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道木頭小栅欄把我父親的墳地圍了起來。
根據他早就表示的特别意願,我們把他葬在了本村的墓地上。
我每天都跑到墓地去,在父親墓旁的一張小長椅上呆上大半天。
餘下的時間,我便獨自呆在他生前住的那座房子裡,隻有一個仆人伺候我。
無論愛情能引起多大的痛苦,但是,生的憂傷都是無法同死的哀傷相互比較的。
當我在父親的床前坐下來的時候,我首先感覺到的是我是個不知好歹的孩子,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我甚至可以說,父親的死使我心中感覺出一種肉體上的疼痛,我有時竟像一個剛睡醒的學徒,低着頭,搓着手,不知所措。
在我呆在鄉間的頭幾個月中,我的腦子既沒去想過去,也沒想到未來。
我覺得自己在這之前沒有活過。
我所感覺到的既不是沮喪絕望,也絕不像我曾經感受到的那些強烈的痛楚。
在我的一舉一動中,表現的隻是精倦萎靡,仿佛十分疲乏和對一切都無動于衷,但内心深處卻是悲苦之極,難以忍受。
我手裡整天拿着一本書,但又不怎麼看,或者确切地說,壓根兒就沒有看,也不知道自己在胡思亂想些什麼。
我腦子裡空空蕩蕩的,心裡是一片沉寂:我遭受了極其猛烈而同時又是持續不斷的一個打擊,使得我就像一個完全被動的生物,身上沒有一點反應。
我的仆人名叫拉裡夫,他對我父親感情很深。
他也許是除了父親之外我所見到過的最好的一個人。
他和父親身材大小一樣,穿的是我父親給的衣服,因為沒有仆人的号衣。
他和我父親年齡大緻相仿,也就是說,頭發花白了,二十年來他沒有離開過我父親,所以行為舉止也學了點我父親的樣兒。
當我晚飯後在房裡踱來踱去的時候,就聽見他在候見廳裡也同我一樣地走來走去的,盡管房門是敞開着的,但他卻從不進來,我倆互相也不搭一句話,但是卻時不時地互相哭泣對視一眼。
晚上就是這麼度過的,而當太陽早已下山的時候,我才想到要點燈,要麼就是他想到給我送了來。
屋子裡的一切都保持原來的樣兒,我們連一張紙片都沒有動過。
我父親坐的那張大皮扶手椅放在壁爐旁邊;他的書桌、他的書籍都原樣放着。
我甚至連他的家具上的灰塵都沒彈一撣,父親生前不喜歡人家因打掃灰塵而打擾他。
這座孤伶伶的房屋,習慣了沉寂和最甯靜的生活,對于所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的覺察。
我隻是覺得它的那牆壁有時候在我裹着我父親的睡袍坐在他的那張扶手椅裡的時候,在憐憫地看着我。
一個微弱的聲音仿佛飄起,在說:“那個父親去哪兒了?我們看得很清楚,這是那個孤兒。
” 我收到好幾封巴黎的來信,對此我都隻是回答說,我想單獨在鄉下過夏天,就像我父親生前習慣的那樣。
我開始明白一個道理:在一切壞事當中,都有某種好的方面;一個巨大的痛苦,不管你怎麼說,反正都是一次大的休息。
當上帝的使者前來拍拍我們的肩頭的時候,不管他們帶來的是什麼樣的消息,反正他們始終是在做把我們從生活中喚醒的善事,而且,凡是他們開口說話的地方,一切都歸于沉寂。
暫時的痛苦使人亵渎、指斥上蒼;而巨大的痛苦則既不使人斥責也不使人亵渎上蒼,而隻是使人聽天由命。
每天早晨,我久久地注視着大自然。
我的窗戶朝向一個深深的山谷,村裡的針樓便矗立其中。
一切都很貧乏而甯靜。
看見了春天的景象,看見了鮮花和嫩葉,但這并沒有在我身上産生那種如詩人們聽說的不祥效果,詩人們往往在人生的逆境中發現一種對死的嘲弄。
我認為,這種輕率的想法,如果不是一種随意弄出的簡單對比的話,實際上仍隻是屬于那些心中隻是半知半解的人的。
一夜賭到天亮的賭徒,兩眼發紅,兩手空空,可能覺得自己在與大自然抗争,宛如一盞點了通宵的油燈。
但是,那些新長出來的樹葉,它們對一個為父親去世而痛哭的孩子能說些什麼呢?他眼中的淚水是露水的姐妹;柳樹的枝葉本身就是眼淚。
我在望着天空。
樹林和草地的時候,才懂得了幻想聊以自慰的人是些什麼樣的人。
根據他早就表示的特别意願,我們把他葬在了本村的墓地上。
我每天都跑到墓地去,在父親墓旁的一張小長椅上呆上大半天。
餘下的時間,我便獨自呆在他生前住的那座房子裡,隻有一個仆人伺候我。
無論愛情能引起多大的痛苦,但是,生的憂傷都是無法同死的哀傷相互比較的。
當我在父親的床前坐下來的時候,我首先感覺到的是我是個不知好歹的孩子,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我甚至可以說,父親的死使我心中感覺出一種肉體上的疼痛,我有時竟像一個剛睡醒的學徒,低着頭,搓着手,不知所措。
在我呆在鄉間的頭幾個月中,我的腦子既沒去想過去,也沒想到未來。
我覺得自己在這之前沒有活過。
我所感覺到的既不是沮喪絕望,也絕不像我曾經感受到的那些強烈的痛楚。
在我的一舉一動中,表現的隻是精倦萎靡,仿佛十分疲乏和對一切都無動于衷,但内心深處卻是悲苦之極,難以忍受。
我手裡整天拿着一本書,但又不怎麼看,或者确切地說,壓根兒就沒有看,也不知道自己在胡思亂想些什麼。
我腦子裡空空蕩蕩的,心裡是一片沉寂:我遭受了極其猛烈而同時又是持續不斷的一個打擊,使得我就像一個完全被動的生物,身上沒有一點反應。
我的仆人名叫拉裡夫,他對我父親感情很深。
他也許是除了父親之外我所見到過的最好的一個人。
他和父親身材大小一樣,穿的是我父親給的衣服,因為沒有仆人的号衣。
他和我父親年齡大緻相仿,也就是說,頭發花白了,二十年來他沒有離開過我父親,所以行為舉止也學了點我父親的樣兒。
當我晚飯後在房裡踱來踱去的時候,就聽見他在候見廳裡也同我一樣地走來走去的,盡管房門是敞開着的,但他卻從不進來,我倆互相也不搭一句話,但是卻時不時地互相哭泣對視一眼。
晚上就是這麼度過的,而當太陽早已下山的時候,我才想到要點燈,要麼就是他想到給我送了來。
屋子裡的一切都保持原來的樣兒,我們連一張紙片都沒有動過。
我父親坐的那張大皮扶手椅放在壁爐旁邊;他的書桌、他的書籍都原樣放着。
我甚至連他的家具上的灰塵都沒彈一撣,父親生前不喜歡人家因打掃灰塵而打擾他。
這座孤伶伶的房屋,習慣了沉寂和最甯靜的生活,對于所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的覺察。
我隻是覺得它的那牆壁有時候在我裹着我父親的睡袍坐在他的那張扶手椅裡的時候,在憐憫地看着我。
一個微弱的聲音仿佛飄起,在說:“那個父親去哪兒了?我們看得很清楚,這是那個孤兒。
” 我收到好幾封巴黎的來信,對此我都隻是回答說,我想單獨在鄉下過夏天,就像我父親生前習慣的那樣。
我開始明白一個道理:在一切壞事當中,都有某種好的方面;一個巨大的痛苦,不管你怎麼說,反正都是一次大的休息。
當上帝的使者前來拍拍我們的肩頭的時候,不管他們帶來的是什麼樣的消息,反正他們始終是在做把我們從生活中喚醒的善事,而且,凡是他們開口說話的地方,一切都歸于沉寂。
暫時的痛苦使人亵渎、指斥上蒼;而巨大的痛苦則既不使人斥責也不使人亵渎上蒼,而隻是使人聽天由命。
每天早晨,我久久地注視着大自然。
我的窗戶朝向一個深深的山谷,村裡的針樓便矗立其中。
一切都很貧乏而甯靜。
看見了春天的景象,看見了鮮花和嫩葉,但這并沒有在我身上産生那種如詩人們聽說的不祥效果,詩人們往往在人生的逆境中發現一種對死的嘲弄。
我認為,這種輕率的想法,如果不是一種随意弄出的簡單對比的話,實際上仍隻是屬于那些心中隻是半知半解的人的。
一夜賭到天亮的賭徒,兩眼發紅,兩手空空,可能覺得自己在與大自然抗争,宛如一盞點了通宵的油燈。
但是,那些新長出來的樹葉,它們對一個為父親去世而痛哭的孩子能說些什麼呢?他眼中的淚水是露水的姐妹;柳樹的枝葉本身就是眼淚。
我在望着天空。
樹林和草地的時候,才懂得了幻想聊以自慰的人是些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