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空中。
作如是言:善男子,莫作是念。
莫作是念。
此是大聖。
具足金剛智慧光明。
精進不退。
悉已究竟一切境界。
欲竭一切衆生貪愛大海。
欲裂一切諸邪見網。
欲燒一切衆生煩惱。
除滅愚闇普照一切。
令一切衆生離生死險難。
除滅三世愚癡闇冥。
放淨光明普照一切。
時諸梵天及自在天。
衆生主天等諸邪見天。
作如是言:我造衆生。
我為一切世間最勝。
我為最上。
我為第一。
是諸天等。
見婆羅門修大苦行。
五熱炙身。
見如是已,各於諸禅不得滋味。
來詣其所。
時婆羅門。
以自在力而為說法。
令滅邪見舍離我心。
發大慈悲普覆衆生。
長養菩提正直之心。
開四種道求佛法身。
随所應化悉能示現。
佛微妙音一切悉聞無有障礙。
複有一萬魔。
在虛空中。
以種種摩尼寶華散婆羅門。
告善财言:善男子,此婆羅門苦行力故。
放大光明。
令我宮殿諸莊嚴具悉如聚墨。
我不複樂。
即與無量諸天天女眷屬圍繞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複有一萬他化自在天。
在虛空中。
各持天華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苦行力故。
放大光明。
令我宮殿諸莊嚴具悉如聚墨。
我不複樂。
即與眷屬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令我於心而得自在。
於煩惱中而得自在。
於受生中而得自在。
除滅障礙而得自在。
於一切三昧而得自在。
於莊嚴具而得自在。
於壽命中而得自在。
乃至令我於一切佛法而得自在。
複有一萬化自在天。
在虛空中。
以天妓樂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
放大光明。
照我宮殿及莊嚴具。
照已悉令我等不樂五欲不求欲樂身心柔軟。
與眷屬俱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淨心。
明淨心。
善奇特心。
柔軟心。
歡喜心。
乃至逮得清淨十力。
長養離生出生無量清淨之身。
乃至得佛清淨法身。
得清淨口。
微妙音聲遍至一切無所障礙。
乃至得一切智。
複有一萬兜率陀天。
與其眷屬在虛空中。
雨一切末香雲。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我自於宮殿不樂須臾來詣其所。
為我解說無著之法。
少欲知足。
長養善根。
發菩提心。
乃至究竟一切佛法。
複有一萬諸天三十三天及阿脩羅。
與眷屬俱在虛空中。
雨曼陀羅華雲。
摩诃曼陀羅華雲。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我於天樂不須臾樂著。
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遠離欲樂。
乃至為我說無常法變易不祝斷除一切放逸高慢。
長養發起菩提之心。
又善男子,我見此婆羅門時。
須彌山頂六種震動。
我於爾時,心大恐怖。
專求一切智。
複有一萬大龍王。
伊那槃那難陀跋難陀等。
興黑栴檀香雲。
諸龍王女出妙樂音。
雨天華雲天香水雲。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龍王宮殿。
令諸龍王離熱沙苦金翅鳥怖。
滅瞋恚熱身體清涼。
發歡喜心。
發喜心已,而為說法。
厭惡龍趣至誠悔過除滅業障。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乃至住一切智。
複有一萬夜叉王。
種種供養此婆羅門及以善财。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我及羅刹鸠槃荼等。
悉於衆生發大慈心。
無所堯害。
慈心力故。
不樂宮殿。
與眷屬俱來詣其所。
彼婆羅門。
以大慈心蔭覆我等。
令我歡喜身心柔軟安隐快樂。
為我說法。
乃至令無量夜叉羅刹鸠槃荼等。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複有一萬乾闼婆王。
在虛空中。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放大光明照我宮殿。
悉令我等得不思議樂。
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乃至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
複有一萬阿脩羅王。
在虛空中。
右膝胡跪一心合掌。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一切阿脩羅宮殿大地大海皆悉震動。
我等爾時除滅高心。
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遠離一切谄曲幻心。
得深法忍。
安住不動。
具足十力。
複有一萬迦樓羅王。
勇力持等。
化為外道童子,在虛空中。
作如是言:乃至為我說法。
安立大慈。
贊歎大悲。
度生死海。
沒於五欲泥者,歎淨直心門。
生慧方便翅。
随其所應皆悉化度。
複有一萬緊那羅王。
在虛空中。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於我寶多羅樹中。
金鈴網中。
寶嬰珞中。
諸寶樹中。
種種樂器中。
自然演出微妙音聲。
佛聲法聲比丘僧聲。
不退轉諸菩薩聲。
菩提心聲。
某方某國有某菩薩。
發菩提心。
修行苦行。
修大布施。
莊嚴道常往詣道常成正覺聲。
善男子,我聞是聲即大歡喜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令無量衆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複有無量欲界諸天。
在虛空中。
供養恭敬。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放大光明。
乃至普照阿鼻地獄。
除滅苦痛。
若有衆生見斯光者命終生天。
知報恩故舍五欲樂。
來詣其所樂觀無厭。
為我說法。
乃至令無量衆生發菩提心。
爾時善财童子,聞奇特法。
心大歡喜。
於婆羅門所。
發起真實善知識心。
頭面禮足。
如是白言:向疑聖教。
違知識教。
唯願大聖。
受我悔過。
時婆羅門。
為善财童子,而說偈言: 欲求菩提者,當順知識教。
除滅諸疑惑,一心常恭敬。
修習於正道,知法真實相。
安住於道場,成就佛菩提。
爾時善财童子,即登刀山自投火聚。
未至中間。
即得菩薩安住三昧。
既至火焰。
複得菩薩寂靜安樂照明三昧。
得三昧已,白言:甚奇。
大聖。
如是刀山及大火聚。
我身觸時安隐快樂。
時婆羅門。
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唯成此菩薩無盡法門。
明淨法王諸菩薩行。
滿足諸願。
悉滅衆生煩惱邪見。
得不退轉。
不可盡心。
離懈怠心。
一切無畏。
得金剛那羅延藏。
究竟大境界。
無有疲倦。
遠離諸垢。
不動如風輪。
精進不退。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饒益衆生。
如是法門。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師子奮迅。
有一童女名彌多羅尼。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禮足繞無數匝。
觀察無厭辭退南行。
作如是言:善男子,莫作是念。
莫作是念。
此是大聖。
具足金剛智慧光明。
精進不退。
悉已究竟一切境界。
欲竭一切衆生貪愛大海。
欲裂一切諸邪見網。
欲燒一切衆生煩惱。
除滅愚闇普照一切。
令一切衆生離生死險難。
除滅三世愚癡闇冥。
放淨光明普照一切。
時諸梵天及自在天。
衆生主天等諸邪見天。
作如是言:我造衆生。
我為一切世間最勝。
我為最上。
我為第一。
是諸天等。
見婆羅門修大苦行。
五熱炙身。
見如是已,各於諸禅不得滋味。
來詣其所。
時婆羅門。
以自在力而為說法。
令滅邪見舍離我心。
發大慈悲普覆衆生。
長養菩提正直之心。
開四種道求佛法身。
随所應化悉能示現。
佛微妙音一切悉聞無有障礙。
複有一萬魔。
在虛空中。
以種種摩尼寶華散婆羅門。
告善财言:善男子,此婆羅門苦行力故。
放大光明。
令我宮殿諸莊嚴具悉如聚墨。
我不複樂。
即與無量諸天天女眷屬圍繞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複有一萬他化自在天。
在虛空中。
各持天華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苦行力故。
放大光明。
令我宮殿諸莊嚴具悉如聚墨。
我不複樂。
即與眷屬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令我於心而得自在。
於煩惱中而得自在。
於受生中而得自在。
除滅障礙而得自在。
於一切三昧而得自在。
於莊嚴具而得自在。
於壽命中而得自在。
乃至令我於一切佛法而得自在。
複有一萬化自在天。
在虛空中。
以天妓樂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
放大光明。
照我宮殿及莊嚴具。
照已悉令我等不樂五欲不求欲樂身心柔軟。
與眷屬俱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淨心。
明淨心。
善奇特心。
柔軟心。
歡喜心。
乃至逮得清淨十力。
長養離生出生無量清淨之身。
乃至得佛清淨法身。
得清淨口。
微妙音聲遍至一切無所障礙。
乃至得一切智。
複有一萬兜率陀天。
與其眷屬在虛空中。
雨一切末香雲。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我自於宮殿不樂須臾來詣其所。
為我解說無著之法。
少欲知足。
長養善根。
發菩提心。
乃至究竟一切佛法。
複有一萬諸天三十三天及阿脩羅。
與眷屬俱在虛空中。
雨曼陀羅華雲。
摩诃曼陀羅華雲。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我於天樂不須臾樂著。
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遠離欲樂。
乃至為我說無常法變易不祝斷除一切放逸高慢。
長養發起菩提之心。
又善男子,我見此婆羅門時。
須彌山頂六種震動。
我於爾時,心大恐怖。
專求一切智。
複有一萬大龍王。
伊那槃那難陀跋難陀等。
興黑栴檀香雲。
諸龍王女出妙樂音。
雨天華雲天香水雲。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龍王宮殿。
令諸龍王離熱沙苦金翅鳥怖。
滅瞋恚熱身體清涼。
發歡喜心。
發喜心已,而為說法。
厭惡龍趣至誠悔過除滅業障。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乃至住一切智。
複有一萬夜叉王。
種種供養此婆羅門及以善财。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我及羅刹鸠槃荼等。
悉於衆生發大慈心。
無所堯害。
慈心力故。
不樂宮殿。
與眷屬俱來詣其所。
彼婆羅門。
以大慈心蔭覆我等。
令我歡喜身心柔軟安隐快樂。
為我說法。
乃至令無量夜叉羅刹鸠槃荼等。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複有一萬乾闼婆王。
在虛空中。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放大光明照我宮殿。
悉令我等得不思議樂。
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乃至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
複有一萬阿脩羅王。
在虛空中。
右膝胡跪一心合掌。
恭敬供養。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一切阿脩羅宮殿大地大海皆悉震動。
我等爾時除滅高心。
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遠離一切谄曲幻心。
得深法忍。
安住不動。
具足十力。
複有一萬迦樓羅王。
勇力持等。
化為外道童子,在虛空中。
作如是言:乃至為我說法。
安立大慈。
贊歎大悲。
度生死海。
沒於五欲泥者,歎淨直心門。
生慧方便翅。
随其所應皆悉化度。
複有一萬緊那羅王。
在虛空中。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於我寶多羅樹中。
金鈴網中。
寶嬰珞中。
諸寶樹中。
種種樂器中。
自然演出微妙音聲。
佛聲法聲比丘僧聲。
不退轉諸菩薩聲。
菩提心聲。
某方某國有某菩薩。
發菩提心。
修行苦行。
修大布施。
莊嚴道常往詣道常成正覺聲。
善男子,我聞是聲即大歡喜來詣其所。
為我說法。
令無量衆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複有無量欲界諸天。
在虛空中。
供養恭敬。
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
放大光明。
乃至普照阿鼻地獄。
除滅苦痛。
若有衆生見斯光者命終生天。
知報恩故舍五欲樂。
來詣其所樂觀無厭。
為我說法。
乃至令無量衆生發菩提心。
爾時善财童子,聞奇特法。
心大歡喜。
於婆羅門所。
發起真實善知識心。
頭面禮足。
如是白言:向疑聖教。
違知識教。
唯願大聖。
受我悔過。
時婆羅門。
為善财童子,而說偈言: 欲求菩提者,當順知識教。
除滅諸疑惑,一心常恭敬。
修習於正道,知法真實相。
安住於道場,成就佛菩提。
爾時善财童子,即登刀山自投火聚。
未至中間。
即得菩薩安住三昧。
既至火焰。
複得菩薩寂靜安樂照明三昧。
得三昧已,白言:甚奇。
大聖。
如是刀山及大火聚。
我身觸時安隐快樂。
時婆羅門。
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唯成此菩薩無盡法門。
明淨法王諸菩薩行。
滿足諸願。
悉滅衆生煩惱邪見。
得不退轉。
不可盡心。
離懈怠心。
一切無畏。
得金剛那羅延藏。
究竟大境界。
無有疲倦。
遠離諸垢。
不動如風輪。
精進不退。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饒益衆生。
如是法門。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師子奮迅。
有一童女名彌多羅尼。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禮足繞無數匝。
觀察無厭辭退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