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無上道。
超出三界,見趣下路,當願衆生。
謙下柔軟,入佛深法,若見險路。
當願衆生,棄捐惡道,滅除邪見。
若見直路,當願衆生,得中正意。
身口無曲,見道揚塵,當願衆生。
永離塵穢,畢竟清淨,見道無塵。
當願衆生,大悲所熏,心意柔潤。
見深阬澗,當願衆生,向正法界。
滅除諸難,見聽訟堂,當願衆生。
說甚深法,一切和合,若見大樹。
當願衆生,離我诤心,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當願衆生,一切敬禮。
天人師仰,若見高山,當願衆生。
得無上善,莫能見頂,若見刺棘。
當願衆生,拔三毒刺,無賊害心。
見樹茂葉,當願衆生,以道自蔭。
入禅三昧,見樹好華,當願衆生。
開淨如華,相好滿具,見樹豐果。
當願衆生,起道樹行,成無上果。
見諸流水,當願衆生,得正法流。
入佛智海,若見陂水,當願衆生。
悉得諸佛,不壞正法,若見浴池。
當願衆生,入佛海智,問答無窮。
見人汲井,當願衆生,得如來辯。
不可窮盡,若見泉水,當願衆生。
善根無盡,境界無上,見山澗水。
當願衆生,洗濯塵垢,意解清淨。
若見橋梁,當願衆生,興造法橋。
度人不休,見修園圃,當願衆生。
耘除穢惡,不生欲根,見無憂林。
當願衆生,心得歡喜,永除憂惱。
見好園池,當願衆生,勤修衆善。
具足菩提,見嚴飾人,當願衆生。
三十二相,而自莊嚴,見素服人。
當願衆生,究竟得到,頭陀彼岸。
見志樂人,當願衆生,清淨法樂。
以道自娛,見愁憂人,當願衆生。
於有為法,心生厭離,見歡樂人。
當願衆生,得無上樂,憺怕無患。
見苦惱人,當願衆生,滅除衆苦。
得佛智慧,見強健人,當願衆生。
得金剛身,無有衰耄,見疾病人。
當願衆生,知身空寂,解脫衆苦。
見端正人,當願衆生,歡喜恭敬。
諸佛菩薩,見鬼陋人,當願衆生。
遠離鄙惡,以善自嚴,見報恩人。
當願衆生,常念諸佛,菩薩恩德。
見背恩人,當願衆生,常見賢聖。
不作衆惡,若見沙門,當願衆生。
寂靜調伏,究竟無馀,見婆羅門。
當願衆生,得真清淨,離一切惡。
若見仙人,當願衆生,向正真道。
究竟解脫,見苦行人,當願衆生。
堅固精勤,不退佛道,見著甲胄。
當願衆生,誓服法铠,得無師法。
見無铠仗,當願衆生,遠離衆惡。
親近善法,見論議人,當願衆生。
得無上辯,摧伏外道,見正命人。
當願衆生,得清淨命,威儀不異。
若見帝王,當願衆生,逮得法王。
轉無礙輪,見帝王子,當願衆生。
履佛子行,化生法中,若見長者,當願衆生,永離愛欲,深解佛法。
若見大臣,當願衆生,常得正念。
修行衆善,若見城郭,當願衆生。
得金剛身,心不可沮,若見王都。
當願衆生,明達遠照,功德自在。
若見妙色,當願衆生,得上妙色。
天人贊歎,入裡乞食,當願衆生。
入深法界,心無障礙,到人門戶。
當願衆生,入總持門,見諸佛法。
入人堂室,當願衆生,入一佛乘。
明達三世,遇難持戒,當願衆生。
不舍衆善,永度彼岸,見舍戒人。
當願衆生,超出衆難,度三惡道。
若見空缽,當願衆生,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若見滿缽,當願衆生。
具足成滿,一切善法,若得食時。
當願衆生,為法供養,志在佛道。
若不得食,當願衆生,遠離一切。
諸不善行,見慚愧人,當願衆生。
慚愧正行,調伏諸根,見無慚愧。
當願衆生,離無慚愧,普行大慈。
得香美食,當願衆生,知節少欲。
情無所著,得不美食,當願衆生。
具足成滿,無願三昧,得柔軟食。
當願衆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
得粗澀食,當願衆生,永得遠離。
世間愛味,若咽食時,當願衆生。
禅悅為食,法喜充滿,所食雜味。
當願衆生,得佛上味,化成甘露。
飯食已訖,當願衆生,德行充盈。
成十種力,若說法時,當願衆生。
得無盡辯,深達佛法,退坐出堂。
當願衆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當願衆生,深入佛道。
等達三世,澡浴身體,當願衆生。
身心無垢,光明無量,盛暑炎熾。
當願衆生,離煩惱熱,得清涼定。
隆寒冰結,當願衆生,究竟解脫。
無上清涼,諷誦經典,當願衆生。
得總持門,攝一切法,若見如來。
當願衆生,悉得佛眼,見諸最勝。
谛觀如來,當願衆生,悉睹十方。
端正如佛,見佛塔廟,當願衆生。
尊重如塔,受天人敬,敬心觀塔。
當願衆生,尊重如佛,天人宗仰。
頂禮佛塔,當願衆生,得道如佛。
無能見頂,右繞塔廟,當願衆生。
履行正路,究暢道意,繞塔三匝。
當願衆生,得一向意,勤求佛道。
贊詠如來,當願衆生,度功德岸。
歎無窮盡,贊佛相好,當願衆生。
光明神德
超出三界,見趣下路,當願衆生。
謙下柔軟,入佛深法,若見險路。
當願衆生,棄捐惡道,滅除邪見。
若見直路,當願衆生,得中正意。
身口無曲,見道揚塵,當願衆生。
永離塵穢,畢竟清淨,見道無塵。
當願衆生,大悲所熏,心意柔潤。
見深阬澗,當願衆生,向正法界。
滅除諸難,見聽訟堂,當願衆生。
說甚深法,一切和合,若見大樹。
當願衆生,離我诤心,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當願衆生,一切敬禮。
天人師仰,若見高山,當願衆生。
得無上善,莫能見頂,若見刺棘。
當願衆生,拔三毒刺,無賊害心。
見樹茂葉,當願衆生,以道自蔭。
入禅三昧,見樹好華,當願衆生。
開淨如華,相好滿具,見樹豐果。
當願衆生,起道樹行,成無上果。
見諸流水,當願衆生,得正法流。
入佛智海,若見陂水,當願衆生。
悉得諸佛,不壞正法,若見浴池。
當願衆生,入佛海智,問答無窮。
見人汲井,當願衆生,得如來辯。
不可窮盡,若見泉水,當願衆生。
善根無盡,境界無上,見山澗水。
當願衆生,洗濯塵垢,意解清淨。
若見橋梁,當願衆生,興造法橋。
度人不休,見修園圃,當願衆生。
耘除穢惡,不生欲根,見無憂林。
當願衆生,心得歡喜,永除憂惱。
見好園池,當願衆生,勤修衆善。
具足菩提,見嚴飾人,當願衆生。
三十二相,而自莊嚴,見素服人。
當願衆生,究竟得到,頭陀彼岸。
見志樂人,當願衆生,清淨法樂。
以道自娛,見愁憂人,當願衆生。
於有為法,心生厭離,見歡樂人。
當願衆生,得無上樂,憺怕無患。
見苦惱人,當願衆生,滅除衆苦。
得佛智慧,見強健人,當願衆生。
得金剛身,無有衰耄,見疾病人。
當願衆生,知身空寂,解脫衆苦。
見端正人,當願衆生,歡喜恭敬。
諸佛菩薩,見鬼陋人,當願衆生。
遠離鄙惡,以善自嚴,見報恩人。
當願衆生,常念諸佛,菩薩恩德。
見背恩人,當願衆生,常見賢聖。
不作衆惡,若見沙門,當願衆生。
寂靜調伏,究竟無馀,見婆羅門。
當願衆生,得真清淨,離一切惡。
若見仙人,當願衆生,向正真道。
究竟解脫,見苦行人,當願衆生。
堅固精勤,不退佛道,見著甲胄。
當願衆生,誓服法铠,得無師法。
見無铠仗,當願衆生,遠離衆惡。
親近善法,見論議人,當願衆生。
得無上辯,摧伏外道,見正命人。
當願衆生,得清淨命,威儀不異。
若見帝王,當願衆生,逮得法王。
轉無礙輪,見帝王子,當願衆生。
履佛子行,化生法中,若見長者,當願衆生,永離愛欲,深解佛法。
若見大臣,當願衆生,常得正念。
修行衆善,若見城郭,當願衆生。
得金剛身,心不可沮,若見王都。
當願衆生,明達遠照,功德自在。
若見妙色,當願衆生,得上妙色。
天人贊歎,入裡乞食,當願衆生。
入深法界,心無障礙,到人門戶。
當願衆生,入總持門,見諸佛法。
入人堂室,當願衆生,入一佛乘。
明達三世,遇難持戒,當願衆生。
不舍衆善,永度彼岸,見舍戒人。
當願衆生,超出衆難,度三惡道。
若見空缽,當願衆生,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若見滿缽,當願衆生。
具足成滿,一切善法,若得食時。
當願衆生,為法供養,志在佛道。
若不得食,當願衆生,遠離一切。
諸不善行,見慚愧人,當願衆生。
慚愧正行,調伏諸根,見無慚愧。
當願衆生,離無慚愧,普行大慈。
得香美食,當願衆生,知節少欲。
情無所著,得不美食,當願衆生。
具足成滿,無願三昧,得柔軟食。
當願衆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
得粗澀食,當願衆生,永得遠離。
世間愛味,若咽食時,當願衆生。
禅悅為食,法喜充滿,所食雜味。
當願衆生,得佛上味,化成甘露。
飯食已訖,當願衆生,德行充盈。
成十種力,若說法時,當願衆生。
得無盡辯,深達佛法,退坐出堂。
當願衆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當願衆生,深入佛道。
等達三世,澡浴身體,當願衆生。
身心無垢,光明無量,盛暑炎熾。
當願衆生,離煩惱熱,得清涼定。
隆寒冰結,當願衆生,究竟解脫。
無上清涼,諷誦經典,當願衆生。
得總持門,攝一切法,若見如來。
當願衆生,悉得佛眼,見諸最勝。
谛觀如來,當願衆生,悉睹十方。
端正如佛,見佛塔廟,當願衆生。
尊重如塔,受天人敬,敬心觀塔。
當願衆生,尊重如佛,天人宗仰。
頂禮佛塔,當願衆生,得道如佛。
無能見頂,右繞塔廟,當願衆生。
履行正路,究暢道意,繞塔三匝。
當願衆生,得一向意,勤求佛道。
贊詠如來,當願衆生,度功德岸。
歎無窮盡,贊佛相好,當願衆生。
光明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