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力點評(10) -- “攻擊能力”和“防守能力”(4)
關燈
小
中
大
為幫助大家對二維方法獲得一個較為感性的認識,本篇将使用現代足球和拳擊的一些戰例來進行說明。
86年墨西哥世界杯賽上,丹麥人首次為全球球迷上演了“丹麥童話”,小組賽中先後以1:0取勝蘇格蘭、6:1狂勝烏拉圭、2:0力克西德(西德有未盡全力之嫌,但主力也悉數登場了)。
如果您認為烏拉圭是支标準魚腩部隊,那可就錯了。
該隊以南美足球先生佛郎西斯科-李領軍,首戰西德1:1戰平,後與蘇格蘭亦0:0戰平,雖淨勝球為-5,但依然晉級16強。
既然烏拉圭并非不堪一擊的弱隊,那麼我們隻能判定:丹麥隊攻擊武力超強! 讓我們再來關注一下丹麥隊的前鋒線。
埃爾克耶爾和勞德魯普是威震歐陸的“紅白雙煞”,二人單兵作戰能力和快速突破沖擊能力超強,在鋒線上的配合亦獨步全歐,無怪由此二人組成的丹麥鋒線能屢屢撕破對方的防線。
當然,丹麥的中場實力亦不俗,但必須承認,丹麥的攻擊壓迫力主要來自鋒線二将。
然而,出線後的丹麥隊卻以1:5慘敗于西班牙隊!而且這還是一場相當正常、公平的單挑(正常指雙方均無多個主力因傷不能上場,公平指裁判執法公正)。
耐人尋味的是,足球界公認,當時的丹麥隊與西班牙隊處於同一檔次。
排除掉足球項目偶然因素的幹擾,我們除了承認丹麥防守偏弱,還有更好的解釋嗎? 我們再來看看丹麥的防線--奧爾森、巴斯克、貝特爾森,這是我唯一聽着耳熟還有點印象的三個後衛隊員,其他後衛幹脆毫無印象。
即使是這三位相對有點名氣的,看官諸公哪位認為他們能與當時歐洲一流的後衛隊員相比麼?可見,丹麥的後防線基本是由碌碌之輩組成,當己方依靠強力前鋒完全壓制住對方的攻勢時,他們防守能力的虛弱被掩蓋了,但當遇到攻擊同樣強勁的對手(如西班牙)時,被對方頻頻撕破防線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我們再來看看同一屆賽事中的意大利隊,該隊小組賽1:1平阿根廷(該屆冠軍)、1:0取勝保加利亞、3:2險勝韓國,出線後被風頭正勁的法國隊2:0斬于馬下。
無論勝負,意大利從不超過2球。
結論:丹麥與意大利相比,明顯是攻強守弱,而意大利則攻守均衡。
這難道不象華雄與徐晃在武力表現方面的差别麼? 如果采用一維方法,我們究竟該如何給西班牙、丹麥和烏拉圭這三隻球隊來定位呢?想必就是西班牙一流、丹麥二流、烏拉圭三流。
可事實呢?國際公認當時的西、丹兩隊處於同一檔次,烏拉圭與這兩隊相比也不遑多讓,至多差半檔。
如果我們相信足球界公認看法的權威性的話,那麼顯然我們必須推翻一維方法。
因此二維方法--将攻擊和防守分開來研究的方法--比一維方法明顯更加合理。
[注:丹麥隊還曾在84年歐洲國家杯中以5:0狂卷歐洲勁旅南斯拉夫隊,而那支丹麥隊的主力成員與86世界杯的這支隊基本相同,均包括Laudrup,Elkjaer,Nielsen,Olsen,Busk,andBertelsen等。
可見,攻擊力超強絕對是這支丹麥隊的特點。
然而丹麥最終未能晉級冠亞軍決賽,還是敗在了其防守虛弱的問題上。
86世界杯上同樣攻強守弱的隊還有前蘇聯隊,他們在小組賽上1:1戰平法國隊(蘇聯占上風)、6:0大勝匈牙利隊、2:0輕取加拿大。
但在1/8決賽中以3:4惜敗于比利時隊(當然有一定裁判因素)。
相對來說86世界杯中攻守均衡的隊包括:西德、意大利、比利時、摩洛哥
86年墨西哥世界杯賽上,丹麥人首次為全球球迷上演了“丹麥童話”,小組賽中先後以1:0取勝蘇格蘭、6:1狂勝烏拉圭、2:0力克西德(西德有未盡全力之嫌,但主力也悉數登場了)。
如果您認為烏拉圭是支标準魚腩部隊,那可就錯了。
該隊以南美足球先生佛郎西斯科-李領軍,首戰西德1:1戰平,後與蘇格蘭亦0:0戰平,雖淨勝球為-5,但依然晉級16強。
既然烏拉圭并非不堪一擊的弱隊,那麼我們隻能判定:丹麥隊攻擊武力超強! 讓我們再來關注一下丹麥隊的前鋒線。
埃爾克耶爾和勞德魯普是威震歐陸的“紅白雙煞”,二人單兵作戰能力和快速突破沖擊能力超強,在鋒線上的配合亦獨步全歐,無怪由此二人組成的丹麥鋒線能屢屢撕破對方的防線。
當然,丹麥的中場實力亦不俗,但必須承認,丹麥的攻擊壓迫力主要來自鋒線二将。
然而,出線後的丹麥隊卻以1:5慘敗于西班牙隊!而且這還是一場相當正常、公平的單挑(正常指雙方均無多個主力因傷不能上場,公平指裁判執法公正)。
耐人尋味的是,足球界公認,當時的丹麥隊與西班牙隊處於同一檔次。
排除掉足球項目偶然因素的幹擾,我們除了承認丹麥防守偏弱,還有更好的解釋嗎? 我們再來看看丹麥的防線--奧爾森、巴斯克、貝特爾森,這是我唯一聽着耳熟還有點印象的三個後衛隊員,其他後衛幹脆毫無印象。
即使是這三位相對有點名氣的,看官諸公哪位認為他們能與當時歐洲一流的後衛隊員相比麼?可見,丹麥的後防線基本是由碌碌之輩組成,當己方依靠強力前鋒完全壓制住對方的攻勢時,他們防守能力的虛弱被掩蓋了,但當遇到攻擊同樣強勁的對手(如西班牙)時,被對方頻頻撕破防線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我們再來看看同一屆賽事中的意大利隊,該隊小組賽1:1平阿根廷(該屆冠軍)、1:0取勝保加利亞、3:2險勝韓國,出線後被風頭正勁的法國隊2:0斬于馬下。
無論勝負,意大利從不超過2球。
結論:丹麥與意大利相比,明顯是攻強守弱,而意大利則攻守均衡。
這難道不象華雄與徐晃在武力表現方面的差别麼? 如果采用一維方法,我們究竟該如何給西班牙、丹麥和烏拉圭這三隻球隊來定位呢?想必就是西班牙一流、丹麥二流、烏拉圭三流。
可事實呢?國際公認當時的西、丹兩隊處於同一檔次,烏拉圭與這兩隊相比也不遑多讓,至多差半檔。
如果我們相信足球界公認看法的權威性的話,那麼顯然我們必須推翻一維方法。
因此二維方法--将攻擊和防守分開來研究的方法--比一維方法明顯更加合理。
[注:丹麥隊還曾在84年歐洲國家杯中以5:0狂卷歐洲勁旅南斯拉夫隊,而那支丹麥隊的主力成員與86世界杯的這支隊基本相同,均包括Laudrup,Elkjaer,Nielsen,Olsen,Busk,andBertelsen等。
可見,攻擊力超強絕對是這支丹麥隊的特點。
然而丹麥最終未能晉級冠亞軍決賽,還是敗在了其防守虛弱的問題上。
86世界杯上同樣攻強守弱的隊還有前蘇聯隊,他們在小組賽上1:1戰平法國隊(蘇聯占上風)、6:0大勝匈牙利隊、2:0輕取加拿大。
但在1/8決賽中以3:4惜敗于比利時隊(當然有一定裁判因素)。
相對來說86世界杯中攻守均衡的隊包括:西德、意大利、比利時、摩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