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若佛功德自莊嚴,則得無量功德身。
若得無量功德身,其身顯耀如金山。
若身顯耀如金山,具足衆相三十二。
若具衆相三十二,八十種好自莊嚴。
八十種好自莊嚴,其身光明無有量。
若身光明無有量,光明莊嚴難思議。
若光莊嚴難思議,則出無量寶蓮華。
若出無量寶蓮華,一一華坐無量佛。
普現十方無量刹,教化度脫一切衆。
若能度脫一切衆,則得無量自在力。
若得無量自在力,則能嚴淨諸佛刹。
解說甚深微妙法,不可思議衆歡喜。
若說微妙甚深法,不可思議衆歡喜。
則能具足四辯力,自在能度一切衆。
若能具足四辯力,自在能度一切衆。
彼人智慧常在前,身口意業無錯謬。
若彼智慧常在前,身口意業無錯謬。
彼人願力得自在,随衆所宜現其身。
若彼願力得自在,随衆所宜現其身。
為諸衆生說法時,音聲微妙難思議。
若為衆生說法時,音聲微妙難思議。
於彼一切衆生類,一念之中悉知心。
若彼一切衆生類,一念之中悉知心。
其人生死永無馀,寂滅一切煩惱患。
若人生死永無馀,寂滅一切煩惱患。
法身功德智慧具,深解一切諸法實。
若身功德智慧具,深解一切諸法實。
十地十種自在力,皆悉究竟勝解脫。
若十地種自在力,皆悉究竟得解脫。
授記莊嚴悉具足,無量法門得自在。
若記莊嚴悉具足,無量法門得自在。
盡為一切十方佛,皆與授記無有馀。
若為一切十方佛,皆與授記無有馀。
甘露法水灌其頂,十方諸佛授記竟。
若甘露水灌其頂,十方諸佛授記竟。
法身充滿遍虛空,安住不動十方界。
若身充滿遍虛空,安住不動十方界。
一切諸天及世人,無等等界莫能知。
於本所行無不果,其見聞者悉不空。
此是無上大福田,供養施者大果報。
彼善男子威神力,正法常住永不滅。
十善功德諸妙行,無量法寶最無上。
彼威神力佛法海,法寶堅固如金剛。
智慧滿足不可盡,如是無量功德海。
或有刹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
或有國土無有法,於彼示現說法藏。
菩薩希望一切斷,於一念頃遊十方。
示現十方如滿月,無量方便化衆生。
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佛道。
轉正法輪入涅槃,現分舍利為衆生。
或現聲聞緣覺道,示現成佛普莊嚴。
現無量劫度衆生,以三乘門廣開化。
或現男女種種形,天人龍神阿脩羅。
随諸衆生若幹身,無量行業諸音聲。
一切示現無有馀,海印三昧勢力故。
不可思議莊嚴刹,恭敬供養一切佛。
光明莊嚴難思議,教化衆生無有量。
智慧自在不可議,說法教化得自在。
施戒忍辱精進禅,方便智慧諸功德。
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
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三昧生塵等定。
一塵中現無量刹,而彼微塵亦不增。
一塵内刹現有佛,或現有刹而無佛。
或現有刹淨不淨,或現大刹及中下。
或刹伏住或随順,或如野馬或四方。
或有國土如天網,世界成敗無不現。
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 是名三昧自在力,亦無量稱解脫力。
若欲供養一切佛,出生無量三昧門。
能以一手覆三千,供養一切諸如來。
十方國土勝妙華,無價寶珠殊異香。
皆悉自然從手出,供養道樹諸最勝。
無價寶衣雜妙香,寶幢幡蓋而莊嚴。
金華寶帳妙校飾,十方一切上供具。
悉從手中自然出,供養道樹諸最勝。
一切十方諸妓樂,無量和雅妙音聲。
及以種種衆妙偈,贊歎諸佛實功德。
音聲遍滿十方界,悉從掌中自然出。
無量清淨諸行業,所得右手放光明。
香水普灑十方國,供養一切照世燈。
放妙莊嚴大光明,出生無量寶蓮華。
於蓮華中無量佛,相好具足自莊嚴。
放華莊嚴淨光明,莊嚴妙華以為帳。
散諸雜華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香莊嚴淨光明,莊嚴妙香以為帳。
散諸雜香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細末香淨光明,莊嚴末香以為帳。
散諸末香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衣莊嚴淨光明,莊嚴寶衣以為帳。
散諸寶衣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寶莊嚴淨光明,莊嚴妙寶以為帳。
散諸妙寶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妙蓮華淨光明,衆妙蓮華以為帳。
散諸蓮華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諸嬰珞淨光明,諸妙嬰珞以為帳。
散諸嬰珞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莊嚴幢淨光明,其幢青黃赤白色。
無量種種而莊嚴,以幢嚴飾諸佛刹。
執持雜寶莊嚴蓋,衆寶缯采為垂帶。
寶鈴演出最勝音,以此供養諸如來。
手出供具難思議,如是供養一導師。
供一切佛亦如是,大仙三昧自在力。
欲安一切衆生類,出生自在勝三昧。
一切所行諸功德,無量方便度衆生。
或現供養如來門,或現一切布施門。
或現具足持戒門,或現無盡忍辱門。
無量苦行精進門,禅定寂靜三昧門
若得無量功德身,其身顯耀如金山。
若身顯耀如金山,具足衆相三十二。
若具衆相三十二,八十種好自莊嚴。
八十種好自莊嚴,其身光明無有量。
若身光明無有量,光明莊嚴難思議。
若光莊嚴難思議,則出無量寶蓮華。
若出無量寶蓮華,一一華坐無量佛。
普現十方無量刹,教化度脫一切衆。
若能度脫一切衆,則得無量自在力。
若得無量自在力,則能嚴淨諸佛刹。
解說甚深微妙法,不可思議衆歡喜。
若說微妙甚深法,不可思議衆歡喜。
則能具足四辯力,自在能度一切衆。
若能具足四辯力,自在能度一切衆。
彼人智慧常在前,身口意業無錯謬。
若彼智慧常在前,身口意業無錯謬。
彼人願力得自在,随衆所宜現其身。
若彼願力得自在,随衆所宜現其身。
為諸衆生說法時,音聲微妙難思議。
若為衆生說法時,音聲微妙難思議。
於彼一切衆生類,一念之中悉知心。
若彼一切衆生類,一念之中悉知心。
其人生死永無馀,寂滅一切煩惱患。
若人生死永無馀,寂滅一切煩惱患。
法身功德智慧具,深解一切諸法實。
若身功德智慧具,深解一切諸法實。
十地十種自在力,皆悉究竟勝解脫。
若十地種自在力,皆悉究竟得解脫。
授記莊嚴悉具足,無量法門得自在。
若記莊嚴悉具足,無量法門得自在。
盡為一切十方佛,皆與授記無有馀。
若為一切十方佛,皆與授記無有馀。
甘露法水灌其頂,十方諸佛授記竟。
若甘露水灌其頂,十方諸佛授記竟。
法身充滿遍虛空,安住不動十方界。
若身充滿遍虛空,安住不動十方界。
一切諸天及世人,無等等界莫能知。
於本所行無不果,其見聞者悉不空。
此是無上大福田,供養施者大果報。
彼善男子威神力,正法常住永不滅。
十善功德諸妙行,無量法寶最無上。
彼威神力佛法海,法寶堅固如金剛。
智慧滿足不可盡,如是無量功德海。
或有刹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
或有國土無有法,於彼示現說法藏。
菩薩希望一切斷,於一念頃遊十方。
示現十方如滿月,無量方便化衆生。
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佛道。
轉正法輪入涅槃,現分舍利為衆生。
或現聲聞緣覺道,示現成佛普莊嚴。
現無量劫度衆生,以三乘門廣開化。
或現男女種種形,天人龍神阿脩羅。
随諸衆生若幹身,無量行業諸音聲。
一切示現無有馀,海印三昧勢力故。
不可思議莊嚴刹,恭敬供養一切佛。
光明莊嚴難思議,教化衆生無有量。
智慧自在不可議,說法教化得自在。
施戒忍辱精進禅,方便智慧諸功德。
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
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三昧生塵等定。
一塵中現無量刹,而彼微塵亦不增。
一塵内刹現有佛,或現有刹而無佛。
或現有刹淨不淨,或現大刹及中下。
或刹伏住或随順,或如野馬或四方。
或有國土如天網,世界成敗無不現。
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 是名三昧自在力,亦無量稱解脫力。
若欲供養一切佛,出生無量三昧門。
能以一手覆三千,供養一切諸如來。
十方國土勝妙華,無價寶珠殊異香。
皆悉自然從手出,供養道樹諸最勝。
無價寶衣雜妙香,寶幢幡蓋而莊嚴。
金華寶帳妙校飾,十方一切上供具。
悉從手中自然出,供養道樹諸最勝。
一切十方諸妓樂,無量和雅妙音聲。
及以種種衆妙偈,贊歎諸佛實功德。
音聲遍滿十方界,悉從掌中自然出。
無量清淨諸行業,所得右手放光明。
香水普灑十方國,供養一切照世燈。
放妙莊嚴大光明,出生無量寶蓮華。
於蓮華中無量佛,相好具足自莊嚴。
放華莊嚴淨光明,莊嚴妙華以為帳。
散諸雜華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香莊嚴淨光明,莊嚴妙香以為帳。
散諸雜香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細末香淨光明,莊嚴末香以為帳。
散諸末香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衣莊嚴淨光明,莊嚴寶衣以為帳。
散諸寶衣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寶莊嚴淨光明,莊嚴妙寶以為帳。
散諸妙寶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妙蓮華淨光明,衆妙蓮華以為帳。
散諸蓮華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諸嬰珞淨光明,諸妙嬰珞以為帳。
散諸嬰珞遍十方,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莊嚴幢淨光明,其幢青黃赤白色。
無量種種而莊嚴,以幢嚴飾諸佛刹。
執持雜寶莊嚴蓋,衆寶缯采為垂帶。
寶鈴演出最勝音,以此供養諸如來。
手出供具難思議,如是供養一導師。
供一切佛亦如是,大仙三昧自在力。
欲安一切衆生類,出生自在勝三昧。
一切所行諸功德,無量方便度衆生。
或現供養如來門,或現一切布施門。
或現具足持戒門,或現無盡忍辱門。
無量苦行精進門,禅定寂靜三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