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第二十四卷 楊思溫燕山逢故人
關燈
小
中
大
六十個合兒,下面散鋪七八十副卓凳。
當夜賣酒,合堂熱鬧。
楊思溫等那貴家入酒肆,去秦樓裡面坐地,叫過賣至前。
那人見了思溫便拜,思溫扶起道:“休拜。
”打一認時,卻是東京白樊樓過賣陳三兒。
思溫甚喜,就教三兒坐,三兒再三不敢。
思溫道:“彼此都是京師人,就是他鄉遇故知,同坐不妨。
”唱喏了方坐。
思溫取出五兩銀子與過賣,分付收了銀子,好好供奉數品葷素酒菜上來,與三兒一面吃酒說話。
三兒道:“自丁未年至此,拘在金吾宅作奴仆。
後來鼎建秦樓,為思舊日樊樓過賣,乃日納買工錢八十,故在此做過賣。
幸與官人會面。
” 正說話間,忽聽得一派樂聲。
思溫道:“何處動樂?”三兒道:“便是适來貴人上樓飲酒的韓國夫人宅眷。
”思溫問韓國夫人事體,三兒道:“這夫人極是照顧人,常常夜間将帶宅眷來此飲酒,和養娘各坐。
三兒常上樓供過伏事,常得夫人賞賜錢鈔使用。
”思溫又問三兒:“适間路邊遇韓國夫人,車後宅眷叢裡,有一婦人,似我嫂嫂鄭夫人,不知是否?”三兒道:“即要覆官人,三兒每上樓,供過衆宅眷時,常見夫人,又恐不是,不敢厮認。
”思溫遂告三兒道:“我有件事相煩你,你如今上樓供過韓國夫人宅眷時,就尋鄭夫人。
做我傳語道:‘我在樓下專候夫人下來,問哥哥詳細。
’”三兒應命上樓去,思溫就座上等。
一時,隻見三兒下樓,以指住下唇。
思溫曉得京師人市語,恁地乃了事也。
思溫問:“事如何?”三兒道:“上樓得見鄭夫人,說道:‘五官人在下面等夫人下來,問哥哥消息’。
夫人聽得,便垂淚道:‘叔叔原來也在這裡。
傳與五官人,少刻便下樓,自與叔叔說話。
’”思溫謝了三兒,打發酒錢,乃出秦樓門前,伫立懸望。
不多時,隻見祗候人從入去,少刻番官人從簇擁一輛車子出來。
思溫候車子過,後面宅眷也出來,見紫衣佩銀魚、項纏羅帕婦女,便是嫂嫂。
思溫進前,共嫂嫂叙禮畢,遂問道:“嫂嫂因何與哥哥相别在此?”鄭夫人-淚道:“妾自靖康之冬,與兄賃舟下淮楚,将至盱眙,不幸箭穿駕手,刀中梢公,妾有樂昌破鏡之憂,汝兄被缧绁纏身之苦,為虜所掠。
其酋撒八太尉相逼,我義不受辱,為其執虜至燕山。
撒八太尉恨妾不從,見妾骨瘦如柴,遂鬻妾身于祖氏之家。
後知是娼戶,自思是品官妻,命官女,生如蘇小卿何榮!死如孟姜女何辱!暗怞裙帶自缢梁間,被人得知,将妾救了。
撒八太尉妻韓夫人聞而憐我,亟令救命,留我随侍。
項上瘡痕至今未愈,是故項纏羅帕。
倉皇别良人,不知安往?新得良人音耗,當時更衣遁走,今在金陵,複還舊職,至今四載,未忍重婚。
妾燃香煉頂,問蔔求神,望金陵之有路,脫生計以無門。
今從韓國夫人至此遊宴,既為奴仆之軀,不敢久語,叔叔叮咛,蓦遇江南人,倩教傳個音信。
” 楊思溫欲待再問其詳,俄有番官手持八棱怞攘,向思溫道:“我家奴婢,更夜之間,怎敢引誘?”拿起怞攘,迎臉便打。
思溫一見來打,連忙急走。
那番官腳-行遲,趕不上。
走得脫,一身冷汗,慌忙歸到姨夫客店。
張二官見思溫走回喘籲籲地,問道:“做甚麼直恁慌張?”思溫将前事一一告訴。
張二官見說,嗟呀不已,安排三杯與思溫嚯索。
思溫想起哥哥韓忠翊嫂嫂鄭夫人,那裡吃得酒下。
愁悶中過了元宵,又是三月。
張二官向思溫道:“我出去兩三日即歸,你與我照管店裡則個。
”思溫問:“出去何幹?” 張二官人道:“今兩國通和,奉使至維揚,買些貨物便回。
”楊思溫見姨夫張二官出去,獨自無聊,晝長春困,散步大街至秦樓。
入樓閑望一晌,乃見一過賣至前唱喏,便叫:“楊五官!” 思溫看時,好生而熟,卻又不是陳三,是誰?過賣道:“男女東京寓仙酒樓過賣小王。
前時陳三兒被左金吾叫去,不令出來。
”思溫不見三兒在秦樓,心下越悶,胡亂買些點心吃,便問小王道:“前次上元夜韓國夫人來此飲酒,不知你識韓國夫人住處麼?”小王道:“男女也曾問他府中來,道是天王寺後。
” 說猶未了,思溫擡頭一看,壁上留題墨迹未幹。
仔細讀之,題道:“昌黎韓思厚舟發金陵,過黃天蕩,因感亡妻鄭氏,船中作相吊之詞”,名《禦街行》:合和朱粉千餘兩,撚一個、觀音樣。
大都卻似兩三分,少付玲珑五髒。
等待黃昏,尋好夢底,終夜空勞攘。
香魂媚魄知何往?料隻在、船兒上。
無言倚定小門兒,獨對滔滔雪浪。
若将愁淚,還做水算,幾個黃天蕩。
楊思溫讀罷,駭然魂不附體:“題筆正是哥哥韓思厚,恁地是嫂嫂沒了。
我正月十五日秦樓親見,共我說話,道在韓國夫人宅為侍妾,今卻沒了。
這事難明。
”驚疑未決,遂問小王道:“墨迹未幹,題筆人何在?”小王道:“不知。
如今兩國通和,奉使至此,在木道館驿安歇。
适來四、五人來此飲酒,遂寫于此。
”說話的,錯說了!使命入國,豈有出來閑走買酒吃之理?按《夷堅志》載:那時法禁未立,奉使官聽從與外人往來。
當日是三月十五日,楊思溫問本道館在何處,小王道:“在城南。
”思溫還了酒錢下樓,急去本道館,尋韓思厚。
到
當夜賣酒,合堂熱鬧。
楊思溫等那貴家入酒肆,去秦樓裡面坐地,叫過賣至前。
那人見了思溫便拜,思溫扶起道:“休拜。
”打一認時,卻是東京白樊樓過賣陳三兒。
思溫甚喜,就教三兒坐,三兒再三不敢。
思溫道:“彼此都是京師人,就是他鄉遇故知,同坐不妨。
”唱喏了方坐。
思溫取出五兩銀子與過賣,分付收了銀子,好好供奉數品葷素酒菜上來,與三兒一面吃酒說話。
三兒道:“自丁未年至此,拘在金吾宅作奴仆。
後來鼎建秦樓,為思舊日樊樓過賣,乃日納買工錢八十,故在此做過賣。
幸與官人會面。
” 正說話間,忽聽得一派樂聲。
思溫道:“何處動樂?”三兒道:“便是适來貴人上樓飲酒的韓國夫人宅眷。
”思溫問韓國夫人事體,三兒道:“這夫人極是照顧人,常常夜間将帶宅眷來此飲酒,和養娘各坐。
三兒常上樓供過伏事,常得夫人賞賜錢鈔使用。
”思溫又問三兒:“适間路邊遇韓國夫人,車後宅眷叢裡,有一婦人,似我嫂嫂鄭夫人,不知是否?”三兒道:“即要覆官人,三兒每上樓,供過衆宅眷時,常見夫人,又恐不是,不敢厮認。
”思溫遂告三兒道:“我有件事相煩你,你如今上樓供過韓國夫人宅眷時,就尋鄭夫人。
做我傳語道:‘我在樓下專候夫人下來,問哥哥詳細。
’”三兒應命上樓去,思溫就座上等。
一時,隻見三兒下樓,以指住下唇。
思溫曉得京師人市語,恁地乃了事也。
思溫問:“事如何?”三兒道:“上樓得見鄭夫人,說道:‘五官人在下面等夫人下來,問哥哥消息’。
夫人聽得,便垂淚道:‘叔叔原來也在這裡。
傳與五官人,少刻便下樓,自與叔叔說話。
’”思溫謝了三兒,打發酒錢,乃出秦樓門前,伫立懸望。
不多時,隻見祗候人從入去,少刻番官人從簇擁一輛車子出來。
思溫候車子過,後面宅眷也出來,見紫衣佩銀魚、項纏羅帕婦女,便是嫂嫂。
思溫進前,共嫂嫂叙禮畢,遂問道:“嫂嫂因何與哥哥相别在此?”鄭夫人-淚道:“妾自靖康之冬,與兄賃舟下淮楚,将至盱眙,不幸箭穿駕手,刀中梢公,妾有樂昌破鏡之憂,汝兄被缧绁纏身之苦,為虜所掠。
其酋撒八太尉相逼,我義不受辱,為其執虜至燕山。
撒八太尉恨妾不從,見妾骨瘦如柴,遂鬻妾身于祖氏之家。
後知是娼戶,自思是品官妻,命官女,生如蘇小卿何榮!死如孟姜女何辱!暗怞裙帶自缢梁間,被人得知,将妾救了。
撒八太尉妻韓夫人聞而憐我,亟令救命,留我随侍。
項上瘡痕至今未愈,是故項纏羅帕。
倉皇别良人,不知安往?新得良人音耗,當時更衣遁走,今在金陵,複還舊職,至今四載,未忍重婚。
妾燃香煉頂,問蔔求神,望金陵之有路,脫生計以無門。
今從韓國夫人至此遊宴,既為奴仆之軀,不敢久語,叔叔叮咛,蓦遇江南人,倩教傳個音信。
” 楊思溫欲待再問其詳,俄有番官手持八棱怞攘,向思溫道:“我家奴婢,更夜之間,怎敢引誘?”拿起怞攘,迎臉便打。
思溫一見來打,連忙急走。
那番官腳-行遲,趕不上。
走得脫,一身冷汗,慌忙歸到姨夫客店。
張二官見思溫走回喘籲籲地,問道:“做甚麼直恁慌張?”思溫将前事一一告訴。
張二官見說,嗟呀不已,安排三杯與思溫嚯索。
思溫想起哥哥韓忠翊嫂嫂鄭夫人,那裡吃得酒下。
愁悶中過了元宵,又是三月。
張二官向思溫道:“我出去兩三日即歸,你與我照管店裡則個。
”思溫問:“出去何幹?” 張二官人道:“今兩國通和,奉使至維揚,買些貨物便回。
”楊思溫見姨夫張二官出去,獨自無聊,晝長春困,散步大街至秦樓。
入樓閑望一晌,乃見一過賣至前唱喏,便叫:“楊五官!” 思溫看時,好生而熟,卻又不是陳三,是誰?過賣道:“男女東京寓仙酒樓過賣小王。
前時陳三兒被左金吾叫去,不令出來。
”思溫不見三兒在秦樓,心下越悶,胡亂買些點心吃,便問小王道:“前次上元夜韓國夫人來此飲酒,不知你識韓國夫人住處麼?”小王道:“男女也曾問他府中來,道是天王寺後。
” 說猶未了,思溫擡頭一看,壁上留題墨迹未幹。
仔細讀之,題道:“昌黎韓思厚舟發金陵,過黃天蕩,因感亡妻鄭氏,船中作相吊之詞”,名《禦街行》:合和朱粉千餘兩,撚一個、觀音樣。
大都卻似兩三分,少付玲珑五髒。
等待黃昏,尋好夢底,終夜空勞攘。
香魂媚魄知何往?料隻在、船兒上。
無言倚定小門兒,獨對滔滔雪浪。
若将愁淚,還做水算,幾個黃天蕩。
楊思溫讀罷,駭然魂不附體:“題筆正是哥哥韓思厚,恁地是嫂嫂沒了。
我正月十五日秦樓親見,共我說話,道在韓國夫人宅為侍妾,今卻沒了。
這事難明。
”驚疑未決,遂問小王道:“墨迹未幹,題筆人何在?”小王道:“不知。
如今兩國通和,奉使至此,在木道館驿安歇。
适來四、五人來此飲酒,遂寫于此。
”說話的,錯說了!使命入國,豈有出來閑走買酒吃之理?按《夷堅志》載:那時法禁未立,奉使官聽從與外人往來。
當日是三月十五日,楊思溫問本道館在何處,小王道:“在城南。
”思溫還了酒錢下樓,急去本道館,尋韓思厚。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