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奮鬥 第05章

關燈
,或者不如說是世界性的,而不是美國式的——他認為美國的藝術精神還年輕、生硬、粗率。

    “這兒,他們似乎還沒有成長起來,”他對他的親密的朋友說。

    “他們畫小玩意兒很有氣魄,但是他們似乎還不能把東西看成一個整體。

    我們在那些偉大的歐洲藝術家的油畫中見到的那種宇宙意味,我在這兒竟然一點兒都感覺不到。

    這兒他們是好插畫家,可是不是藝術家——什麼緣故,我可說不上來。

    ”—— ①英尼斯(1825-1894),美國風景畫家。

     ②荷馬,見第一七六頁注①。

     ③薩金特(1856-1925),美國畫家,久住在英國。

     ④阿比(1852-1911),美國畫家,久住在英國。

     ⑤惠斯勒(1834-1903),美國畫家,久住在英國。

     阿納托爾-查理先生的英語講得非常流利。

    他是一個典型的所謂世故很深的人——洗煉、莊嚴、穿着整齊、思想保守、難得講上一、兩句話。

    批評家和熱中藝術的人經常跑到他這兒來,提出對這個、對那個藝術家的種種意見,可是他隻擡起老于世故的眉毛,卷弄着高傲的口髭,撚着高度藝術性的山羊胡須,一面喊道:“呀!”“啊?”他老說他非常急于要尋找人材——有利可圖的人材——雖然有時(而且他總把兩手向外一擺、肩膀一聳來說明這一點。

    )凱爾涅商行并不反對替藝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全是為了藝術,一點兒沒有利潤的想法。

    “你們的藝術家在哪兒?”地老是這麼問。

    “我瞧了又瞧。

    惠斯勒、阿比、英尼斯、薩金特——呀——他們是老前輩了,新人在哪兒?” “嗨,這一個”——批評家大概會堅持說。

     “好、好,我去。

    我去瞧瞧。

    不過我覺得希望很少——很少、很少。

    ” 在這種催逼之下,他經常出現在一個個工作室裡——鑒定、批評。

    哎呀,他隻選中了很少幾個藝術家的作品來作公開展覽,通常總向他們收取很高的費用。

     那天早晨,尤金注定要遇見的就是這個洗煉的、在藝術上很了不起的人。

    當他走進查理先生的那間布置豪華的辦公室時,查理先生站起身來。

    他坐在一張花梨木小辦公桌面前,點着一盞綠綢罩子的台燈。

    一眼看去,他就知道尤金是個藝術家——很可能是個有才具的,多半是生性敏感而易于激動的。

    他早就懂得,禮貌和圓通是不用費錢的,而就赢得一個藝術家的好感來講,這卻是第一要素。

    由一個穿制服的仆人帶進來的尤金的卡片和口信,已經說明了他來的緣由。

    在他走近的時候,查理先生揚起眉毛,表示他很想知道威特拉先生想找他做點兒什麼。

     “我帶來幾張刊印出來的我的畫,想請您瞧瞧,”尤金用十分大膽的态度開口說。

    “我畫了好多幅,打算舉行一次展覽。

    我覺得您或許高興瞧瞧它們,希望您能替我展覽一下。

    我總共有二十六幅,并且——” “呀!您提的事情相當不好辦,”查理先生謹慎小心地回答。

    “我們目前排定了許多次展覽——即使不再考慮别的,也夠我們維持兩年了。

    對過去跟我們有來往的藝術家的義務,占去了我們一大部分時間。

    我們柏林和巴黎的分行訂下的契約,有時候把我們本地的展覽也給擠掉了。

    當然,有機會,我們向來是樂意舉辦有意思的展覽的。

    您知道我們的費用嗎?” “不知道,”尤金說,他覺得很奇怪,竟然還要什麼費用。

     “兩星期兩百塊。

    比這時間再短的展覽會我們是不接受的。

    ” 尤金的臉沉了下來。

    他原以為會有一種絕對不同的接待的。

    不過既然他把刊印的畫帶來了,他還是解開皮包帶子,把它們拿了出來。

     查理先生好奇地看着那幾張畫。

    起先,他覺得東區人群的那一張很動人,可是看到第五街在暴風雪中的那一張,看見破舊的、肮髒的公共馬車由一群骨瘦毛長的馬拖着的時候,他的目光停住了,為它的氣魄所吸引。

    他很喜歡描繪出來的漩渦般的大風雪。

    那條通常十分擁擠的通衢上的寂寥,路上行人那裹緊衣服、彎身蜷縮的神氣,精細地畫出的飄落在窗檻和窗框上、門道裡,以及公共馬車車窗上的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