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力大排名(連載一呂布)

關燈
手,受三英戰的啟發是一方面,新得許褚曹操愛惜又是一方面。

    其二有人說戰三英也好、敵六将也罷,換作馬超、趙雲、張飛、關羽、典韋、許褚等超一流高手一樣可以辦到。

    俺對此不以為然,敵六将不說了(典韋、許褚兩人聯手就可以達到目的,用不了六人),俺們就來看看戰三英,将呂布換作馬超吧,對敵關、張二人,可以支撐三十合嗎?從下文的分析俺們可以知道馬超的武力以極其極其微弱的優勢領先于張飛、典韋、許褚等,不是作武評排名的需要幾可認為這幾人的武力持平,那麼馬超與張飛鬥得全神貫注、勢均力敵的情形下,再加一個水平差不多的武聖,依俺看馬超能抵擋關、張十合就很不錯了,好比馬超、張飛是兩塊一模一樣、同等重量的磚放于天平的兩端,這時再在張飛這一端放上一塊份量也不輕的關羽磚,會發生什麼呢?換作趙雲、關羽、典韋、許褚等道理是一樣的。

    作一個結論:隻有呂布可以抵擋關羽、張飛聯手三十合,雖然處于下風。

     綜合一下上述1、2、3點:呂布在三國演義一書中是獨一無二、當之無愧的單挑武力第一人! 4、其它佐證。

     其它佐證的意思是證據的補充,它的說明力度和重要性比不上“單挑戰例”,但是可以從某一個側面反映主旨。

     ①轅門射戟。

    見于書中第十六回:隻見呂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滿弓,叫一聲:“着!”正是: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

    一箭正中畫戟小枝,帳上帳下将校,齊聲喝采。

    呂布這一箭所射之戟按書中的說法在一百五十步之外,按難度和準頭來看,這一箭當排名三國箭術的前十名(見諸在下另一篇小文:孤狼拾遺品三國人物篇之神箭将軍)。

    但是在下關心的并不是精準度,在下以為這一箭體現的是呂布弓馬娴熟、武藝精通(古代考究武将武藝的指标主要是:弓馬、器械、力量)以及膂力過人,何有此說?因為古代的步由兩跬構成(跬按現代漢語詞典是“一舉足的距離,半步的意思”),古之一步等于六漢尺(換算成現代的單位1漢尺=23.1CM),那麼一百五十步大約相當于現在的兩百零八米!将箭射至兩百米之處命中目标,這需要多大的硬弓,而射箭的人又是何等神力! ②如提童稚。

    見于書中第十六回:紀靈下馬入寨,卻見玄德在帳上坐,大驚,抽身便回。

    左右留之不住。

    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童稚當指幼兒也,而紀靈乃是大諸侯袁術帳下第一員上将,使得兵器是重達五十斤的三尖刀!但是就是這樣一名陣前大将,在溫侯的隻手之下輕若幼兒一般,再次說明呂布神力驚人! ③單騎沖陣。

    首見于第三回:呂布飛馬直殺過來。

    董卓慌走,建陽率軍掩殺。

    卓兵大敗,退三十餘裡下寨。

    次見于見于第五回:挺戟直沖過來。

    匡軍大敗,四散奔走。

    布東西沖殺,如入無人之境。

    。

    。

    。

    三路諸侯。

    。

    。

    退三十裡下寨。

    三見于第十二回: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沖出陣來。

    夏侯惇、樂進皆走,呂布掩殺,曹軍大敗,退三四十裡。

    單騎沖陣所表現出的武力水平也許不如單挑斬将來得直接,但是至少可以從側面證明武将的勇氣,特别是在千軍萬馬中如入無人之境的描述,讓人對其武力平添了幾分信心。

     ④勇名評價。

    董卓:吾觀呂布非常人也。

    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3);曹操: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商良策(5);陳宮:呂布乃當世勇士,。

    。

    。

    霸業可圖也(9);曹操:呂布非一人可勝(12);劉備:布乃當今英勇之士。

    。

    。

    (13);糜竺:呂布乃虎狼之徒。

    。

    。

    (13);“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單就純武力單挑的角度而言,呂布勇名和評價是名實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