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91回 延秋門君臣奔竄 馬嵬驿兄妹伏誅

關燈
楊暄。

    正是: 任是冰山高萬丈,不難一旦付東流。

     國忠才被殺,湊巧韓國夫人乘車而至,衆軍一齊上前,也将韓國夫人砍死。

    虢國夫人與其子斐徽并國忠的妻子幼兒,都逃至陳倉。

    被縣令薛景仙率吏民追捕着,也都被誅戮。

    正是: 昔年演掃眉,今日血污頸。

    可憐天子姨,卒難保首領。

    恨不如 沐猴,幼化潛蹤影。

     玄宗當日聞楊國忠為衆軍所殺,急出至驿門,用好言安慰衆軍,令各收隊。

    衆軍隻是喧鬧擾攘,圍住驿門不散。

    玄宗傳問:“爾等為何還不散?”衆軍嘩然道:“反賊雖殺,賊根猶在,何敢便散?”陳元禮奏道:“衆人之意,以國忠既誅,貴妃不宜複侍至尊,伏候聖斷。

    ”玄宗驚訝失色道:“妃子深居宮中,國忠即謀反,與他何幹?”高力士奏道:“貴妃誠無罪,但衆将士已殺國忠,而貴妃猶在帝左右,豈能自安。

    願皇爺深思之,将士安則聖躬方萬安。

    ”玄宗默然點頭,轉步回驿,不忍入行宮,隻于驿旁小巷中,倚仗垂首而立。

    京兆司錄韋愕,即韋見素之子,那時正侍立于側,乃跪奏道:“衆怒難犯,安危在頃刻間,願陛下割恩忍憂,以甯國家。

    ”玄宗乃步入行宮,見了貴妃,一字也說不出口,但撫之而哭;門外嘩聲愈甚。

    高力士道:“事宜速決。

    ”玄宗攜着貴妃,出至驿道北牆口,大哭道:“妃子,我和你從此永别矣!”楊妃亦涕泣嗚咽道:“願陛下保重,妾負罪良多,死無所恨,乞容禮佛而死。

    ”玄宗哭道:“願仗佛力,使妃子善地受生。

    ”回顧高力士:“汝可引至佛堂善處之。

    ”說罷,大哭而入。

    楊妃上佛堂禮佛畢,高力士奉上羅巾,促令自缢于佛堂前一果樹下,年三十有八,時天寶十五載六月也。

    噫,此正白樂天《長恨歌》中所雲: 九重城阙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 門百餘裡。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屆馬前死。

     後人題詠馬嵬坡甚多,惟杜真卿一詩極佳。

    詩雲: 楊柳依依水拍堤,春城茅屋燕争飛。

    海棠正好東風惡,狼藉殘 紅襯馬蹄。

     楊妃既死,高力士即出驿門,對衆宣言道:“妃子楊氏,已奉聖旨賜死了!”衆軍還未肯信,高力士奉谕将楊妃之屍,用繡衾覆于榻上,置之驿庭中,敕陳元禮率領衆軍将入視。

    元禮揭其半衾擡其首,以示衆人,于是衆人知其果死,都免甲釋胄頓首呼萬歲而出。

    玄宗命高力士速具棺殓,草草的葬之于西郊之外,道北坎下。

    才葬畢,适南方進荔枝到來。

    玄宗觸物思人,放聲大哭,即命以荔枝祭于家前。

    張-有詩雲: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 到馬嵬坡。

     玄宗回顧謂高力士道:“妃子向常有異夢,今日應矣!”力士道:“貴妃何夢,老奴未知。

    ”玄宗道:“妃子曾說來,夢與朕同遊骊山,至興元驿對食。

    後院忽火發,倉猝出走,回望驿門中,樹木俱為烈焰;俄有二龍至,朕跨白龍,其行甚速;妃子跨黑龍,其行甚遲。

    左右無人,惟見一蓬頭黑面之物,狀如鬼魅,自雲:是此峰之神,承上帝之命,授妃子為益州牧蠶元後。

    依然而覺,明日即聞漁陽叛信。

    如今想起來,與朕遊骊山,骊者離也,方食火發,失食之兆;火為兵像,驿木俱焚,驿與易同,加木于旁楊字也。

    朕跨白龍,西行之像,妃子跨黑龍,幽陰之像。

    峰神者,山鬼也,山鬼乃鬼字。

    益州牧蠶元後,牧蠶所以緻絲,益旁加絲,缢字也,正缢死于馬嵬之兆。

    ”高力士道:“夢兆不祥,誠如聖谕。

    老奴猶記昔年遇一術士李遐周,彼曾詠一詩雲:‘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

    若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

    ’彼說此詩所言應在後日,由今思之,燕市一句,指祿山之叛;函關句謂哥舒翰之敗。

    山下鬼乃嵬字,即馬嵬驿也;貴妃小字玉環,今日老奴奉以羅巾自缢,所謂環上系羅衣也。

    定數如此,聖上宜自寬,不必過于傷情。

    ”正說間,陳元禮人奏,請旨約饬軍隊起行。

    玄宗傳谕即行。

    時樂工張野狐在側,玄宗揮淚向他說道:“此去劍門,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正是: 好景不堪愁裡看,偶然觸目更傷情。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