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第二十九卷 月明和尚度柳翠
關燈
小
中
大
果之說,心中如觸。
倘師父不棄賤流,情願供養在寒家,朝夕聽講,不知允否?”法空長老道:“貧僧道微德薄,不堪為師;此間臯亭山顯孝寺有個月明禅師,是活佛度世,能知人過去未來之事,小娘子若堅心求道,貧僧當引拜月明禅師。
小娘子聽其講解,必能洞了夙因,立地明心見性。
”柳翠道:“奴家素聞月明禅師之名,明日便當專訪,有煩師父引進。
”法空長老道:“貧僧當得。
明日侵晨在顯孝寺前相候,小娘子休得失言。
”柳翠舒出尖尖玉手,向烏雲鬓邊拔下一對赤金鳳頭钗,遞與長老道:“些須小物,權表微忱,乞師父笑納。
”法空長老道:“貧僧雖則募化,一飽之外,别無所需,出家人要此首飾何用?”柳翠道:“雖然師父用不著,留作山門修理之費,也見奴家一點誠心。
”法空長老那裡肯受,合掌辭謝而去。
有詩為證: 追歡賣笑作生涯,抱劍營中第一家。
終是法緣前世在,立談因果倍嗟呀。
再說柳翠自和尚去後,轉展尋思,一夜不睡。
次早起身,梳洗已畢,渾身上下換了一套新衣,隻說要往天竺進香,媽媽誰敢阻當?教丫鬟喚個小轎,一徑擡到臯亭山顯孝寺來。
那法空長老早在寺前相候,見柳翠下轎,引入山門,到大雄寶殿拜了如來,便同到方丈參谒月明和尚。
正值和尚在禅床上打坐,柳翠一見,不覺拜倒在地,口稱:“弟子柳翠參谒。
”月明和尚也不回禮,大喝道:“你二十八年煙花債,還償不夠,待要怎麼?”吓得柳翠一身冷汗,心中恍惚如有所悟。
再要開言問時,月明和尚又大喝道:“恩愛無多,冤仇有盡,隻有佛性,常明不滅。
你與柳府尹打了平火,該收拾自己本錢回去了。
”說得柳翠肚裡恍恍惚惚,連忙磕頭道:“聞知吾師大智慧、大光明,能知三生因果。
弟子至愚無識,望吾師明言指示則個。
”月明和尚又大喝道:“你要識本來面目,可去水月寺中,尋玉通禅師與你證明。
快走,快走!走遲時,老僧禅杖無情,打破你這粉骷髅。
”這一回話,喚做“顯孝寺堂頭三喝”。
正是: 欲知因果三生事,隻在高僧棒喝中。
柳翠被月明師父連喝三遍,再不敢開言。
慌忙起身,依先出了寺門,上了小轎,分付轎夫徑擡到水月寺中,要尋玉通禅師證明。
卻說水月寺中行者,見一乘女轎遠遠而來,内中坐個婦人。
看看擡入山門,忽忙喚集火工道人,不容他下轎。
柳翠問其緣故,行者道:“當初被一個婦人,斷送了我寺中老師父性命,至今師父們分付不容婦人入寺。
”柳翠又問道:“什麼婦人?如何有恁樣做作?”行者道:“二十八年前,有個婦人夜來寺中投宿,十分哀求,老師父發起慈心,容他過夜。
原來這婦人不是良家,是個娼妓,叫做吳紅蓮,奉柳府尹鈞旨,特地前來哄誘俺老師父。
當夜假裝肚疼,要老師父替他偎貼,因而破其色戒。
老師父慚愧,題了八句偈語,就圓寂去了。
” 柳翠又問道:“你可記得他偈語麼?”行者道:“還記得。
”遂将偈語八句,念了一遍。
柳翠聽得念到“我身德行被你虧,你家門風還我壞”,心中豁然明白,恰像自家平日做下的一般。
又問道:“那位老師父喚甚麼法名?”行者道“是玉通禅師。
” 柳翠點頭會意,急喚轎夫擡回抱劍營家裡,分付丫鬟:“燒起香湯,我要洗澡。
”當時丫鬟伏侍沐浴已畢,柳翠挽就烏雲,取出布衣穿了,掩上房門。
卓上見列著文房四寶,拂開素紙,題下偈語二首。
偈雲: 本因色戒翻招色,紅裙生把缁衣革。
今朝脫得赤條條,柳葉蓮花總無迹。
又雲: 壞你門風我亦羞,冤冤相報甚時休? 今朝卸卻恩仇擔,廿八年前水月遊。
後面又寫道:“我去後随身衣服入殓,送到臯亭山下,求月明師父一把無情火燒卻。
”寫畢,擲筆而逝。
丫鬟推門進去不見聲息,向前看時,見柳翠盤膝坐于椅上。
叫呼不應,已坐化去了。
慌忙報知柳媽媽。
柳媽媽吃了一驚,呼兒叫肉,啼哭将來。
亂了一回,念了二首偈詞,看了後面寫的遺囑,細問丫鬟天竺進香之事,方曉得在顯孝寺參師,及水月寺行者一段說話。
分明是丈夫柳宣教不行好事,破壞了玉通禅師法體,以緻玉通投胎柳家,敗其門風。
冤冤相報,理之自然。
今日被月明和尚指點破了,他就脫然而去。
他要送臯亭山下,不可違之。
但遺言火厝,心中不忍。
所遺衣飾盡多,可為造墳之費。
當下買棺盛殓,果然隻用随身衣服,不用錦繡金帛之用。
入殓已畢,合城公子王孫平昔往來之輩,都來探喪吊孝。
聞知坐化之事,無不嗟歎。
柳媽媽先遣人到顯孝寺,報與月明和尚知道,就與他商量埋骨一事。
月明和尚将臯亭山下隙地一塊助與柳媽媽,擇日安葬。
合城百姓聞得柳翠死得奇異,都道活佛顯化,盡來送葬。
造墳已畢,月明和尚向墳合掌作禮,說偈四句。
偈雲: 二十八年花柳債,一朝脫卸無拘礙。
紅蓮柳翠總虛空,從此老通長自在。
至今臯亭山下,有個柳翠墓古迹。
有詩為證: 柳宣教害人自害,通和尚因色堕色。
顯孝寺三喝機鋒,臯亭山青天白日—— 網絡圖書獨家推出
倘師父不棄賤流,情願供養在寒家,朝夕聽講,不知允否?”法空長老道:“貧僧道微德薄,不堪為師;此間臯亭山顯孝寺有個月明禅師,是活佛度世,能知人過去未來之事,小娘子若堅心求道,貧僧當引拜月明禅師。
小娘子聽其講解,必能洞了夙因,立地明心見性。
”柳翠道:“奴家素聞月明禅師之名,明日便當專訪,有煩師父引進。
”法空長老道:“貧僧當得。
明日侵晨在顯孝寺前相候,小娘子休得失言。
”柳翠舒出尖尖玉手,向烏雲鬓邊拔下一對赤金鳳頭钗,遞與長老道:“些須小物,權表微忱,乞師父笑納。
”法空長老道:“貧僧雖則募化,一飽之外,别無所需,出家人要此首飾何用?”柳翠道:“雖然師父用不著,留作山門修理之費,也見奴家一點誠心。
”法空長老那裡肯受,合掌辭謝而去。
有詩為證: 追歡賣笑作生涯,抱劍營中第一家。
終是法緣前世在,立談因果倍嗟呀。
再說柳翠自和尚去後,轉展尋思,一夜不睡。
次早起身,梳洗已畢,渾身上下換了一套新衣,隻說要往天竺進香,媽媽誰敢阻當?教丫鬟喚個小轎,一徑擡到臯亭山顯孝寺來。
那法空長老早在寺前相候,見柳翠下轎,引入山門,到大雄寶殿拜了如來,便同到方丈參谒月明和尚。
正值和尚在禅床上打坐,柳翠一見,不覺拜倒在地,口稱:“弟子柳翠參谒。
”月明和尚也不回禮,大喝道:“你二十八年煙花債,還償不夠,待要怎麼?”吓得柳翠一身冷汗,心中恍惚如有所悟。
再要開言問時,月明和尚又大喝道:“恩愛無多,冤仇有盡,隻有佛性,常明不滅。
你與柳府尹打了平火,該收拾自己本錢回去了。
”說得柳翠肚裡恍恍惚惚,連忙磕頭道:“聞知吾師大智慧、大光明,能知三生因果。
弟子至愚無識,望吾師明言指示則個。
”月明和尚又大喝道:“你要識本來面目,可去水月寺中,尋玉通禅師與你證明。
快走,快走!走遲時,老僧禅杖無情,打破你這粉骷髅。
”這一回話,喚做“顯孝寺堂頭三喝”。
正是: 欲知因果三生事,隻在高僧棒喝中。
柳翠被月明師父連喝三遍,再不敢開言。
慌忙起身,依先出了寺門,上了小轎,分付轎夫徑擡到水月寺中,要尋玉通禅師證明。
卻說水月寺中行者,見一乘女轎遠遠而來,内中坐個婦人。
看看擡入山門,忽忙喚集火工道人,不容他下轎。
柳翠問其緣故,行者道:“當初被一個婦人,斷送了我寺中老師父性命,至今師父們分付不容婦人入寺。
”柳翠又問道:“什麼婦人?如何有恁樣做作?”行者道:“二十八年前,有個婦人夜來寺中投宿,十分哀求,老師父發起慈心,容他過夜。
原來這婦人不是良家,是個娼妓,叫做吳紅蓮,奉柳府尹鈞旨,特地前來哄誘俺老師父。
當夜假裝肚疼,要老師父替他偎貼,因而破其色戒。
老師父慚愧,題了八句偈語,就圓寂去了。
” 柳翠又問道:“你可記得他偈語麼?”行者道:“還記得。
”遂将偈語八句,念了一遍。
柳翠聽得念到“我身德行被你虧,你家門風還我壞”,心中豁然明白,恰像自家平日做下的一般。
又問道:“那位老師父喚甚麼法名?”行者道“是玉通禅師。
” 柳翠點頭會意,急喚轎夫擡回抱劍營家裡,分付丫鬟:“燒起香湯,我要洗澡。
”當時丫鬟伏侍沐浴已畢,柳翠挽就烏雲,取出布衣穿了,掩上房門。
卓上見列著文房四寶,拂開素紙,題下偈語二首。
偈雲: 本因色戒翻招色,紅裙生把缁衣革。
今朝脫得赤條條,柳葉蓮花總無迹。
又雲: 壞你門風我亦羞,冤冤相報甚時休? 今朝卸卻恩仇擔,廿八年前水月遊。
後面又寫道:“我去後随身衣服入殓,送到臯亭山下,求月明師父一把無情火燒卻。
”寫畢,擲筆而逝。
丫鬟推門進去不見聲息,向前看時,見柳翠盤膝坐于椅上。
叫呼不應,已坐化去了。
慌忙報知柳媽媽。
柳媽媽吃了一驚,呼兒叫肉,啼哭将來。
亂了一回,念了二首偈詞,看了後面寫的遺囑,細問丫鬟天竺進香之事,方曉得在顯孝寺參師,及水月寺行者一段說話。
分明是丈夫柳宣教不行好事,破壞了玉通禅師法體,以緻玉通投胎柳家,敗其門風。
冤冤相報,理之自然。
今日被月明和尚指點破了,他就脫然而去。
他要送臯亭山下,不可違之。
但遺言火厝,心中不忍。
所遺衣飾盡多,可為造墳之費。
當下買棺盛殓,果然隻用随身衣服,不用錦繡金帛之用。
入殓已畢,合城公子王孫平昔往來之輩,都來探喪吊孝。
聞知坐化之事,無不嗟歎。
柳媽媽先遣人到顯孝寺,報與月明和尚知道,就與他商量埋骨一事。
月明和尚将臯亭山下隙地一塊助與柳媽媽,擇日安葬。
合城百姓聞得柳翠死得奇異,都道活佛顯化,盡來送葬。
造墳已畢,月明和尚向墳合掌作禮,說偈四句。
偈雲: 二十八年花柳債,一朝脫卸無拘礙。
紅蓮柳翠總虛空,從此老通長自在。
至今臯亭山下,有個柳翠墓古迹。
有詩為證: 柳宣教害人自害,通和尚因色堕色。
顯孝寺三喝機鋒,臯亭山青天白日—— 網絡圖書獨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