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四谛品第四之二 諸佛子。

    饒益世界如是等四谛名。

    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

    随諸衆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言苦谛者,於鮮少世界。

    或名惡逆心。

    或名不長慧。

    或名邪念。

    或名流轉。

    或名無慚愧。

    或名貪根。

    或名熾然。

    或名刺棘。

    或名火山。

    或名憂惱。

    所言苦集谛者,或名廣地。

    或名來起。

    或名遠智。

    或名衆惱。

    或名恐怖。

    或名放逸。

    或名大失。

    或名著處。

    或名無主。

    或名相續。

    所言苦滅谛者,或名具足滿。

    或名甘露。

    或名非我所。

    或名無主。

    或名虛妄斷。

    或名安樂祝或名無量。

    或名斷流。

    或名非趣。

    或名不二。

    所名苦滅道谛者,或名光明。

    或名堅實。

    或名知深義。

    或名正業。

    或名非生滅。

    或名非相續。

    或名淨導。

    或名正趣。

    或名淨方便。

    或名勝見。

    諸佛子。

    鮮少世界如是等四谛名。

    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

    随諸衆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谛者,於知足世界。

    或名流轉。

    或名失利。

    或名染污障。

    或名重擔。

    或名惡形。

    或名内惡。

    或名非專到。

    或名害處。

    或名苦惱。

    所言苦集谛者,或名能持。

    或名方便。

    或名過時。

    或名非實法。

    或名無底。

    或名攝受。

    或名離戒。

    或名煩惱法。

    或名無量見。

    或名惡聚。

    所言苦滅谛者,或名壞身。

    或名不放逸。

    或名真實。

    或名等等。

    或名清淨。

    或名離生。

    或名離曲。

    或名無相。

    或名具足。

    或名不生。

    所言苦滅道谛者,或名境界言斷。

    或名功德聚。

    或名順義。

    或名廣方便。

    或名虛妄荊或名住壽道。

    或名可稱數。

    或名正念。

    或名常道。

    或名解脫。

    諸佛子。

    知足世界如是等四谛名。

    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

    随諸衆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谛者,於所求世界。

    或名害。

    或名壞瓶。

    或名我所。

    或名身趣。

    或名流轉。

    或名衰主。

    或名苦。

    或名輕飄。

    或名無味。

    或名來去。

    所名苦集谛者,或名行。

    或名憤毒。

    或名惡行。

    或名受枝。

    或名不起疾。

    或名雜毒。

    或名虛稱。

    或名離勝。

    或名熾然。

    或名驚駭。

    所名苦滅谛者,或名非聚。

    或名非處。

    或名妙藥。

    或名不可壞。

    或名不沒。

    或名不可量。

    或名大。

    或名覺枝。

    或名離染。

    或名障礙。

    所名苦滅道谛者,或名勝行。

    或名離欲。

    或名谛究竟。

    或名入深義。

    或名實究竟。

    或名淨現。

    或名持念。

    或名離障。

    或名救濟。

    或名勝枝。

    諸佛子。

    所求世界。

    如是等四谛名。

    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

    随諸衆生所應調伏作如。

     是說。

    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谛者,於解脫音世界。

    或名匿疵。

    或名衆生。

    或名依枝。

    或名壞勝。

    或名障礙。

    或名駛流。

    或名遠。

    或名藏。

    或名受。

    或名苦枝。

    所名苦集谛者,或名遏調伏。

    或名心趣。

    或名能縛。

    或名常念。

    或名彼邊。

    或名離修。

    或名虛妄。

    或名門。

    或名輕飄。

    或名隐覆。

    所言苦滅谛者,或名非處。

    或名無上勝。

    或名不還。

    或名滅诤。

    或名校或名無害。

    或名善祝或名無荊或名廣。

    或名無價等。

    所言苦滅道谛者,或名自見令見。

    或名摧敵。

    或名分别櫻或名入相。

    或名難得。

    或名無量義。

    或名能起明。

    或名和合道。

    或名向不動。

    或名勝義。

    諸佛子。

    解脫音世界如是等四谛名。

    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

    随諸衆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

    如此娑婆世界及十方佛刹說四谛名。

    如是東方百千億不可量不可數不可思議不可稱無等無邊無分齊不可說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中。

    說四谛名。

    各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

    随諸衆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 △如來光明覺品第五 爾時世尊,從兩足相輪。

    放百億光明。

    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百億閻浮提。

    百億弗婆提。

    百億拘伽尼。

    百億郁單越。

    百億大海。

    百億金剛圍山。

    百億菩薩生。

    百億菩薩出家。

    百億佛始成正覺。

    百億如來轉法輪。

    百億如來般泥洌百億須彌山王。

    百億四天王天。

    百億三十三天。

    百億時天。

    百億兜率陀天。

    百億化樂天。

    百億他化樂天。

    百億梵天。

    百億光音天。

    百億遍淨天。

    百億果實天。

    百億色究竟天。

    此世界所有一切悉現。

    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

    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繞。

    百億閻浮提亦複如是,以佛神力故。

    百億閻浮提。

    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

    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

    來詣佛所。

    所謂文殊師利菩薩。

    覺首菩薩。

    财首菩薩。

    寶首菩薩。

    德首菩薩。

    目首菩薩。

    精進首菩薩。

    法首菩薩。

    智首菩薩。

    賢首菩薩。

    是諸菩薩所從來國。

    金色世界。

    樂色。

    華色。

    薝蔔華色。

    青蓮華色。

    金色。

    寶色。

    金剛色。

    玻璃色。

    如實色世界。

    各於本國佛所。

    所謂不動智佛。

    智慧火佛。

    淨智佛。

    具威儀智佛。

    明星智佛。

    究竟智佛。

    無上智佛。

    自在智佛。

    梵天智佛。

    伏怨智佛所。

    淨修梵行。

    爾時文殊師利。

    以偈頌曰: 若有知正覺,解脫離諸漏。

    不著一切世,彼非淨道眼。

    若有知如來,觀察無所有。

    知法散滅相,彼人疾作佛。

     能見此世界,一切處無著。

    如來身亦然,是人疾成佛。

    若於佛法中,其心随平等。

    入不二法門,彼人難思議。

     若見我及佛,安住平等相。

    彼住無所住,遠離一切有。

    色受無有數,想行識亦然。

    能如是知者,彼是大牟尼。

     見者無所有,所見法亦無。

    明了一切法,彼能照世間。

    一念見諸佛,出現于世間。

    而實無所起,彼人大名稱。

     無我無衆生,亦無有敗壞。

    若轉如是相,彼則無上人。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

     如此處文殊師利說偈。

    一切處亦複如是, 爾時光明過此世界。

    遍照東方十佛國土。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彼一一世界中。

    百億閻浮提。

    乃至百億色究竟天。

    世界所有一切悉現。

    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

    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繞。

    彼一一世界中。

    百億閻浮提亦複如是,佛神力故。

    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

    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

    來詣佛所。

    所謂文殊師利。

    乃至賢首等。

    是諸菩薩所從來國。

    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

    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