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夜天。
於善知識發如來想。
普眼境界顯現諸方。
智慧悉至一切境界。
清淨法眼普見一切諸法界海。
大智慧眼觀察十方。
見彼夜天。
於彼城上虛空中祝處寶樓閣香蓮華座。
身如真金目發绀色。
端嚴殊妙見者無厭。
身服朱衣衆寶莊嚴。
頂上結發猶如梵王。
於其身上。
現一切星宿及其光明。
化度無量世界衆生。
遠離惡道。
於一毛孔。
皆悉睹見所化衆生。
或有生天。
或得聲聞緣覺。
修菩薩行。
種種方便。
形色音聲。
諸語言法。
所說正教。
化度衆生。
随所經劫。
諸菩薩等。
教化衆生。
悉令修習菩薩諸行。
勇猛精進修諸三昧諸神力門。
菩薩自在神力境界。
菩薩所祝菩薩光明。
菩薩奮迅。
菩薩法門以化衆生。
於一毛孔皆悉見聞。
爾時善财。
見聞此已心大歡喜。
頭面敬禮彼夜天足。
繞無數匝恭敬合掌。
於一面祝白言天神。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信解因善知識得諸佛法。
唯願天神。
開示顯現一切智道。
若有菩薩向此道者得十力地。
爾時夜天。
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敬善知識随順其教。
若有菩薩随其教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光明普照諸法。
壞散衆生愚癡法門。
善男子,我於惡衆生發大慈心。
於不善業衆生發大悲心。
於修善衆生發歡喜心。
於善惡衆生發無二心。
於染污衆生發清淨心。
於邪道衆生發正道心。
於樂不淨衆生發樂淨心。
於樂生死衆生發随順法輪心。
於樂聲聞緣覺衆生發安立一切智道心。
善男子,我常如是思惟教化衆生。
於夜闇人靜鬼神盜賊所遊行時。
比丘離威儀時。
重雲煙塵昏蔽日月不見色時。
若有衆生。
在城邑聚落山岩曠野。
八方大海。
乃至一切水陸衆生。
於此衆生。
以種種方便滅其恐怖。
若有衆生。
遭於海難雲難山難。
大風洄澓及以波浪。
迷惑失道不見邊岸。
遭如是等種種海難。
我於爾時,或作船形。
或作馬王象王狗王阿脩羅王海神王形。
作如是等形。
方便度脫衆生海難。
為陸地衆生。
或作淨月及諸星宿。
炬火電光諸寶光明。
天身光明菩薩光明。
以如是等無量方便救護衆生。
發如是心。
我為一切衆生常作歸依。
除滅煩惱。
令畏死者得無畏法。
令貧窮者皆得富樂。
為在山衆生。
或作果樹或作流泉。
迦陵頻伽鳥等出妙音聲。
或作山神或作平地。
以如是等無量方便度脫衆生。
發如是心。
令諸衆生免此山難。
又令一切越生死山。
為曠野衆生。
種種方便令其悅樂。
入正見道。
除滅饑渴。
於如是等無量難中。
救衆生已,複作是念願令衆生速滅衆苦。
究竟一切安隐智道。
見樂著國土衆生受諸苦惱。
種種方便滅其樂著。
作如是念願。
令衆生除五陰著。
住一切佛薩婆若境。
見著聚落衆生受諸苦惱。
種種方便而為說法。
令其厭離以法攝之。
複作是念。
令一切衆生。
離六入空聚超出生死。
究竟得入一切智城。
複次善男子,若有衆生。
迷於十方。
以東為西。
以西為東。
乃至以上為下。
以下為上。
為此衆生。
無量方便斷其迷惑。
若欲出者開示門戶。
若失道者示導正路。
若欲度者示以津濟。
無舟楫者而資給之。
不知方域示其樂土。
以如是等無量方便。
顯現開道而度脫之。
發如是心。
我已照除長夜昏冥。
世間衆事無不宣叙。
又令衆生永滅癡闇得清淨眼。
離衆生相及諸邪見。
常樂我淨。
計著衆生及福伽羅。
陰界諸入。
不了因果。
行不善道。
殺害衆生。
乃至邪見不孝父母。
不供養沙門婆羅門。
遠離正道行不善業。
诽謗正道欲壞法輪。
毀菩薩衆憎惡大乘。
不贊菩提毀呰賢聖。
行惡人法造五逆業。
如是等類諸惡衆生。
我以明淨慧光除其愚闇。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究竟普賢菩薩所行。
開十力道遠離生死。
現一切智城。
諸佛境界諸佛神通。
具足諸力現法持力。
安住諸佛平等正法。
現一切佛悉同一身。
複次善男子,我見貧苦老病衆生。
種種方便而救濟之。
複作是念。
以無上法攝彼衆生。
滅諸煩惱令得解脫。
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惡道諸難。
近善知識深入法界。
離諸惡業淨佛法身。
置無老病死常住法界。
複次善男子,我見諸惡衆生。
遠離正道趣於邪徑。
著諸倒見虛妄迷惑。
具行不善身口意業。
種種放逸依止惡法。
於非正覺為正覺想。
於正覺所非正覺想。
近惡知識受諸苦惱。
我見此已,無量方便除其邪惑安立正見。
令於天人最為殊勝。
複作是念。
令諸衆生。
得出世間無上正道。
不複退轉。
於一切智。
滿足普賢菩薩大願。
得一切智。
而亦不離菩薩諸地。
不壞衆生性。
爾時夜天。
欲重宣明此法門義。
承佛神力觀察十方。
即為善财以偈頌曰: 我所成妙法,知時諸門地。
照除愚癡闇,普觀一切法。
無量無數劫,我常修大慈。
普覆諸群生,善财應速具。
成就大悲海,出生三世佛。
除滅一切苦,善财速究竟。
佛子心歡喜,遠離世間惡。
超出三界苦,受諸賢聖樂。
遠離有為惡,聲聞智解脫。
滿足如來力,佛子應究竟。
我以淨天眼,普觀十方刹
於善知識發如來想。
普眼境界顯現諸方。
智慧悉至一切境界。
清淨法眼普見一切諸法界海。
大智慧眼觀察十方。
見彼夜天。
於彼城上虛空中祝處寶樓閣香蓮華座。
身如真金目發绀色。
端嚴殊妙見者無厭。
身服朱衣衆寶莊嚴。
頂上結發猶如梵王。
於其身上。
現一切星宿及其光明。
化度無量世界衆生。
遠離惡道。
於一毛孔。
皆悉睹見所化衆生。
或有生天。
或得聲聞緣覺。
修菩薩行。
種種方便。
形色音聲。
諸語言法。
所說正教。
化度衆生。
随所經劫。
諸菩薩等。
教化衆生。
悉令修習菩薩諸行。
勇猛精進修諸三昧諸神力門。
菩薩自在神力境界。
菩薩所祝菩薩光明。
菩薩奮迅。
菩薩法門以化衆生。
於一毛孔皆悉見聞。
爾時善财。
見聞此已心大歡喜。
頭面敬禮彼夜天足。
繞無數匝恭敬合掌。
於一面祝白言天神。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信解因善知識得諸佛法。
唯願天神。
開示顯現一切智道。
若有菩薩向此道者得十力地。
爾時夜天。
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敬善知識随順其教。
若有菩薩随其教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光明普照諸法。
壞散衆生愚癡法門。
善男子,我於惡衆生發大慈心。
於不善業衆生發大悲心。
於修善衆生發歡喜心。
於善惡衆生發無二心。
於染污衆生發清淨心。
於邪道衆生發正道心。
於樂不淨衆生發樂淨心。
於樂生死衆生發随順法輪心。
於樂聲聞緣覺衆生發安立一切智道心。
善男子,我常如是思惟教化衆生。
於夜闇人靜鬼神盜賊所遊行時。
比丘離威儀時。
重雲煙塵昏蔽日月不見色時。
若有衆生。
在城邑聚落山岩曠野。
八方大海。
乃至一切水陸衆生。
於此衆生。
以種種方便滅其恐怖。
若有衆生。
遭於海難雲難山難。
大風洄澓及以波浪。
迷惑失道不見邊岸。
遭如是等種種海難。
我於爾時,或作船形。
或作馬王象王狗王阿脩羅王海神王形。
作如是等形。
方便度脫衆生海難。
為陸地衆生。
或作淨月及諸星宿。
炬火電光諸寶光明。
天身光明菩薩光明。
以如是等無量方便救護衆生。
發如是心。
我為一切衆生常作歸依。
除滅煩惱。
令畏死者得無畏法。
令貧窮者皆得富樂。
為在山衆生。
或作果樹或作流泉。
迦陵頻伽鳥等出妙音聲。
或作山神或作平地。
以如是等無量方便度脫衆生。
發如是心。
令諸衆生免此山難。
又令一切越生死山。
為曠野衆生。
種種方便令其悅樂。
入正見道。
除滅饑渴。
於如是等無量難中。
救衆生已,複作是念願令衆生速滅衆苦。
究竟一切安隐智道。
見樂著國土衆生受諸苦惱。
種種方便滅其樂著。
作如是念願。
令衆生除五陰著。
住一切佛薩婆若境。
見著聚落衆生受諸苦惱。
種種方便而為說法。
令其厭離以法攝之。
複作是念。
令一切衆生。
離六入空聚超出生死。
究竟得入一切智城。
複次善男子,若有衆生。
迷於十方。
以東為西。
以西為東。
乃至以上為下。
以下為上。
為此衆生。
無量方便斷其迷惑。
若欲出者開示門戶。
若失道者示導正路。
若欲度者示以津濟。
無舟楫者而資給之。
不知方域示其樂土。
以如是等無量方便。
顯現開道而度脫之。
發如是心。
我已照除長夜昏冥。
世間衆事無不宣叙。
又令衆生永滅癡闇得清淨眼。
離衆生相及諸邪見。
常樂我淨。
計著衆生及福伽羅。
陰界諸入。
不了因果。
行不善道。
殺害衆生。
乃至邪見不孝父母。
不供養沙門婆羅門。
遠離正道行不善業。
诽謗正道欲壞法輪。
毀菩薩衆憎惡大乘。
不贊菩提毀呰賢聖。
行惡人法造五逆業。
如是等類諸惡衆生。
我以明淨慧光除其愚闇。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究竟普賢菩薩所行。
開十力道遠離生死。
現一切智城。
諸佛境界諸佛神通。
具足諸力現法持力。
安住諸佛平等正法。
現一切佛悉同一身。
複次善男子,我見貧苦老病衆生。
種種方便而救濟之。
複作是念。
以無上法攝彼衆生。
滅諸煩惱令得解脫。
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惡道諸難。
近善知識深入法界。
離諸惡業淨佛法身。
置無老病死常住法界。
複次善男子,我見諸惡衆生。
遠離正道趣於邪徑。
著諸倒見虛妄迷惑。
具行不善身口意業。
種種放逸依止惡法。
於非正覺為正覺想。
於正覺所非正覺想。
近惡知識受諸苦惱。
我見此已,無量方便除其邪惑安立正見。
令於天人最為殊勝。
複作是念。
令諸衆生。
得出世間無上正道。
不複退轉。
於一切智。
滿足普賢菩薩大願。
得一切智。
而亦不離菩薩諸地。
不壞衆生性。
爾時夜天。
欲重宣明此法門義。
承佛神力觀察十方。
即為善财以偈頌曰: 我所成妙法,知時諸門地。
照除愚癡闇,普觀一切法。
無量無數劫,我常修大慈。
普覆諸群生,善财應速具。
成就大悲海,出生三世佛。
除滅一切苦,善财速究竟。
佛子心歡喜,遠離世間惡。
超出三界苦,受諸賢聖樂。
遠離有為惡,聲聞智解脫。
滿足如來力,佛子應究竟。
我以淨天眼,普觀十方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