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關燈
是事。

    爾時善财。

    白言大聖。

    從何所來。

    答言:佛子。

    菩薩無來趣。

    無行住趣。

    無所著趣。

    不生不死趣。

    不往不至趣。

    不離不起趣。

    不舍不著趣。

    無業無報趣。

    無起無依趣不常不斷趣。

    善男子,菩薩但為教化救護衆生。

    從大慈悲來。

    滅衆生苦故。

    從菩薩淨戒道來。

    随其所樂自在生故。

    從菩薩大願道來。

    本發意故。

    從菩薩神通道來。

    滅衆生苦住佛所故。

    從菩薩無增損趣來。

    不失身心諸善業故。

    從菩薩慧方便來。

    随順一切衆生類故。

    從菩薩化身趣來。

    如電鏡像故。

    善男子,汝所問我何所來者,我從生處摩離國來。

    彼有聚落。

    名曰樓觀。

    有長者子。

    名瞿波羅。

    我為說法令立菩提。

    我本生處諸群生等。

    随所應化而為說法。

    亦為父母及諸親屬。

    随應說法安立大乘。

    而來至此。

    善财白言:大聖。

    何等為菩薩生處。

    答言:善男子,菩薩有十種生處。

    何等為十。

    所謂菩提心是菩薩生處。

    生菩薩家故。

    正直心是菩薩生處。

    生善知識家故。

    安住諸地是菩薩生處。

    生諸波羅蜜家故。

    出生大願是菩薩生處。

    生菩薩行家故。

    大悲是菩薩生處。

    生四攝家故。

    真實觀法是菩薩生處。

    生般若波羅蜜家故。

    摩诃衍是菩薩生處。

    生方便波羅蜜家故。

    教化衆生是菩薩生處。

    生菩提家故。

    智慧方便是菩薩生處。

    生無生法忍家故。

    随順諸法是菩薩生處。

    生三世諸佛家故。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以般若波羅蜜為母。

    大方便為父。

    檀波羅蜜為乳。

    屍波羅蜜為乳母。

    羼提波羅蜜為莊嚴具。

    毗梨耶波羅蜜為養育者,禅波羅蜜為潔淨。

    善知識為師菩提分為朋友。

    一切善根為親族。

    一切菩薩為兄弟。

    菩提心為家。

    如說修行為家地。

    菩薩所住為家處。

    菩薩忍法為豪尊。

    出生大願為巨富。

    具菩薩行為順家法。

    贊摩诃衍為紹家法。

    甘露灌頂一生菩薩為王太子。

    能淨修治三世佛家。

    佛子。

    如是菩薩超凡夫地證離生法。

    生如來家住佛種姓不斷三寶。

    守護一切菩薩種姓。

    淨所生處離諸惡道。

    悉為一切天人釋梵沙門婆羅門。

    恭敬供養以生佛家。

    滿足一切大願藏故。

    佛子。

    菩薩摩诃薩。

    生如是家。

    知一切法悉如電光。

    一切趣中受生無厭。

    了趣如化。

    雖現處中而無所著。

    達一切法悉無有我。

    心無憂悔。

    以大慈悲教化衆生。

    而不疲倦。

    了達生死皆悉如夢。

    於一切劫行菩薩行。

    而不懈廢。

    了知五陰皆悉如幻。

    不畏生死知諸法界。

    心無所著。

    了一切法如熱時焰。

    於一切行不生倒惑。

    遊戲幻法超魔境界。

    得淨法身離煩惱業。

    於諸趣中而得自在。

    無颠倒惑。

    善男子,我淨法身充滿一切法界。

    現一切衆生等色。

    一切衆生等音聲。

    一切衆生等名号。

    一切衆生等威儀。

    現一切衆生等随順世間。

    現一切衆生等受生。

    現一切衆生等童子身。

    一切衆生等想。

    出生一切菩薩大願。

    為變化身與衆生等充滿法界。

    若諸同行失道心者,還令發起菩提心故。

    我於此閻浮提南界摩離國内。

    拘提聚落婆羅門家種姓中生。

    為欲滅彼憍慢心故。

    化度父母及親族故。

    於中受生。

    善男子,我於南方。

    随諸衆生所應示現而化度之。

    於此命終生兜率天。

    為欲化度彼諸天故。

    顯現勝妙智慧功德。

    消欲渴愛。

    令知諸行皆悉無常。

    天趣壽命盛必有衰。

    入摩诃衍一生菩薩。

    皆悉雲集。

    為欲教化諸同行故。

    欲開釋迦牟尼世尊所化蓮華。

    現彼受生。

    善男子,我於彼中壽終下生成正覺時。

    汝及文殊師利俱得見我。

    善男子,汝今往詣文殊師利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具足成就普賢所行。

    彼當為汝分别演說。

    何以故?文殊師利。

    滿足無量億那由他菩薩願行。

    常為無量億那由他諸佛之母。

    又為無量億那由他諸菩薩師。

    勇猛精進教化衆生。

    名稱普聞十方世界。

    常於一切諸佛衆中為大法師。

    悉為諸佛之所贊歎。

    安住甚深智慧法門。

    分别了知一切法界。

    於無量劫修諸法門。

    究竟普賢菩薩所行。

    善男子,文殊師利是汝善知識。

    能令汝得生如來家。

    長養善根積功德聚。

    能示語汝諸善知識滿足大願。

    顯現一切菩薩不可思議功德。

    是故善男子,汝應一心尊重恭敬往詣其所。

    何以故?汝先所見諸善知識。

    修菩薩行滿足大願得諸法門。

    皆由文殊師利威神力故。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彌勒菩薩。

    繞無數匝辭退而行。

     爾時善财童子,如是經遊百一十城。

    到普門城邊。

    思惟而祝觀察十方一心專求文殊師利。

    何當會遇面奉慈顔。

    作是念時。

    文殊師利遙伸右手。

    過百一十由旬。

    至普門城。

    摩善财頂。

    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離信根憂悔心沒。

    功行不具退失精勤。

    於少功德便以為足。

    於一善根。

    心生住著。

    不善發起菩薩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

    不為如來之所憶念。

    是等皆悉不能了知。

    如是法性如是理趣。

    如是所行如是所祝若周遍知若種種知。

    若盡原底若漸趣入。

    若解說若分别。

    若證知若獲得。

    皆悉不能。

    是時文殊師利。

    為善财童子示教誨已,慰谕令其歡喜踴躍。

    令得成就阿僧祇法門。

    得無量大智光明。

    無量菩薩陀羅尼。

    無量大願無量三昧。

    無量神通無量智慧。

    皆已成就。

    複令得入普賢所行道場之内。

    既置善财自所住已,文殊師利還攝不現。

    於是善财得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善知識。

    不違其教。

    增長薩婆若大慈悲藏。

    以淨慧眼普觀衆生。

    安住菩薩寂靜法門。

    分别了知諸法境界。

    入佛甚深大功德海。

    具解脫道長養精進。

    為薩婆若修正直心。

    入於三世甚深法海。

    随順諸佛清淨法輪。

    現入諸趣。

    於一切劫修菩薩行。

    滿足大願。

    明淨慧光照一切智境。

    淨菩薩根。

    以淨慧光除愚癡翳。

    照一切法。

    了達法界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