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力點評(19) -- 單挑 與 混戰 (5)
關燈
小
中
大
本文将“單挑”這一概念的内涵擴大一下,将那些僅在武将之間進行的、沒有士卒參與的以一敵多戰例,也包括進廣義的“單挑”戰例中。舉例分析:
“黃忠教馬軍一齊下馬,取柴堆于米糧之上。正欲放火,張郃兵到,與忠混戰一處。曹操聞知,急令除晃接應。晃領兵前進,将黃忠困于垓心。......
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71)
分歧所在:究竟黃忠是否曾獨戰張合、徐晃;如果是,那麼這場以一敵二究竟打了多長時間。
多數讀者都會感覺到,原文的描述是有些自相矛盾的,至少有點讓人無所适從--從“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來看,似乎應該判定為黃忠以一敵二,就象呂布獨戰關張、許褚獨戰周韓一樣。然而除此之外卻再無能夠讓我們進一步确信是以一敵二戰例的描寫了。讓我們來看看典型的以一敵多戰例的措辭是怎樣的:
(1)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厮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5)
(2)瓚手下*健将四員,一齊迎戰*;被文醜一槍,刺一将下馬,三将俱走。(7)
(3)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住。(11)
(4)高順、侯成攔住。典韋怒目咬牙,沖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12)
(5)操令許褚迎戰,*四将一齊出馬。許褚奮力死戰*,四将抵敵不住,各自敗走(6)後面趕的是馬延、張顗,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将。趙雲*力戰四将*。(41)
(7)五将揮刀齊出。超縱步出帳外,*五将圍繞混殺。超獨揮寶劍,力敵五将*。(59)
(8)東吳大将韓當、周泰,兩騎馬直沖将上來。操背後許褚縱馬舞刀,*敵住二将*,曹操得脫歸寨。*許褚與二将戰*三十合方回。(61)
(9)前面一軍擺開,為首的是楊阜。超切齒而恨,拍馬挺槍刺之。*阜宗弟七人,一齊來助戰*。(64)
(10)許褚大呼曰:“吾當敵賊!徐公明善保主公。”說罷,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将*。(67)
(11)瑤抵敵不住。三子韓瓊,急挺方天戟驟馬前來夾攻。雲全然不懼,槍法不亂。四子韓琪,見二兄戰雲不下,也縱馬掄兩口日月刀而來,圍住趙雲。雲在中央*獨戰三将*。(92)
注意以上那些用*号做記号的部分,正是由於這些極具以一敵多特征的措辭,才使我們可以将這些戰例與混戰或車輪戰明顯區分開來。由於黃忠與徐晃/張合之戰沒有這些典型性的措辭,因此無法判定為嚴格以一敵多戰例。
“黃忠教馬軍一齊下馬,取柴堆于米糧之上。正欲放火,張郃兵到,與忠混戰一處。曹操聞知,急令除晃接應。晃領兵前進,将黃忠困于垓心。......
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71)
分歧所在:究竟黃忠是否曾獨戰張合、徐晃;如果是,那麼這場以一敵二究竟打了多長時間。
多數讀者都會感覺到,原文的描述是有些自相矛盾的,至少有點讓人無所适從--從“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來看,似乎應該判定為黃忠以一敵二,就象呂布獨戰關張、許褚獨戰周韓一樣。然而除此之外卻再無能夠讓我們進一步确信是以一敵二戰例的描寫了。讓我們來看看典型的以一敵多戰例的措辭是怎樣的:
(1)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厮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5)
(2)瓚手下*健将四員,一齊迎戰*;被文醜一槍,刺一将下馬,三将俱走。(7)
(3)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住。(11)
(4)高順、侯成攔住。典韋怒目咬牙,沖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12)
(5)操令許褚迎戰,*四将一齊出馬。許褚奮力死戰*,四将抵敵不住,各自敗走(6)後面趕的是馬延、張顗,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将。趙雲*力戰四将*。(41)
(7)五将揮刀齊出。超縱步出帳外,*五将圍繞混殺。超獨揮寶劍,力敵五将*。(59)
(8)東吳大将韓當、周泰,兩騎馬直沖将上來。操背後許褚縱馬舞刀,*敵住二将*,曹操得脫歸寨。*許褚與二将戰*三十合方回。(61)
(9)前面一軍擺開,為首的是楊阜。超切齒而恨,拍馬挺槍刺之。*阜宗弟七人,一齊來助戰*。(64)
(10)許褚大呼曰:“吾當敵賊!徐公明善保主公。”說罷,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将*。(67)
(11)瑤抵敵不住。三子韓瓊,急挺方天戟驟馬前來夾攻。雲全然不懼,槍法不亂。四子韓琪,見二兄戰雲不下,也縱馬掄兩口日月刀而來,圍住趙雲。雲在中央*獨戰三将*。(92)
注意以上那些用*号做記号的部分,正是由於這些極具以一敵多特征的措辭,才使我們可以将這些戰例與混戰或車輪戰明顯區分開來。由於黃忠與徐晃/張合之戰沒有這些典型性的措辭,因此無法判定為嚴格以一敵多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