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回 避诏書假裝病體 湊天時暗接龍須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五臣在燕府宴畢散去。
到了次日,宋忠即奉诏旨要調選燕府一精一壯兵馬,隸守開平。
燕王因問道衍道:“如此奈何?”道衍道:“任他調去不妨。
”燕王道:“府中一精一壯,能有幾何?若被他調去,明日誰人為用?”道衍笑道:“調是憑他調去,用是終為我用。
殿下勿憂。
”燕王猶不深信,然沒法奈何,隻得開了冊籍,聽宋忠選調。
不期這護衛中有兩個官旗,一個叫做于諒,一個叫做周铎,俱是一精一壯,大有勇力。
恰恰宋忠選調中有他二人名字。
他二人商量道:“我二人皆燕王心腹,異日燕王舉義,我二人在陣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也不枉一身本事。
今若調去守邊,混雜行伍中,何日能出頭?”遂用銀子在管事人手中買脫名字,又另簽兩個。
那兩人不服,訪知于諒、周铎密議之言,就告在百戶倪諒處。
倪諒聞知,見事有關系,就星夜奔到京師,阙下告變。
建文帝即傳旨,将于諒、周铎二人拿至京師,付法司審問。
法司嚴刑拷打,審出真情,遂将二人斬首。
因二人口稱“異日燕王舉義”等語;遂降诏切責燕王。
诏曰: 天下一家,國無兩大。
朕系高皇帝嫡孫,既承大統,王雖尊,屬臣也。
前入朝不拜,擅馳禦道,朕念親一親,屈法赦王,王宜改過,作藩王室,奈何蓄謀叵測,緻及士卒有“異日舉義”之詞?其為大逆不道甚矣。
姑念暧一昧不究。
诏書到日,宜盡削護衛,以尊朝廷。
特诏。
诏書将到之日,燕王先已探知,忙與道衍商量道:“朝廷有诏來,迫我甚矣。
此時若不一舉事,尚待何時?”道衍道:“此時尚早,王須耐之。
”燕王道:“非寡人不耐,诏書一到,何以對之?”道衍道:“這也不難,殿下隻托疾不開讀便了。
”燕王點頭解意,遂假裝中惡之病,忽然佯狂起來。
也不帶人,也不冠履,竟跑出宮來,滿街亂走。
宮門近侍,誰敢攔阻?隻好緊緊跟随。
燕王走入市中,看見名店飲食,便取來亂吃;哭一回,笑一回,口中胡言亂語。
走得倦了,看見街上土堆,便睡在上面,全不怕污穢。
近侍慌了,隻得擡入宮去,遍召醫生下藥。
或說中痰,或說中風,俱不知其故。
遲了數日,诏書到了,因王病狂,不省人事,隻得将诏書供在殿中,候王病好開讀,寫表申奏朝廷。
布政張昺、都司謝貴,每日入宮問疾。
此時夏月,天氣炎熱,見燕王擁着烘爐而坐,猶寒戰不已。
張昺退出,與謝貴說道:“燕王何等英雄,今日一旦狼狽如此,真朝廷之福也!我欲飛表,将燕王實病消息,報知朝廷。
”謝貴道:“你我外臣,縱然體察,不過得其大概。
内中發病詳細,必須會同葛長史公同出本詳報,方見你我做事的确。
”張昺道:“有理。
”遂密遣心腹吏李友直,請葛長史來議事。
葛誠請至,問道:“二位大人有何見谕?”張昺因叱退左右,邀入密室,說道:“我等奉命來守茲土,實為監制燕王,若有差池,我等罪也。
今幸燕王大病,昨見他這等炎天,尚擁爐稱寒,料不能痊矣。
就使好了,也難圖大事,你我責任可以少謝。
故會同貴司,将燕王病狀,細細奏聞也,使朝廷得以安枕。
”葛誠道:“二位大人若如此輕視燕王,我等不久皆為燕王戮矣。
”張、謝大驚道:“何以至此?”葛誠道:“燕王之疾,詐也。
就其詐而急圖 之,使彼不暇轉圖,庶可撲滅。
若信以為真,防禦一懈,彼突然而起,則堕其術中矣。
”張昺道:“貴司何以知其詐?莫非有所聞見乎?” 葛誠道:“非有聞見,以理察之。
蓋因讓責诏書将到,不便開讀,故作此态。
病碧不可知,然夏月非擁爐之時,而故擁爐?擁爐非有寒可言,而特特言寒,非詐而何?”張、謝二人聽了,連連點頭道:“若非賢長史才智深微,幾乎被他瞞過。
但此事如何區處?”噶誠道:“如今可乘其詐病,人心解體之時,急急請旨,奪其護衛,拿其官屬,然後
到了次日,宋忠即奉诏旨要調選燕府一精一壯兵馬,隸守開平。
燕王因問道衍道:“如此奈何?”道衍道:“任他調去不妨。
”燕王道:“府中一精一壯,能有幾何?若被他調去,明日誰人為用?”道衍笑道:“調是憑他調去,用是終為我用。
殿下勿憂。
”燕王猶不深信,然沒法奈何,隻得開了冊籍,聽宋忠選調。
不期這護衛中有兩個官旗,一個叫做于諒,一個叫做周铎,俱是一精一壯,大有勇力。
恰恰宋忠選調中有他二人名字。
他二人商量道:“我二人皆燕王心腹,異日燕王舉義,我二人在陣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也不枉一身本事。
今若調去守邊,混雜行伍中,何日能出頭?”遂用銀子在管事人手中買脫名字,又另簽兩個。
那兩人不服,訪知于諒、周铎密議之言,就告在百戶倪諒處。
倪諒聞知,見事有關系,就星夜奔到京師,阙下告變。
建文帝即傳旨,将于諒、周铎二人拿至京師,付法司審問。
法司嚴刑拷打,審出真情,遂将二人斬首。
因二人口稱“異日燕王舉義”等語;遂降诏切責燕王。
诏曰: 天下一家,國無兩大。
朕系高皇帝嫡孫,既承大統,王雖尊,屬臣也。
前入朝不拜,擅馳禦道,朕念親一親,屈法赦王,王宜改過,作藩王室,奈何蓄謀叵測,緻及士卒有“異日舉義”之詞?其為大逆不道甚矣。
姑念暧一昧不究。
诏書到日,宜盡削護衛,以尊朝廷。
特诏。
诏書将到之日,燕王先已探知,忙與道衍商量道:“朝廷有诏來,迫我甚矣。
此時若不一舉事,尚待何時?”道衍道:“此時尚早,王須耐之。
”燕王道:“非寡人不耐,诏書一到,何以對之?”道衍道:“這也不難,殿下隻托疾不開讀便了。
”燕王點頭解意,遂假裝中惡之病,忽然佯狂起來。
也不帶人,也不冠履,竟跑出宮來,滿街亂走。
宮門近侍,誰敢攔阻?隻好緊緊跟随。
燕王走入市中,看見名店飲食,便取來亂吃;哭一回,笑一回,口中胡言亂語。
走得倦了,看見街上土堆,便睡在上面,全不怕污穢。
近侍慌了,隻得擡入宮去,遍召醫生下藥。
或說中痰,或說中風,俱不知其故。
遲了數日,诏書到了,因王病狂,不省人事,隻得将诏書供在殿中,候王病好開讀,寫表申奏朝廷。
布政張昺、都司謝貴,每日入宮問疾。
此時夏月,天氣炎熱,見燕王擁着烘爐而坐,猶寒戰不已。
張昺退出,與謝貴說道:“燕王何等英雄,今日一旦狼狽如此,真朝廷之福也!我欲飛表,将燕王實病消息,報知朝廷。
”謝貴道:“你我外臣,縱然體察,不過得其大概。
内中發病詳細,必須會同葛長史公同出本詳報,方見你我做事的确。
”張昺道:“有理。
”遂密遣心腹吏李友直,請葛長史來議事。
葛誠請至,問道:“二位大人有何見谕?”張昺因叱退左右,邀入密室,說道:“我等奉命來守茲土,實為監制燕王,若有差池,我等罪也。
今幸燕王大病,昨見他這等炎天,尚擁爐稱寒,料不能痊矣。
就使好了,也難圖大事,你我責任可以少謝。
故會同貴司,将燕王病狀,細細奏聞也,使朝廷得以安枕。
”葛誠道:“二位大人若如此輕視燕王,我等不久皆為燕王戮矣。
”張、謝大驚道:“何以至此?”葛誠道:“燕王之疾,詐也。
就其詐而急圖 之,使彼不暇轉圖,庶可撲滅。
若信以為真,防禦一懈,彼突然而起,則堕其術中矣。
”張昺道:“貴司何以知其詐?莫非有所聞見乎?” 葛誠道:“非有聞見,以理察之。
蓋因讓責诏書将到,不便開讀,故作此态。
病碧不可知,然夏月非擁爐之時,而故擁爐?擁爐非有寒可言,而特特言寒,非詐而何?”張、謝二人聽了,連連點頭道:“若非賢長史才智深微,幾乎被他瞞過。
但此事如何區處?”噶誠道:“如今可乘其詐病,人心解體之時,急急請旨,奪其護衛,拿其官屬,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