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力點評(10) -- “攻擊能力”和“防守能力”(4)
關燈
小
中
大
等隊。
] 有朋友會說:足球是11個人的集體項目,而單挑是“單人項目”;況且足球比賽偶然性相當大,實力稍弱的隊隻要果戰術運用得當且臨場發揮出色,就完全有可能戰勝實力稍強的對手,但單挑的偶然性就低多了。
由於兩者可比性較差,因此你拿足球舉例說服力有限。
煮酒以為,三國演義中單挑的偶然性其實也不小,因此與足球還是具有比較良好的可比性的。
不過這裡不象對此進行辯論,我幹脆拿一個跟單挑最為接近的現代競技項目--拳擊--來幫助大家認識二維武力思維。
我們選取劉易斯和霍利菲爾德為樣本進行論證。
由於二人分别出生于1965年和1962年(霍氏年長三歲),且二人的職業拳擊生涯分别為89至今和84至今,兩人共同活躍在拳壇上的時間長達15年之久,且二人均未如泰森那般因犯罪入獄緻使複出前後實力判若兩人。
因此劉、霍二人具有高度可比性。
如果能通過對二人戰績的比較和分解得出什麼結論的話,由於這種高度可比性,這個結論應該是具有相當高的合理性的。
閑話少說,我們來看二人全部戰績: LennoxLewis 總比賽場數---------43 擊倒對方獲勝(KO)---31 被擊倒落敗(KOby)--02 記點取勝-----------09 記點落敗-----------00(!!!) 戰平---------------01 EvanderHolyfield 總比賽場數---------44 擊倒對方獲勝(KO)---25 被擊倒落敗(KOby)--01 記點取勝-----------12 記點落敗-----------04 戰平---------------02 在劉易斯的既往交鋒中,“你死我活”的結果占了77%((31+2)/43),而“不死不活”的結果僅占23%。
霍利菲爾德呢,呵呵,“你死我活”僅占59%,而“不死不活”的卻高達41%!這在一個重拳可達千磅可以打死一頭牛的重量級拳擊賽中,是否讓人有點匪夷所思呀? 很明顯,劉易斯的攻擊力絕對超過霍氏,但霍氏防守卻優于劉易斯,因此劉易斯比之霍氏明顯是功強守弱,而霍氏則相對攻守均衡。
這不又是一對華雄和徐晃嗎? (注:哪位想詳細了解二人的比賽對手、時間、地點等明細,煮酒可以提供相關鍊接) 這是職業拳擊賽。
其實,美國黑市拳擊賽和業餘拳擊賽(指奧運拳擊比賽)的情況如出一轍,同樣存在功強守弱和攻守均衡的兩類拳手。
時間關系,這裡就不羅列證據了。
---------------------------------------------------------------- 以上煮酒使用足球和職業拳擊兩個現代競技項目做類比,均證明了的确存在“功強守弱”和“攻守均衡”這樣兩類風格。
如果按照一維方法來分析的話,就無法解釋西班牙與丹麥處於同一檔次、西班牙與烏拉圭最多相差一個檔次這樣一個權威性認定,同時也會得出“劉易斯遠強于霍氏”和“霍氏明顯優于劉易斯”這樣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前者僅看到了劉易斯的攻擊能力,而後者卻隻看到了霍氏的出色防守)。
因此,将攻擊與防守行不郎當混在一起來分析,很難得出合理的判定;而二維方法則明顯更為合理和全面。
] 有朋友會說:足球是11個人的集體項目,而單挑是“單人項目”;況且足球比賽偶然性相當大,實力稍弱的隊隻要果戰術運用得當且臨場發揮出色,就完全有可能戰勝實力稍強的對手,但單挑的偶然性就低多了。
由於兩者可比性較差,因此你拿足球舉例說服力有限。
煮酒以為,三國演義中單挑的偶然性其實也不小,因此與足球還是具有比較良好的可比性的。
不過這裡不象對此進行辯論,我幹脆拿一個跟單挑最為接近的現代競技項目--拳擊--來幫助大家認識二維武力思維。
我們選取劉易斯和霍利菲爾德為樣本進行論證。
由於二人分别出生于1965年和1962年(霍氏年長三歲),且二人的職業拳擊生涯分别為89至今和84至今,兩人共同活躍在拳壇上的時間長達15年之久,且二人均未如泰森那般因犯罪入獄緻使複出前後實力判若兩人。
因此劉、霍二人具有高度可比性。
如果能通過對二人戰績的比較和分解得出什麼結論的話,由於這種高度可比性,這個結論應該是具有相當高的合理性的。
閑話少說,我們來看二人全部戰績: LennoxLewis 總比賽場數---------43 擊倒對方獲勝(KO)---31 被擊倒落敗(KOby)--02 記點取勝-----------09 記點落敗-----------00(!!!) 戰平---------------01 EvanderHolyfield 總比賽場數---------44 擊倒對方獲勝(KO)---25 被擊倒落敗(KOby)--01 記點取勝-----------12 記點落敗-----------04 戰平---------------02 在劉易斯的既往交鋒中,“你死我活”的結果占了77%((31+2)/43),而“不死不活”的結果僅占23%。
霍利菲爾德呢,呵呵,“你死我活”僅占59%,而“不死不活”的卻高達41%!這在一個重拳可達千磅可以打死一頭牛的重量級拳擊賽中,是否讓人有點匪夷所思呀? 很明顯,劉易斯的攻擊力絕對超過霍氏,但霍氏防守卻優于劉易斯,因此劉易斯比之霍氏明顯是功強守弱,而霍氏則相對攻守均衡。
這不又是一對華雄和徐晃嗎? (注:哪位想詳細了解二人的比賽對手、時間、地點等明細,煮酒可以提供相關鍊接) 這是職業拳擊賽。
其實,美國黑市拳擊賽和業餘拳擊賽(指奧運拳擊比賽)的情況如出一轍,同樣存在功強守弱和攻守均衡的兩類拳手。
時間關系,這裡就不羅列證據了。
---------------------------------------------------------------- 以上煮酒使用足球和職業拳擊兩個現代競技項目做類比,均證明了的确存在“功強守弱”和“攻守均衡”這樣兩類風格。
如果按照一維方法來分析的話,就無法解釋西班牙與丹麥處於同一檔次、西班牙與烏拉圭最多相差一個檔次這樣一個權威性認定,同時也會得出“劉易斯遠強于霍氏”和“霍氏明顯優于劉易斯”這樣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前者僅看到了劉易斯的攻擊能力,而後者卻隻看到了霍氏的出色防守)。
因此,将攻擊與防守行不郎當混在一起來分析,很難得出合理的判定;而二維方法則明顯更為合理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