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叛回劉備是因為曹操奪了他喜歡的女人嗎?

關燈
才“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終不留”,便又一次叛變呢?我覺得難說得很,因為前次在下邳關羽就因為曹操大兵壓境投降過了一次,這次在雖然官渡之戰的開始階段斬了顔良,成了曹營名将,但是曹操此後的情形實在是不樂觀得很,兵力、糧草懸殊,再加上還有來自後方孫策的威脅,一般按常識而言,十有八九是輸定了,也正因為曹操有這麼多不利的因素卻打赢了這場看來必敗的仗,官渡之戰才成為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四大經典戰役之一。

    不過在這時候如果關羽去投奔兵力占了絕對優勢的袁紹陣營的故主劉備,倘使袁紹一旦勝利,那是不是會得到更好的待遇呢?估計是一定可以的。

    那他為什麼不直接投靠袁紹呢?看看前面,關羽殺了顔良,一舉解了白馬之圍,導緻袁紹的計劃失敗,同時也使袁紹軍的士氣受到了打擊,“良、醜皆紹名将也,……悉禽,紹軍大震”(10),以袁紹的為人,若馬上去投靠恐怕是沒什麼好臉色給的,所以應該還是先去老主人劉備那裡穩妥一點,而且理由是“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終不留”,面子上好看得緊,隻是可惜,這番話是在發生了一件事情以後才說的。

     劉備在被呂布奪了徐州後,前去投靠曾派大将夏侯敦來增援自己的曹操,後來曹操給了一部分兵給劉備,自己親率大軍與劉備進攻徐州,當時呂布敵不住曹軍的攻勢,便派了一個叫秦宜祿的人去袁術那裡讨援兵,那知道那個秦宜祿被袁術看中,強行讓他娶了漢王朝的宗室女子,他的妻子杜氏當時留在下邳。

    關羽在圍城的時候就請求曹操說,那秦宜祿幫呂布讨救兵,作為對他的懲罰,大軍破城以後将希望将他的妻子杜氏賜給自己,曹操便答應了。

    那知道後來城要破的時候關羽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曹操說起這件事,曹操就起了疑心,懷疑那杜氏是個絕色佳人。

    于是在破城以後,曹操先将杜氏帶來自己看看,一看之下,果然是個絕代佳人,便立時居為己有,關羽對曹操這樣的橫刀奪愛之舉當然是會很不高興,心懷不滿的,同時又對自己前面欺騙曹操說是因為秦宜祿幫呂布讨救兵,所以作為對他的懲罰,便将他的妻子杜氏賜給自己,其實是因為自己垂涎杜氏絕色的想法被曹操識破而很不安。

    (11) 後來那個秦宜祿也投降了曹操,曹操封其為铚長,杜氏在曹操處誕下一子,居說是秦宜祿的骨肉,遂姓秦名朗,曹操對他是很喜歡的,曾說:“世有人愛假子如孤者乎?”(12),因為秦朗在曹操處是和曹丕和曹叡一起長大的,所以後來富貴一時,還差點受明帝托孤(13)。

    由此看來曹操是很喜歡杜氏的,愛屋及烏,連秦宜祿的兒子也沾了光。

     不過照這樣說來,那杜氏在城被圍的時候已經是個大腹便便的孕婦了,關羽和曹操居然都為之着迷,而且能令一慣有愛才之名的曹操不惜反悔食言,還是對關羽這樣一個萬人敵的勇将毀諾,可見那杜氏美貌實在是非同小可,必定是個萬人迷的絕代佳人。

     想來對這樣的一個夢中情人被曹操橫刀奪愛了去,關羽自然是耿耿于懷的。

    對他那幾個極要好的象兄弟一樣的人估計也說過的,所以後來張飛便在曹操再次進攻徐州不敵撤退的時候,想帶上秦宜祿走,畢竟他是那個秦朗的親爹,說不定以後有用,那知道那個窩囊廢居然半路又想回去,結果被張飛一矛捅死了事(14)。

    張飛當時勸他走時說話的大意是:人搶了你老婆,你居然還替他當官,怎地沒有用到如此啊?這句話用來說關羽也是頗為合适的,曹操搶了他的夢中情人,心中必是窩氣得很。

     綜合以上的情況來看,關羽不好女色顯然是個無稽之談,在兩軍對壘的戰場上,居然還對一個大腹便便的美貌孕婦念念不忘,以緻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主帥曹操提起要将她居為己有,當然便是個極其标準的好色之徒了。

    隻是卻偏又為一個自幼便好聲色犬馬、生性風流不羁的曹操識破他的欺騙伎倆,斜刺裡奪了他朝思暮想的夢中情人去,自然又是怕又是恨,再加在官渡之時,曹操一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要輸的,在那時仗自己斬顔良的名氣去投靠明顯勢力龐大的袁紹,自然是最佳的選擇,說不定曹操燒掉的那些書信裡就有關羽給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