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金戈蕩寇鏖兵

關燈
解衆騎兵何以下馬,頗感疑惑。

    耶律洪基笑道:“兄弟,你久在中原,不懂契丹人行軍打仗的法子罷?”蕭峰道:“正要請陛下指點。

    ”洪基笑道:“嘿嘿,我這個陛下,不知能不能做到今日太陽下山。

    你我兄弟相稱,何必又叫陛下?” 蕭峰聽他笑聲中頗有苦澀之意,說道:“兩軍未交,陛下不必憂心。

    ”洪基道:“平原之上交鋒,最要緊的是馬力,人力尚在其次。

    ”蕭峰登時省悟,道:“啊,是了!騎兵下馬是為了免得坐騎疲勞。

    ”洪基點了點頭,說道:“養足馬力,臨敵時沖鋒陷陣,便可一往無前。

    契丹人東征西讨,百戰百勝,這是一個很要緊的秘訣。

    ” 他說到這裡,前面遠處塵頭大起,揚起十餘丈高,宛似黃雲鋪地湧來。

    洪基馬鞭一指,說道:“皇太叔和楚王都久經戰陣,是我遼國的骁将,何以驅兵急來,不養馬力?嗯,他們有恃無恐,自信已操必勝之算。

    ”話猶未畢,隻聽得左軍和右軍同時響起了号角。

    蕭峰極目遙望,見敵方東面另有兩支軍馬,西面亦有兩支軍馬,那是以五敵一之勢。

     耶律洪基臉上變色,向中軍将軍道:“結陣立寨!”中軍将軍應道:“是!”縱馬出去,傳下号令,登時前軍和左軍、右軍都轉了回來,一衆軍士将皮室大帳的支柱用大鐵錘釘入地下,張開皮帳。

    四周樹起鹿角,片刻之間,便在草原上結成了一個極大的木城,前後左右,各有騎兵駐守,數萬名弓箭手隐身大木之後,将弓弦都絞緊了,隻待發箭。

     蕭峰皺起了眉頭,心道:“這一場大戰打下來,不論誰勝誰敗,我契丹同族都非橫屍遍野不可。

    最好當然是義兄得勝,倘若不幸敗了,我當設法将義兄和阿紫救到安全之地。

    他這皇帝呢,做不做也就罷了。

    ” 遼帝營寨結好不久,叛軍前鋒已到。

    卻不上前挑戰,遙遙站在強弓硬弩射不到處。

    但聽得鼓角之聲不絕,一隊隊叛軍圍了上來,四面八方的結成了陣勢。

    蕭峰一眼望将出去,但見遍野敵軍,望不到盡頭,尋思:“義兄兵勢遠所不及,寡不敵衆,隻怕非輸不可。

    白天不易突圍逃走,隻須支持到黑夜,我便能設法救他。

    ”但見營寨大木的影子短短的映在地下,烈日當空,正是過午不久。

     隻聽得呀呀呀呀數聲,一群大雁列隊飛過天空。

    耶律洪基昂首凝視半晌,苦笑道:“這當兒除非化身為雁,否則是插翅難飛了。

    ”北院大王和中軍将軍相顧變色。

    知道皇帝見了叛軍軍容,已有怯意。

     敵陣中鼓聲擂起,數百面皮鼓蓬蓬大響。

    中軍将軍大聲叫道:“擊鼓!”禦營中數百面皮鼓也蓬蓬響起。

    蓦地裡對面軍中鼓聲一止,數萬名騎兵喊聲震動天地。

    挺矛直沖過來。

     眼見敵軍前鋒沖近,中軍将軍令旗向下一揮,禦營中鼓聲立止,數萬枝羽箭同時射了出去。

    敵軍前鋒紛紛倒地。

    但敵軍前仆後繼,蜂擁而上。

    前面跌倒的軍馬便成為後軍的擋箭垛子。

    敵軍步兵弓箭手以盾牌護身,搶上前來,向禦營放箭。

     耶律洪基初時頗為驚懼,一到接戰,登時勇氣倍增,站在高處,手持長刀,發令指揮。

    禦營将士見皇上親身督戰,大呼:“萬歲!萬歲!萬歲!”敵軍聽到“萬歲”之聲,擡頭見到耶律洪基黃袍金甲,站在禦營中的高台之上,在他積威之下,不由得踟蹰不前,耶律洪基見到良機,大呼:“左軍騎兵包抄,沖啊!” 左軍由北院樞密使率領,聽到皇上号令,三萬騎兵便從側包抄過去。

    叛軍一猶豫間,禦營軍馬已然沖到。

    叛軍登時陣腳大亂,紛紛後退。

    禦營中鼓聲雷震,叛軍接戰片時,便即敗退,禦營軍馬向前追殺,氣勢鋒銳。

     蕭峰大喜,叫道:“大哥,這一回咱們大勝了!”耶律洪基下得台來,跨上戰馬,領軍應援。

    忽聽得号角響起,叛軍主力開到,叛軍前鋒返身又鬥,霎時間羽箭長矛在空中飛舞來去,殺聲震天,血肉橫飛。

    蕭峰隻看得暗暗心驚:“這般惡鬥,我生平從未見過。

    一個人任你武功天下無敵,到了這千軍萬馬之中,卻也全無用處,最多也不過自保性命而已。

    這等大軍交戰,武林中的群毆比武與之相較,那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 忽聽得叛軍陣後鑼聲大響,鳴金收兵。

    叛軍騎兵退了下去,箭如雨發,射住了陣腳。

    中軍将軍和北樞院密使率軍連沖三次,都沖不亂對方陣勢,反而被射死了數千軍士。

    耶律洪基道:“士卒死傷太多,暫且收兵。

    ”當下禦營中也鳴金收兵。

     叛軍派出兩隊騎兵沖來襲擊,中軍早已有備,佯作敗退,兩翼一合圍,将兩隊叛軍的三千名官兵盡數圍殲當地,餘下數百人下馬投降。

    洪基左手一揮,禦營軍士長矛揮去,将這數百人都戳死了。

    這一場惡鬥曆時不到一個時辰,卻殺得異常慘烈。

     雙方主力各自退出數十丈,中間空地上鋪滿了屍首,傷者呻吟哀号,慘不忍聞。

    隻見兩邊陣中各出一隊三百人的黑衣兵士,禦營的頭戴黃帽,敵軍的頭戴白帽,前往中間地帶檢視傷者。

    蕭峰隻道這些人是将傷者擡回救治,哪知這些黑衣官兵拔出長刀,将對方的傷兵一一砍死。

    傷者盡數砍死後,六百人齊聲呐喊,相互鬥了起來。

     六百名黑衣軍個個武功不弱,長刀閃爍,奮勇惡鬥,過不多時,便有二百餘人被砍倒在地。

    禦營的黃帽黑衣兵武功較強,被砍死的隻有數十人,當即成了兩三人合鬥一人的局面,這一來,勝負之數更是分明。

    又鬥片刻,變成三四人合鬥一人。

    但雙方官兵隻呐喊助威,叛軍數十萬人袖手旁觀,并不增兵出來救援。

    終于叛軍三百名白帽黑衣兵一一就殲,禦營黑衣軍約有二百名回陣。

    蕭峰心道:“想來遼人規矩如此。

    ” 這一番清理戰場的惡鬥,規模雖大不如前,驚心動魄之處卻猶有過之。

     耶律洪基高舉長刀,大聲道:“叛軍雖衆,卻無鬥志,再接一仗,他們便要敗逃了!” 禦營官兵齊呼:“萬歲,萬歲,萬歲!” 忽聽得叛軍陣中吹起号角。

    五騎馬緩緩出來,居中一人雙手捧着一張羊皮。

    朗聲念了起來,念的正是皇太叔頒布的诏書:“耶律洪基篡位,乃是僞君,現下皇太叔正位,凡我遼國忠誠官兵,須當即日回京歸服,一律官升三級。

    ”禦營中十餘名箭手放箭,嗖嗖聲響,向那人射去。

    那人身旁四人舉起盾牌相護。

    那人繼續念誦,突然間五匹馬均被射倒,五人躲在盾牌之後,終于念完皇太叔的“诏書”,轉身退回。

     北院大王見屬下官兵聽到僞诏後意有所動,喝道:“出去回罵!”三十名官兵上前十餘丈。

    二十名官兵手舉盾牌保護,此外十名乃是“罵手”,聲大喉粗,口齒便給,第一名“罵手”,罵了起來,什麼“叛國奸賊,死無葬身之地”等等,跟着第二名“罵手”又罵,罵到後來,盡是諸般污言穢語。

    蕭峰對契丹語所知有限,這些“罵手”的言辭他大都不懂,隻見耶律洪基連連點頭,意甚嘉許,想來這些“罵手”罵得着實精彩。

     蕭峰向敵陣中望去,見遠處黃蓋大纛掩映之下,有兩人各乘駿馬,手持馬鞭指指點點,一人全身黃袍,頭戴沖天冠,颏下灰白長須,另一人身披黃金甲胄,面容削瘦,神情剽悍。

     蕭峰尋思:“瞧這模樣,這兩人便是皇太叔和楚王父子了。

    ” 忽然間十名“罵手”低聲商議了一會,一齊放大喉嚨,大揭皇太叔和楚王的陰事。

    那皇太叔似乎立身甚正,無甚可罵之處,十個人所罵的,主要針對于楚王,說他奸淫父親的妃子,仗着父親的權勢為非作歹。

    這些話顯是在挑撥他父子感情,十個人齊聲而喊,叫罵的言語字字相同,聲傳數裡,數十萬軍士聽清楚的着實不少。

     那楚王鞭子一揮,叛軍齊聲大噪,大都是啊啊亂叫,喧嘩呼喊,登時便将十個人的罵聲淹沒了。

     亂了一陣,敵軍忽然分開,推出數十輛車子,來到禦營之前,車子一停,随車的軍士從車中拉出來數十個女子,有的白發婆娑,有的方當妙齡,衣飾都十分華貴。

    這些女子一走出車子,雙方罵聲登時止歇。

     耶律洪基大叫:“娘啊,娘啊!兒子捉住叛徒,碎屍萬段,替你老人家出氣。

    ” 那白發老婦便是當今皇太後、耶律洪基的母親蕭太後,其餘的是皇後蕭後、衆嫔妃和衆公主。

    皇太叔和楚王乘耶律洪基出外圍獵時作亂,圍住禁宮,将皇太後等都擒了來。

     皇太後朗聲道:“陛下勿以老婦和妻兒為念,奮力蕩寇殺賊!”數十名軍士拔出長刀,架在衆後妃頸中。

    年輕的嫔妃登時驚惶哭喊。

     耶律洪基大怒,喝道:“将哭喊的女子都射死了!”隻聽得嗖嗖聲響,十餘枝羽箭射了出去,哭叫呼喊的妃子紛紛中箭而死。

     皇後叫道:“陛下射得好,射得好!祖宗的基業,決計不能毀在奸賊手中。

    ” 楚王見皇太後和皇後都如此倔強,此舉非但不能脅迫洪基,反而動搖了已方軍心,發令:“押了這些女人上車,退下。

    ” 衆軍士将皇太後、皇後等又押入車中。

    推入陣後。

    楚王下令: “押敵軍家屬上陣!” 猛聽得呼呼呼竹哨吹起,聲音蒼涼,軍馬向兩旁分開,鐵鍊聲嗆啷啷不絕,一排排男女老幼從陣後牽了出來。

    霎時間兩陣中哭聲震天,原來這些人都是禦營官兵的家屬,禦營官兵是遼帝親軍,耶律洪基特加優待,準許家屬在上京居住,一來使親軍感激,有事之時可出死力,二來也是監視之意,使這一枝精銳之師出征時不敢稍起反心,哪知道這次出獵,竟然變起肘腋之間。

    禦營官兵的家屬不下二十餘萬,解到陣前的不過兩三萬人,其中有許多是胡亂捉來而捉錯了,一時也分辯不出,但見拖兒帶女,亂成一團。

     楚王麾下一名将軍縱馬出陣,高喊叫道:“禦營衆官兵聽着:爾等家小,都己被收,投降的和家屬團聚,升官三級,另有賞金。

    若不投降,新皇有旨,所有家屬一齊殺了。

    ”契丹人向來殘忍好殺,說是“一齊殺了”,決非恐吓之詞,當真是要一齊殺了的。

    禦營中有些官兵已認出了自己親人,“爹爹,媽媽,孩子,夫君,妻啊!”兩陣中呼喚之聲,響成一片。

     叛軍中鼓聲響起,二千名刀斧手大步而出,手中大刀精光閃亮。

    鼓聲一停,二千柄大刀便舉了起來,對準衆家屬的頭。

    那将軍叫道:“向新皇投降,重重有賞,若不投降,衆家屬一齊殺了!”他左手一揮,鼓聲又起。

     禦營衆将士知道他左手再是一揮,鼓聲停止,這二千柄明晃晃的大刀便砍了下去。

    這些親軍對耶律洪基向來忠心,皇太叔和楚王以“升官”和“重賞”相招,那是難以引誘,但這時眼見自己的父母子女引頸待戮,如何不驚? 鼓聲隆隆不絕,禦營親軍的官兵的心也是怦怦急跳。

    突然之間,禦營中有人叫道:“媽媽,媽媽,不能殺了我媽媽!” 投下長矛,向敵陣前的一個老婦奔去。

     跟着嗖的一箭從禦營中射出,正中這人的後心。

    這人一時未死,兀自向他母親爬去,隻聽得“爹娘、孩兒”叫聲不絕,禦營中數百人紛紛奔出。

    耶律洪基的親信将軍拔劍亂斬,卻哪裡止得住?這數百人一奔出,跟着便是數千,數千人之後,嘩啦啦一陣大亂,十五萬親軍之中,倒奔去了六七萬人。

     耶律洪基長歎一聲,知道大勢已去,乘着親軍和家屬抱頭相認,亂成一團,将叛軍從中隔開了,便即下令:“向西北蒼茫山退軍。

    ”中軍将軍悄悄傳下号令,餘下未降的尚有八萬餘餘人,後軍轉作前軍,向西北方馳之。

     楚王急命騎兵追趕,但戰場上塞滿了老弱婦孺,騎兵不能奔馳,待得推開衆人,耶律洪基已率領禦營親軍去得遠了。

     八萬多名親軍趕到蒼茫山腳下,已是黃昏,衆軍士又饑又累,在山坡上趕造營寨,居高臨下,以作守禦之計。

    安營甫定,還未造飯,楚王已親率精銳趕到山下,立即向山坡沖鋒。

    禦營軍士箭石如雨,将叛軍擊退。

    楚軍見仰攻不利,當即收兵,在山下安營。

     這日晚間,耶律洪基站在山崖之旁,向南眺望,但見叛軍營中營火有如繁星,遠處有三條火龍蜿蜒而至,卻是叛軍的後續部隊前來參與圍攻。

    耶律洪基心下黯然,正待入帳,北院樞密使前來奏告:“臣屬下的一萬五千兵馬,沖下山去投了叛逆。

    臣治軍無方,罪該萬死。

    ”耶律洪基揮了揮手,搖頭道:“這也怪你不得,去休息罷!” 他轉過頭來,見蕭峰望着遠處出神,說道:“一到天明,叛軍就會大舉來攻,我輩盡成俘虜矣。

    我是國君,不能受辱于叛徒,當自刎以報社稷。

    兄弟,你乘夜自行沖了出去罷。

    你武藝高強,叛軍須攔你不住。

    ”說到這裡,神色凄然,又道:“我本想大大賜你一場富貴,豈知做哥哥的自身難保,反而累了你啦。

    ” 箫峰道:“大哥,大丈夫能屈能伸,今日戰陣不利,我保你退了出去。

    招集舊部、徐圖再舉。

    ” 洪基搖頭道:“我連老母妻子都不能保,那裡還說得上什麼大丈夫?契丹人眼中,勝者英雄,敗者叛逆。

    我一敗塗地,豈能再興?你自己去罷!” 蕭峰知他所說的乃是實情,慨然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陪着哥哥,明日與叛寇決一死戰。

    你我義結金蘭,你是皇帝也好,是百姓也好,蕭某都當你是義兄。

    兄長有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