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貢類

關燈
宣賜叩頭即坐。

    自嘉慶初年成哲親王秉性謙溫,謝而不坐,遂以為例。

    道光初,諸臣面奉諭旨,仍復舊制。

     勞文毅朝畢忘戴冠 勞文毅公崇光官兩廣總督時,入覲召對之際,上語及特恩事,文毅免冠碰頭。

    向例,凡臣工召對涉及謝恩者,均須免冠碰響頭,於時,自摘冠置面前地上,碰頭後,仍取戴之。

    勞以天威咫尺,敬畏過甚,免冠後而忘復戴,禿首而退。

    上笑顧內侍曰:「外官不慣朝儀,矜持太過,乃緻此失,汝輩可送還之。

    」且諭諸廷臣,勿以失儀糾之也。

    文毅既出,猶不自覺,及內侍持冠戲之曰:「公已不須此乎?」文毅恍然,皇恐異常,即欲接冠,內侍靳之曰:「紅頂花翎,價值不貲,談何容易!」文毅許以重酬,而後與之。

    嗣知出自上恩,則已親許之,不能悔矣。

     韓文鈞朝見遽起去 穆宗視朝之將退也,每整衣示意,則召見者肅然引退。

    內閣學士韓文鈞於同治間曾攷差一次,請訓時,亦如此。

    光緒某年,以京察一等隨班召見,碰頭畢,德宗身微起,以手理襟袖,韓遽恭請聖安出。

    德宗方欲諮詢一切,見其狀,頗深怪異,與軍機處王大臣言之。

    有奏此係穆宗成例者,德宗愴然,眷念老成,未幾,竟放督糧道。

     孝欽後視朝時之儀從 孝欽後之出寢殿而往視朝也,輒坐敞轎,以身衣禮服之內監八人舁之。

    李蓮英扶轎行其左,別有一二內監行其右,轎前有五品太監四人,轎後有六品太監十二人,各持衣鞋巾梳刷香粉香爐銀硃筆墨黃紙旱煙水煙及各式鏡;最後一人持黃緞椅;尚有阿媽二人,宮眷四人,亦各持有物品。

    德宗亦步行在轎右,皇後與阿媽宮眷均行於轎左。

     召見膝裹厚棉 大臣召見,跪久則膝痛,膝間必以厚棉裹之。

    光緒某年,李文忠公鴻章以孝欽後萬壽在邇,乃在直督署中日行拜跪三次,以肄習之。

     孝欽後六旬萬壽 光緒甲午冬,孝欽後六旬萬壽,疆吏派員祝嘏,自頤和園至西苑,沿途分段點景。

    會中日戰事方亟,廷臣交章諫諍,乃命停止點景,僅於園內排雲殿受賀。

     萬壽期前,主位命婦每日習禮,隨孝欽聽戲,宮眷仍如常伺候,預至劇場,立院中。

    孝欽至,鹹跪迎,最前為皇帝,次則後妃公主宮女,又次為主位命婦,皆聽皇帝記號,即跪於地。

    十月初十日早,宮眷每人購鳥百種,獻孝欽,孝欽亦購鳥萬頭以放生,殿懸鳥籠無數。

    孝欽先擇午後四時,率宮人登山,山顛有廟一,先焚香禱神。

    太監各攜一籠,跪孝欽前,孝欽開籠放之,祝其不再為人所捉。

    中有各色之鸚鵡,皆鎖以鍊,開鍊後,有立而不飛者,孝欽異之。

    李蓮英因跪奏曰:「老佛爺福大,鸚鵡感動慈悲,自願在宮伺候。

    」孝欽乃大悅。

    實則李預令太監馴養已久,藉以博孝欽歡,使其以為己心果慈,故能感及鳥獸耳。

    最可哂者,孝欽放生時,山後即有太監捕之,復售之於外矣。

     德宗萬壽 德宗值萬壽,即衣繡金龍之黃袍,外罩棗紅外褂,冠綴大東珠。

    先詣孝欽後宮請安,繼至列祖列宗神位前叩首,以及於孝欽,乃陞殿受文武百官朝賀。

    行禮時,奏樂,有硬木所製樂器,底平,徑約三尺,其上為半圓形,約高三尺,中空,有一專司之官執木槌擊之。

    皇帝即位時,亦用此器。

    又有一器,虎形,亦硬木,緣革,置院中,作聲如連珠炮。

    又有木鼓聲,震耳欲聾。

    旁有贊禮官,呼跪起叩首等。

    又有木架一,高八尺,寬三尺,有三橫木,下垂十二鈴,純金所製,擊以木錘,其聲如以齒輪旋轉之琴音而略大。

    此架在殿之右,左亦有一架,為玉鈴,音極純美。

    禮畢,德宗回宮,後妃以次皆叩頭。

    皇後跪上如意一柄,有全玉者,有木製而嵌以玉者。

    妃嬪行禮,亦奏樂,太監等叩首則否,宮女繼之。

    德宗又詣孝欽宮謝恩,孝欽率全宮之人觀劇,並賜宮眷糖食。

     奏對行一跪禮 光緒庚子初秋,德宗奉孝欽後狩於太原。

    是冬,自晉沿汾溯河而入秦。

    孝欽以時事艱難,禮數宜略,諭侍從諸臣登禦舟奏事者毋拜,但行一跪禮,旋起立而敷陳,不似尋常朝典之尊嚴矣。

     三樞臣朝拜傾跌 光緒辛醜,兩宮自西安回鑾以後,時軍機大臣為榮文忠公祿、鹿文端公傳霖、王文勤公文韶,年皆耆耋。

    一日,朝拜方興,文端誤踐文勤朝衣,文端既跌,文勤亦仆,文忠為文勤所擠,又仆,遂皆叩首而興。

    孝欽後為之莞然,德宗亟命太監掖之。

     貢物之弊 定例,採辦貢物,如果品之屬,由官給價,向民間平買。

    厥後吏胥舞弊,剋扣價目,十給二三而已,甚至併十之二三而亦無之。

    業此者,須先與議定,每年應納幾何,方準給據採辦。

    又如佛手一物,閩中所貢,年不過六百斤,例由將軍署給價銀九十六兩,令民間領辦,嗣則每年轉納百餘元。

    小民有栽種佛手者,僅得售與辦貢之人,其價目高低,亦由辦貢人定之。

    盛京貢遼陽香水梨五十擔,至京,除黴爛外,惟餘三十擔輸入大內。

    其地僱夫五十名,挑運十餘日,所費已不資矣。

    且盛京官吏藉辦貢之名,婪索小民,所得頗多。

     年例進呈貢物 外省鹽關織造,向有年例辦進備賞等物,亦止準備進一分。

    蘇楞額為兩淮鹽政,年例進風豬肉一百塊,皮糖八匣,加倍進呈,擲還一半,仍處分之。

     冬季進呈冬筍冰鮮 每屆冬季,崇文門進呈冬筍及冰鮮魚。

    冬筍來自楚、皖,分年進京,楚筍當年,則入京在秋杪;皖筍當年,則入京必冬初也。

    冰鮮產於津沽,以總督署前玉帶河所產者為上品,即銀魚也。

     吉林歲貢 吉林所貢方物,歲有數次。

    四月,進油炸白肚魚肉丁十罈。

    七月,進窩雛鷹鷂各九隻。

    十月,進二年野豬二口,一年野豬一口,鹿尾四十盤,鹿尾骨肉五十塊,鹿肋條肉五十塊,鹿胸岔肉五十塊,曬乾鹿脊條肉一百束,野雞七十隻,稗子米一斛,鈴鐺米一斛。

    十月,由圍場先進鮮味,計二年野豬一口,一年野豬一口,鹿尾七十盤,野雞七十隻,樹雞五十隻,稗子米一斛,鈴鐺米一斛。

    十一月,進七裡香九十把,公野豬二口,母野豬二口,二年野豬二口,一年野豬二口,鹿尾三百盤,野雞五百隻,樹雞三十隻,鱘鰉魚三尾,翹頭白魚一百尾,鯽魚一百尾,稗子米四斛,鈴鐺米一斛,山查十罈,梨八罈,林檎八罈,松塔三百箇,山韭菜二罈,野蒜苗二罈,柳木鎗鞘八根,柳木綫鎗鞘八根,駮馬木綫鎗鞘八根,駮馬木鎗鞘八根,樞梨木虎鎗杆三十根,樺木箭杆二百根,椵木箭杆二百根,白樺木箭杆二百根,楊木箭杆二百根,海青蘆花鷹、白色鷹俱無額數,窩集狗五條,【係奉旨之年賚進。

    】賀哲匪雅喀奇勒哩官貂鼠皮二千五百八十二張。

    【隔一年賷送進禦覽。

    】紫樺皮二百張,上用紫樺皮一千四百張,白樺皮改為紫樺皮一千四百張,【隔一年進禦覽。

    】官紫樺皮二千張,又交下五旗官紫樺皮一萬二千張,白樺皮三千張,煖木皮四百五十斤,莝草四百五十斤,又交下五旗,每旗煖木皮各五十斤,莝草各五十斤。

    【以上俱賫送武備院查收。

    】接駕及恭賀萬壽進貢物產,貂鼠,白毛梢黑狐狸,倭刀,黃狐貉,梅花鹿,角鹿,鹿羔,麑,麑羔,麞,虎,熊,玄狐皮,倭刀皮,黃狐皮,猞猁皮,水獺皮,海豹皮,虎皮,豹皮,灰鼠皮,鹿羔皮,雕鸛翎,海參,白肚鱒魚肉丁,烤乾白肚鱒魚肚囊肉,油炸鱘鰉魚肉丁,【以魚油炸魚,滿語名黑夥。

    】烤乾細鱗魚肚囊肉,草根魚,鰟頭魚,鯉魚,花鯚魚,魚油,曬乾鹿尾,曬乾鹿舌,鹿後腿肉,小黃米,炕稗子米,高粱米粉麵,玉秫米粉麵,小黃米粉麵,蕎麥糝,小米粉麵,稗子米粉麵,和的水(飠耑)餑餑,搓條餑餑,豆麵翦子股餑餑,打糕肉夾搓條餑餑,炸餃子餑餑,打糕餑餑,撒糕餑餑,豆麵餑餑,豆票產糕餑餑,蜂糕餑餑,葉子餑餑,水(飠耑)子餑餑,魚兒餑餑,野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