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聖王大子成就王相。
轉輪聖王令子在白象寶閻浮檀金座。
取四大海水。
上張羅幔。
種種莊嚴幢幡妓樂。
執金鐘香水。
灌子頂上。
即名為灌頂大王。
具足轉十善道故。
名轉輪聖王。
菩薩摩诃薩亦如是,受職時。
諸佛以智水灌是菩薩頂。
名灌頂法王。
具足佛十力故。
堕在佛數。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
大智慧職地。
以是職故。
菩薩摩诃薩受無量百千億萬苦行難事。
是菩薩得是職已,住法雲地。
無量功德智慧轉增。
佛子。
菩薩住法雲地。
如實知欲界集。
色界集。
無色界集。
如實知世間性集。
衆生性集。
識性集。
有為性集。
無為性集。
虛空性集。
法性集。
涅槃性集。
邪見諸煩惱性集。
如實知諸世間法成壞集。
聲聞道集。
辟支佛道集。
菩薩道集。
諸佛力無畏不共法色身法身集。
一切智集。
得佛道轉法輪示滅度集。
舉要言之。
如實知一切法差别集。
是菩薩以如是智慧。
随順菩提行。
如實知衆生化。
業化。
煩惱化。
諸見化。
世界化。
法界化。
聲聞化。
辟支佛化。
菩薩化。
如來化。
一切化。
分别無分别化。
是菩薩如實知佛力持。
法持。
業持。
煩惱持。
時持。
願持。
先世持。
行持。
劫壽持。
智持。
是菩薩住十地。
諸佛所有微細智。
所謂行微細智。
命終微細智。
受胎微細智。
出生微細智。
出家微細智。
得道微細智。
神力自在微細智。
轉法輪微細智。
持壽命微細智。
示涅槃微細智。
法久住微細智。
如是等微細智。
皆如實知。
又諸佛密處。
所謂身密。
口密。
意密。
知時非時密。
與菩薩授記密。
攝伏衆生密。
諸乘差别密。
八萬四千諸根差别密。
業如實所作密。
行得菩提密。
如是等密。
皆如實知。
是菩薩諸佛所有入劫智。
所謂一劫攝阿僧祇劫。
阿僧祇劫攝一劫。
有數劫攝無數劫。
無數劫攝有數劫。
一念攝劫。
劫攝一念。
劫攝非劫。
非劫攝劫。
有佛劫攝無佛劫。
無佛劫攝有佛劫。
過去未來劫攝現在劫。
現在劫攝過去未來劫。
未來過去劫攝現在劫。
現在劫攝未來過去劫。
長劫攝短劫。
短劫攝長劫。
諸劫攝相。
皆如實知。
是菩薩諸佛所入微塵智。
國土智。
衆生身心智。
衆生身心得道智。
衆生行智。
至一切處智。
遍行佛道智。
順行智。
逆行智。
不可思議智。
一切世間聲聞辟支佛菩薩所不能知。
皆如實知。
佛子。
諸佛智慧廣大無量。
菩薩住是地,則能得入如是智慧。
是菩薩摩诃薩。
随是地行。
得菩薩不可思議解脫。
無礙解脫。
淨行解脫。
普門明解脫。
如來藏解脫。
随無礙論解脫。
入三世解脫。
法性藏解脫。
明解脫。
勝進解脫。
是菩薩十解脫為首。
得如是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解脫。
百千萬無量阿僧祇三昧。
百千萬無量阿僧祇陀羅尼。
百千萬無量阿僧祇神通。
亦複如是,是菩薩成就如是智慧。
随順菩提。
成就無量念力。
能於一念頃。
至十方無量佛所。
無量法明。
無量法雨。
皆能受持。
譬如娑伽羅龍王所澍大雨。
唯除大海。
馀不能受。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如來微密雨大法雨。
一切衆生聲聞辟支佛。
乃至九地菩薩所不能受。
唯此菩薩住法雲地。
悉能受持。
譬如大海一龍王起大雲雨。
皆能堪受。
若二若三。
乃至無量無邊諸大龍王所起雲雨。
一時澍下。
皆能受持。
菩薩摩诃薩亦如是,住法雲地。
於一佛所。
能受大法明雨。
二佛三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
於一念中。
皆能堪受如是諸佛大法雲雨。
是故此地名法雲地。
解脫月言:佛子。
是菩薩。
於一念中。
能堪受幾所大法明雨。
答言:佛子。
譬如十方所有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微塵。
爾所微塵世界衆生。
假使皆得聞持陀羅尼。
為佛侍者,為大聲聞多聞第一。
如金剛蓮華上佛。
善伏比丘。
其一衆生成就如是多聞之力。
馀亦如是,一人所受。
馀不重問。
如是一切各各不同。
於意雲何。
是一切衆生受持多聞力為多不。
答言甚多。
不可稱計。
佛子。
我今為汝說。
是菩薩住法雲地。
於一念頃。
於一佛所受三世法藏大法明雨。
上一切衆生多聞之力。
百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谕所不能及。
如一佛所聞。
十方世界微塵諸佛。
皆能受持大法明雨。
複能過此無量無邊。
於一念頃。
亦能受持。
是故名為法雲地。
佛子。
菩薩摩诃薩。
住法雲地。
自從願力生大慈悲。
福德智慧。
以為密雲。
現種種身。
以為雜色雲。
通明無畏。
以為電光。
震大雷音。
說法降魔。
一念一時。
能於上所說微塵世界。
皆悉周普。
以雨善法甘露法雨。
滅諸衆生随心所樂無明所起煩惱焰故。
是故名為法雲地。
複次佛子。
菩薩摩诃薩。
住法雲地。
於一世界。
從兜率天來下。
乃至示大涅槃。
一切佛事。
随所度衆生。
皆現神力。
若二若三。
乃至如上微塵數世界。
又複過是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
從兜率天來下。
乃至示大涅槃。
一切佛事。
随所度衆生。
皆現神力。
是菩薩住此地。
於智慧中。
得上自在力。
或以狹國為廣。
廣國為狹。
或以垢國為淨。
淨國為垢。
如是一切世界。
皆有神力。
是菩薩或於一微塵中。
置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川。
而不迫迮。
或二或三。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諸莊嚴事。
示入一塵。
或以一世界莊嚴事。
示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或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衆生。
置一世界中。
而不迫迮。
或以一世界衆生。
置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中。
或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入一塵中。
而不惱衆生。
或於一塵中。
示一切佛神通力莊嚴之事。
或於一念中。
現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身。
於一身中。
示無量手。
以一一手。
執恒沙蓮華。
以
轉輪聖王令子在白象寶閻浮檀金座。
取四大海水。
上張羅幔。
種種莊嚴幢幡妓樂。
執金鐘香水。
灌子頂上。
即名為灌頂大王。
具足轉十善道故。
名轉輪聖王。
菩薩摩诃薩亦如是,受職時。
諸佛以智水灌是菩薩頂。
名灌頂法王。
具足佛十力故。
堕在佛數。
是名諸菩薩摩诃薩。
大智慧職地。
以是職故。
菩薩摩诃薩受無量百千億萬苦行難事。
是菩薩得是職已,住法雲地。
無量功德智慧轉增。
佛子。
菩薩住法雲地。
如實知欲界集。
色界集。
無色界集。
如實知世間性集。
衆生性集。
識性集。
有為性集。
無為性集。
虛空性集。
法性集。
涅槃性集。
邪見諸煩惱性集。
如實知諸世間法成壞集。
聲聞道集。
辟支佛道集。
菩薩道集。
諸佛力無畏不共法色身法身集。
一切智集。
得佛道轉法輪示滅度集。
舉要言之。
如實知一切法差别集。
是菩薩以如是智慧。
随順菩提行。
如實知衆生化。
業化。
煩惱化。
諸見化。
世界化。
法界化。
聲聞化。
辟支佛化。
菩薩化。
如來化。
一切化。
分别無分别化。
是菩薩如實知佛力持。
法持。
業持。
煩惱持。
時持。
願持。
先世持。
行持。
劫壽持。
智持。
是菩薩住十地。
諸佛所有微細智。
所謂行微細智。
命終微細智。
受胎微細智。
出生微細智。
出家微細智。
得道微細智。
神力自在微細智。
轉法輪微細智。
持壽命微細智。
示涅槃微細智。
法久住微細智。
如是等微細智。
皆如實知。
又諸佛密處。
所謂身密。
口密。
意密。
知時非時密。
與菩薩授記密。
攝伏衆生密。
諸乘差别密。
八萬四千諸根差别密。
業如實所作密。
行得菩提密。
如是等密。
皆如實知。
是菩薩諸佛所有入劫智。
所謂一劫攝阿僧祇劫。
阿僧祇劫攝一劫。
有數劫攝無數劫。
無數劫攝有數劫。
一念攝劫。
劫攝一念。
劫攝非劫。
非劫攝劫。
有佛劫攝無佛劫。
無佛劫攝有佛劫。
過去未來劫攝現在劫。
現在劫攝過去未來劫。
未來過去劫攝現在劫。
現在劫攝未來過去劫。
長劫攝短劫。
短劫攝長劫。
諸劫攝相。
皆如實知。
是菩薩諸佛所入微塵智。
國土智。
衆生身心智。
衆生身心得道智。
衆生行智。
至一切處智。
遍行佛道智。
順行智。
逆行智。
不可思議智。
一切世間聲聞辟支佛菩薩所不能知。
皆如實知。
佛子。
諸佛智慧廣大無量。
菩薩住是地,則能得入如是智慧。
是菩薩摩诃薩。
随是地行。
得菩薩不可思議解脫。
無礙解脫。
淨行解脫。
普門明解脫。
如來藏解脫。
随無礙論解脫。
入三世解脫。
法性藏解脫。
明解脫。
勝進解脫。
是菩薩十解脫為首。
得如是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解脫。
百千萬無量阿僧祇三昧。
百千萬無量阿僧祇陀羅尼。
百千萬無量阿僧祇神通。
亦複如是,是菩薩成就如是智慧。
随順菩提。
成就無量念力。
能於一念頃。
至十方無量佛所。
無量法明。
無量法雨。
皆能受持。
譬如娑伽羅龍王所澍大雨。
唯除大海。
馀不能受。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如來微密雨大法雨。
一切衆生聲聞辟支佛。
乃至九地菩薩所不能受。
唯此菩薩住法雲地。
悉能受持。
譬如大海一龍王起大雲雨。
皆能堪受。
若二若三。
乃至無量無邊諸大龍王所起雲雨。
一時澍下。
皆能受持。
菩薩摩诃薩亦如是,住法雲地。
於一佛所。
能受大法明雨。
二佛三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
於一念中。
皆能堪受如是諸佛大法雲雨。
是故此地名法雲地。
解脫月言:佛子。
是菩薩。
於一念中。
能堪受幾所大法明雨。
答言:佛子。
譬如十方所有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微塵。
爾所微塵世界衆生。
假使皆得聞持陀羅尼。
為佛侍者,為大聲聞多聞第一。
如金剛蓮華上佛。
善伏比丘。
其一衆生成就如是多聞之力。
馀亦如是,一人所受。
馀不重問。
如是一切各各不同。
於意雲何。
是一切衆生受持多聞力為多不。
答言甚多。
不可稱計。
佛子。
我今為汝說。
是菩薩住法雲地。
於一念頃。
於一佛所受三世法藏大法明雨。
上一切衆生多聞之力。
百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谕所不能及。
如一佛所聞。
十方世界微塵諸佛。
皆能受持大法明雨。
複能過此無量無邊。
於一念頃。
亦能受持。
是故名為法雲地。
佛子。
菩薩摩诃薩。
住法雲地。
自從願力生大慈悲。
福德智慧。
以為密雲。
現種種身。
以為雜色雲。
通明無畏。
以為電光。
震大雷音。
說法降魔。
一念一時。
能於上所說微塵世界。
皆悉周普。
以雨善法甘露法雨。
滅諸衆生随心所樂無明所起煩惱焰故。
是故名為法雲地。
複次佛子。
菩薩摩诃薩。
住法雲地。
於一世界。
從兜率天來下。
乃至示大涅槃。
一切佛事。
随所度衆生。
皆現神力。
若二若三。
乃至如上微塵數世界。
又複過是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
從兜率天來下。
乃至示大涅槃。
一切佛事。
随所度衆生。
皆現神力。
是菩薩住此地。
於智慧中。
得上自在力。
或以狹國為廣。
廣國為狹。
或以垢國為淨。
淨國為垢。
如是一切世界。
皆有神力。
是菩薩或於一微塵中。
置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川。
而不迫迮。
或二或三。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諸莊嚴事。
示入一塵。
或以一世界莊嚴事。
示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或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衆生。
置一世界中。
而不迫迮。
或以一世界衆生。
置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中。
或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入一塵中。
而不惱衆生。
或於一塵中。
示一切佛神通力莊嚴之事。
或於一念中。
現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身。
於一身中。
示無量手。
以一一手。
執恒沙蓮華。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