為欽慕,再加上阿朱的淵源,更多了一層親厚之意。
阿朱又道:“那日慕容老爺向公子談論這部《易筋經》。
他說道:‘達摩老祖的《易筋經》我雖未寓目,但以武學之道推測,少林派所以得享大名,當是由這部《易筋經》而來。
那七十二門絕技,不能說不厲害,但要說憑此而領袖群倫,為天下武學之首,卻還談不上。
’老爺加意告誡公子,說決不可自恃祖傳武功,小觑了少林弟子,寺中既有此經,說不定便有天資穎悟的僧人能讀通了它。
? 蕭峰點頭稱是,心想:“姑蘇慕容氏名滿天下,卻不狂妄自大,甚是難得。
” 阿朱道:“老爺又說,他生平于天下武學無所不窺,隻可惜沒見到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劍譜,以及少林派的《易筋經》,不免是終身的大憾事。
大哥,慕容老爺既将這兩套武功相提并論,由此推想,要對付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似乎須從少林《易筋經》着手。
要是能将《易筋經》從少林寺菩提院中盜了出來,花上幾年功夫練它一練,那六脈神劍、七脈鬼刀什麼的,我瞧也不用放在心上。
”她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
蕭峰跳起身來,笑道:“小鬼頭……你……你原來……” 阿朱笑道:“大哥,我偷了這部經書出來,本想送給公子,請他看過之後,在老爺墓前焚化,償他老人家的一番心願。
現今當然是轉送給你了。
”說着從懷中取出一個油布小包,放在蕭峰手裡。
那晚蕭峰親眼見她扮作止清和尚,從菩提院的銅鏡之後盜取經書,沒想到便是少林派内功秘笈的《易筋經》。
阿朱在聚賢莊上為群豪所拘,衆人以她是女流之輩,并未在她身上搜查,而玄寂、玄難等少林高僧,更是做夢也想不到本寺所失的經書便在她身上。
蕭峰搖了搖頭,說道:“你幹冒奇險,九死一生的從少林寺中盜出這部經書來,本意要給慕容公子的,我如何能夠據為己有?” 阿朱道:“大哥,這就是你的不是了。
”蕭峰奇道:“怎麼又是我的不是?”阿朱道:“這經書是我自己起意去偷來的,又不是奉了慕容公子之命。
我愛送給誰,便送給誰。
何況你看過之後,咱們再送給公子,也還不遲。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隻求報得大仇,什麼陰險毒辣、卑鄙肮髒之事,那也都幹得了,怎地借部書來瞧瞧,也婆婆媽媽起來?” 這一番話隻聽得蕭峰凜然心驚,向她深深一揖,說道:“賢妹責備得是,為大事者豈可拘泥小節?” 阿朱抿嘴一笑,說道:“你本來便是少林弟子,以少林派的武功,去為恩師玄苦大師報仇雪恨,正是順理成章之事,又有什麼不對了?” 蕭峰連聲稱是,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歡喜,當下便将那油布小包打了開來,隻見薄薄一本黃紙的小冊,封皮上寫着幾個彎彎曲曲的奇形文字。
他暗叫:“不好!”翻開第一頁來,隻見上面寫滿了字,但這些字歪歪斜斜,又是圓圈,又是鈎子,半個也不識得。
阿朱“啊喲”一聲,說道:“原來都是梵文,這就糟糕了。
我本想這本書是要燒給老爺的,我做丫鬟的不該先看,因此經書到手之後,一直沒敢翻來瞧瞧。
唉,無怪那些和尚給人盜去了武功秘笈,卻也并不如何在意,原來是本誰也看不懂的天書……”說着唉聲歎氣,極是沮喪。
蕭峰勸道:“得失之際,那也不用太過介意。
”将《易筋經》重行包好,交給阿朱。
阿朱道:“放在你身邊,不是一樣?難道咱們還分什麼彼此?” 蕭峰一笑,将小包收入懷中,他又斟了一大碗酒,正待再喝,忽聽得門外腳步聲響,有人大聲吼叫。
蕭峰微感詫異,搶到門外,隻見大街上一個大漢渾身是血,手執兩柄闆斧,直上直下的狂舞亂劈。
”阿朱沉吟道:“西南方?西南方有什麼大來頭的人物?好像沒有啊。
” 馬夫人伸出手指,拍的一聲,戳破了窗紙,刺破處就在蕭峰的頭頂。
隻聽她跟着說道:“小女子不懂武功,白長老你總該知道,天下是誰最擅長這門功夫。
”阿朱道:“嗯,這門點六功夫麼?少林派的金剛指,河北滄州鄭家的奪魄指,那都是很厲害的了。
” 蕭峰心中卻在大叫:“不對,不對!點穴功夫,天下以大理段氏的一陽指為第一,何況她說的是西南方。
” 果然聽得馬夫人道:“白長老見多識廣,怎地這一件事卻想不起來?難道是旅途勞頓,腦筋失靈,居然連大名鼎鼎的一陽指也忘記了?”話中頗有譏嘲之意。
阿朱道:“段家一陽指我自然知道。
但段氏在大理稱皇為帝,早和中上武林不相往來。
若說那位帶頭大哥和他家有什麼幹系牽連,定是傳聞之誤。
” 馬夫人道:“段氏雖在大理稱皇,可是段家并非隻有一人,不做皇帝之人便常到中原。
這位帶頭大哥,乃大理國當今皇帝的親弟,姓段名正淳,封為鎮南王的便是。
” 蕭峰聽到馬夫人說出“段正淳”三字,不由全身一震,數月來千裡奔波、苦苦尋訪的名字,終于到手了。
隻聽阿朱道:“這位段王爺權位尊崇,怎麼會參與江湖上的鬥毆仇殺之事?”馬夫人道:“江湖上尋常的鬥毆仇殺,段王爺自然不屑牽連在内,但若是和大理國生死存亡、國運盛衰相關的大事,你想他會不會過問?”阿朱道:“那當然是要插手的。
”馬夫人道:“我聽徐長老言道:大宋是大理國北面的屏障,契丹一旦滅了大宋,第二步便非并吞大理不可。
因此大宋和大理唇齒相依,大理國決計不願大宋亡在遼國手裡”阿朱道:“是啊,話是不錯的。
” 馬夫人道:“徐長老說道,那一年這位段王爺在丐幫總舵作客,和汪幫主喝酒論劍,忽然聽到契丹武士要大舉到少林寺奪經的訊息,段王爺義不容辭,便率領衆人,趕往雁門關外攔截,他此舉名為大宋,其實是為了大理國。
聽說這位段王爺那時年紀雖輕,但武功高強,為人又極仁義。
他在大理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使錢财有如糞土,不用别人開口。
幾千幾百兩銀子随手便送給朋友。
你想中原武人不由他來帶頭,卻又有誰?他日後是要做大理國皇帝的,身分何等尊貴,旁人都是草莽漢子,又怎能向他發号施令?” 阿朱道:“原來帶頭大哥竟是大理國的鎮南王,大家死也不肯說出來,都是為了回護于他。
”馬夫人道:“白長老,這個機密,你千萬不可跟第二人說,段王爺和本幫交情不淺,倘若洩露了出去。
為禍非小。
雖然大理段氏威鎮一方,厲害得緊,但若那喬峰蓄意報仇,暗中等上這麼十年八年,段正淳卻也不易對付。
” 阿朱道:“弟妹說得是,我守口如瓶,決不洩露。
”馬夫人道:“白長老,你最好立一個誓,以免我放心不下。
”阿朱道:“好,段正淳便是‘帶頭大哥’這件事,白世鏡倘若說與人知,白世鏡身受千刀萬剮的慘禍,身敗名裂,為天下所笑。
” 她這個誓立得極重,實則很是滑頭,口口聲聲都推在“白世鏡”身上,身受千刀萬剮的是白世鏡,身敗名裂的是白世鏡,跟她阿朱可不相幹。
馬夫人聽了卻似甚感滿意,說道:“這樣就好了。
” 阿朱道:“那我便到大理去拜訪鎮南王,旁敲側擊,請問他去年中秋,在他府上作客的有那幾個人,便可查到害死馬兄弟的真兇了。
不過此刻我總還認定是喬峰。
趙錢孫、譚公、譚婆三人瘋瘋颠颠,說話不大靠得住。
” 馬夫人道:“查明兇手真相一事,那便拜托白長老了。
”阿朱道:“馬兄弟跟我便如親兄弟一般,我自當盡心竭力。
”馬夫人泫然道:“白長老情義深重,亡夫地下有知,定然銘感。
” 阿朱道:“弟妹多多保重,在下告辭。
”當即辭了出來。
馬夫人道:“小女子孀居,夜晚不便遠送,白長老恕罪則個。
”阿朱道:“好說,好說,弟妹不必客氣。
” 阿朱到得門外,隻見蕭峰已站在遠處等候,兩人對望一眼,一言不發的向來路而行。
一鈎新月,斜照信陽古道。
兩人并肩而行,直走出十餘裡,蕭峰才長籲一聲,道:“阿朱,多謝你啦。
” 阿朱淡淡一笑,不說什麼,她臉上雖是滿臉皺紋,化裝成了白世鏡的模樣,但從她眼色之中,蕭峰還是覺察到她心中深感擔心焦慮,便問:“今日大功告成,你為什麼不高興?” 阿朱道:“我想大理段氏人多勢衆,你孤身前去報仇,實是萬分兇險。
” 蕭峰道:“啊,你是在為我擔心。
你放心好了,我在暗,他在明,三年五載報不了仇,正如馬夫人所說,那就等上十年八載。
總有一日,我要将段正淳斬成十七八塊喂狗。
”說到這裡,不由得咬牙切齒,滿腔怨毒都露了出來。
阿朱道:“大哥,你千萬得小心才好。
”蕭峰道:“這個自然,我送了性命事小,爹娘的血仇不能得報,我死了也不瞑目。
”慢慢伸出手去,拉着她手,說道:“我若死在段正淳手下,誰陪你在雁門關外牧牛放羊呢?” 阿朱道:“唉,我總是害怕得很,覺得這件事情之中有什麼不對,那個馬夫人,那……馬夫人,這般冰清玉潔的模樣,我見了她,卻不自禁的覺得可怕厭憎。
” 蕭峰笑道:“這女人很是精明能幹,你生恐她瞧破你的喬裝改扮,自不免害怕。
” 兩人到得信陽城客店之中,蕭峰立即要了十斤酒,開懷暢飲,心中不住盤算如何報仇,想到大理段氏,自然而然記起了那個新結交的金蘭兄弟段譽,不由得心中一凜,呆呆的端着酒碗不飲,臉上神色大變。
阿朱還道他發覺了什麼,四下一瞧,不見有異,低聲問道:“大哥,怎麼啦?”蕭峰一驚,道:“沒……沒什麼。
”端起酒來,一飲而盡,酒到喉頭,突然氣阻,竟然大咳起來,将胸口衣襟上噴得都是酒水。
他酒量世所罕有,内功深湛,竟然飲酒嗆口,那是從所未有之事,阿朱暗暗擔心,卻也不便多問。
她哪裡知道,蕭峰飲酒之際,突然想起那日在無錫和段譽賭酒,對方竟以“六脈神劍”的上乘氣功,将酒水都從手指中逼了出來。
這等神功内力,蕭峰自知頗有不及。
段譽明明不會武功,内功便已如此了得,那大對頭段正淳是大理段氏的首腦之一,比之段譽,想必更加厲害十倍,這父母大仇,如何能報?他不知段譽巧得神功、吸入内力的種種奇遇,單以内力而論,段譽比他父親已不知深厚了多少倍,而“六脈神劍”的功夫,當世除段譽一人而外,亦無第二人使得周全。
蕭峰和阿朱雖均與段譽熟識,但大理國段氏乃是國姓,好比大宋姓趙的、西夏國姓李的、遼國姓耶律的都是成千成萬,段譽從來不提自己是大理國王子,蕭峰和阿朱決計想不到他是帝皇之裔。
阿朱雖不知蕭峰心中所想的詳情,但也料到他總是為報仇之事發愁,便道:“大哥,報仇大事,不争一朝一夕,咱們謀定而後動,就算敵衆我寡,不能力勝,難道不能智取麼?” 蕭峰心頭一喜,想起阿朱機警狡猾,實是一個大大的臂助,當即倒了一滿碗酒,一飲而盡,說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報此大仇。
已不用管江湖上的什麼規矩道義,多惡毒的手段也使得上。
對了,不能力勝,咱們就跟他智取。
” 阿朱又道:“大哥,除了你親生父母的大仇,還有你養父養母喬家老先生、老太太的血仇,你師父玄苦大師的血仇。
” 蕭峰伸手在桌上一拍,大聲道:“是啊,仇怨重重,豈止一端?” 阿朱道:“你從前跟玄苦大師學藝,想是年紀尚小,沒學全少林派的精湛内功,否則大理段氏的一陽指便再厲害,也未必在少林派達摩老祖的《易筋經》之上。
我曾聽慕容老爺談起天下武功,說道大理段氏最厲害的功夫,還不是一陽指,而是叫作什麼‘六脈神劍’。
” 蕭峰皺眉道:“是啊,慕容先生是武林中的奇人,所言果然極有見地。
我适才發愁,倒不是為了一陽指,而是為了這六脈神劍。
” 阿朱道:“那日慕容老爺和公子論談天下武功,我站在旁斟茶,聽到了幾句,慕容老爺說道:‘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自然各有精妙之處,但克敵制勝,隻須一門絕技便已足夠,用不着七十二項。
’” 蕭峰點頭道:“慕容前輩所論甚是。
” 阿朱又道:“那時慕容公子道:‘是啊,王家舅母和表妹就愛自誇多識天下武功,可是博而不精,有何用處。
’慕容老爺道:‘說到這個“精”字,卻又談何容易?其實少林派真正的絕學,乃是一部《易筋經》,隻要将這部經書練通了,什麼平庸之極的武功,到了手裡,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 根基打好,内力雄強,則一切平庸招數使将出來都能發揮極大威力,這一節蕭峰自是深知,那日在聚賢莊上力鬥群雄,他以一套衆所周知的“太祖長拳”會戰天下英雄好漢,任他一等一的高人,也均束手拜服。
這時他聽阿朱重述慕容先生的言語,不禁連喝了兩大碗酒,道:“深得我心,深得我心。
可惜慕容先生已然逝世,否則蕭峰定要到他莊上,見一見這位天下奇人。
” 阿朱嫣然一笑,道:“慕容老爺在世之日,向來不見外客,但你當然又作别論。
”蕭峰擡起頭來一笑,知他“又作别論” 四字之中頗含深意,意思說:“你是我的知心愛侶,慕容先生自當另眼相看。
”阿朱見到了他目光的神色,不禁低下頭去,暈生雙頰,芳心竊喜。
蕭峰喝了一碗酒,問道:“慕容老爺去世時年紀并不太老罷?”阿朱道:“五十來歲,也不算老。
”蕭峰道:“嗯,他内功深湛,五十來歲正是武功登峰造極之時,不知如何忽然逝世?”阿朱搖頭道:“老爺生什麼病而死,我們都不知道。
他死得很快,忽然早上生病,到得晚間,公子便大聲号哭,出來告知衆人,老爺死了。
” 蕭峰道:“嗯,不知是什麼急症,可惜,可惜。
可惜薛神醫不在左近,否則好歹也要請了他來,救活慕容先生一命。
” 他和慕容氏父子雖然素不相識,但聽旁人說起他父子的言行性情,不禁頗為欽慕,再加上阿朱的淵源,更多了一層親厚之意。
阿朱又道:“那日慕容老爺向公子談論這部《易筋經》。
他說道:‘達摩老祖的《易筋經》我雖未寓目,但以武學之道推測,少林派所以得享大名,當是由這部《易筋經》而來。
那七十二門絕技,不能說不厲害,但要說憑此而領袖群倫,為天下武學之首,卻還談不上。
’老爺加意告誡公子,說決不可自恃祖傳武功,小觑了少林弟子,寺中既有此經,說不定便有天資穎悟的僧人能讀通了它。
? 蕭峰點頭稱是,心想:“姑蘇慕容氏名滿天下,卻不狂妄自大,甚是難得。
” 阿朱道:“老爺又說,他生平于天下武學無所不窺,隻可惜沒見到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劍譜,以及少林派的《易筋經》,不免是終身的大憾事。
大哥,慕容老爺既将這兩套武功相提并論,由此推想,要對付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似乎須從少林《易筋經》着手。
要是能将《易筋經》從少林寺菩提院中盜了出來,花上幾年功夫練它一練,那六脈神劍、七脈鬼刀什麼的,我瞧也不用放在心上。
”她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神色。
蕭峰跳起身來,笑道:“小鬼頭……你……你原來……” 阿朱笑道:“大哥,我偷了這部經書出來,本想送給公子,請他看過之後,在老爺墓前焚化,償他老人家的一番心願。
現今當然是轉送給你了。
”說着從懷中取出一個油布小包,放在蕭峰手裡。
那晚蕭峰親眼見她扮作止清和尚,從菩提院的銅鏡之後盜取經書,沒想到便是少林派内功秘笈的《易筋經》。
阿朱在聚賢莊上為群豪所拘,衆人以她是女流之輩,并未在她身上搜查,而玄寂、玄難等少林高僧,更是做夢也想不到本寺所失的經書便在她身上。
蕭峰搖了搖頭,說道:“你幹冒奇險,九死一生的從少林寺中盜出這部經書來,本意要給慕容公子的,我如何能夠據為己有?” 阿朱道:“大哥,這就是你的不是了。
”蕭峰奇道:“怎麼又是我的不是?”阿朱道:“這經書是我自己起意去偷來的,又不是奉了慕容公子之命。
我愛送給誰,便送給誰。
何況你看過之後,咱們再送給公子,也還不遲。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隻求報得大仇,什麼陰險毒辣、卑鄙肮髒之事,那也都幹得了,怎地借部書來瞧瞧,也婆婆媽媽起來?” 這一番話隻聽得蕭峰凜然心驚,向她深深一揖,說道:“賢妹責備得是,為大事者豈可拘泥小節?” 阿朱抿嘴一笑,說道:“你本來便是少林弟子,以少林派的武功,去為恩師玄苦大師報仇雪恨,正是順理成章之事,又有什麼不對了?” 蕭峰連聲稱是,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歡喜,當下便将那油布小包打了開來,隻見薄薄一本黃紙的小冊,封皮上寫着幾個彎彎曲曲的奇形文字。
他暗叫:“不好!”翻開第一頁來,隻見上面寫滿了字,但這些字歪歪斜斜,又是圓圈,又是鈎子,半個也不識得。
阿朱“啊喲”一聲,說道:“原來都是梵文,這就糟糕了。
我本想這本書是要燒給老爺的,我做丫鬟的不該先看,因此經書到手之後,一直沒敢翻來瞧瞧。
唉,無怪那些和尚給人盜去了武功秘笈,卻也并不如何在意,原來是本誰也看不懂的天書……”說着唉聲歎氣,極是沮喪。
蕭峰勸道:“得失之際,那也不用太過介意。
”将《易筋經》重行包好,交給阿朱。
阿朱道:“放在你身邊,不是一樣?難道咱們還分什麼彼此?” 蕭峰一笑,将小包收入懷中,他又斟了一大碗酒,正待再喝,忽聽得門外腳步聲響,有人大聲吼叫。
蕭峰微感詫異,搶到門外,隻見大街上一個大漢渾身是血,手執兩柄闆斧,直上直下的狂舞亂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