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演古史之治亂 謀開篇說混沌

關燈
爆裂,那麼可将地球擊成齑粉,而人類統統轟死。

     一種是使人類毒死。

    如上條所說,地球和掃帚星之尾相撞,即使不轟死,但是掃帚星上的那股惡氣非常難堪。

    人類既然受到它的惡氣,終究必受毒而死。

     一種是使人類熱死。

    天空之中有極薄極細的一種氣質,能夠阻礙地球的運行,使它遲緩。

    既然遲緩,那麼它對于太陽的離心力就不免減校但是太陽的吸力和地球自身的吸力是仍舊不變的。

    照此情形,久而久之,地球環繞太陽之軌道必成為螺絲形,與太陽愈接愈近,到時勢必寒帶亦變為熱帶,而溫熱雨帶更不能居住,人類将統統熱死了。

     一種是使人類悶死。

    地球的裡面純是土和岩石,這兩種都有吸水的能力,假使土石将地面的水逐漸吸收進去,海洋裡面的水涓滴不存,那時候的空氣必稀薄異常,以至于完全消滅,人類豈不是早已悶死。

     一種是使人類焚死。

    天空中的恒星常有忽發大光,經過多日之久,大光漸漸消滅。

    那顆恒星從此就不複再見,想來是銷毀了。

    我們這顆太陽,亦是恒星之一。

     假使太陽忽然焚毀,那時地球上面所受到的光熱必定要增加到幾千萬倍,人類豈不是都要焚死。

    即使不焚死,而太陽既然焚毀之後,地球上光熱全無,亦都要凍死。

     一種是使人類凍死。

    太陽的能夠發光和生熱,亦全靠物質燃燒的原故。

    假使這種燃燒的物料漸漸用盡,那麼它的光熱亦必逐漸減少。

    太陽面上的斑點一日增多一日,那噴火口一日減少一日,它的光漸漸變為金色,再變為黃色,再變為赤色。

    地球上面的陸地日多,海洋日少,寒氣日多,熱氣日少,豈不是人類都要凍死。

     一種是使人類擠死。

    地球的裡面日日在那裡冷起來,冷極了一定收縮,一定豁裂。

    近年以來,山崩地震,往往有裂開大縫,陷落人物之事,就是這種表顯的現象。

    照此下去,人住在地面上未免覺得不穩,隻好穴地洞或山洞而居,但是年久之後,大洞亦因為收縮而堵塞,所以人類必至于擠死。

     一種是使人類震死。

    如上條所說,地球既然因冷縮而豁裂,這個時候,人類就使有能力另設一法,仍舊居住地面,以避開那地球豁裂之處,但是那裂縮逐年加大,大體分崩,勢必将地球分為數塊。

    到那時,這幾大塊之中就使還有人類居住,或者還有空氣,但是在空中亂行,已無軌道,愈行愈遠,勢必與其他星體相撞而統統震死。

     以上地球的十種死法。

    在我們過去以前的那個地球,是怎樣死的?雖然不得而知,但是有死必有生。

    以前的地球既然死去,那麼現在的新地球當然急急應該創立,這個純然是陽神一派得占優勢的原故了。

     開天辟地的時候,怎樣能夠使那個已死之地球重新建築起來?已經死盡的人類怎樣能夠使他們滋生起來?當然是“神”的能力,決不是人的能力。

    所以那個首出禦世的盤古氏,以及後來的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等,以理推想起來,一定就是所謂陽神一派酌神祗。

    既然是神祗,所以有移山倒海的能力,所以有旋乾轉坤的本領。

    以古書考起來,當初毀壞地球的,是陰神一派之中混沌氏。

    陽神一派中之盤古氏要想開辟天地,少不得和混沌氏大戰,也不知費了多少氣力,方才将混沌氏打倒,立刻将他的屍體解剖起來,拿了他的肉,補充從前損失的土,拿了他的骨,補充從前毀壞的石,拿了他的血液,補充從前消耗了的水,又拿了他的支節豎起來,恢複從前崩壞的山嶽,又拿了他的腸胃鋪起來,恢複從前湮滅的江河,又慢慢地滋長萬物,誕生人類。

    這種奇妙靈怪的事迹,一時也說不盡,就使說也說不相像。

     總而言之,從盤古氏起,一直到有巢氏以前,都是陽神一派的神祗直接到下界來,排除百難,扶植人類的時期。

    自從有巢氏、燧人氏以後,人類的滋長漸漸發達了,知道構木為巢以避猛獸了,知道鑽木取火以烹飲食了,知道剝取禽獸的羽毛以遮蔽身體了。

    衣食住三項,都已粗粗完備,從此陽神一派的神祗仍舊回歸天上,不複再到人世,但是防恐人類的知識才藝沒有完全,還不能夠自存自立,所以又不絕地的派遣他手下的善神降生人世,間接的前來指導幫助,如同伏羲氏的母親,住在華胥地方的水邊,看見一個大人的腳迹,偶然高興,走過去踏了他一腳,不知不覺心中大動起來,陡然有一條長虹從天上下來,繞着她的身子,她就如醉如癡了好一晌。

    及至醒來,就懷孕而生伏羲。

    神農氏的母親,名叫安登,看見了一條神龍,心中感動,就懷孕而生神農。

    黃帝的母親附寶,看見電光繞着鬥星,便心有所感,懷孕而生黃帝。

    這種都是陽神一派派遣善神降生人世的證據。

     但是陽神一派如此,那陰神一派亦豈肯幹休,當然也是不色殺戮,而尤其重大的就是洪水之災,且待在下慢慢地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