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關燈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四 爾時善财童子作如是念。

    我當雲何見善知識。

    善知識者遠離世間。

    住無所住不著諸入。

    超出障礙趣無礙道。

    具淨法身善業化身。

    以明淨智觀諸世間。

    大願成滿。

    持佛法身。

    如意法身。

    非生滅身。

    非來去身。

    非虛實身。

    非聚散身。

    一切諸相即一相身。

    離邊見身。

    無所著身。

    無窮盡身。

    滅衆虛妄如電光身。

    如幻夢身。

    如鏡像身。

    如淨日身。

    充滿一切諸方化身。

    於三世中無壞法身。

    非身之身。

    如是等身。

    一切世間所不能見。

    唯是普賢菩薩所見。

    彼善知識行無礙行。

    我當雲何能見親近。

    知其相貌聞法受持。

    作是念已,時有城天。

    名曰寶眼。

    眷屬圍繞在虛空中。

    為善财現妙莊嚴身。

    以天寶冠寶莊嚴具。

    供養善财。

    作如是言:善男子,應守護心城。

    離生死故。

    應莊嚴心城。

    得十力故。

    應淨心城。

    遠離慳嫉諸谄曲故。

    應滅熾然猛焰心城。

    諸禅三昧法門相續得自在故。

    應照心城。

    常以般若波羅蜜光。

    照如來海及眷屬故。

    應長養心城。

    攝取諸佛方便道故。

    應堅固心城。

    出生普賢諸行願故。

    應修心城。

    諸魔魔民及馀怨敵莫能壞故。

    應明心城。

    得諸如來智光明故。

    應修無壞心城。

    能受如來正法雲故。

    應具心城。

    己心悉受一切如來功德海故。

    應廣心城。

    大慈普覆一切衆生故。

    應蓋心城。

    以法普覆障不善故。

    應進心城。

    無量大悲救一切衆生故。

    應開心城門。

    正念一切三世佛故。

    應達心城。

    悉知諸佛轉正法輪修多羅法門因緣起故。

    應知心城道。

    開示顯現一切智道故。

    應持心城。

    具三世佛諸願海故。

    應知心城力。

    長養法界功德力故。

    應放心城普照光明。

    知一切衆生諸根欲性結業習氣諸垢淨故。

    應知心城自在力。

    攝取一切諸法界故。

    應瑩心城。

    住佛念故。

    應知心城實相。

    了達諸法無實性故。

    應知心城如幻。

    入一切智正法城故。

    菩薩摩诃薩。

    若如是知諸心城者,則能積集一切善根。

    何以故?蠲除無量諸障礙故。

    所謂見佛障。

    聞法障。

    供養佛障。

    攝衆生障。

    淨佛刹障。

    佛子。

    菩薩摩诃薩。

    若有如是無障礙心。

    以少方便。

    能見一切諸善知識。

    究竟成就一切種智。

    爾時有天。

    名法妙德。

    在虛空中。

    妙聲贊歎摩耶夫人。

    又放種種色光明網。

    廣照無量諸佛世界。

    爾時善财。

    見光明網。

    照諸佛身繞一匝已,然後還來入善财頂充滿其身。

    爾時善财。

    即得離垢淨光明眼。

    除滅一切愚癡闇障。

    得離翳眼。

    了知一切衆生實性。

    得離垢眼。

    觀一切法性。

    得淨慧眼。

    觀一切刹性。

    得淨光眼。

    見佛法身。

    得普明眼。

    觀不思議如來色身。

    得無礙光眼。

    觀察一切世界成敗。

    得遍光眼。

    見一切佛轉正法輪出生修多羅。

    得普境界眼。

    觀察無量諸佛神力教化衆生。

    得普見眼。

    觀一切世界随因緣起諸佛興世。

    時有守護菩薩法堂羅刹鬼王。

    名曰善眼。

    與妻子俱。

    一萬羅刹眷屬圍繞。

    在虛空中散衆妙華。

    語善财言:善男子,若有菩薩。

    成就十法,則能親近諸善知識。

    何等為十。

    所謂直心清淨遠離谄曲。

    不壞大悲攝取衆生。

    觀察衆生非真實性。

    於薩婆若心不退轉。

    於佛大衆得堅信力。

    以淨慧眼觀諸法性。

    無壞大悲普覆衆生。

    明淨慧光了諸法界。

    善對治法雨甘露雲。

    除生死苦順善知識。

    以明淨眼觀諸法性相續不斷。

    菩薩成就此十法者,則能親近諸善知識。

    複次佛子。

    菩薩成就十三昧門,則能睹見諸善知識。

    何等為十。

    所謂淨法虛空圓滿三昧。

    觀察一切方海三昧。

    分别一切境界三昧。

    對見十方諸佛三昧。

    長養功德藏海三昧。

    念念不舍善知識三昧。

    現前見一切如來功德善知識三昧。

    詣善知識三昧。

    常得不離一切善知識三昧。

    恭敬供養善知識無過失三昧。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三昧門,則能睹見諸善知識。

    又得諸善知識微妙音聲。

    轉正法輪三昧法門。

    若有菩薩。

    住此法門。

    悉知一切諸佛平等。

    常能睹見諸善知識。

    爾時善财答羅刹言:善哉善哉!以哀愍故。

    方便教我見善知識。

    願為我說。

    雲何往詣善知識所。

    於何方處城邑聚落。

    求善知識。

    答言:善男子,敬禮十方求善知識。

    正念思惟一切境界求善知識。

    勇猛自在遍遊十方求善知識。

    知身知行。

    如夢如電。

    詣善知識。

    爾時善财随順其教。

    即時睹見大寶蓮華從地湧出。

    金剛為莖。

    摩尼為葉。

    淨寶為台。

    衆妙香須以阿僧祇摩尼寶網羅覆其上。

    蓮華台上有一樓觀。

    名曰攝取法界方藏。

    金剛為地。

    樓有千柱。

    一切摩尼衆寶合成。

    種種莊嚴。

    懸阿僧祇妙寶嬰珞阿僧祇寶以為欄楯。

    爾時善财。

    見樓觀中。

    有摩尼寶師子之座。

    衆寶莊飾雜寶欄楯。

    敷衆妙衣。

    寶網覆上。

    建寶幢蓋。

    於金鈴中出妙音聲。

    雨妙香華。

    諸寶鈴中。

    出諸菩薩願行音聲。

    寶月幢中出佛化身。

    淨摩尼中。

    顯現如來次第受生。

    日摩尼中。

    放無量光照十方刹。

    摩尼寶王光明幢中。

    放一切佛圓滿光明。

    明淨寶中。

    出衆供具一切衆生燈佛正法雲。

    如意寶中。

    念念出生普賢自在充滿法界。

    須彌幢中。

    出天妙聲贊歎如來。

    爾時善财。

    見此不可思議莊嚴高座。

    不可思議眷屬圍繞。

    見摩耶夫人處彼座上。

    端正姝妙。

    具淨色身。

    出三世間色身。

    一切世間對現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