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

關燈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三 爾時善财。

    白圓滿妙德林天言:天神。

    得此菩薩受生自在法門其已久如。

    答言:佛子。

    乃往古世。

    過億佛刹微塵等劫。

    有劫名可悅樂。

    彼有世界。

    名一切寶。

    彼劫世界中。

    有八十那由他佛。

    出興于世。

    其最初佛。

    号不可壞自在幢王。

    彼世界中。

    一閻浮提有一王都。

    名莊嚴幢。

    王名寶焰眼光。

    第一夫人。

    名善喜光。

    如此世界摩耶夫人為盧舍那佛母。

    彼世界中善喜光夫人。

    為最初如來母。

    亦複如是,善喜光夫人生菩薩時。

    與二百萬那由他諸采女衆。

    詣金色園林。

    攀寶樹枝。

    生彼如來。

    時有乳母。

    名離垢光。

    諸天王等。

    以雜香湯洗浴太子。

    抱授乳母。

    乳母敬受歡喜無量。

    即得菩薩普眼境界三昧。

    得三昧已,見十方佛無所障礙。

    複得菩薩受生自在法門。

    佛子。

    譬如初受胎識速疾無礙。

    得此法門。

    知一切佛受生自在。

    亦複如是,佛子。

    於意雲何。

    彼乳母者,豈異人乎。

    我身是也。

    我從是來。

    念念常見菩薩受生自在法海。

    盧舍那佛教化衆生自在神力。

    佛子。

    我念念中。

    悉得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淨智慧眼。

    常見一切世界微塵等刹及彼諸佛。

    知彼如來自在受生。

    又複了知盧舍那佛初發大願。

    乃至悉知十方諸佛初發大願。

    亦複如是,亦恭敬供養彼諸如來。

    彼佛說法我悉得聞受持修行。

    時彼林天。

    承佛神力觀察十方。

    欲重明此一切境界菩薩受生自在法門義故。

    以偈頌曰: 佛子汝所問,最勝寂滅境。

    一心善谛聽,我今說因緣。

    過億刹塵劫,劫名可悅樂。

    八十那由他,如來出興世。

     最初如來名,無壞自在幢。

    我時見彼佛,金色林中生。

    乳母離垢光,今則我身是。

    太子金色身,天王抱授我。

     敬受無上人,觀察不見頂。

    圓體難思議,視之無厭足。

    離垢清淨身,相好自莊嚴。

    我見妙寶像,歡喜心無量。

     思惟難思議,長養功德海。

    見彼自在力,我發菩提心。

    專求佛功德,具足諸願海。

    嚴淨諸世界,遠離三惡道。

     於諸世界中,供養一切佛。

    專求大願海,除滅衆生苦。

    聞彼初佛法,成就此法門。

    我於億刹塵,一切諸劫中。

     修習菩薩行,嚴淨此法門。

    彼劫中諸佛,我已悉供養。

    守護其正法,淨修法門海。

    億刹塵等劫,諸佛出興世。

     持彼正法輪,修難議法門。

    一念悉了知,一切刹微塵。

    一一微塵中,見無量刹海。

    彼佛初生時,顯現自在力。

     我於一念中,皆悉分别見。

    不可思議刹,見彼諸菩薩。

    或處兜率天,專求佛菩提。

    無量刹海中,見彼生自在。

     無量衆圍繞,而為其說法。

    一念中悉見,無量諸刹海。

    一切諸菩薩,出家詣道常不可思議刹,得成最正覺。

     顯現諸方便,除滅衆生苦。

    一一微塵中,轉無盡法輪。

    無盡妙音海,普雨甘露法。

    念念中悉見,一一微塵中。

     億刹塵等佛,示現般涅槃。

    見無量刹海,如來初受生。

    一一諸佛所,無量身供養。

    不思議刹海,無量諸群生。

     我以諸方便,為說甘露法。

    佛子我知此,不思議法門。

    無量諸劫數,稱贊不可荊 佛子。

    我唯知此菩薩受生自在法門。

    諸大菩薩。

    能以諸劫為一念藏。

    顯現一切諸妙方便。

    供養諸佛滿足大願。

    覺了一切諸佛正法。

    示現一切諸趣受生。

    生諸佛所教化衆生未曾失時。

    為衆生現受生自在。

    於諸佛刹現自在雲。

    常生一切諸如來家。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諸功德。

    佛子。

    迦毗羅城有釋迦女。

    名曰瞿夷。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遊生死中教化衆生。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彼林天足。

    繞畢辭退。

     向於彼城。

    正念思惟增惟廣明淨菩薩受生自在法門。

    漸漸遊行。

    至菩薩會莊嚴講堂離憂妙德天所。

    爾時彼天。

    一萬諸天以為眷屬。

    來迎善财。

    白言:善來大智慧人。

    修不思議菩薩法門。

    以淨直心滿足大願。

    廣菩薩行向正法城。

    究竟菩薩無量方便。

    我觀仁者,勇猛精進。

    修菩薩道心無懈倦。

    威儀庠序諸根調伏。

    不久必當逮得無上清淨莊嚴佛身口意。

    相好嚴身。

    十力智慧莊嚴其心。

    遊行十方教化衆生。

    我觀仁者,修行勇猛精進力故。

    必當得見三世諸佛。

    受諸如來一切法雲。

    修習菩薩禅定法門寂滅之法。

    入於甚深如來法門。

    何以故?詣善知識親近供養。

    正念思惟善知識教。

    無有退轉疲倦之心。

    除滅障礙。

    降伏諸魔。

    無能壞者,令一切衆生得歡喜故。

    善财答言如天所說,我願如是,欲令一切衆生歡喜。

    除滅煩惱諸不善法。

    具足善法得安隐樂。

    一切衆生。

    以衆惡業煩惱結故。

    入三惡道受無量苦。

    菩薩見已起憂悲心。

    譬如有人。

    唯有一子。

    愛念情重。

    忽有人來。

    割截其身肢節手足慈父見已悼恻悲念。

    菩薩若見衆生造惡業緣煩惱結故入三惡道受無量苦。

    見如是已痛心悲念。

    亦複如是,菩薩若見衆生具身口意諸善業故。

    生天人中受身心樂。

    見如是已歡樂無量。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

    不自為故求薩婆若。

    不貪生死五欲快樂。

    不随心想諸見颠倒結使纏縛貪愛邪見。

    不著衆生種種樂想。

    不著禅味。

    不為結礙流轉生死。

    菩薩但見諸有海中。

    一切衆生受無量苦。

    發大悲願而攝取之。

    常以大悲大願力故。

    行菩薩行。

    供養諸佛求薩婆若。

    欲令衆生遠離煩惱。

    淨佛世界。

    調伏一切惡心衆生。

    悉令具足清淨身心。

    行菩薩行而無疲倦。

    若有菩薩如是行者,悉能莊嚴一切衆生。

    出生長養天人樂故。

    為父母皆令安立菩提心故。

    為養育。

    皆令究竟菩薩道故。

    為衛護。

    皆令遠離三惡道故。

    為大船師。

    皆令得度生死海故。

    為歸依。

    令舍諸魔煩惱怖故。

    為導師。

    皆令逮得清涼處故。

    為知濟。

    皆令得度佛刹海故。

    為主藏臣。

    皆令得入法寶洲故。

    為淨妙華。

    令開一切佛功德華故。

    為大光明。

    普放功德智慧光故。

    為歡喜。

    皆令端嚴勝殊妙故。

    為所尊。

    遠離一切諸惡業故。

    為普賢具足一切諸功德故。

    為燈明。

    常放智慧淨妙光故。

    為慶雲。

    常雨一切甘露法故。

    天神。

    菩薩摩诃薩。

    如是行者,一切衆生。

    悉皆愛念樂正法故。

    爾時善财。

    将昇法堂。

    彼離憂妙德天與百萬眷屬。

    各各赍持妙香華鬘及諸雜寶。

    散善财上。

    以偈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