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關燈
現梵宮。

    或現人宮。

    或現閻羅王宮。

    或現地獄餓鬼畜生處。

    大悲智慧及諸大願不可沮壞。

    攝取衆生不舍方便。

    或以名号教化。

    或以憶念教化。

    或以音聲教化。

    或以圓滿光明教化。

    或以光明網教化。

    随其所應悉現其前。

    現處處莊嚴。

    不離佛所。

    不離樓閣座。

    而普現十方。

    或放化身雲。

    或現無二身。

    遊行十方教化衆生。

    或現聲聞色像。

    或現梵天色像。

    或現一切苦行色像。

    或現良醫色像。

    或現商人色像。

    或現正命色像。

    或現妓人色像。

    或現天色像。

    或現一切技術色像。

    或現一切城邑聚落京都色像。

    随其所應往詣其所。

    或現種種色身音聲。

    教化衆生。

    或現諸語言法。

    種種威儀。

    種種菩薩行。

    種種巧術。

    一切智明為世間燈。

    普照衆生。

    業報莊嚴。

    分别諸方。

    悉行圓滿菩薩諸行。

    悉現一切城邑聚落京都。

    化度衆生。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安住樓閣出。

    與一切同行諸菩薩俱。

    金剛力士常随侍衛。

    本願足天。

    樂聞法地天。

    常習大悲泉池方天。

    除滅愚癡夜天。

    出生佛晝日天。

    莊嚴正法界虛空河天。

    度衆生生死海天。

    長養一切善根薩婆若山天。

    莊嚴一切衆生身滿足諸願供養一切佛身天。

    守護一切衆生城天。

    守護一切衆生夜叉王。

    令一切衆生歡喜乾闼婆王。

    除滅一切餓鬼趣鸠槃茶王。

    於生死海拔濟衆生迦樓羅王正求薩婆若阿脩羅王。

    見佛歡喜無厭足摩睺羅伽王。

    常厭生死諸天王,常敬禮佛諸梵天王等。

    俱詣佛所頭面禮足。

    設諸供養已,辭遊南方。

    爾時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

    見文殊師利童子,以菩薩莊嚴而自莊嚴。

    出祇洹林遊行南方。

    見已作如是念。

    我今當與文殊師利菩薩俱行。

    爾時尊者舍利弗。

    與六千比丘眷屬圍繞。

    從自房出來詣佛所禮足辭退。

    向文殊師利。

    此六千比丘。

    是舍利弗共行弟子。

    皆新出家。

    其名曰海智比丘。

    大善調伏比丘。

    功德光比丘。

    大童子比丘。

    電光興比丘。

    清淨行比丘。

    天妙德比丘。

    因陀羅慧比丘。

    梵天比丘。

    寂靜慧比丘。

    如是等六千比丘。

    已曾供養過去諸佛。

    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性樂清淨信心明徹。

    行諸大願觀佛境界。

    了法實相饒益衆生。

    常樂專求諸佛功德。

    此等比丘。

    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

    爾時尊者舍利弗。

    觀察大衆。

    告海智比丘言:汝可觀察文殊師利菩薩清淨之身。

    相好莊嚴。

    一切天人莫能思議。

    光明圓滿。

    令無量衆生發歡喜心。

    放大莊嚴妙光明網。

    除滅衆生無量苦惱。

    觀其眷屬成就善根。

    觀其遊步威儀庠序。

    所遊行處自然平正十方無礙。

    觀其功德所行道路。

    其傍悉有衆妙寶藏。

    自然發出。

    觀其供養過去諸佛善根依果。

    從衆林樹出莊嚴藏。

    觀彼一切諸天大王恭敬禮拜供養雲雨。

    海智。

    汝觀文殊師利。

    一切如來眉間毫相。

    放無量光。

    說諸佛法。

    悉入其頂。

    爾時尊者舍利弗。

    為諸比丘,贊說文殊師利無量功德諸大莊嚴。

    彼諸比丘,聞贊歎已皆悉歡喜。

    其心清淨離諸垢穢。

    身體柔軟調伏諸根。

    遠離障礙現見諸佛。

    正求菩提。

    逮得菩薩清淨諸根。

    具菩薩力長養大悲。

    入諸波羅蜜發弘誓願。

    悉見十方諸如來海。

    時諸比丘,白尊者舍利弗言唯然大師。

    願俱往詣文殊師利。

    爾時尊者舍利弗。

    與諸比丘往詣其所。

    到已謂文殊師利。

    此諸比丘,皆新出家。

    欲見仁者,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即為顯現菩薩自在。

    如象王回顧視比丘。

    時諸比丘頭面禮足。

    卻住一面合掌而立。

    作如是念。

    我等以此禮拜功德。

    知法實相如和上舍利弗。

    釋迦牟尼世尊,得清淨身相好音聲神力自在。

    如文殊師利。

    爾時文殊師利。

    告諸比丘,汝等當知。

    若善男子善女人。

    成就十種大心,則得佛地。

    況菩薩地。

    何等為十。

    所謂發廣大心。

    長養一切善根。

    究竟不退。

    心無厭足。

    見一切佛。

    恭敬供養。

    心無厭足。

    正求一切佛法。

    心無厭足。

    遍行菩薩諸波羅蜜。

    心無厭足。

    具足一切菩薩三昧。

    心無厭足。

    於一切三世流轉。

    心無厭足。

    嚴淨佛刹。

    充滿十方。

    心無厭足。

    教化成熟一切衆生。

    心無厭足。

    於一切刹。

    一切劫中。

    行菩薩行。

    心無厭足。

    發廣大心。

    修習一切佛刹微塵等諸波羅蜜。

    度脫一切衆生。

    具佛十力。

    心無厭足。

    若善男子善女人。

    成就如是十種大法,則能長養一切善根。

    離生死趣一切世間性。

    超出聲聞緣覺之地。

    生如來家。

    具足成就菩薩大願。

    行菩薩行住菩薩地。

    成就如來功德之力。

    降伏衆魔制諸外道。

    彼諸比丘聞此法已,皆得無礙淨眼三昧。

    悉見十方一切如來。

    及其眷屬無量衆生。

    亦見種種世界形類。

    衆寶宮殿。

    及諸微塵。

    乃至如來。

    十眼境界。

    皆悉睹見。

    彼諸如來以種種句身味身。

    種種辯才。

    微妙音聲。

    所說法海。

    皆悉聞知。

    彼世界中一切衆生。

    心念諸根。

    皆悉了知。

    知彼衆生過去未來諸趣受生。

    又能知彼過去未來各十劫事。

    知彼如來十種本生。

    十種成就菩提自在。

    十種轉法輪。

    十種神力。

    十種教誡。

    十種說法。

    十種辯才。

    得此三昧時。

    具足成就十種實際菩提之心。

    一萬三昧。

    一萬淨波羅蜜。

    得大智慧圓滿光明。

    菩薩十明住菩提心。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

    勸諸比丘,修普賢行住普賢行。

    彼諸比丘出生大願海。

    生大願海已,身心清淨。

    得不死通明。

    得是明已,不離此處。

    出生一切如來法身。

    充滿十方。

    具足一切佛法。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

    建立彼諸比丘菩提心已,與其眷屬漸遊南方。

    至覺城東。

    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

    過去諸佛所遊止處。

    亦是過去諸佛為菩薩時修苦行處。

    此處常為一切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