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力點評(29) -- 單挑中的逃走(4) -- 關文之戰(1)

關燈
本篇及下篇連續點評最富争議的一戰--關羽斬文醜之戰。此戰以嘉靖元年本為據。本次點評取随摘随評的方式進行,在論武力的同時也會論及其他:

    原文:

    [忽報袁紹又使大将文醜渡黃河,已據延津之上。操乃先使人移徙居民于西河,然後自領兵迎之;傳下将令:以後軍為前軍,以前軍為後軍;糧草先行,軍兵在後。呂虔曰:“糧草在先,軍兵在後,何意也?”操曰:“糧草在後,多被剽掠,故令在前。”虔曰:“倘遇敵軍劫去,如之奈何?”操曰:“且待敵軍到時,卻又理會。”虔心疑未決。操令糧食辎重沿河塹至延津。操在後軍,聽得前軍發喊,急教人看時,報說:“河北大将文醜兵至,我軍皆棄糧草,四散奔走。後軍又遠,将如之何?”操以鞭指南阜曰:“此可暫避。”人馬急奔土阜。操令軍士皆解衣卸甲少歇,盡放其馬。文醜軍掩至。衆将曰:“賊至矣!可急收馬匹,退回白馬!”荀攸急止之曰:“此正可以餌敵,何故反退?”操急以目視荀攸而笑。攸知其意,不複言。]

    酒評:

    文醜數萬軍馬,早在與曹軍接戰之前,已入孟德毂中。呂虔之疑惑、荀攸之急止,無不襯托出曹操的胸有成竹。因此,即使後文無關羽斬文,此戰曹軍已勝定矣!

    原文:

    [......攸知其意,不複言。

    文醜軍既得車仗,又來搶馬。軍士不依隊伍,自相離亂。原來過此,隻顧取物,無心厮殺。曹操人馬圍裹将來,文醜挺身獨戰,軍士自相踐踏。文醜止遏不住,撥馬回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醜為河北名将、誰可擒之?”二将飛馬而出去,操視之,乃張遼、徐晃也。二将追趕文醜至近,大叫:“賊将休走!”文醜回頭,見二将趕來,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徐晃大叫:“賊将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一箭射中頭盔,将簪纓射去。遼奮怒再趕,坐下馬又被文醜射中面頰。戰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醜策馬前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厮殺。]

    酒評:

    文醜臨危不亂,在全軍已呈潰敗之勢後先是挺身獨戰,不果,隻得随軍馬敗退;在遭到張遼、徐晃追擊之後,能穩住神射翻張遼,先擺平一個,再與另一個從容接戰。文醜能于不利情勢下算度準确,處置得當,化被動為暫時主動,的是大将風範!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文醜的這種算度,不過是針對雙方武将強弱态勢的算度,并非對整個戰場形勢的判斷。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文醜此處的出色表現,隻能證明他在單挑方面是非常老道和富于經驗的,卻無法證明其對整個戰場形勢的判斷能力。

    原文:

    [......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厮殺。二将戰三十餘合,張遼去遠,徐晃見文醜後面軍馬齊到,晃撥馬而回。]

    酒評:

    這裡要注意兩點:

    (1)徐晃30合退走,并非因為單挑輸了,而是因為對方軍馬回來助戰。可見,文醜攻擊能力并非超強,沒有強到30餘合搞定徐晃的程度。疑其攻擊遜于顔良。

    (2)此時文醜與其所部距離尚近。

    原文:

    [......晃撥馬而回。

    文醜沿河趕來。忽見十餘騎軍馬......]

    酒評:

    文醜此一追實在是大錯特錯也!你本來已在随軍敗退了,敗退前也曾做過挽回頹勢的努力,不果,這說明己方敗勢已定,無可挽回,做為主将你現在的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敗退中想辦法減少己方的損失、不緻為對方大量殲滅。與徐晃交手是因為對方追近、不得不打;現在人家跑了,你去追是個啥意思?即使真能陣斬徐晃,也很難激起部下的戰意,從而挽回敗局。51回的曹仁和71回的趙雲,哪個不是救了人且連續擊敗對手、趁己方士氣正盛敵方暫時萎頓之時盡快撤走的?對比曹、趙二人,文醜對於整個戰場形勢缺乏準确判斷的能力,實在難當這“名将”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