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都
關燈
小
中
大
名叫“帕科”的男孩兒,馬德裡多的是。
這個名字是“弗朗西斯科”的愛稱。
馬德裡流傳着一個笑話,說是有個做父親的來到馬德裡,在《自由報》的尋人欄中刊登了一則啟事說:“帕科,星期二中午到蒙塔尼亞飯店來見我。
往事一概不咎。
爸爸。
”結果,應召而來的青年竟有八百人之多,最後隻得召來一中隊的騎警才把他們趕散。
但是,在盧阿卡寄宿公寓裡當餐室侍者的這個帕科,卻既沒有父親原諒他,也沒有做過什麼錯事需要父親原諒。
他有兩個姐姐在盧阿卡做女侍,她們得到這份工作是因為她們跟這家寄宿公寓原先的一個女侍是同鄉,那個女侍幹活勤快,為人又誠實,因而就給她的村子和同村的人都赢得了好名聲。
兩個姐姐出盤纏讓弟弟乘長途汽車來到馬德裡,并且替他弄到這份當侍者學徒的活兒。
他來自埃斯特雷馬杜拉①的一個村莊,那裡的情況還處于原始狀态,真叫人難以相信,食物匮乏,生活中的舒适其根本談不上。
從他有記憶的日子起,他就在拚命地幹活。
①埃斯特雷馬杜拉:西班牙中西部一高原。
他是個身材結實的小夥子,頭發漆黑,有點兒鬈曲,一口潔白的牙齒,皮膚細膩,連姐姐們也羨慕不已;臉上還經常挂着一絲開朗的微笑。
他手腳靈快,活兒幹得挺出色,也很愛他的姐姐,她們看上去很标緻,很世故。
他喜歡馬德裡:這仍然是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方;他也喜歡他的工作,穿着幹幹淨淨的亞麻布襯衫和夜禮服在明亮的燈光下幹活兒,廚房裡吃的東西又很豐盛,這工作似乎充滿了瑰麗的浪漫色彩。
住在盧阿卡,并在餐室就餐的還有另外八到十二個人,但是在帕科的眼裡——他是三個侍者中最年輕的一個——實際存在的就隻有那些鬥牛士。
二流的劍刺手①住在這家公寓裡,因為聖赫羅尼莫路地段很好,夥食精美,膳宿費用又便宜。
對于一個鬥牛士來說,即使不顯得闊氣,至少得顯得體面些,因為在西班牙,人們最最重視的美德就是體面和尊嚴,勇敢倒還在其次。
鬥牛士們總住在盧阿卡,直到他們花光了最後幾塊比塞塔。
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鬥牛士搬出盧阿卡,住進了一家更高級或者更豪華的旅館,因為二流鬥牛士從來不會成為一流鬥牛士;可是從盧阿卡潦倒下去卻十分迅速,因為凡是能掙點錢的人,都可以住在這裡;客人不提出,帳單是從不會拿給他的,除非經營這家膳宿公寓的那個女人知道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①鬥牛士一般可分為三種,“劍刺手”是鬥牛隊裡的主要鬥牛士,是唯一可以用劍刺殺公牛的人;“騎馬長矛手”騎在馬上,于鬥牛開始時,用帶有鋼尖的長矛刺牛,将其激怒;“短槍手”手持成雙的短槍,将其插入已被激怒的牛之肩部和頸部。
每個鬥牛隊通常由一名劍刺手,兩名片馬長矛手和三名短槍手組成,以劍刺手為首,其他五人須服從他的指揮。
眼下,正有三名正式的劍刺手住在盧阿卡公寓,此外還住着兩名很好的騎馬長矛手和一名出色的短槍手。
對于家在塞維利亞,春季要住在馬德裡的騎馬長矛手和短槍手來說,①住進盧阿卡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但是他們收入不錯,工作固定,雇用他們的劍刺手在即将到來的鬥牛季節中全簽訂了大量合同,所以這三位副手每一個掙的錢都有可能比那三個劍刺手中的任何一個為多。
說到那三個劍刺手,有一個生了病,卻想裝得沒病似的;另一個是新興的角色,沒紅幾天便成了過眼煙雲;而第三個則是個膽小鬼。
①塞維利亞:西班牙西南部一城市。
這個膽小鬼曾一度勇猛非凡,技藝高強,到鬥牛季節他第一次作為正式劍刺手出場時,小肚子就被牛角狠狠地戳了一下,負了重傷,從此便成了膽小鬼,不過仍然保留着走紅時的許多豪爽的派頭。
他一天到晚樂呵呵的,不管有人逗他,沒人逗他,他總是笑口常開。
當年得意的日子,他挺喜歡惡作劇,但現在已經不再來這一套了。
大概沒有心思了吧。
這位劍刺手有着一張聰明的、非常坦率的面孔,舉止很有派頭。
生病的那位劍刺手處處留神,從不顯出生病的樣子,餐桌上擺出來的菜他都特别細心地每一樣都吃上一點。
他有許許多多手帕,總自己動手在房間裡洗。
近來,他更賣起自己的鬥牛服來了。
聖誕節前他賣掉了一套,價錢十分便宜,到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又賣掉了一套。
這都是很值錢的服裝,一直保存得很好,如今他身邊隻剩下一套了。
生病以前,他曾是一個大有希望,甚至是轟動一時的鬥牛士。
盡管他自己不識字,卻收集了一些剪報,上面說,他在馬德裡的首場鬥牛中表現得比貝爾蒙特①還要出色。
現在他總是獨自一人在一張小桌旁進餐,很少擡一擡頭。
①貝爾蒙特:生于1892年,為西班牙著名鬥牛士。
那位曾經昙花一現的劍刺手個子矮小,皮膚黝黑,很有氣派。
他也是獨自一人坐在一張桌子旁就餐,臉上難得有一絲笑意,更不用說哈哈大笑了。
他來自瓦利阿多裡德,那裡②的人都是不苟言笑的。
他可是個有才能的劍刺手,但是他還沒有仗着自己臨危不懼、鎮靜自若的長處赢得公衆喜愛時,他的風格就已經過時了,海報上披露出他的大名再不能把觀衆吸引到鬥牛場去了。
他當年的新奇之處在于他身材矮小,連公牛的肩隆也看不
這個名字是“弗朗西斯科”的愛稱。
馬德裡流傳着一個笑話,說是有個做父親的來到馬德裡,在《自由報》的尋人欄中刊登了一則啟事說:“帕科,星期二中午到蒙塔尼亞飯店來見我。
往事一概不咎。
爸爸。
”結果,應召而來的青年竟有八百人之多,最後隻得召來一中隊的騎警才把他們趕散。
但是,在盧阿卡寄宿公寓裡當餐室侍者的這個帕科,卻既沒有父親原諒他,也沒有做過什麼錯事需要父親原諒。
他有兩個姐姐在盧阿卡做女侍,她們得到這份工作是因為她們跟這家寄宿公寓原先的一個女侍是同鄉,那個女侍幹活勤快,為人又誠實,因而就給她的村子和同村的人都赢得了好名聲。
兩個姐姐出盤纏讓弟弟乘長途汽車來到馬德裡,并且替他弄到這份當侍者學徒的活兒。
他來自埃斯特雷馬杜拉①的一個村莊,那裡的情況還處于原始狀态,真叫人難以相信,食物匮乏,生活中的舒适其根本談不上。
從他有記憶的日子起,他就在拚命地幹活。
①埃斯特雷馬杜拉:西班牙中西部一高原。
他是個身材結實的小夥子,頭發漆黑,有點兒鬈曲,一口潔白的牙齒,皮膚細膩,連姐姐們也羨慕不已;臉上還經常挂着一絲開朗的微笑。
他手腳靈快,活兒幹得挺出色,也很愛他的姐姐,她們看上去很标緻,很世故。
他喜歡馬德裡:這仍然是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方;他也喜歡他的工作,穿着幹幹淨淨的亞麻布襯衫和夜禮服在明亮的燈光下幹活兒,廚房裡吃的東西又很豐盛,這工作似乎充滿了瑰麗的浪漫色彩。
住在盧阿卡,并在餐室就餐的還有另外八到十二個人,但是在帕科的眼裡——他是三個侍者中最年輕的一個——實際存在的就隻有那些鬥牛士。
二流的劍刺手①住在這家公寓裡,因為聖赫羅尼莫路地段很好,夥食精美,膳宿費用又便宜。
對于一個鬥牛士來說,即使不顯得闊氣,至少得顯得體面些,因為在西班牙,人們最最重視的美德就是體面和尊嚴,勇敢倒還在其次。
鬥牛士們總住在盧阿卡,直到他們花光了最後幾塊比塞塔。
從來沒聽說過有哪個鬥牛士搬出盧阿卡,住進了一家更高級或者更豪華的旅館,因為二流鬥牛士從來不會成為一流鬥牛士;可是從盧阿卡潦倒下去卻十分迅速,因為凡是能掙點錢的人,都可以住在這裡;客人不提出,帳單是從不會拿給他的,除非經營這家膳宿公寓的那個女人知道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①鬥牛士一般可分為三種,“劍刺手”是鬥牛隊裡的主要鬥牛士,是唯一可以用劍刺殺公牛的人;“騎馬長矛手”騎在馬上,于鬥牛開始時,用帶有鋼尖的長矛刺牛,将其激怒;“短槍手”手持成雙的短槍,将其插入已被激怒的牛之肩部和頸部。
每個鬥牛隊通常由一名劍刺手,兩名片馬長矛手和三名短槍手組成,以劍刺手為首,其他五人須服從他的指揮。
眼下,正有三名正式的劍刺手住在盧阿卡公寓,此外還住着兩名很好的騎馬長矛手和一名出色的短槍手。
對于家在塞維利亞,春季要住在馬德裡的騎馬長矛手和短槍手來說,①住進盧阿卡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但是他們收入不錯,工作固定,雇用他們的劍刺手在即将到來的鬥牛季節中全簽訂了大量合同,所以這三位副手每一個掙的錢都有可能比那三個劍刺手中的任何一個為多。
說到那三個劍刺手,有一個生了病,卻想裝得沒病似的;另一個是新興的角色,沒紅幾天便成了過眼煙雲;而第三個則是個膽小鬼。
①塞維利亞:西班牙西南部一城市。
這個膽小鬼曾一度勇猛非凡,技藝高強,到鬥牛季節他第一次作為正式劍刺手出場時,小肚子就被牛角狠狠地戳了一下,負了重傷,從此便成了膽小鬼,不過仍然保留着走紅時的許多豪爽的派頭。
他一天到晚樂呵呵的,不管有人逗他,沒人逗他,他總是笑口常開。
當年得意的日子,他挺喜歡惡作劇,但現在已經不再來這一套了。
大概沒有心思了吧。
這位劍刺手有着一張聰明的、非常坦率的面孔,舉止很有派頭。
生病的那位劍刺手處處留神,從不顯出生病的樣子,餐桌上擺出來的菜他都特别細心地每一樣都吃上一點。
他有許許多多手帕,總自己動手在房間裡洗。
近來,他更賣起自己的鬥牛服來了。
聖誕節前他賣掉了一套,價錢十分便宜,到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又賣掉了一套。
這都是很值錢的服裝,一直保存得很好,如今他身邊隻剩下一套了。
生病以前,他曾是一個大有希望,甚至是轟動一時的鬥牛士。
盡管他自己不識字,卻收集了一些剪報,上面說,他在馬德裡的首場鬥牛中表現得比貝爾蒙特①還要出色。
現在他總是獨自一人在一張小桌旁進餐,很少擡一擡頭。
①貝爾蒙特:生于1892年,為西班牙著名鬥牛士。
那位曾經昙花一現的劍刺手個子矮小,皮膚黝黑,很有氣派。
他也是獨自一人坐在一張桌子旁就餐,臉上難得有一絲笑意,更不用說哈哈大笑了。
他來自瓦利阿多裡德,那裡②的人都是不苟言笑的。
他可是個有才能的劍刺手,但是他還沒有仗着自己臨危不懼、鎮靜自若的長處赢得公衆喜愛時,他的風格就已經過時了,海報上披露出他的大名再不能把觀衆吸引到鬥牛場去了。
他當年的新奇之處在于他身材矮小,連公牛的肩隆也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