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共工颛顼争天下 共工怒觸不周山

關燈
際,汝師既有如此絕技,可肯出來輔佐朕躬?” 羿道:“臣師在母腹之時,臣師之父即已去世。

    及至臣師墜地,臣師之母又去世了。

    臣師生不見父母,平日總是非常悲痛,真所謂抱恨終天。

    臣師嘗說,情願此生老死山林,決不願再享人世之榮華。

    所以雖則帝命去召他,恐怕亦決定不來的。

    ” 颛顼聽了,不免嗟歎一番,又向羿道:“現在共工國恐有作亂之事,朕欲命汝統率軍隊,前往征剿,汝願意嗎?”羿起身應道:“臣應當效力。

    ”颛顼帝大喜,就授了羿一個官職。

     羿稽首受命。

    颛顼帝又問道:“共工氏的謀亂已非一日,他的軍士都是久練的,而且兵堅器利,并制有一種厚铠,刀劍箭戟急切不能夠傷他,汝看有何方法可以破敵?”羿道:“厚铠雖然堅固,但是面目決不能遮掩,臣當訓令部下,打起仗來專射他的面目:那麼亦可取勝了。

    再者,臣還有一個藥方,請帝饬人依照制配,到打仗的時候,叫軍士帶在身上,可以使敵人之箭不能近身,那麼更可以取勝了。

    ”颛顼帝聽了大駭,說道:“竟有這等奇方?是何人所發明,汝可知道?” 羿道:“據說是務成子發明的。

    ”颛顼帝道:“務成子是黃帝時候的人,聽說其人尚在,不知确否?汝這個方是務成子傳汝的嗎?”羿道:“不是。

    是另一人傳授給臣的。

    但是,務成子的确尚在,不過他是個修練之土,專喜雲遊四海,現在究竟不知道在何處。

    ” 說着,就從懷中将那個藥方取出,遞與颛顼帝,颛顼帝接來一看,隻見上面寫着:螢火蟲一兩,鬼箭羽一兩,蒺藜一兩,雄黃精二兩。

     雌黃二兩,投羊角一兩半,礬石二兩,鐵錘柄一兩半。

     以上八味,用雞子黃、丹雄雞冠各一具,和搗千下,和丸如杏仁,作三角形,绛囊盛五丸,從軍時系腰可解刀兵。

     颛顼帝看了不禁大喜,又遞與五位老師傳觀,便命人去采辦藥料,秘密地依方制造。

    一面就去發号施令,派兵調将,布置一切,專等共工氏來攻。

     且說那共工氏同了浮遊帶了他全國的軍士,果然于二十日内趕到帝丘。

    隻見無數工人在那裡工作,一見共工氏大兵到了,紛紛向東逃竄,并不見一個兵士前來迎敵。

    共工氏哈哈大笑,回頭向浮遊道:“果然不出你所料,他們竟是一無防備的。

    ” 浮遊道:“此番這些人逃回去之後,他們一定知道,要防備了。

     我們應該火速進兵,使他們防備不及,才可以不勞而獲!”共工氏道:“是。

    ”于是立刻傳令向前進攻。

     浮遊道:“且慢!從這裡到曲阜,我曉得有兩條路。

    一條繞菏澤而北,就是方才那些人逃去的大路,一條繞菏澤而南,是小路,但是一面傍山,一面臨水,隻有中間一個隘口,形勢非常險要。

    照兵法講起來,隘口易守人數必少,平原難守人數必多。

    我看他們就使有防備,亦必定重在平原而不重在隘口;況且剛才那些人又多向平原逃去,他們必定以為我們是從平原進兵。

    現在我們卻從隘口攻去,兵法所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正是這個法子。

    大王以為如何?”共工氏聽了,大加贊美道:“汝于兵法地勢熟悉如此,何愁颛顼氏不破呢!”于是吩咐一小部分的軍士搖旗呐喊,仿佛要從大路追趕的樣子,一面卻将大隊的人都向小路而來。

     走了幾日,到得隘口,隻見前面已有軍土把守,但是卻不甚多。

    浮遊傳令:“弓箭手先上去射,拿大戟的第二批,拿短兵的第三批,奮勇前進,今朝務必要奪到這個隘口,方才吃飯。

     “衆兵士果然個個争先,勇猛無比。

    那颛顼氏的軍士敵不住,紛紛後退,登時奪了隘口。

    天色已晚,共工氏就令兵士住在山坡下歇宿,一面與浮遊商議,極口稱贊他用兵的神妙。

    忽然有幾個兵士走來報道:“對面山上有無數的火光,恐怕是敵人前來襲擊,我們不可不防。

    ”共工氏同浮遊出來一看,果然有許多火光,閃爍往來不定。

    浮遊笑道:“這個是假的,故作疑兵,并非來襲擊我們的。

    襲擊我們,何必用火?難道怕我們沒有防備嗎!”共工氏一想不錯,便又問道:“那麼他們為什麼要設這個疑兵呢?”浮遊道:“想來他們大兵都在北方,這裡兵少空虛,深恐怕我們乘虛去攻他,所以作此疑兵,使我們不敢輕進。

    大約是這個意思。

    ”共工氏聽了,亦以為然。

     這日夜間,颛顼兵果然沒有來襲擊,共工氏益覺放心。

    到了次日拔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