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念。
今此童子威儀庠序。
其心寂靜調伏諸根。
遠離放逸颠倒惑亂。
念慧現前視瞻詳審。
言音和雅不著形色。
正念思惟甚深法相。
遠離懈倦心如大海。
此非染欲颠倒之人。
無情欲想。
不沒欲泥。
不随諸根。
行出魔界。
不服五欲。
不為一切諸魔所縛。
所不應作已能不為。
有何等意而求此女。
其中有人。
先知彼女有智慧者,作如是言:善哉!童子,得大善利。
乃能推求深智女人。
當知童子,一向求佛。
悉欲攝取一切衆生拔諸欲刺壞散淨想。
善男子,今此女人。
在此城中深宮之内。
爾時善财聞此語已,心大歡喜往詣其門見彼宮宅嚴飾廣大。
十重寶牆周匝圍繞。
列植十行寶多羅樹。
十重深塹。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底布金沙。
妙寶蓮華。
優缽羅。
缽昙摩。
拘牟頭。
分陀利。
敷榮鮮茂彌覆水上。
出微妙香。
能轉人心不生垢染。
衆寶宮殿台觀樓閣。
阿僧祇寶以為嚴飾。
绀琉璃地灑以香水。
熏以沈香。
塗以栴檀。
寶網羅覆。
閻浮檀金以為垂鈴。
出和雅音。
散衆寶華猶如降雲。
諸妙莊嚴說不可荊金剛摩尼真珠寶藏充滿宅内。
十種園林以為莊嚴。
爾時善财見彼女人處寶師子座。
顔貌端嚴妙相成就。
身如真金目發绀色。
不長不短。
不白不黑。
身分具足。
一切欲界無與等者,何況有勝。
言音婉妙世無倫匹。
善知字輪技藝諸論。
成就幻智菩薩方便。
以阿僧祇寶莊嚴其身。
寶網羅覆。
首冠天冠。
大衆圍繞皆悉修善。
同其願行成就善根不可沮壞。
具足無盡功德寶藏。
身出光明普照一切。
觸斯光者歡喜悅樂。
身心柔軟滅煩惱熱。
爾時善财頭面禮足。
繞無數匝。
恭敬合掌。
於一面祝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我已成就離欲實際清淨法門。
若天見我我為天女。
若人見我我為人女。
乃至非人見我。
我為非人女。
形體姝妙。
光明色像殊勝無比。
若有衆生。
欲所纏者,來詣我所。
為其說法皆悉離欲。
得無著境界三昧。
若有見我得歡喜三昧。
若有衆生。
與我語者,得無礙妙音三昧。
若有衆生。
執我手者,得詣一切佛刹三昧。
若有衆生。
共我宿者,得解脫光明三昧。
若有衆生。
目視我者,得寂靜諸行三昧。
若有衆生。
見我頻申者,得壞散外道三昧。
若有衆生。
觀察我者,得一切佛境界光明三昧。
若有衆生。
阿梨宜我者,得攝一切衆生三昧。
若有衆生。
阿衆鞞我者,得諸功德密藏三昧。
如是等類一切衆生。
來詣我者,皆得離欲實際法門。
善财白言:大聖。
昔於何所種諸善根。
修何等業得此法門。
答言:善男子,過去有佛。
号曰常住如來應供等正覺。
出興于世。
彼佛哀愍饒益諸群生故。
入安樂城。
足蹈門阃。
即時大地六種震動。
其城自然奇妙廣博衆寶莊嚴。
散諸雜華。
自然演出娛樂之音。
放大光明。
一切諸天充滿虛空。
廣說如佛入城經中現奇特事。
善男子,我於爾時為長者婦。
名曰善女。
見如是等諸奇特事。
從夫長者出於道巷。
奉彼如來妙寶天冠。
時文殊師利。
為佛侍者,為我說法。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唯知此離欲實際法門。
諸大菩薩。
成就無量方便智慧廣大智藏。
智慧境界無能壞者,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
名首婆波羅。
彼有長者,名曰安祝彼常供養栴檀佛塔。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彼女人足。
乃至辭退南行。
爾時善财童子漸漸遊行。
至於彼城。
詣長者所。
乃至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我已成就不滅度際菩薩法門。
住此法門。
普見十方一切世界。
去來今佛無涅槃者,除化衆生方便滅度。
善男子,我開栴檀佛塔戶時。
念念正受無盡佛性三昧門。
於念念中。
得無量無邊勝妙諸法。
白言大聖。
此三昧者境界雲何。
答言:善男子,我入此三昧時。
見此世界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
屍棄佛。
毗婆屍佛。
提舍佛。
弗沙佛。
無上勝佛。
無上蓮華佛。
見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諸佛。
閻浮提微塵等佛。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佛。
見此諸佛。
從初發心。
神力自在。
一切大願清淨妙行。
諸波羅蜜。
次第成就。
菩薩諸地。
得深法忍。
降伏衆魔。
長養成就自在菩提。
淨諸佛刹。
種種大衆。
教化衆生。
放大光明。
轉淨法輪。
神力變化。
皆悉受持正念思惟。
智慧分别。
彼諸佛法顯現衆生。
見知未來彌勒佛等一切諸佛。
現在盧舍那佛等一切諸佛。
亦複如是,如此世界見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菩薩。
亦複如是,善男子,我唯知此不滅度際菩薩法門。
諸大菩薩一念悉知三世諸法念際平等而無有二。
住佛所祝於一切劫而無劫想。
随順諸佛平等正法。
如來及我一切衆生等無有二。
淨莊嚴智照三世間。
成就諸佛不轉威儀。
分别一切法界境界。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
名曰光明。
彼有菩薩。
名觀世音。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彼長者足。
繞無數匝。
眷仰觀察。
辭退南行。
今此童子威儀庠序。
其心寂靜調伏諸根。
遠離放逸颠倒惑亂。
念慧現前視瞻詳審。
言音和雅不著形色。
正念思惟甚深法相。
遠離懈倦心如大海。
此非染欲颠倒之人。
無情欲想。
不沒欲泥。
不随諸根。
行出魔界。
不服五欲。
不為一切諸魔所縛。
所不應作已能不為。
有何等意而求此女。
其中有人。
先知彼女有智慧者,作如是言:善哉!童子,得大善利。
乃能推求深智女人。
當知童子,一向求佛。
悉欲攝取一切衆生拔諸欲刺壞散淨想。
善男子,今此女人。
在此城中深宮之内。
爾時善财聞此語已,心大歡喜往詣其門見彼宮宅嚴飾廣大。
十重寶牆周匝圍繞。
列植十行寶多羅樹。
十重深塹。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底布金沙。
妙寶蓮華。
優缽羅。
缽昙摩。
拘牟頭。
分陀利。
敷榮鮮茂彌覆水上。
出微妙香。
能轉人心不生垢染。
衆寶宮殿台觀樓閣。
阿僧祇寶以為嚴飾。
绀琉璃地灑以香水。
熏以沈香。
塗以栴檀。
寶網羅覆。
閻浮檀金以為垂鈴。
出和雅音。
散衆寶華猶如降雲。
諸妙莊嚴說不可荊金剛摩尼真珠寶藏充滿宅内。
十種園林以為莊嚴。
爾時善财見彼女人處寶師子座。
顔貌端嚴妙相成就。
身如真金目發绀色。
不長不短。
不白不黑。
身分具足。
一切欲界無與等者,何況有勝。
言音婉妙世無倫匹。
善知字輪技藝諸論。
成就幻智菩薩方便。
以阿僧祇寶莊嚴其身。
寶網羅覆。
首冠天冠。
大衆圍繞皆悉修善。
同其願行成就善根不可沮壞。
具足無盡功德寶藏。
身出光明普照一切。
觸斯光者歡喜悅樂。
身心柔軟滅煩惱熱。
爾時善财頭面禮足。
繞無數匝。
恭敬合掌。
於一面祝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我已成就離欲實際清淨法門。
若天見我我為天女。
若人見我我為人女。
乃至非人見我。
我為非人女。
形體姝妙。
光明色像殊勝無比。
若有衆生。
欲所纏者,來詣我所。
為其說法皆悉離欲。
得無著境界三昧。
若有見我得歡喜三昧。
若有衆生。
與我語者,得無礙妙音三昧。
若有衆生。
執我手者,得詣一切佛刹三昧。
若有衆生。
共我宿者,得解脫光明三昧。
若有衆生。
目視我者,得寂靜諸行三昧。
若有衆生。
見我頻申者,得壞散外道三昧。
若有衆生。
觀察我者,得一切佛境界光明三昧。
若有衆生。
阿梨宜我者,得攝一切衆生三昧。
若有衆生。
阿衆鞞我者,得諸功德密藏三昧。
如是等類一切衆生。
來詣我者,皆得離欲實際法門。
善财白言:大聖。
昔於何所種諸善根。
修何等業得此法門。
答言:善男子,過去有佛。
号曰常住如來應供等正覺。
出興于世。
彼佛哀愍饒益諸群生故。
入安樂城。
足蹈門阃。
即時大地六種震動。
其城自然奇妙廣博衆寶莊嚴。
散諸雜華。
自然演出娛樂之音。
放大光明。
一切諸天充滿虛空。
廣說如佛入城經中現奇特事。
善男子,我於爾時為長者婦。
名曰善女。
見如是等諸奇特事。
從夫長者出於道巷。
奉彼如來妙寶天冠。
時文殊師利。
為佛侍者,為我說法。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唯知此離欲實際法門。
諸大菩薩。
成就無量方便智慧廣大智藏。
智慧境界無能壞者,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
名首婆波羅。
彼有長者,名曰安祝彼常供養栴檀佛塔。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彼女人足。
乃至辭退南行。
爾時善财童子漸漸遊行。
至於彼城。
詣長者所。
乃至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我已成就不滅度際菩薩法門。
住此法門。
普見十方一切世界。
去來今佛無涅槃者,除化衆生方便滅度。
善男子,我開栴檀佛塔戶時。
念念正受無盡佛性三昧門。
於念念中。
得無量無邊勝妙諸法。
白言大聖。
此三昧者境界雲何。
答言:善男子,我入此三昧時。
見此世界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
屍棄佛。
毗婆屍佛。
提舍佛。
弗沙佛。
無上勝佛。
無上蓮華佛。
見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諸佛。
閻浮提微塵等佛。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佛。
見此諸佛。
從初發心。
神力自在。
一切大願清淨妙行。
諸波羅蜜。
次第成就。
菩薩諸地。
得深法忍。
降伏衆魔。
長養成就自在菩提。
淨諸佛刹。
種種大衆。
教化衆生。
放大光明。
轉淨法輪。
神力變化。
皆悉受持正念思惟。
智慧分别。
彼諸佛法顯現衆生。
見知未來彌勒佛等一切諸佛。
現在盧舍那佛等一切諸佛。
亦複如是,如此世界見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菩薩。
亦複如是,善男子,我唯知此不滅度際菩薩法門。
諸大菩薩一念悉知三世諸法念際平等而無有二。
住佛所祝於一切劫而無劫想。
随順諸佛平等正法。
如來及我一切衆生等無有二。
淨莊嚴智照三世間。
成就諸佛不轉威儀。
分别一切法界境界。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
名曰光明。
彼有菩薩。
名觀世音。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彼長者足。
繞無數匝。
眷仰觀察。
辭退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