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燒餅餡子
關燈
小
中
大
是對方于自己這門拿手絕技知之已稔,直等肖己的刀法使到第七十一路上,這才将自己制住,倘若他一上來便即搶攻,自己能否擋得住他十招八招,也殊無把握。
安奉日正想說幾句感謝的言語,石清還劍入鞘,抱拳說道:“姓石的交了安寨主這個朋友,咱們不用再比。
何時路過敝莊,務請來盤桓幾日。
”安奉日臉色慘然,道:“自當過來拜訪。
”縱身近樹,面向石清,躍起身來,反手拔起元澄道人長劍,接住小包,将一刀一劍都插在地下,雙手捧了那小包,走到石清身前,說道:“石莊主請取去吧!”這件要物他雖得而複失,但石清顧全自己面子,保全了自己四根手指,卻也十分承他的情。
不料石清雙手一拱,說道:“後會有期!”轉身便走。
安奉日叫道:“石莊主請留步。
莊主顧全安某顔面,安某豈有不知?安某明明是大敗虧輸,此物務請石莊主取去,否則豈不是将安某當作不識好歹的無賴小人了。
”石清微笑道:“安寨主,今日比武,勝敗未分。
安寨主的青龍刀、攔路斷門刀等等精妙刀法都尚未施展,怎能便說輸了?再說,這小包中并無那物在内,隻怕周世兄是上了人家的當。
” 安奉日一怔,說道:“并無那物在内?”急忙打開小包,拆了一層又一層,拆了五層之後,隻見包内有三個銅錢,凝神再看,外圓内方,其形扁薄,卻不是三枚制錢是什麼?一怔之下,不由得驚怒交集,當下強自抑制,轉頭問周牧道:“周兄弟,這……這到底開什麼玩笑?”周牧嗫嚅道:“我……我也不知道啊。
在那吳道通身上,便隻搜到這個小包。
” 安奉日心下雪亮,情知吳道通不是将那物藏在隐秘異常之處,便是已交給了旁人,此番不但空勞跋涉,反而大損金刀寨威風,将紙包往地下一擲,向石清道:“倒教石莊主見笑了,卻不知石莊主何由得知?” 石清适才奪到那個小包之時,随手一捏,便已察覺是三枚圓形之物,雖不知定是銅錢,卻已确定絕非心目中欲取的物件,微笑道:“在下也隻胡亂猜測而已。
咱們同是受人之愚,盼安寨主大量包涵,一笑置之便了。
”一抱拳,轉身向馮振武、元澄道人、周牧拱了拱手,快步出林。
石清走到火堆之旁,向闵柔道:“師妹,走吧!”兩人上了坐騎,又向來路回去。
闵柔看了丈夫的臉色,不用多問,便知此事沒成功,心中一酸,不由得淚水一滴滴地落上衣襟。
石清道:“金刀寨也上了當。
咱們再到吳道通屍身上去搜搜,說不定金刀寨的朋友們漏了眼。
”闵柔明知無望,卻不違拗丈夫之意,哽咽道:“是。
” 黑白雙駒腳力快極,沒到晌午時分,又已回到了侯監集。
鎮民驚魂未定,沒一家店鋪開門。
群盜殺人搶劫之事,已由地方保甲向汴梁官衙禀報,官老爺還在調兵遣将,不敢便來,顯是打着“遲來一刻便多一分平安”的主意。
石清夫婦縱馬來到吳道通屍身之旁,見牆角邊坐着個十二三歲的小弓,此外四下裡更無旁人。
石清當即在吳道通身上細細搜尋,連他發髻也拆散了,鞋襪也除了來看過。
闵柔則到燒餅鋪去再查了一次。
兩夫婦相對黯然,同時歎了門氣。
闵柔道:“師哥,看來此仇已注定難報。
這兒日來也真累了你啦。
咱們到汴梁城中散散心,看幾出戲文,聽幾場鼓兒書。
”石清知道妻子素來愛靜,不喜觀劇聽曲,到汴梁散散心雲雲,全是體貼自己,便說道:“也好,既然來到河南,總得到汴梁逛逛。
汴梁龍須面是天下一絕,一斤面能拉成好兒裡長,卻又不斷,倒不可不嘗。
又聽說汴梁的銀匠是高手,去揀幾件首飾也好。
”闵柔素以美色馳名武林,本來就喜愛打扮,人近中年,對容貌修飾更加注重。
她凄然一笑,說道:“自從堅兒死後,這十三年來你給我買的首飾,足夠開家珠寶鋪子啦!” 她說到“自從堅兒死後”一句話,淚水又已涔涔而下,一瞥眼間,見那小丐坐在牆角邊,畏畏葸葸,污穢不堪,不禁起了憐意,問道:“你媽媽呢?怎麼做叫化子了?”小丐道:“我……我……我媽媽不見了。
”闵柔歎了口氣,從懷中摸出一小錠銀子,擲在他腳邊,說道:“買餅兒去吃吧!”提缰便行,回頭問道:“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那小丐道:“我……我叫‘狗雜種’!” 闵柔一怔,心想:“怎能叫這樣的名字?”石清搖了搖頭,道:“是個白癡!”闵柔道:“是,怪可憐見兒的。
”兩人縱馬向汴梁城馳去。
那小丐自給吳道通的死屍吓得暈了過去,直到天明才醒,這一下驚吓實在厲害,睜眼見到吳道通的屍體血肉模糊地躺在自己身畔,竟不敢起身逃開,迷迷糊糊地醒……又睡,睡了又醒。
石清到來之時,他神志已然清醒,正想離去,卻見石清翻弄死屍,又吓得不敢動了,沒想到那個美麗女子竟會給自己一錠銀子。
他心道:“餅兒麼?我自己也有。
” 他提起右手,手中兀自抓着那咬過一口的燒餅,驚慌之心漸去,登感饑餓難忍,張口往燒餅上用力咬下,隻聽得噗的一聲響,上下門牙大痛,似是咬到了鐵石。
那小丐一拉燒餅,口中已多了一物,忙吐在左手掌中,見是黑黝黝的一塊鐵片。
那小丐看了一眼,也不去細想燒餅中何以會有鐵片,也來不及抛去,見餅中再無異物,當即大嚼起來,一個燒餅頃刻即盡。
他眼光轉到吳道通屍體旁那十幾枚撕破的燒餅上,尋思:“給僵屍撕過的餅子,不知吃不吃得?” 正打不定主意,忽聽得頭頂有人叫道:“四面圍住了!”那小丐一驚,擡起頭來,隻見屋頂上站着三個身穿白袍的男子,跟着身後嗖嗖幾聲,有人縱近。
小丐轉過身來,但見四名白袍人手中各持長劍,分從左右掩将過來。
蓦地裡馬蹄聲響,一人飛騎而至,大聲叫道:“是雪山派的好朋友麼?來到河南,恕安某未曾遠迎。
”頃刻間一匹黃馬直沖到身前,馬上騎着個虬髯矮胖子,也不勒馬,突然躍下馬背。
那黃馬斜刺裡奔了出去,兜了個圈子,便遠遠站住,顯是教熟了的。
屋頂上三名白袍男子同時縱下地來,都手按劍柄。
一個三十來歲的魁梧漢子說道:“是金刀安寨主嗎?幸會,幸會!”一面說,一面向站在安奉日身後的白袍人連使眼色。
原來安奉日為石清所敗,甚是沮喪,但跟着便想:“石莊主夫婦又去侯監集幹什麼?是了,周四弟上了當,沒取到真物,他夫婦定是又去尋找。
我是他手下敗将,他若取到,我隻有眼睜睜地瞧着。
但若他尋找不到,我們難道便不能再找一次,碰碰運氣?此物倘若真是曾在吳道通手中,他定是藏在隐秘萬分之所,搜十次搜不到,再搜第十一次又有何妨?”當即跨黃馬追趕上來。
他坐騎腳力遠不及石氏夫婦的黑白雙駒,又不敢過分逼近,是以直至石清、闵柔細搜過吳道通的屍身與燒餅鋪後離去,這才趕到侯監集。
他來到鎮口,遠遠瞧見屋頂有人,三個人都身穿白衣,背懸長劍,這般裝束打扮,除了藏邊的雪山派弟子外更無旁人,馳馬稍近,更見三人全神貫注,如臨大敵。
他還道這三人要去偷襲石氏夫婦,念着石清适才賣的那個交情,心中當了他是朋友,便縱聲叫了出來,要警告他夫婦留神。
不料奔到近處,沒見石氏夫婦影蹤,雪山派七名弟子所包圍的竟是個小乞兒。
安奉日大奇,見那小丐年紀幼小,滿臉泥污,不似身有武功模樣,待見眼前那白衣漢子連使眼色,他又向那小丐望了一眼。
這一望之下,登時心頭大震,隻見那小丐左手拿着一塊鐵片,黑黝黝的,似乎便是傳說中的那枚“玄鐵令”,待見身後那四名白衣人長劍閃動,竟是要上前搶奪的模樣,當下不及細想,立即反手拔出金刀,使出“八方藏刀勢”,身形轉動,滴溜溜地繞着那小丐轉了一圈,金刀左一刀,右一刀,前一刀,後一刀,霎時之間,八方各砍三刀,三八二十四刀,刀刀不離小丐身側半尺之外,将那小丐全罩在刀鋒之下。
那小丐隻覺刀光刺眼,全身涼飕飕的,“哇”的一叫,放聲大哭。
便在此時,七個白衣人各出長劍,幻成一道光網,在安奉日和小丐身周圍了一圈。
白光是個大圈,大圈内有個金色小圈,金色小圈内有個小叫化眼淚鼻涕地大哭。
忽聽得馬蹄聲響,一匹黑馬、一匹白馬從西馳來,卻是石清、闵柔夫婦去而複回。
原來他二人馳向汴梁,行出不久,便發現了雪山派弟子的蹤迹,兩人商量了幾句,當即又策馬趕回。
石清望見八人刀劍揮舞,朗聲叫道:“雪山派衆位朋友,安寨主,大家是好朋友,有話好說,不可傷了和氣。
” 雪山派那魁梧漢子長劍一豎,七人同時停劍,卻仍團團圍在安奉日身周。
石清與闵柔馳到近處,蓦地見到那小丐左手拿着的鐵片,同時“咦”的一聲,隻不知是否便是心目中那物,二人心中都怦怦而跳。
石清飛身下鞍,走上幾步,說道:“小兄弟,你手裡拿着的是什麼東西,給我瞧瞧成不成?”饒是他素來鎮定,說這兩句話時卻語音微微發顫。
他已打定主意,料想安奉日不會阻攔,隻須那小丐一伸手,立時便搶人劍圈中奪将過來,諒那一衆雪山派弟子也攔不住自己。
那白衣漢子道:“石莊主,是我們先見到的。
” 闵柔這時也已下馬走近,說道:“耿師兄,請你問問這位小兄弟,他腳旁那錠銀子,是不是我給的?”這句話甚是明白,她既已給過銀子,自比那些白衣人早見到那小丐了。
那魁梧漢子姓耿,名萬鐘,是當今雪山派第二代弟子中的好手,說道:“石夫人,或許是賢伉俪先見到這個小兄弟,但這枚‘玄鐵令’呢,卻是我們兄弟先見到的了。
” 一聽到“玄鐵令”這三字,石清、闵柔、安奉日三人心中都是一凜:“果然便是‘玄鐵令’!”雪山派其餘六人也各露出異樣神色。
其實他七人誰都沒細看過那小丐手中拿着的鐵片,隻見石氏夫婦與金刀寨寨主都如此鄭重其事,料想必是此物;而石、闵、安三人也是一般的想法:雪山派耿萬鐘等七人并非尋常人物,既看中了這塊鐵片,當然不會錯的了。
十個人一般的心思,忽然不約而同地一齊伸出手來,說道:“小兄弟,給我!” 十個人互相牽制,誰也不敢出手搶奪,知道隻要誰先用強,大利當前,旁人立即會攻己空門,隻盼那小丐自願将鐵片交給自己。
那小丐又怎知道這十人所要的,便是險些兒崩壞了他牙齒的這塊小鐵片,這時雖已收淚止哭,卻茫然失措,見身周刀劍晃動,白光閃閃,心下害怕,淚水在眼眶中滾來滾去,随時便能又再流下。
忽聽得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還是給我!” 一個人影閃進圈中,一伸手,便将那小丐手中的鐵片拿了過去。
安奉日正想說幾句感謝的言語,石清還劍入鞘,抱拳說道:“姓石的交了安寨主這個朋友,咱們不用再比。
何時路過敝莊,務請來盤桓幾日。
”安奉日臉色慘然,道:“自當過來拜訪。
”縱身近樹,面向石清,躍起身來,反手拔起元澄道人長劍,接住小包,将一刀一劍都插在地下,雙手捧了那小包,走到石清身前,說道:“石莊主請取去吧!”這件要物他雖得而複失,但石清顧全自己面子,保全了自己四根手指,卻也十分承他的情。
不料石清雙手一拱,說道:“後會有期!”轉身便走。
安奉日叫道:“石莊主請留步。
莊主顧全安某顔面,安某豈有不知?安某明明是大敗虧輸,此物務請石莊主取去,否則豈不是将安某當作不識好歹的無賴小人了。
”石清微笑道:“安寨主,今日比武,勝敗未分。
安寨主的青龍刀、攔路斷門刀等等精妙刀法都尚未施展,怎能便說輸了?再說,這小包中并無那物在内,隻怕周世兄是上了人家的當。
” 安奉日一怔,說道:“并無那物在内?”急忙打開小包,拆了一層又一層,拆了五層之後,隻見包内有三個銅錢,凝神再看,外圓内方,其形扁薄,卻不是三枚制錢是什麼?一怔之下,不由得驚怒交集,當下強自抑制,轉頭問周牧道:“周兄弟,這……這到底開什麼玩笑?”周牧嗫嚅道:“我……我也不知道啊。
在那吳道通身上,便隻搜到這個小包。
” 安奉日心下雪亮,情知吳道通不是将那物藏在隐秘異常之處,便是已交給了旁人,此番不但空勞跋涉,反而大損金刀寨威風,将紙包往地下一擲,向石清道:“倒教石莊主見笑了,卻不知石莊主何由得知?” 石清适才奪到那個小包之時,随手一捏,便已察覺是三枚圓形之物,雖不知定是銅錢,卻已确定絕非心目中欲取的物件,微笑道:“在下也隻胡亂猜測而已。
咱們同是受人之愚,盼安寨主大量包涵,一笑置之便了。
”一抱拳,轉身向馮振武、元澄道人、周牧拱了拱手,快步出林。
石清走到火堆之旁,向闵柔道:“師妹,走吧!”兩人上了坐騎,又向來路回去。
闵柔看了丈夫的臉色,不用多問,便知此事沒成功,心中一酸,不由得淚水一滴滴地落上衣襟。
石清道:“金刀寨也上了當。
咱們再到吳道通屍身上去搜搜,說不定金刀寨的朋友們漏了眼。
”闵柔明知無望,卻不違拗丈夫之意,哽咽道:“是。
” 黑白雙駒腳力快極,沒到晌午時分,又已回到了侯監集。
鎮民驚魂未定,沒一家店鋪開門。
群盜殺人搶劫之事,已由地方保甲向汴梁官衙禀報,官老爺還在調兵遣将,不敢便來,顯是打着“遲來一刻便多一分平安”的主意。
石清夫婦縱馬來到吳道通屍身之旁,見牆角邊坐着個十二三歲的小弓,此外四下裡更無旁人。
石清當即在吳道通身上細細搜尋,連他發髻也拆散了,鞋襪也除了來看過。
闵柔則到燒餅鋪去再查了一次。
兩夫婦相對黯然,同時歎了門氣。
闵柔道:“師哥,看來此仇已注定難報。
這兒日來也真累了你啦。
咱們到汴梁城中散散心,看幾出戲文,聽幾場鼓兒書。
”石清知道妻子素來愛靜,不喜觀劇聽曲,到汴梁散散心雲雲,全是體貼自己,便說道:“也好,既然來到河南,總得到汴梁逛逛。
汴梁龍須面是天下一絕,一斤面能拉成好兒裡長,卻又不斷,倒不可不嘗。
又聽說汴梁的銀匠是高手,去揀幾件首飾也好。
”闵柔素以美色馳名武林,本來就喜愛打扮,人近中年,對容貌修飾更加注重。
她凄然一笑,說道:“自從堅兒死後,這十三年來你給我買的首飾,足夠開家珠寶鋪子啦!” 她說到“自從堅兒死後”一句話,淚水又已涔涔而下,一瞥眼間,見那小丐坐在牆角邊,畏畏葸葸,污穢不堪,不禁起了憐意,問道:“你媽媽呢?怎麼做叫化子了?”小丐道:“我……我……我媽媽不見了。
”闵柔歎了口氣,從懷中摸出一小錠銀子,擲在他腳邊,說道:“買餅兒去吃吧!”提缰便行,回頭問道:“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那小丐道:“我……我叫‘狗雜種’!” 闵柔一怔,心想:“怎能叫這樣的名字?”石清搖了搖頭,道:“是個白癡!”闵柔道:“是,怪可憐見兒的。
”兩人縱馬向汴梁城馳去。
那小丐自給吳道通的死屍吓得暈了過去,直到天明才醒,這一下驚吓實在厲害,睜眼見到吳道通的屍體血肉模糊地躺在自己身畔,竟不敢起身逃開,迷迷糊糊地醒……又睡,睡了又醒。
石清到來之時,他神志已然清醒,正想離去,卻見石清翻弄死屍,又吓得不敢動了,沒想到那個美麗女子竟會給自己一錠銀子。
他心道:“餅兒麼?我自己也有。
” 他提起右手,手中兀自抓着那咬過一口的燒餅,驚慌之心漸去,登感饑餓難忍,張口往燒餅上用力咬下,隻聽得噗的一聲響,上下門牙大痛,似是咬到了鐵石。
那小丐一拉燒餅,口中已多了一物,忙吐在左手掌中,見是黑黝黝的一塊鐵片。
那小丐看了一眼,也不去細想燒餅中何以會有鐵片,也來不及抛去,見餅中再無異物,當即大嚼起來,一個燒餅頃刻即盡。
他眼光轉到吳道通屍體旁那十幾枚撕破的燒餅上,尋思:“給僵屍撕過的餅子,不知吃不吃得?” 正打不定主意,忽聽得頭頂有人叫道:“四面圍住了!”那小丐一驚,擡起頭來,隻見屋頂上站着三個身穿白袍的男子,跟着身後嗖嗖幾聲,有人縱近。
小丐轉過身來,但見四名白袍人手中各持長劍,分從左右掩将過來。
蓦地裡馬蹄聲響,一人飛騎而至,大聲叫道:“是雪山派的好朋友麼?來到河南,恕安某未曾遠迎。
”頃刻間一匹黃馬直沖到身前,馬上騎着個虬髯矮胖子,也不勒馬,突然躍下馬背。
那黃馬斜刺裡奔了出去,兜了個圈子,便遠遠站住,顯是教熟了的。
屋頂上三名白袍男子同時縱下地來,都手按劍柄。
一個三十來歲的魁梧漢子說道:“是金刀安寨主嗎?幸會,幸會!”一面說,一面向站在安奉日身後的白袍人連使眼色。
原來安奉日為石清所敗,甚是沮喪,但跟着便想:“石莊主夫婦又去侯監集幹什麼?是了,周四弟上了當,沒取到真物,他夫婦定是又去尋找。
我是他手下敗将,他若取到,我隻有眼睜睜地瞧着。
但若他尋找不到,我們難道便不能再找一次,碰碰運氣?此物倘若真是曾在吳道通手中,他定是藏在隐秘萬分之所,搜十次搜不到,再搜第十一次又有何妨?”當即跨黃馬追趕上來。
他坐騎腳力遠不及石氏夫婦的黑白雙駒,又不敢過分逼近,是以直至石清、闵柔細搜過吳道通的屍身與燒餅鋪後離去,這才趕到侯監集。
他來到鎮口,遠遠瞧見屋頂有人,三個人都身穿白衣,背懸長劍,這般裝束打扮,除了藏邊的雪山派弟子外更無旁人,馳馬稍近,更見三人全神貫注,如臨大敵。
他還道這三人要去偷襲石氏夫婦,念着石清适才賣的那個交情,心中當了他是朋友,便縱聲叫了出來,要警告他夫婦留神。
不料奔到近處,沒見石氏夫婦影蹤,雪山派七名弟子所包圍的竟是個小乞兒。
安奉日大奇,見那小丐年紀幼小,滿臉泥污,不似身有武功模樣,待見眼前那白衣漢子連使眼色,他又向那小丐望了一眼。
這一望之下,登時心頭大震,隻見那小丐左手拿着一塊鐵片,黑黝黝的,似乎便是傳說中的那枚“玄鐵令”,待見身後那四名白衣人長劍閃動,竟是要上前搶奪的模樣,當下不及細想,立即反手拔出金刀,使出“八方藏刀勢”,身形轉動,滴溜溜地繞着那小丐轉了一圈,金刀左一刀,右一刀,前一刀,後一刀,霎時之間,八方各砍三刀,三八二十四刀,刀刀不離小丐身側半尺之外,将那小丐全罩在刀鋒之下。
那小丐隻覺刀光刺眼,全身涼飕飕的,“哇”的一叫,放聲大哭。
便在此時,七個白衣人各出長劍,幻成一道光網,在安奉日和小丐身周圍了一圈。
白光是個大圈,大圈内有個金色小圈,金色小圈内有個小叫化眼淚鼻涕地大哭。
忽聽得馬蹄聲響,一匹黑馬、一匹白馬從西馳來,卻是石清、闵柔夫婦去而複回。
原來他二人馳向汴梁,行出不久,便發現了雪山派弟子的蹤迹,兩人商量了幾句,當即又策馬趕回。
石清望見八人刀劍揮舞,朗聲叫道:“雪山派衆位朋友,安寨主,大家是好朋友,有話好說,不可傷了和氣。
” 雪山派那魁梧漢子長劍一豎,七人同時停劍,卻仍團團圍在安奉日身周。
石清與闵柔馳到近處,蓦地見到那小丐左手拿着的鐵片,同時“咦”的一聲,隻不知是否便是心目中那物,二人心中都怦怦而跳。
石清飛身下鞍,走上幾步,說道:“小兄弟,你手裡拿着的是什麼東西,給我瞧瞧成不成?”饒是他素來鎮定,說這兩句話時卻語音微微發顫。
他已打定主意,料想安奉日不會阻攔,隻須那小丐一伸手,立時便搶人劍圈中奪将過來,諒那一衆雪山派弟子也攔不住自己。
那白衣漢子道:“石莊主,是我們先見到的。
” 闵柔這時也已下馬走近,說道:“耿師兄,請你問問這位小兄弟,他腳旁那錠銀子,是不是我給的?”這句話甚是明白,她既已給過銀子,自比那些白衣人早見到那小丐了。
那魁梧漢子姓耿,名萬鐘,是當今雪山派第二代弟子中的好手,說道:“石夫人,或許是賢伉俪先見到這個小兄弟,但這枚‘玄鐵令’呢,卻是我們兄弟先見到的了。
” 一聽到“玄鐵令”這三字,石清、闵柔、安奉日三人心中都是一凜:“果然便是‘玄鐵令’!”雪山派其餘六人也各露出異樣神色。
其實他七人誰都沒細看過那小丐手中拿着的鐵片,隻見石氏夫婦與金刀寨寨主都如此鄭重其事,料想必是此物;而石、闵、安三人也是一般的想法:雪山派耿萬鐘等七人并非尋常人物,既看中了這塊鐵片,當然不會錯的了。
十個人一般的心思,忽然不約而同地一齊伸出手來,說道:“小兄弟,給我!” 十個人互相牽制,誰也不敢出手搶奪,知道隻要誰先用強,大利當前,旁人立即會攻己空門,隻盼那小丐自願将鐵片交給自己。
那小丐又怎知道這十人所要的,便是險些兒崩壞了他牙齒的這塊小鐵片,這時雖已收淚止哭,卻茫然失措,見身周刀劍晃動,白光閃閃,心下害怕,淚水在眼眶中滾來滾去,随時便能又再流下。
忽聽得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還是給我!” 一個人影閃進圈中,一伸手,便将那小丐手中的鐵片拿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