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蟲豸凝寒掌作冰

關燈
麼要饒你性命?” 遊坦之隻覺得頭上鐵罩如被火炙,燒得他整個頭臉發燙,心下害怕之極。

    他自從苦受阿紫折磨之後,早已一切逆來順受,什麼是非善惡之分、剛強骨氣之念,早已忘得一幹二淨,但求保住性命,忙道:“師父,弟子遊坦之願歸入師父門下,請師父收容。

    ” 丁春秋大喜,肅然道:“你想拜我為師,也無不可。

    但本門規矩甚多,你都能遵守麼?為師的如有所命,你誠心誠意的服從,決不違抗麼?”遊坦之道:“弟子願遵守規矩,服從師命。

    ”丁春秋道:“為師的便要取你性命,你也甘心就死麼?” 遊坦之道:“這個……這個……”丁春秋道:“你想一想明白,甘心便甘心,不甘心便說不甘心。

    ” 遊坦之心道:“你要取我性命,當然是不甘心的。

    倘若非如此不可,那時逃得了便逃,逃不了的話,就算不甘心,也是無法可施。

    ”便道:“弟子甘心為師父而死。

    ”丁春秋哈哈大笑,道:“很好,很好。

    你将一生經曆,細細說給我聽。

    ” 遊坦之不願向他詳述身世以及這些日子來的諸般遭遇,但說自己是個農家子弟,被遼人打草谷擄去,給頭上戴了鐵罩。

    丁春秋問他身上毒質的來曆,遊坦之隻得吐露如何見到冰蠶和慧淨和尚,如何偷到冰蠶,謊說不小心給葫蘆中的冰蠶咬到了手指,以緻全身凍僵,冰蠶也就死了,至于阿紫修練毒掌等情,全都略過不提。

    丁春秋細細盤問他冰蠶的模樣和情狀,臉上不自禁的露出十分豔羨之色。

    遊坦之尋思:“我若說起那本浸水有圖的怪書,他定會搶了去不還。

    ”丁春秋一再問他練過什麼古怪功夫,他始終堅不吐實。

     丁春秋原本不知《易筋經》的功夫,見他武功十分差勁,隻道他練成陰寒内勁,純系冰蠶的神效,心中不住的咒罵: “這樣的神物,竟被這小子鬼使神差的吸入了體内,真是可惜。

    ”凝思半晌,問道:“那個捉到冰蠶的胖和尚,你說聽到人家叫他慧淨?是少林寺的和尚,在南京憫忠寺挂單?”遊坦之道:“正是。

    ” 丁春秋道:“這慧淨和尚說這冰蠶得自昆侖山之巅。

    很好,那邊既出過一條,當然也有兩條、三條。

    隻是昆侖山方圓數千裡,若無熟識路途之人指引,這冰蠶倒也不易捕捉。

    ”他親身體驗到了冰蠶的靈效,覺得比之神木王鼎更是寶貴得多,心想首要之事,倒是要拿到慧淨,叫他帶路,到昆侖山捉冰蠶去。

    這和尚是少林僧,本來頗為棘手,幸好是在南京,那便易辦得多。

    當下命遊坦之行過拜師入門之禮。

     星宿派衆門人見師父對他另眼相看,馬屁、高帽,自是随口大量奉送。

    适才衆弟子大罵師父、叛逆投敵,丁春秋此刻用人之際,假裝已全盤忘記,這等事在他原是意料之中,倒也并不怎麼生氣。

     一行人折而向東北行。

    遊坦之跟在丁春秋之後,見他大袖飄飄,步履輕便,有若神仙,油然而生敬仰之心:“我拜了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師父,真是前生修來的福份。

    ” 星宿派衆人行了三日,這日午後,一行人在大路一座涼亭中喝水休息,忽聽得身後馬蹄聲響,四騎馬從來路疾馳而來。

     四乘馬奔近涼亭,當先一匹馬上的乘客叫道:“大哥、二哥,亭子裡有水,咱們喝上幾碗,讓坐騎歇歇力。

    ”說着跳下馬來,走進涼亭,餘下三人也即下馬。

    這四人見到丁春秋等一行,微微颔頭為禮,走到清水缸邊,端起瓦碗,在缸中舀水喝。

     遊坦之見當先那人一身黑衣,身形瘦小,留兩撇鼠胡,神色間甚是剽悍。

    第二人身穿土黃色袍子,也是瘦骨棱棱,但身材卻高,雙眉斜垂,滿臉病容,大有戾色。

    第三人穿棗紅色長袍,身形魁梧,方面大耳,颏下厚厚一部花白胡子,是個富商豪紳模樣。

    最後一人身穿鐵青色儒生衣巾,五十上下年紀,眯着一雙眼睛,便似讀書過多,損壞了目力一般,他卻不去喝水,提起酒葫蘆自行喝酒。

     便在這時,對面路上,一個僧人大踏步走來,來到涼亭之外,雙手合十,恭恭敬敬的道:“衆位施主,小僧行道渴了,要在亭中歇歇,喝一碗水。

    ”那黑衣漢子笑道:“師父忒也多禮,大家都是過路人,這涼亭又不是我們起的,進來喝水罷。

    ” 那僧人道:“阿彌陀佛,多謝了。

    ”走進亭來。

     這僧人二十五六歲年紀,濃眉大眼,一個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頗為醜陋,僧袍上打了許多補釘,卻甚是幹淨。

     他等那三人喝罷,這才走近清水缸,用瓦碗舀了一碗水,雙手捧住,雙目低垂,恭恭敬敬的說偈道:“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衆生肉。

    ”念咒道:“唵縛悉波羅摩尼莎诃。

    ”念罷,端起碗來,就口喝水。

     那黑衣人看得奇怪,問道:“小師父,你叽哩咕噜念什麼咒?”那僧人道:“小僧念的是飲水咒。

    佛說每一碗水中,有八萬四千條小蟲,出家人戒殺,因此要念了飲水咒,這才喝得。

    ”黑衣人哈哈大笑。

    說道:“這水幹淨得很,一條蟲子也沒有,小師父真會說笑。

    ”那僧人道:“施主有所不知。

    我輩凡夫看來,水中自然無蟲,但我佛以天眼看水,卻看到水中小蟲成千上萬。

    ”黑衣人笑問:“你念了飲水咒之後,将八萬四千條小蟲喝入肚中,那些小蟲便不死了?”那僧人躊躇道:“這……這個……師父倒沒教過,多半小蟲便不死了。

    ” 那黃衣人插口道:“非也,非也!小蟲還是要死的,隻不過小師父念咒之後,八萬四千條小蟲通統往生西天極樂世界,小師父喝一碗水,超度了八萬四千名衆生。

    功德無量,功德無量!” 那僧人不知他所說是真是假,雙手捧着那碗水呆呆出神,喃喃的着:“一舉超度八萬四千條性命?小僧萬萬沒這麼大的法力。

    ” 黃衣人走到他身邊,從他手中接過瓦碗,向碗中瞪目凝視,數道:“一、二、三、四、五、六………一千、兩千、一萬、兩萬……非也、非也!小師父,這碗中共有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條小蟲,你數多了一條。

    ” 那僧人道:“南無阿彌陀佛。

    施主說笑了,施主也是凡夫,怎能有天眼的神通?”黃衣人道:“那麼你有沒有天眼的神通?” 那僧人道:“小僧自然沒有。

    ”黃衣人道:“非也,非也!我瞧你有天眼通,否則的話,怎地你隻瞧了我一眼,便知我是凡夫俗子,不是菩薩下凡?”那僧人向他左看右看,滿臉迷惘之色。

     那身穿棗紅色袍子的大漢走過去接過水碗,交回在那僧人手中,笑道:“師父請喝水罷!我這個把弟跟你開玩笑,當不得真。

    ”那僧人接過水碗,恭恭敬敬的道:“多謝,多謝。

    ” 心中拿不定主意,卻不便喝。

    那大漢道:“我瞧小師父步履矯健,身有武功,請教上下如何稱呼,在那一處寶刹出家。

    ” 那僧人将水碗放在缸蓋上,微微躬身,說道:“小僧虛竹,在少林寺出家。

    ” 那黑衣漢子叫道:“妙極,妙極!原來你是少林寺的高手,來,來,來!你我比劃比劃!”虛竹連連搖手,說道:“小僧武功低微,如何敢和施主動手?”黑衣人笑道:“好幾天沒打架了,手癢得很。

    咱們過過招,又不是真打,怕什麼?”虛竹退了兩步,說道:“小僧雖曾練了幾年功夫,隻是為健身之用,打架是打不來的。

    ”黑衣人道:“少林寺和尚個個武功高強。

    初學武功的和尚,便不準踏出山門一步。

    小師父既然下得山來,定是一流好手。

    來,來!咱們說好隻拆一百招,誰輸誰赢,毫不相幹。

    ” 虛竹又退了兩步,說道:“施主有所不知,小僧此番下山,并不是武功已窺門徑,隻因寺中廣遣弟子各處送信,人手不足,才命小僧勉強湊數。

    小僧本來攜有十張英雄帖,師父吩咐,送完了這十張帖子,立即回山,千萬不跟人動武,現下已送了四張,還有六張在身。

    施主武功了得,就請收了這張英雄帖罷。

    ”說着從懷中取出一個油布包袱,打了開來,拿出一張大紅帖子,恭恭敬敬的遞過,說道:“請教施主高姓大名,小僧回寺好禀告師父。

    ” 那黑衣漢子卻不接帖子,說道:“你又沒跟我打過,怎知我是英雄狗熊?咱們先拆上幾招,我打得赢你,才有臉收英雄帖啊。

    ”說着踏上兩步,左拳虛晃,右拳便向虛竹打去,拳頭将到虛竹面門,立即收轉,叫道:“快還手!” 那魁梧漢子聽虛竹說到“英雄帖”三字,便即留上了神,說道:“四弟,且不忙比武,瞧瞧英雄帖上寫的是什麼。

    ”從虛竹手中接過帖子,見帖上寫道:“少林寺住持玄慈,合十恭請天下英雄,于九月初九重陽佳節,駕臨嵩山少林寺随喜,廣結善緣,并睹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之風範。

    ” 那大漢“啊”的一聲,将帖子交給了身旁的儒生,向虛竹道:“少林派召開英雄大會,原來是要跟姑蘇慕容氏為難……”那黑衣漢子叫道:“妙極,妙極。

    我叫一陣風風波惡,正是姑蘇慕容的手下。

    少林派要跟姑蘇慕容氏為難,也不用開什麼英雄大會了。

    我此刻來領教少林派高手的身手便是。

    ” 虛竹又退了兩步,左腳已踏在涼亭之外,說道:“原來是風施主。

    我師父說道,敝寺恭請姑蘇慕容施主駕臨敝寺,決不是膽敢得罪。

    隻是江湖上紛紛傳言,武林中近年來有不少英雄好漢,喪生在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神功之下。

    小僧的師伯祖玄悲大師在大理國身戒寺圓寂,不知跟姑蘇慕容氏有沒有幹系,敝派自方丈大師以下,個個都是心有所疑,因此上……” 那黑衣漢子搶着道:“這件事嗎,跟我們姑蘇慕容氏本來半點幹系也沒有,不過我這麼說,諒來你必定不信。

    既然說不明白,隻好手底下見真章。

    這樣罷,咱兩個今日先打一架,好比做戲之前先打一場鑼鼓,說話本之前先說一段‘得勝頭回’,熱鬧熱鬧。

    到了九月初九重陽,風某再到少林寺來,從下面打起,一個個挨次打将上來便是,痛快,痛快!隻不過最多打得十七八個,風某就遍體鱗傷,再也打不動了,要跟玄慈老方丈交手,那是萬萬沒有機緣的。

    可惜,可惜!”說着磨拳擦掌,便要上前動手。

     那魁梧漢子道:“四弟,且慢,說明白了再打不遲。

    ” 那黃衣人道:“非也,非也。

    說明白之後,便不用打了。

     四弟,良機莫失,要打架,便不能說明白。

    ” 那魁梧漢子不去睬他,向虛竹道:“在下鄧百川,這位是我二弟公冶乾。

    ”說着向那儒生一指,又指着那黃衣人道:“這位是我三弟包不同,我們都是姑蘇慕容公子的手下。

    ” 虛竹逐一向四人合十行禮,口稱:“鄧施主,公施主……”包不同插口道:“非也,非也。

    我二哥複姓公冶,你叫他公施主,那就錯之極矣。

    ”虛竹忙道:“得罪,得罪!小僧毫無學問,公冶施主莫怪。

    包施主……”包不同又插口道:“你又錯了。

    我雖然姓包,但生平對和尚尼姑是向來不布施的,因此決不能稱我包施主。

    ”虛竹道:“是,是。

    包三爺,風四爺。

    ”包不同道:“你又錯了。

    我風四弟待會跟你打架,不管誰輸誰赢,你多了一番閱曆,武功必有長進,他可不是向你布施了嗎?”虛竹道:“是,是。

    風施主,不過小僧打架是決計不打的。

    出家人修行為本,學武為末,武功長不長進,也沒多大幹系。

    ” 風波惡歎道:“你對武學瞧得這麼輕,武功多半稀松平常,這場架也不必打了。

    ”說着連連搖頭,意興索然。

    虛竹如釋重負。

    臉現喜色,說道:“是,是。

    ” 鄧百川道:“虛竹師父,這張英雄帖,我們代我家公子收下了。

    我家公子于數月之前,便曾來貴寺拜訪,難道他還沒來過嗎?” 虛竹道:“沒有來過。

    方丈大師隻盼慕容公子過訪,但久候不至,曾兩次派人去貴府拜訪,卻聽說慕容老施主已然歸西,少施主出門去了。

    方丈大師這次又請達摩院首座前往蘇州尊府送信,生怕慕容少施主仍然不在家,隻得再在江湖上廣撒英雄帖邀請,失禮之處,請四位代為向慕容公子說明。

    明年慕容施主駕臨敝寺,方丈大師還要親自謝罪。

    ” 鄧百川道:“小師父不必客氣。

    會期還有大半年,屆時我家公子必來貴寺,拜見方丈大師。

    ”虛竹合十躬身,說道:“慕容公子和各位駕臨少林寺,我們方丈大師十分歡迎。

    ‘拜見’兩字,萬萬不敢當。

    ” 風波惡見他迂腐騰騰,全無半分武林中人的豪爽慷慨,和尚雖是和尚,卻全然不像名聞天下的“少林和尚”,心下好生不耐,當下不再去理他,轉頭向丁春秋等一行打量。

    見星宿派群弟子手執兵刃,顯是武林中人,當可從這些人中找幾個對手來打上一架。

     遊坦之自見風波惡等四人走入涼亭,便即縮在師父身後。

     丁春秋身材高大,遮住了他,鄧百川等四人沒見到他的鐵頭怪相。

    風波見丁春秋童顔鶴發,仙風道骨,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心中隐隐生出敬仰之意,倒也不敢貿然上前挑戰,說道:“這位老前輩請了,請問高姓大名。

    ”丁春秋微微一笑,說道:“我姓丁。

    ” 便在此時,忽聽得虛竹“啊”的一聲,叫道:“師叔祖,你老人家也來了。

    ”風波惡回過頭來,隻見大道上來了七八個和尚,當先是兩個老僧,其後兩個和尚擡着一副擔架,躺得有人。

    虛竹快步走出亭去,向兩個老僧行禮,禀告鄧百川一行的來曆。

     右側那老僧點點頭,走進亭來,向鄧百川等四人問訊為禮,說道:“老衲玄難。

    ”指着另一個老僧道:“這位是我師弟玄痛。

    有幸得見姑蘇慕容莊上的四位大賢。

    ” 鄧百川等久聞玄難之名,見他滿臉皺紋,雙目神光湛然,忙即還禮。

    風波惡道:“大師父是少林寺達摩院首座,久仰神功了得,今日正好領教。

    ” 玄難微微一笑,說道:“老衲和玄痛師弟奉方丈法谕,前往江南燕子塢慕容施主府上,恭呈請帖,這是敝寺第三次派人前往燕子塢。

    卻在這裡與四位邂逅相逢,緣法不淺。

    ”說着從懷中取出一張大紅帖子來。

     〉稅俅ㄋ紙庸馓咨閑醋擰肮С使盟昭嘧遊肽餃菔┲鳌筆桓龃笞鄭舷胩由系淖志浔赜胄橹袼湍欽盤酉嗤檔潰骸傲轎淮笫Ω甘巧倭指呱蟮攏匚淞鄭怪慮桌痛蠹荩巴腫盟漳餃菔廈孀遊擋恍 J什耪馕恍橹裥∈Ω杆統鲇⑿厶頤且咽盞攪耍緣本】熨鞲姹稚稀? 【旁魯蹙胖匮艏呀冢稚夏餃莨傭苌瞎笏擄莘穑紫蛏倭種钗桓呱灤唬⒃谔煜掠⑿壑埃得髌渲兄種治蠡帷!? 玄難心道:“你說‘種種誤會’,難道玄悲師兄不是你們慕容氏害死的?”忽聽得身後有人叫道:“啊。

    師父,就是他。

    ” 玄難側過頭來,隻見一個奇形怪狀之人手指擔架,在一個白發老翁耳邊低聲說話。

     遊坦之在丁春秋耳邊說的是:“擔架中那個胖和尚,便是捉到冰蠶的,不知怎地給少林派擡了來。

    ” 丁春秋聽得這胖和尚便是冰蠶的原主,不勝之喜,低聲問道:“你沒弄錯嗎?”遊坦之道:“不會,他叫做慧淨。

    師父你瞧,他圓鼓鼓的肚子高高凸了起來。

    ”丁春秋見慧淨的大肚子比十月懷胎的女子還大,心想這般大肚子和尚,不論是誰見過一眼之後,确是永遠不會弄錯,向玄難道:“太師父,這個慧淨和尚,是我的朋友,他生了病嗎?” 玄難合十道:“施主高姓大名,不知如何識得老衲的師侄?” 丁春秋心道:“這慧淨跟少林寺的和尚在一起了,可多了些麻煩。

    幸好在道上遇到,攔住劫奪,比之到少林寺去擒拿,卻又容易得多。

    ”想到冰蠶的靈異神效,不由得胸口發熱,說道:“在下丁春秋。

    ” “丁春秋”三字一出口,玄難、玄痛、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六人不約而同“啊”的一聲,臉上都是微微變色。

    星宿老怪丁春秋惡名播于天下,誰也想不到竟是個這般氣度雍容、風采俨然的人物,更想不到突然會在此處相逢。

     六人心中立時大起戒備之意。

     玄難在刹那之間,便即甯定,說道:“原來是星宿海丁老先生,久仰大名,當真是如雷貫耳。

    ”什麼“有幸相逢”的客套話便不說了,心想:“誰遇上了你,那是前世不修。

    ” 丁春秋道:“不敢,少林達摩院首座‘袖裡乾坤’馳名天下,老夫也是久仰的了。

    這位慧淨師父,我正在到處找他,在這裡遇上,那真是好極了,好極了。

    ” 玄難微微皺眉,說道:“說來慚愧,老衲這個慧淨師侄,隻因敝寺失于教誨,多犯清規戒律,一年多前擅自出寺,做下了不少惡事。

    敝寺方丈師兄派人到處尋訪,好容易才将他找到,追回寺去。

    丁老先生曾見過他嗎?”丁春秋道:“原來他不是生病,是給你們打傷了,傷得可厲害嗎?”玄難不答,隔了一會,才道:“他不奉方丈法谕,反而出手傷人。

    ”心想: “他跟你這等邪魔外道結交,又是多破了一條大戒。

    ” 丁春秋道:“我在昆侖山中,花了好大力氣,才捉到一條冰蠶,那是十分有用的東西,卻被你這慧淨師侄偷去。

    我萬裡迢迢的從星宿海來到中原,便是要取回冰蠶……” 他話未說完,慧淨已叫了起來:“我的冰蠶呢?喂,你見到我的冰蠶嗎?這冰蠶是我辛辛苦苦從昆侖山中找到的…… 你……你偷了我的嗎?” 自從遊坦之現身呼叫,風波惡的眼光便在他鐵面具上骨溜溜的轉個不停,對玄難、丁春秋、慧淨和尚三人的對答全然沒聽在耳裡。

    他繞着遊坦之轉了幾個圈,見那面具造得甚是密合,焊在頭上除不下來,很想伸手去敲敲,又看了一會,說道:“喂,朋友,你好!” 遊坦之道:“我……我好!”他見到風波惡精力瀰漫、躍躍欲動的模樣,心下害怕。

    風波惡道:“朋友,你這個面具,到底是怎麼攪的?姓風的走遍天下,可從沒見過你這樣的臉面。

    ”遊坦之甚是羞慚,低下頭去,說道:“是,我……我是身不由主……沒有法子。

    ” 風波惡聽他說得可憐,怒問:“哪一個如此惡作劇?姓風的倒要會會。

    ”話着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