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關燈


    分别諸法真實之藏。

    雲何得正念力。

    受持一切清淨法輪。

    未曾忘失。

    雲何得淨趣力。

    於一切趣普照諸法。

    雲何得智慧力。

    於一切法得決定智了真實義。

    爾時良醫。

    謂善财言:善男子,汝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耶。

    答言唯然。

    爾時良醫下師子座。

    五體投地敬禮善财。

    禮已,散妙金華。

    諸雜寶華。

    無價摩尼。

    勝末栴檀。

    無價寶衣。

    而以覆之。

    以如是等衆妙供具。

    而供養之。

    敬重贊歎。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若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為守護一切佛性。

    嚴淨一切諸佛刹性。

    化衆生性。

    為一切衆生說如法性。

    順一切業性。

    成滿一切菩薩行性。

    不斷一切諸大願性。

    解離欲性。

    智慧明淨普照三世一切法性。

    建解脫性。

    為一切佛之所護持。

    一切諸佛常共護念。

    善能随順一切菩薩。

    一切賢聖。

    皆悉随喜為一切梵天恭敬禮拜。

    一切諸天恭敬供養。

    一切夜叉王之所建立。

    一切羅刹王恭敬供養。

    一切龍王而頂戴之。

    一切緊那羅王敬心贊歎。

    一切世界王皆悉敬念。

    彼為安慰一切衆生。

    滅三惡道遠離衆難。

    救拔一切貧窮根本。

    安置天人快樂之處。

    遇善知識未曾遠離。

    聞佛妙法發菩提心因淨菩提心枝。

    得明淨光照菩薩道。

    順菩薩智住菩薩地。

    善男子,當知菩薩能為一切衆生。

    作甚難事。

    難值難見。

    為一切衆生而作父母。

    莊嚴衆生。

    攝取一切諸天世人。

    除滅衆生無量苦難。

    守護衆生遠離憂惱。

    菩薩為大風輪。

    安持衆生。

    不令墜落三惡道故。

    菩薩為大地。

    生長一切諸善根故。

    菩薩為大海。

    具足無盡功德藏故。

    菩薩為日。

    明淨慧光。

    普照世間。

    滅癡闇故。

    菩薩為須彌山王。

    功德善根最高大故。

    菩薩為月。

    令一切衆生悉清涼故。

    菩薩為大将。

    悉能降伏一切魔故。

    菩薩為善丈夫。

    於法城中為君王故。

    菩薩為火。

    能燒衆生諸貪愛故。

    菩薩為雲。

    雨甘露法故。

    菩薩為正見。

    悉能長養諸妙根故。

    菩薩為方。

    顯法海故。

    菩薩為橋。

    令諸衆生度生死海故。

    爾時良醫。

    稱揚贊歎善财童子及諸菩薩。

    已即從口中放大光雲。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照已,時大千世界。

    大神力天乃至諸梵天等。

    悉詣良醫。

    時彼良醫。

    即為方便。

    随順分别廣演顯現。

    說輪字莊嚴光經。

    時彼大衆。

    聞此經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不退轉。

    所應作已還昇本座。

    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已成就所言不虛法門。

    分别了知三千大千世界諸天語言:諸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語言:如此三千大千世界。

    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

    亦複如是,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所言不虛法門。

    雲何能說諸菩薩行。

    彼諸菩薩随順深入衆生一切相海。

    随順深入衆生一切施設海。

    随順深入諸名号海。

    随順深入諸語言海。

    随順深入諸句相續海。

    随順深入諸解說句次第海。

    随順深入諸解說句相續次第海。

    随順深入諸如來海。

    随順深入分别諸句海。

    随順深入一切衆生諸語言海。

    逮得一切圓滿莊嚴微妙音聲。

    出生分别諸文字輪。

    善男子,於此南方。

    有一國土名曰住林。

    彼有長者名曰解脫。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

    向菩薩道修菩薩道。

    成菩薩道思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於良醫所聞此法門。

    發深淨信心。

    恭敬於法。

    決定知見。

    因善知識。

    得薩婆若。

    頭面禮足。

    乃至辭退南行。

     爾時善财童子,正念菩薩所言不虛法門。

    入菩薩語言海。

    念一切衆生微細方便海。

    思惟菩薩諸垢淨法。

    出生菩薩善根光明。

    淨修菩薩教化衆生巧方便門。

    明淨菩薩攝衆生智。

    堅固菩薩正直心力。

    長養菩薩深心之力。

    淨修菩薩種種欲力。

    信菩薩心。

    遠離諸惡。

    願心堅固。

    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心無疲倦。

    勇猛精進心不退轉。

    具不可壞淨信心力。

    金剛那羅延。

    所不能壞。

    攝取一切善知識教。

    無礙境界皆悉清淨。

    無垢境界妙心現前。

    逮得普眼方便光明陀羅尼地。

    了法界地心常現前。

    知平等地非地。

    莊嚴清淨。

    不著我所無二境界。

    逮得清淨無礙智慧。

    了知法地無所障礙。

    知諸方地而不退轉。

    分别了知一切業地。

    嚴淨顯現諸佛大地。

    得智慧輪分别三世。

    逮得普樂光明三昧。

    遍照身心。

    順至一切諸境界地。

    如來智慧普照境界。

    興起一切智慧波浪身。

    常不離佛法勢力。

    為諸如來之所護持。

    其心悉與一切佛等。

    随順智慧普照一切。

    其身充滿一切刹網。

    成就大願。

    己身容受一切法界。

    如是念已,漸漸遊行。

    經十二年至住林國。

    周遍推求解脫長者,見已禮足。

    於一面祝作如是念。

    我得善利。

    見善知識。

    善知識者出興世難。

    至其所難。

    得值遇難。

    得見知難。

    得親近難。

    得共住難。

    得其意難。

    得随順難。

    念已,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欲值一切佛。

    欲見一切佛。

    欲得一切佛意。

    欲知一切佛心。

    欲得一切諸佛三昧。

    随順一切佛一切大願。

    欲滿一切佛一切大願。

    欲求一切佛智慧光明。

    欲自身中出一切佛。

    欲得諸明知一切佛自在神通。

    欲淨一切佛力無畏法。

    欲聞一切佛法心無厭足。

    欲受一切佛法。

    欲持一切佛法。

    欲分别一切佛法。

    欲護一切佛教。

    欲與一切諸菩薩同。

    欲與菩薩同善根友。

    欲具菩薩諸波羅蜜。

    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