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盡未來劫修菩薩行。
随所應化悉為現身。
爾時離垢妙德寶女。
共增上功德主轉輪王。
四事供養。
勝日光佛者,我身是也。
彼佛滅度後。
其世界中。
有六十百千億那由他佛出興于世。
其最初佛号明淨身。
次名淨明月普照智。
次名智觀幢。
次名廣智光明王。
次名精進金剛那羅延。
次名不壞智。
次名智普緣。
次名淨德智雲。
次名師子智光。
次名周羅光明。
次名功德光幢。
次名智日幢。
次名開寶蓮華身。
次名功德光。
次名智光雲。
次名普明淨月。
次名莊嚴蓋妙音。
次名師子勇猛智照。
次名法界慧月。
次名覺衆生心虛空電光。
次名善鼻妙香。
次名寂滅響。
次名甘露山。
次名法海雷音。
次名無壞智音。
次名覺空電光周羅。
次名月光白毫相雲。
次名圓面淨慧。
次名善覺智華光。
次名寶焰山妙德王。
次名廣德夜光。
次名妙寶月幢。
次名具三昧身。
次名勝寶光王。
次名現普智光。
次名焰海門燈。
次名離垢妙音王。
次名無等功德。
次名勝幢。
次名修臂。
次名本願淨月。
次名真實智燈。
次名法上妙音。
次名明淨妙德藏王。
次名乘幢。
次名法海蓮華。
佛子。
彼一劫中。
如是次第。
六十百千億那由他佛。
出興于世。
我悉親近恭敬供養。
其最後佛。
名廣解脫光。
於彼佛所得淨智眼。
佛子。
爾時彼佛初成正覺。
入城教化。
我時為王夫人。
與彼大王恭敬供養。
聞彼佛說如來性起燈修多羅。
聞已得淨智眼。
又得觀察菩薩三昧海法門。
佛子。
我得此法門已,於世界微塵等劫。
受持修習。
是諸劫中。
值無量佛出興于世。
我悉恭敬供養。
佛子。
我或一劫。
值一如來出興于世。
恭敬供養。
或二或三。
或不可說。
或於一劫。
值世界微塵等佛出興于世。
我悉恭敬供養。
而未能知諸大菩薩身量像貌。
及其身業心行智慧三昧境界。
佛子。
我若見修菩薩行者,歡喜無量恭敬供養。
以諸方便而攝取之。
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佛子。
我於世界微塵等劫。
值遇諸佛恭敬供養。
彼佛說法悉聞受持。
時彼諸佛。
各以種種修多羅。
為我說此法門。
我聞是已,悉於三世佛刹海中諸如來所佛眷屬所。
修此法門。
又行菩薩行。
菩薩大願海。
種種法門中。
修此法門。
猶未能知普賢菩薩所行法門。
何以故?佛子。
普賢法門猶如虛空。
無量無邊。
又如衆生。
及三世海。
十方刹海。
及諸法界。
無量無邊。
佛子。
普賢菩薩法門。
與諸佛身境界齊等。
我於世界微塵等劫。
觀菩薩身心無厭足。
何以故?我於菩薩一一毛孔中。
念念悉見無量無邊莊嚴世界。
佛坐道場成等正覺。
於大衆中。
以微妙音轉正法輪。
說種種修多羅。
種種諸乘。
種種清淨。
複次佛子。
我於菩薩一一毛孔中。
念念悉見諸衆生海。
各有所祝及其境界諸根不同。
於三世中發菩提心。
行菩薩行具大願海。
淨諸菩薩無量無邊波羅蜜海。
及諸菩薩本生之海。
無量無邊大慈悲海。
攝取衆生悉令歡喜。
乃至悉見一切菩薩。
現處中宮采女圍繞。
佛子。
我於菩薩一一毛孔中。
皆悉睹見如是等事。
佛子。
我唯知此法門。
諸大菩薩。
皆悉究竟諸方便海。
顯現一切衆生等身。
随順世間。
於一切毛孔。
普放一切相海光明。
了法無性。
諸衆生類等如虛空。
一切至處皆悉如如。
顯現神變。
於諸法界得自在力。
遊戲普門。
一切諸地法門海中。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爾時瞿夷。
語善财言:善男子,此迦毗羅城摩耶夫人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修習諸行。
不染世法。
供養諸佛。
於菩薩行得不退轉。
除滅障礙。
不由他悟入諸法門。
常能應現一切佛所。
攝取衆生。
盡未來劫修菩薩行而不退轉。
究竟滿足大乘諸願。
長養一切衆生善根。
爾時瞿夷。
承佛神力。
欲重明此義。
以偈頌曰: 我見樂修行,菩薩諸行者,歡喜心無量,皆悉攝取之。
乃昔久遠世,過百刹塵劫。
有劫名清淨,世界名光明。
爾時彼劫中,六十百千億。
那由他諸佛,出興於世間。
最後等正覺,号為法幢燈。
彼佛滅度後,有王名智山。
以大自在力,王領閻浮提。
悉能廣降伏,一切諸怨敵。
王子有五百,端正身姝妙。
其體淨圓滿,見者無厭足。
深信諸佛法,恭敬而供養。
守護正法藏,受持樂修習。
彼王有太子,名曰善光明。
三十相嚴身,饒益諸群生。
五百億人俱,出家行學道。
勇猛精進力,護持彼佛法。
王都名智樹,一億城圍繞。
有林名靜德,衆寶樹莊嚴。
善光住此林,廣說佛正法。
辯才無窮盡,令衆悉清淨。
或為乞食故,入彼王都城。
庠序有威儀,見者莫不欣。
遊步如師子,志意常安谛。
諸根悉調伏,念慧現在前。
爾時有長者,名曰歡喜幢。
我為長者女,名曰随順光。
時我於城中,遇見善光明。
相好莊嚴身,歡喜心無量。
次乞至我門,我以染心施。
摩尼莊嚴具,投彼善光缽。
雖以染愛心,供養彼佛子。
二百五十劫,不經三惡道。
常於天人中,尊貴王家生。
恒見善光明,妙相莊嚴身。
於後所過劫,二百有五十。
善現女家生,名離垢妙德。
我見勝自在,發起供養心。
不惜身壽命,随其所施與。
時與太子俱,觐佛勝日光。
歡喜心無量,發起菩提心。
彼劫最後佛,名廣解脫光。
出興於世間,我值悉供養。
從彼最後佛,得淨智慧眼。
了知諸法相,除滅虛妄倒。
得觀察菩薩,三昧海法門。
一念悉睹見,不可思議刹。
見彼諸佛刹,或淨或垢穢。
於淨不貪樂,於穢不憎惡。
普見諸世界,如來坐道常一念見諸佛,不思議光海。
亦見佛眷屬,一切三摩提。
一切諸法門,皆悉無障礙。
又知彼業行,随其所住地。
及諸大願海,一念悉了知。
我於菩薩身,見諸菩薩等。
無量劫修行,一切莫能測。
一一毛孔見,阿僧祇劫刹。
風輪水火輪,一切大地輪。
種種所依住,世界形類相。
諸妙莊嚴具,衆生身差别。
又見世界海,一切諸世界。
諸佛出興世,說法度衆生。
我於無量劫,修習菩薩行。
猶不知菩薩,身業心智慧。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彼瞿夷足。
繞畢辭退。
随所應化悉為現身。
爾時離垢妙德寶女。
共增上功德主轉輪王。
四事供養。
勝日光佛者,我身是也。
彼佛滅度後。
其世界中。
有六十百千億那由他佛出興于世。
其最初佛号明淨身。
次名淨明月普照智。
次名智觀幢。
次名廣智光明王。
次名精進金剛那羅延。
次名不壞智。
次名智普緣。
次名淨德智雲。
次名師子智光。
次名周羅光明。
次名功德光幢。
次名智日幢。
次名開寶蓮華身。
次名功德光。
次名智光雲。
次名普明淨月。
次名莊嚴蓋妙音。
次名師子勇猛智照。
次名法界慧月。
次名覺衆生心虛空電光。
次名善鼻妙香。
次名寂滅響。
次名甘露山。
次名法海雷音。
次名無壞智音。
次名覺空電光周羅。
次名月光白毫相雲。
次名圓面淨慧。
次名善覺智華光。
次名寶焰山妙德王。
次名廣德夜光。
次名妙寶月幢。
次名具三昧身。
次名勝寶光王。
次名現普智光。
次名焰海門燈。
次名離垢妙音王。
次名無等功德。
次名勝幢。
次名修臂。
次名本願淨月。
次名真實智燈。
次名法上妙音。
次名明淨妙德藏王。
次名乘幢。
次名法海蓮華。
佛子。
彼一劫中。
如是次第。
六十百千億那由他佛。
出興于世。
我悉親近恭敬供養。
其最後佛。
名廣解脫光。
於彼佛所得淨智眼。
佛子。
爾時彼佛初成正覺。
入城教化。
我時為王夫人。
與彼大王恭敬供養。
聞彼佛說如來性起燈修多羅。
聞已得淨智眼。
又得觀察菩薩三昧海法門。
佛子。
我得此法門已,於世界微塵等劫。
受持修習。
是諸劫中。
值無量佛出興于世。
我悉恭敬供養。
佛子。
我或一劫。
值一如來出興于世。
恭敬供養。
或二或三。
或不可說。
或於一劫。
值世界微塵等佛出興于世。
我悉恭敬供養。
而未能知諸大菩薩身量像貌。
及其身業心行智慧三昧境界。
佛子。
我若見修菩薩行者,歡喜無量恭敬供養。
以諸方便而攝取之。
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佛子。
我於世界微塵等劫。
值遇諸佛恭敬供養。
彼佛說法悉聞受持。
時彼諸佛。
各以種種修多羅。
為我說此法門。
我聞是已,悉於三世佛刹海中諸如來所佛眷屬所。
修此法門。
又行菩薩行。
菩薩大願海。
種種法門中。
修此法門。
猶未能知普賢菩薩所行法門。
何以故?佛子。
普賢法門猶如虛空。
無量無邊。
又如衆生。
及三世海。
十方刹海。
及諸法界。
無量無邊。
佛子。
普賢菩薩法門。
與諸佛身境界齊等。
我於世界微塵等劫。
觀菩薩身心無厭足。
何以故?我於菩薩一一毛孔中。
念念悉見無量無邊莊嚴世界。
佛坐道場成等正覺。
於大衆中。
以微妙音轉正法輪。
說種種修多羅。
種種諸乘。
種種清淨。
複次佛子。
我於菩薩一一毛孔中。
念念悉見諸衆生海。
各有所祝及其境界諸根不同。
於三世中發菩提心。
行菩薩行具大願海。
淨諸菩薩無量無邊波羅蜜海。
及諸菩薩本生之海。
無量無邊大慈悲海。
攝取衆生悉令歡喜。
乃至悉見一切菩薩。
現處中宮采女圍繞。
佛子。
我於菩薩一一毛孔中。
皆悉睹見如是等事。
佛子。
我唯知此法門。
諸大菩薩。
皆悉究竟諸方便海。
顯現一切衆生等身。
随順世間。
於一切毛孔。
普放一切相海光明。
了法無性。
諸衆生類等如虛空。
一切至處皆悉如如。
顯現神變。
於諸法界得自在力。
遊戲普門。
一切諸地法門海中。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爾時瞿夷。
語善财言:善男子,此迦毗羅城摩耶夫人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修習諸行。
不染世法。
供養諸佛。
於菩薩行得不退轉。
除滅障礙。
不由他悟入諸法門。
常能應現一切佛所。
攝取衆生。
盡未來劫修菩薩行而不退轉。
究竟滿足大乘諸願。
長養一切衆生善根。
爾時瞿夷。
承佛神力。
欲重明此義。
以偈頌曰: 我見樂修行,菩薩諸行者,歡喜心無量,皆悉攝取之。
乃昔久遠世,過百刹塵劫。
有劫名清淨,世界名光明。
爾時彼劫中,六十百千億。
那由他諸佛,出興於世間。
最後等正覺,号為法幢燈。
彼佛滅度後,有王名智山。
以大自在力,王領閻浮提。
悉能廣降伏,一切諸怨敵。
王子有五百,端正身姝妙。
其體淨圓滿,見者無厭足。
深信諸佛法,恭敬而供養。
守護正法藏,受持樂修習。
彼王有太子,名曰善光明。
三十相嚴身,饒益諸群生。
五百億人俱,出家行學道。
勇猛精進力,護持彼佛法。
王都名智樹,一億城圍繞。
有林名靜德,衆寶樹莊嚴。
善光住此林,廣說佛正法。
辯才無窮盡,令衆悉清淨。
或為乞食故,入彼王都城。
庠序有威儀,見者莫不欣。
遊步如師子,志意常安谛。
諸根悉調伏,念慧現在前。
爾時有長者,名曰歡喜幢。
我為長者女,名曰随順光。
時我於城中,遇見善光明。
相好莊嚴身,歡喜心無量。
次乞至我門,我以染心施。
摩尼莊嚴具,投彼善光缽。
雖以染愛心,供養彼佛子。
二百五十劫,不經三惡道。
常於天人中,尊貴王家生。
恒見善光明,妙相莊嚴身。
於後所過劫,二百有五十。
善現女家生,名離垢妙德。
我見勝自在,發起供養心。
不惜身壽命,随其所施與。
時與太子俱,觐佛勝日光。
歡喜心無量,發起菩提心。
彼劫最後佛,名廣解脫光。
出興於世間,我值悉供養。
從彼最後佛,得淨智慧眼。
了知諸法相,除滅虛妄倒。
得觀察菩薩,三昧海法門。
一念悉睹見,不可思議刹。
見彼諸佛刹,或淨或垢穢。
於淨不貪樂,於穢不憎惡。
普見諸世界,如來坐道常一念見諸佛,不思議光海。
亦見佛眷屬,一切三摩提。
一切諸法門,皆悉無障礙。
又知彼業行,随其所住地。
及諸大願海,一念悉了知。
我於菩薩身,見諸菩薩等。
無量劫修行,一切莫能測。
一一毛孔見,阿僧祇劫刹。
風輪水火輪,一切大地輪。
種種所依住,世界形類相。
諸妙莊嚴具,衆生身差别。
又見世界海,一切諸世界。
諸佛出興世,說法度衆生。
我於無量劫,修習菩薩行。
猶不知菩薩,身業心智慧。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彼瞿夷足。
繞畢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