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之死
關燈
小
中
大
我是曹操。
張繡降了,很明智。
我大軍入城,張繡唯唯諾諾的跪在一旁。
我都沒正眼看他,他不值得我正眼去看。
像他這樣無能之輩,怎麼配擁有宛城,怎麼配擁有我得正眼。
我看了看身邊的典韋,他還是一臉嚴肅,沒有半點得城的喜悅之色,我知道,新入宛城的典韋定是高度警覺。
想我曹孟德兵精将猛,又手中握有天子,天下諸侯怎能不望風歸降。
荊州劉表,淮南袁術,燕州公孫,漢中張魯,益州劉璋。
這些個朽木淤泥,也應該會像這張繡一樣吧。
到時候,我西平馬騰,北滅袁紹,東擒孫策,天下亂世就可結束。
清正朝綱,福澤萬民,我自小的心願即可達成…… 在進入太守府的時候,我不經意的一回頭,一個絕美婦人映入我的眼簾。
清而不素,貴而不妖,不想宛成竟有如此美貌女子。
我忍不住便向侄兒安民交待了幾句。
當晚,安民把那婦人帶到了官邸,原來她是張繡之叔張濟的未亡人鄒氏。
她來的時候抱着一把琴,一曲《妾本飄零》響起,仿佛九霄之音,乘月而出。
次日,張繡向我請兵巡視治安,我也随了他的意。
必盡這本是張繡的城,有些是他做起來應該是更加得心應手吧。
夜晚,我正在熟睡之中,忽然營中四處火起。
安民急匆匆地進來告訴我,張繡又反了。
我急忙穿衣戴甲,跑出帳來。
火光中,敵兵四起,典韋單刀一人,正在轅門奮力殺敵。
安民,昂兒護着我從西門逃出,我見典韋已身中數箭,仍然在揮動那把已砍卷了口的樸刀,身邊長槍如林,狼牙如雨。
我大呼典韋,典韋聽見,高聲回應:“丞相當急出西門,招軍平叛,勿以末将為念。
末将定當死戰斷後!”我讓典韋随我一起逃走,典韋卻大笑道:“這些烏合之衆我典韋還沒放在眼裡,丞相放心,等我殺光了他們就去找您。
”其實誰都知道,在這個時候,留下來就是死。
典韋無馬,怎麼可能殺出?我再欲說些什麼,已有無數敵軍沖到我面前了。
典韋怒喝向前,很快淹沒在了張繡千萬叛軍之中。
我策馬急出,身邊安民和昂兒已被砍成肉泥。
行了數裡,才看見李典樂進的兵馬,心中稍安。
最終典韋沒有出來,我也沒有再率軍進去。
因為我知道,這個時候,引敗軍再去攻城,是沒有勝算的。
所以,我沒有把典韋就出來,哪怕是他的屍骨。
我第二次攻打宛城的時候,又中了火計,大敗而歸。
施計的是賈诩,就是那個策動叛亂害我典韋的家夥。
我恨,不為此敗,而是為我不能為典韋報仇。
張繡,還有他的謀士賈诩,我恨不能将此二人碎屍萬段,以慰典韋之靈。
第三次攻打宛城,張繡又降了。
一反常态的,許褚竟然沒有我的命令就要去殺張賈二人,被我制止了,雖然也我對張賈二人恨之入骨,想殺他們為典韋報仇,因為我知道他們不能殺。
他們是榜樣,是給其他諸侯的榜樣。
我要天下一統,結束亂世,就不能殺歸順我的人。
我保張繡為侯,世代而襲。
又任命賈诩為軍師,随我南征北戰,後來又給予高官,對他言聽計從。
典韋,原諒我,我要做的不是一個諸侯,而是一個霸王。
我是典韋。
不費一兵一卒就取了宛城,丞相顯然很高興。
但我總覺有點不對勁,張繡看丞相的眼神,有三分畏懼,七分憎恨。
但這些不是我應該管的事,我應該管的,就是讓張繡的眼神中,三分憎恨,七分畏懼。
入城當晚張繡部将胡車兒就來我的營帳了,他說他是慕名而來。
胡車兒倒是像個勇将,比他的主子張繡強多了。
我的雙鐵戟,不是一般人能擡得動的,而他,竟然也能把這對鐵戟舞得飛快。
這小子不錯,我跟他對飲了幾盅。
我興緻上來了,便要跟他論武,他也答應了。
我的雙鐵戟自然是聞名已久,天下少有對手;可沒想到他的火纓矛也不含糊,打了三十來合也不落敗。
我二人合掌大笑,一起回營。
路上,我勸他投了曹丞相,以後一起征戰。
可他卻說他父親原是張濟部下,受恩甚重,臨終前還交待讓他忠心輔佐張繡,所以不能棄張繡而走。
他說得也是,為将,自當以中心為先,我也不強求。
第二天胡車兒又來找我喝酒,他勸我離開宛城。
我以為他是說胡話呢,沒多在意。
我喝了個大醉,回到營帳倒頭就睡。
深夜後,忽然營寨亂哄哄的,還着了火,一小卒來告訴我,張繡又反了,這還了得!我去兵器架上取我的雙鐵戟,可那時竟是空的,雙鐵戟不翼而飛。
這時候外面叛軍已經沖進營帳了,我來不及細想,一拳打倒來人,奪了樸刀,沖出帳去,外面幾百賊軍正在放火。
我殺了幾個賊兵,卻也挨了他們一槍,左腹部,真疼。
這破樸刀還真不好用,可能是我用慣了雙鐵戟吧,總感覺殺起敵人來遠沒有平時那麼順手。
我逢人就砍,一路殺到了丞相帳前,丞相正好出來。
我讓丞相趕緊從西門逃走,西門外不遠就是李典樂進的營寨,可丞相卻讓我跟他一起走。
這不是說胡話嗎,如果沒個人斷後,賊軍很快就會追上的。
再說,我現在又中箭又中槍的,怎麼可能逃得掉。
我說了老半天,丞相終于騎馬逃走了。
“天下可以沒有典韋,但是不能沒有曹丞相”想到這裡,我索性殺入賊兵群中,手起刀落,又有十幾個賊兵身首異處。
賊兵用的都是長槍,隻管對着我身上亂戳,不
張繡降了,很明智。
我大軍入城,張繡唯唯諾諾的跪在一旁。
我都沒正眼看他,他不值得我正眼去看。
像他這樣無能之輩,怎麼配擁有宛城,怎麼配擁有我得正眼。
我看了看身邊的典韋,他還是一臉嚴肅,沒有半點得城的喜悅之色,我知道,新入宛城的典韋定是高度警覺。
想我曹孟德兵精将猛,又手中握有天子,天下諸侯怎能不望風歸降。
荊州劉表,淮南袁術,燕州公孫,漢中張魯,益州劉璋。
這些個朽木淤泥,也應該會像這張繡一樣吧。
到時候,我西平馬騰,北滅袁紹,東擒孫策,天下亂世就可結束。
清正朝綱,福澤萬民,我自小的心願即可達成…… 在進入太守府的時候,我不經意的一回頭,一個絕美婦人映入我的眼簾。
清而不素,貴而不妖,不想宛成竟有如此美貌女子。
我忍不住便向侄兒安民交待了幾句。
當晚,安民把那婦人帶到了官邸,原來她是張繡之叔張濟的未亡人鄒氏。
她來的時候抱着一把琴,一曲《妾本飄零》響起,仿佛九霄之音,乘月而出。
次日,張繡向我請兵巡視治安,我也随了他的意。
必盡這本是張繡的城,有些是他做起來應該是更加得心應手吧。
夜晚,我正在熟睡之中,忽然營中四處火起。
安民急匆匆地進來告訴我,張繡又反了。
我急忙穿衣戴甲,跑出帳來。
火光中,敵兵四起,典韋單刀一人,正在轅門奮力殺敵。
安民,昂兒護着我從西門逃出,我見典韋已身中數箭,仍然在揮動那把已砍卷了口的樸刀,身邊長槍如林,狼牙如雨。
我大呼典韋,典韋聽見,高聲回應:“丞相當急出西門,招軍平叛,勿以末将為念。
末将定當死戰斷後!”我讓典韋随我一起逃走,典韋卻大笑道:“這些烏合之衆我典韋還沒放在眼裡,丞相放心,等我殺光了他們就去找您。
”其實誰都知道,在這個時候,留下來就是死。
典韋無馬,怎麼可能殺出?我再欲說些什麼,已有無數敵軍沖到我面前了。
典韋怒喝向前,很快淹沒在了張繡千萬叛軍之中。
我策馬急出,身邊安民和昂兒已被砍成肉泥。
行了數裡,才看見李典樂進的兵馬,心中稍安。
最終典韋沒有出來,我也沒有再率軍進去。
因為我知道,這個時候,引敗軍再去攻城,是沒有勝算的。
所以,我沒有把典韋就出來,哪怕是他的屍骨。
我第二次攻打宛城的時候,又中了火計,大敗而歸。
施計的是賈诩,就是那個策動叛亂害我典韋的家夥。
我恨,不為此敗,而是為我不能為典韋報仇。
張繡,還有他的謀士賈诩,我恨不能将此二人碎屍萬段,以慰典韋之靈。
第三次攻打宛城,張繡又降了。
一反常态的,許褚竟然沒有我的命令就要去殺張賈二人,被我制止了,雖然也我對張賈二人恨之入骨,想殺他們為典韋報仇,因為我知道他們不能殺。
他們是榜樣,是給其他諸侯的榜樣。
我要天下一統,結束亂世,就不能殺歸順我的人。
我保張繡為侯,世代而襲。
又任命賈诩為軍師,随我南征北戰,後來又給予高官,對他言聽計從。
典韋,原諒我,我要做的不是一個諸侯,而是一個霸王。
我是典韋。
不費一兵一卒就取了宛城,丞相顯然很高興。
但我總覺有點不對勁,張繡看丞相的眼神,有三分畏懼,七分憎恨。
但這些不是我應該管的事,我應該管的,就是讓張繡的眼神中,三分憎恨,七分畏懼。
入城當晚張繡部将胡車兒就來我的營帳了,他說他是慕名而來。
胡車兒倒是像個勇将,比他的主子張繡強多了。
我的雙鐵戟,不是一般人能擡得動的,而他,竟然也能把這對鐵戟舞得飛快。
這小子不錯,我跟他對飲了幾盅。
我興緻上來了,便要跟他論武,他也答應了。
我的雙鐵戟自然是聞名已久,天下少有對手;可沒想到他的火纓矛也不含糊,打了三十來合也不落敗。
我二人合掌大笑,一起回營。
路上,我勸他投了曹丞相,以後一起征戰。
可他卻說他父親原是張濟部下,受恩甚重,臨終前還交待讓他忠心輔佐張繡,所以不能棄張繡而走。
他說得也是,為将,自當以中心為先,我也不強求。
第二天胡車兒又來找我喝酒,他勸我離開宛城。
我以為他是說胡話呢,沒多在意。
我喝了個大醉,回到營帳倒頭就睡。
深夜後,忽然營寨亂哄哄的,還着了火,一小卒來告訴我,張繡又反了,這還了得!我去兵器架上取我的雙鐵戟,可那時竟是空的,雙鐵戟不翼而飛。
這時候外面叛軍已經沖進營帳了,我來不及細想,一拳打倒來人,奪了樸刀,沖出帳去,外面幾百賊軍正在放火。
我殺了幾個賊兵,卻也挨了他們一槍,左腹部,真疼。
這破樸刀還真不好用,可能是我用慣了雙鐵戟吧,總感覺殺起敵人來遠沒有平時那麼順手。
我逢人就砍,一路殺到了丞相帳前,丞相正好出來。
我讓丞相趕緊從西門逃走,西門外不遠就是李典樂進的營寨,可丞相卻讓我跟他一起走。
這不是說胡話嗎,如果沒個人斷後,賊軍很快就會追上的。
再說,我現在又中箭又中槍的,怎麼可能逃得掉。
我說了老半天,丞相終于騎馬逃走了。
“天下可以沒有典韋,但是不能沒有曹丞相”想到這裡,我索性殺入賊兵群中,手起刀落,又有十幾個賊兵身首異處。
賊兵用的都是長槍,隻管對着我身上亂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