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關燈
於彼轉法輪。

     顯現自在力,方便入涅槃。

    觀察衆生類,一切業煩惱。

    顯現自在力,化之令解脫。

    如是諸法王,十方世界中。

     顯現自在力,我今說少分。

    或見釋迦文,初成等正覺。

    饒益諸群生,一切莫能測。

    或見為菩薩,供養一切佛。

     或住童子地,顯現自在力。

    或見行施戒,忍辱勤精進。

    深入諸禅定,住慧方便地。

    或見究竟住,一切種智地。

     三昧陀羅尼,出生諸通明。

    或見無量劫,修習菩薩行。

    逮得不退轉,甘露灌頂記。

    或見為梵身,帝釋四天王, 刹利婆羅門,示現此等身。

    或見從兜率,命終降神生。

    或見住宮殿,舍欲而出家。

    或見坐道場,降魔成正覺。

     轉淨妙法輪,涅槃後起塔。

    或見無量壽,最勝天人尊。

    為授灌頂記,成無上導師。

    或見十力尊,教化已周訖。

     般涅槃已來,無量無數劫。

    或見論師月,現處梵王宮。

    亦現大自在,魔王宮殿中。

    或見兜率宮,諸天衆圍繞。

     為彼說正法,悉令大歡喜。

    或見處夜摩,帝釋四天王,諸龍夜叉王,八部宮殿中。

    錠光如來所,供養得授記。

     如是等方便,教化諸群生。

    光明身壽命,淨慧及眷屬。

    教化威儀聲,皆悉不可數。

    見佛同衆生,或身如須彌。

     或現跏趺坐,充滿於世界。

    或見光一尋,或百千由旬。

    或現照法界,或照一切刹。

    或現壽百歲,百千萬億歲。

     無量那由他,不可思議劫。

    無礙清淨慧,一念知三世。

    悉從因緣起,而實無自性。

    一刹成正覺,普現諸世界。

     能現一世界,而作無量刹。

    示現無量刹,而為一世界。

    安住無上道,具足無畏力。

    無礙智慧轉,十二行法輪。

     知苦習盡道,十二支緣起。

    四辯無礙智,演說一切法。

    無我無我所,亦無有自性。

    無生亦無滅,無來亦無去。

     皆悉如虛空,而不壞諸業。

    如來為衆生,方便分别說。

    轉此法輪時,震動一切刹。

    大海金剛山,無有恐怖者, 如來一音說,各随所應解。

    滅諸煩惱垢,令住薩婆若。

    如來一音說,或聞施戒忍。

    精進禅智慧,慈悲及喜舍。

     四念四正勤,如意諸根力。

    覺道止觀念,神通諸法門。

    如來一音說,八部人非人。

    梵釋四天王,随類音聲解。

     若多貪恚癡,憍慢慳嫉結。

    八萬四千垢,各聞對治法。

    未修淨業者,聞說十善道。

    已修施戒者,聞說般涅槃。

     染著於生死,懈怠諸群生。

    聞說解脫門,除滅生死苦。

    少欲知足者,樂處於閑靜。

    如是等衆生,聞說二乘音。

     或修廣大心,具諸功德藏。

    親近諸佛者,聞說大乘聲。

    或有一世界,聞說一乘音。

    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乘。

     智慧行有異,解脫無差别。

    猶如虛空性,無有若幹相。

    如來微妙音,其性亦如是,随所應化者,所聞各不同。

     佛以過去行,得一微妙音。

    無心於彼此,而能應一切。

    佛口放妙光,八萬四千數。

    普照諸世界,除滅衆煩惱。

     具足智功德,三種順衆生。

    離世如虛空,常現於世間。

    雖複随世現,生老病死苦。

    或複現住壽,其性如虛空。

     如來分别知,一切衆生類。

    諸根及性欲,令住薩婆若。

    諸佛尊導師,示入於大衆。

    随其所應化,善現威儀法。

     為諸聲聞現,出家威儀法。

    常樂修寂滅,無馀涅槃證。

    婆羅門衆中,示現羸老身。

    萦發而苦行,語論無窮荊 服氣或斷食,五熱以炙身。

    如是現苦行,降伏諸異學。

    或持異道戒,善算多方術。

    星曆地動相,種種衆生相。

     深入諸禅定,三昧及解脫。

    種種現嬉戲,令得薩婆若。

    示現樂衣服,種種莊嚴身。

    勇健善兵法,降伏刹利故。

     現知治正法,時節諸義利。

    軟語攝衆生,降伏大臣故。

    或詣四天王,八部鬼神所。

    方便為說法,皆令大歡喜。

     或現為帝釋,安住善法堂。

    諸天衆圍繞,為彼演說法。

    夜摩或兜率,化樂化自在。

    梵王至淨居,為彼演說法。

     如是現無數,種種威儀法。

    無量方便力,度脫諸群生。

    譬如工幻師,能現種種事。

    佛為化衆生,示現種種身。

     如月遊虛空,睹者謂增損。

    影現諸河池,映蔽熒火光。

    如來淨智月,示現有增損。

    處於直心水,映蔽二乘光。

     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荊於中悉顯現,衆生形類像。

    甚深因緣海,功德寶無荊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

     譬如明淨月,照除世間闇。

    如來淨智日,悉除三世闇。

    如龍興慶雲,普雨於一切。

    身心不降雨,除熱得清涼。

     如來亦如是,興起大悲雲。

    普雨甘露法,滅除三毒火。

    此法亦不從,如來身心出。

    如來淨法身,三界無倫匹。

     超出諸世間,非有亦非無。

    其實無所依,不去而遍至。

    譬如夢所見,亦如空中畫。

    非色非無色,非相非無相。

     非有亦非無,其性如虛空。

    如海摩尼寶,能出種種寶。

    衆生諸光明,而光無所有。

    導師亦如是,雖有而非有。

     不於一處中,積集功德寶。

    大仙現虛空,如自性實際。

    涅槃離欲滅,皆悉是一性。

    衆生心微塵,海水渧可數。

     虛空亦可量,佛德說無荊聞此法歡喜,信心無疑者,速成無上道,與諸如來等。

     華嚴經梵本凡十萬偈。

    昔道人支法領,從于阗國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晉義熙十四年歲次鹑火三月十日於揚州司空謝石所立道場寺。

    請天竺禅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梵為晉沙門釋法業親從筆受。

    時吳郡内史孟顗右衛将軍褚叔度為檀越。

    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