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第十三卷 張道陵七試趙升
關燈
小
中
大
口敕神符一道,飛上層霄;須輿之間,隻見風伯招風,雨師降雨,雷公興雷,電母閃電,天将神兵,各持刃兵,一時齊集,殺得群鬼形消影絕,真人方才收了法力。
謂王長曰:“蜀人今始得安寝矣。
”有《西江月》為證: 鬼帥空施伎倆,魔王枉逞英雄。
誰知大道有神通,一片精神運動。
水大不加寒熱,騰身陷石如空。
一場風雨衆妖空,才識仙家妙用。
真人複謂王長曰:“吾上升之期己近,壁魯洞乃吾得道之地,不可忘本。
”于是再至豫章,結廬于龍虎山中,師徒二人,潛修九還七返之功。
忽一日,複聆銮佩天樂之音,與鶴鳴山所聞無二。
真人急忙整身,叩伏階前。
見于乘萬騎,簇擁着老君,在雲端徘徊不下。
真人再拜,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
吾昔位子入蜀,但區别人鬼,以布清淨之化。
子殺鬼過多,又檀興風雨,役使鬼神,陰景翳晝,殺氣穢空,殊非天道好生之意。
上帝正責子過,所以吾曰不得近子也。
子且退居,勤行修道。
同時飛舉者,數合一人。
候數到之日,吾持子于上清八景宮中。
”言訖,聖駕複去。
真人乃精心忏悔,再與王長回鶴鳴山去。
山中諸弟子曉得真人法力廣大,隻有王長一人,私得其傳。
紛紛議論,盡疑真人偏向,有吝法之心。
真人曰:“爾輩俗氣未除,安能遺世?止可得吾導引房中之術,或服食草木以延壽命耳。
明年正月七日午時,有一人從東方來,方面短身,貂襲錦襖,此乃真正道中之人,不弱于王長也。
”諸弟子聞言,半疑不信。
到來年正月初七日,半正午,真人乃謂王長曰:“汝師弟至矣,可使人如此如此。
”王長領了法旨,步出山門,望東而看,果見一人來至。
衣服狀貌,一如真人所言,諸弟子暗暗稱奇。
王長私謂諸弟子曰:“吾師将傳法于此人,若來時,切莫與通信;更加辱罵,不容入門;彼必去矣。
”諸弟子相顧,以為得計。
那人到門,自稱姓趙,名升,吳郡人氏,慕真人道法高妙,特來拜谒。
諸弟子回言,“吾師出遊去了,不敢擅留。
”趙升拱立伺候,衆人四散走開了。
到晚,徑自閉門不納。
趙升乃露宿于門外。
次日,諸弟子開門看時,趙升恢前拱立,求見師長。
諸弟子曰:“吾師甚是私刻,我等伏侍數十年,尚無絲毫秘訣傳授,想你來之何益?”趙升曰:“傳與不傳,惟憑師長。
但某遠路而來,隻願一見,以慰乎生仰慕耳。
”諸弟子又曰:“要見亦由你,隻吾師實不在此。
知他何日還山?足下休得癡等,有誤前程。
”趙升曰:“某之此來,出于積誠。
若真人十日不歸,願等十日;百日不來,願等百日。
”衆人見趙升這位數日,并不轉身,愈加厭惡。
漸漸出言侮慢,以後競把作乞兒看待,惡言辱罵。
趙升愈加和悅,全然不校。
每日,隻于午前往村中買一餐,吃罷,便來門前伺候。
晚間,衆人不容進門,隻就階前露宿,如此四十餘日。
諸弟子私相議論道:“雖然辭他不去,且喜得瞞過師父,許久尚不知覺。
”隻見真人在法堂鳴鐘集衆,曰:“趙家弟子到此四十餘日,受辱己足了,今日可召人相見。
”衆弟子大驚,才曉得師父有前知之靈也。
王長受師命,去喚趙升進見。
趙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
真人己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過了數日,差往田舍中,看守黍苗 趙升奉命來到田邊,隻有小小茅屋一間,四圍無倚,野獸往來極多。
趙升朝暮伺候趕逐,全不懈怠。
忽一夜,日明如晝。
趙升獨坐茅屋中,隻見一女子,美貌非常。
走進屋來,源源道個萬福。
說道:“妾乃西村農家之女,随伴出來玩月。
因往田中小解,失了伴侶,追尋不着,迷路至此。
兩足走得疼痛,寸步難移,乞善士可憐,容妄一宿,感恩非淺。
”趙升正持推阻,那女子徑往他床鋪上,倒身睡下。
口内嬌啼宛轉,隻稱腳痛。
趙升認是真情,沒奈何,隻得容他睡了。
自己另鋪些亂草,和衣倒地,睡了一夜。
次日,那女子又推腳痛,故意不肯行走,撤嬌撤癡的要茶要飯。
趙升隻得管顧他。
那女子到說些風話,引誘趙升。
到晚來,先自脫衣上鋪,央趙升與他扯披加衣。
趙升心如鐵石,見女子着邢,連茅屋也不進了,隻在田膛邊露坐到曉。
至第四日,那女子己不見了,隻見牆上,題詩四句,道是: 美色人皆好,如君鐵石心。
少年不作樂,辜負好光陰。
字畫柔媚,墨迹如新。
趙升看罷,大笑道:“少年作樂,能有幾時?”便脫下鞋底,将字迹撻沒了。
正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光陰茬苗,不覺春去秋來。
趙升奉真人之命,擔了樵斧,去山後砍柴。
偶然砍倒一株枯松,去得力大,唿喇一聲,松根進起。
趙升将雙手拔起松
謂王長曰:“蜀人今始得安寝矣。
”有《西江月》為證: 鬼帥空施伎倆,魔王枉逞英雄。
誰知大道有神通,一片精神運動。
水大不加寒熱,騰身陷石如空。
一場風雨衆妖空,才識仙家妙用。
真人複謂王長曰:“吾上升之期己近,壁魯洞乃吾得道之地,不可忘本。
”于是再至豫章,結廬于龍虎山中,師徒二人,潛修九還七返之功。
忽一日,複聆銮佩天樂之音,與鶴鳴山所聞無二。
真人急忙整身,叩伏階前。
見于乘萬騎,簇擁着老君,在雲端徘徊不下。
真人再拜,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
吾昔位子入蜀,但區别人鬼,以布清淨之化。
子殺鬼過多,又檀興風雨,役使鬼神,陰景翳晝,殺氣穢空,殊非天道好生之意。
上帝正責子過,所以吾曰不得近子也。
子且退居,勤行修道。
同時飛舉者,數合一人。
候數到之日,吾持子于上清八景宮中。
”言訖,聖駕複去。
真人乃精心忏悔,再與王長回鶴鳴山去。
山中諸弟子曉得真人法力廣大,隻有王長一人,私得其傳。
紛紛議論,盡疑真人偏向,有吝法之心。
真人曰:“爾輩俗氣未除,安能遺世?止可得吾導引房中之術,或服食草木以延壽命耳。
明年正月七日午時,有一人從東方來,方面短身,貂襲錦襖,此乃真正道中之人,不弱于王長也。
”諸弟子聞言,半疑不信。
到來年正月初七日,半正午,真人乃謂王長曰:“汝師弟至矣,可使人如此如此。
”王長領了法旨,步出山門,望東而看,果見一人來至。
衣服狀貌,一如真人所言,諸弟子暗暗稱奇。
王長私謂諸弟子曰:“吾師将傳法于此人,若來時,切莫與通信;更加辱罵,不容入門;彼必去矣。
”諸弟子相顧,以為得計。
那人到門,自稱姓趙,名升,吳郡人氏,慕真人道法高妙,特來拜谒。
諸弟子回言,“吾師出遊去了,不敢擅留。
”趙升拱立伺候,衆人四散走開了。
到晚,徑自閉門不納。
趙升乃露宿于門外。
次日,諸弟子開門看時,趙升恢前拱立,求見師長。
諸弟子曰:“吾師甚是私刻,我等伏侍數十年,尚無絲毫秘訣傳授,想你來之何益?”趙升曰:“傳與不傳,惟憑師長。
但某遠路而來,隻願一見,以慰乎生仰慕耳。
”諸弟子又曰:“要見亦由你,隻吾師實不在此。
知他何日還山?足下休得癡等,有誤前程。
”趙升曰:“某之此來,出于積誠。
若真人十日不歸,願等十日;百日不來,願等百日。
”衆人見趙升這位數日,并不轉身,愈加厭惡。
漸漸出言侮慢,以後競把作乞兒看待,惡言辱罵。
趙升愈加和悅,全然不校。
每日,隻于午前往村中買一餐,吃罷,便來門前伺候。
晚間,衆人不容進門,隻就階前露宿,如此四十餘日。
諸弟子私相議論道:“雖然辭他不去,且喜得瞞過師父,許久尚不知覺。
”隻見真人在法堂鳴鐘集衆,曰:“趙家弟子到此四十餘日,受辱己足了,今日可召人相見。
”衆弟子大驚,才曉得師父有前知之靈也。
王長受師命,去喚趙升進見。
趙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
真人己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過了數日,差往田舍中,看守黍苗 趙升奉命來到田邊,隻有小小茅屋一間,四圍無倚,野獸往來極多。
趙升朝暮伺候趕逐,全不懈怠。
忽一夜,日明如晝。
趙升獨坐茅屋中,隻見一女子,美貌非常。
走進屋來,源源道個萬福。
說道:“妾乃西村農家之女,随伴出來玩月。
因往田中小解,失了伴侶,追尋不着,迷路至此。
兩足走得疼痛,寸步難移,乞善士可憐,容妄一宿,感恩非淺。
”趙升正持推阻,那女子徑往他床鋪上,倒身睡下。
口内嬌啼宛轉,隻稱腳痛。
趙升認是真情,沒奈何,隻得容他睡了。
自己另鋪些亂草,和衣倒地,睡了一夜。
次日,那女子又推腳痛,故意不肯行走,撤嬌撤癡的要茶要飯。
趙升隻得管顧他。
那女子到說些風話,引誘趙升。
到晚來,先自脫衣上鋪,央趙升與他扯披加衣。
趙升心如鐵石,見女子着邢,連茅屋也不進了,隻在田膛邊露坐到曉。
至第四日,那女子己不見了,隻見牆上,題詩四句,道是: 美色人皆好,如君鐵石心。
少年不作樂,辜負好光陰。
字畫柔媚,墨迹如新。
趙升看罷,大笑道:“少年作樂,能有幾時?”便脫下鞋底,将字迹撻沒了。
正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光陰茬苗,不覺春去秋來。
趙升奉真人之命,擔了樵斧,去山後砍柴。
偶然砍倒一株枯松,去得力大,唿喇一聲,松根進起。
趙升将雙手拔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