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17回 齊國遠漫興立球場 柴郡馬挾伴遊燈市

關燈
捱擠到這個熱鬧的所在,又想起李藥師的話來,對伯當道:“凡事不要與人争競,以忍耐為先。

    必要忍到不能忍處,才為好漢。

    ”王伯當與柴嗣昌,聽了叔寶言語,一個個收斂形迹。

    隻是齊國遠、李如-兩個粗人,舊态複萌,以膂力方剛,把些人都挨倒,擠将進去,看圓情頑耍。

    李如-出自富家,還曉得圓情。

    這齊國遠自幼落草,惟風高放火,月黑殺人,他那裡曉得什麼圓情頑耍的事?看着人圓情,大睜着兩眼,連行頭也不認得,對李如-附耳道:“李賢弟,圓骨碌的東西,叫做什麼?”如-笑戲答道:“叫做皮包鉛,按八卦災害數,灌六十四斤冷鉛造就。

    ”國遠道:“三個人的力也大着呢,把腳略擡一擡,就踢那麼樣高。

    踢過圈兒,就赢一匹緞彩、一對銀花,我可踢得動麼?” 這些話不過二人附耳低言,卻被那圓情的聽得,捧行頭下來道:“那位爺請行頭?”李如-拍齊國遠肩背道:“這位爺要逢場作戲。

    ”圓情近前道:“請老爺過論,小弟丢頭,夥家張泛伏侍你老人家。

    ”齊國遠着了忙,暗想:“我隻是盡力踢就罷了。

    ”那個丢頭的夥家,弄他技藝粗巧,使個懸腿的勾子,拿個燕銜環出海,送與子弟臁心裡來。

    齊國遠見球來,眼花缭亂,又恐怕踢不動,用盡平生氣力,趕上前一腳,兀的響一聲,把那球踢在青天雲裡,被風吹不見了。

    那圓情的見行頭不見了,隻得上前來,喜孜孜滿面春風道:“我兩小人又不曾有什麼得罪處,老爺怎麼取笑,把小人的本錢都費了?”齊國遠已自沒趣,要動手撒野。

    李如-見事不諧,隻得來解圍道:“他們這些六藝中朋友,也不知有多少見過。

    剛才來圓情,你也該問一聲:‘老爺高姓貴處那裡,榮任何所?’今日在京都相會,他日相逢,就是故人了。

    怪你兩個沒有情理,故把你行頭踢掉了,我這裡賞你罷。

    ”就在袖裡取出五兩銀子,賞了圓情的,拉着國遠道:“和你吃酒去罷。

    ”分開衆人,齊往外去,見秦叔寶兄弟三人,從外進來,領兩員家将,好好央人開路,人再不肯讓路。

    隻見紛紛的人都跌倒了,原來是齊國遠、李如-,擠将出來。

    叔寶看見道:“二位賢弟那裡去?還同我們進去耍子。

    ”卻又一同裡将進來。

    這四個人地都是會踢球的,叔寶雖是一身武藝,圓情是最有囗節的。

    王伯當卻是棄隋的名公,博藝皆精,隻是讓柴郡馬青年飄逸,推他上來。

    柴紹道:“小弟不敢。

    還是諸兄内那一位上去,小弟過論。

    ”叔寶道:“圓情雖會,未免有粗鄙之态。

    此間乃十日所視的去處,郡馬斯文,全無滲漏。

    ” 柴嗣昌少年樂于頑要,接口道:“小弟放肆,容日陪罪罷。

    ”那該伏侍的兩個圓情捧行頭上來:“那位相公,請行頭。

    ” 郡馬道:“二位把持,公子旁邊兩個美女,可會圓情?”圓情的道:“是公子平康巷聘來的,慣會圓情,綽号金鳳舞、彩霞飛。

    ”郡馬道:“我欲相攀,不知可否?”圓情的道:“隻是要相公破格的搭合。

    ”郡馬道:“我也不惜纏頭之贈,煩二位爺通禀一聲,盡今朝一日之歡,我也重重的挂落。

    ”圓情的道:“原來是個中的相公。

    ”上月台來禀少爺:“江湖上有一位豪傑的相公,要請二位美人見行頭。

    ”公子卻也隻是要頑要,吩咐兩個美人好好下去,後邊随着四個丫環,捧兩軸五彩行頭,下月台來與柴郡馬相見施禮,各依方位站下,卻起那五彩行頭。

    公子也離了座位,立到牌樓下來觀論。

    那座下各處抛場子弟,把持行頭,盡來看美人圓情。

    柴郡馬卻拿出平生博藝的手段,用肩裝雜踢,從彩門裡就如穿梭一船,踢将過去。

    月台上家将,把彩緞銀花,抛将下來。

    跟随二人,往氈包裡,隻管收起。

    齊國遠喜得手舞足蹈:“郡馬不要住腳,踢到晚才好!”那兩個美人賣弄精神: 這個飄揚翠袖,那個搖拽湘裙。

    飄揚翠袖,輕籠玉手纖纖;搖 拽湘裙,半露金蓮窄窄。

    這個丢頭過論有高低,那個張泛送來真又 穩。

    踢個明珠上佛頭,實踢埋尖拐;接來倒膝弄輕佻,錯認多搖擺。

     踢到眉心處,千人齊喝彩。

    汗流粉面濕羅衫,興盡情疏方叫海。

    後人有詩贊道: 美女當場簇繡團,仙風吹下雨婵娟。

     汗流粉面花含露,塵染蛾眉柳帶煙。

     翠袖低垂籠玉筍,湘裙斜曳露金蓮。

     幾回踢罷嬌無力,雲鬟蓬松寶髻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