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唐堯初降生 丹丘來進貢
關燈
小
中
大
及。
好在我們這次出來不過遊賞風景,并沒有目的地的。
就使不能走遠,亦是無妨,不知父親母親以為何如?”伊耆侯道:“這也卻好。
”于是就吩咐水手沿着岸開去。
哪知那條赤龍非常作怪,總是随後跟祝過了幾日,它的身軀已縮得隻有一丈左右長了,離船也愈近了。
衆人看了,都莫名其妙,卻因為連日以來漸漸習慣,亦不以為意。
一日船到一處,伊耆侯猛然想起一事,就笑向慶都說道:“女兒呀,這裡是近着三河地方了,你可知道嗎?和你甚有關系呢!”慶都道:“從前仿佛記得父親曾經說過,女兒生于三河之野的一塊大石中,由一個姓陳鋒的母親看見了,撫養大的,是不是?當時年紀小,不十分注意,原來就在此地嗎?既然在這裡,今朝倒要去看看,究竟那塊大石在哪裡?”伊耆侯道:“我們連日坐船,正有點氣悶,上岸走走,舒舒筋骨,亦是一法。
”等了一會,船到三河,伊耆侯便吩咐停泊。
大家登岸,行不多路,隻見那條赤龍依舊緊緊跟随,大家亦不去理會它。
走了許久,慶都要想尋那塊記生的石頭,卻是無從尋起。
一則此處地方荒僻,人煙不多,無可詢問;二則伊耆侯當時亦是聽人傳說,并非目擊,并未曾遇到陳鋒氏,所以亦不能确實指出這個地方。
大家隻得在前後左右走了一會,碰到幾塊有裂縫的大石,便猜度揣測一番,如此而已。
究竟是與不是,沒有人能夠證實它。
慶都此時心中非常難過,暗想:“可惜最初撫養我的那個陳鋒母親死得太早,假使她在這裡,定然能夠使我知道生身之所在,豈不是一件快事嗎!我這種出身法,本來是前古所未聞,天下所沒有的,倘能夠指出一個證據,在這裡立一個紀念物,傳到後世,或者還有人相信。
現在這般迷離惝恍,不要說後世的人聽了未必相信,就是我自己現在亦不能相信呢。
究竟我這個人是哪裡來的呢?”想到這裡,不禁煩悶起來,正在出神之際,忽聽得後面一片喊聲,叫道:“快走開!快走開!龍來了。
”慶都回頭一看,但見那條赤龍離地不過二尺,張牙舞爪,直向前來,慌得衆人連跌帶滾,紛紛逃避。
便是伊耆侯夫婦亦顧不得慶都,急向左右分竄。
慶都剛要逃時,那龍已到面前,慶都急向左轉,那龍沖過右邊,再回轉左面來,将慶都阻祝慶都急向右轉,那龍從左邊再回右邊,又将慶都阻住,如此兩三次。
陡然風聲飒飒,陰雲四合,伸手不見五指,那條龍直向慶都身上撲來,此時慶都已如醉如癡,失其知覺,仰身倒地,聽其所為。
過了些時,雲開日出,龍已不知所往了。
慶都心地亦頓然明白,慌忙從地下爬起,整束衣帶,但是滿身涎沫,腥穢難當。
這時伊耆侯夫婦及家人等都逐漸奔集,看見這個情形,便問慶都道:“怎樣了?怎樣會得如此?沒有給那龍撞壞吓壞嗎?”慶都滿面羞慚,不好問答。
伊耆侯夫婦也覺得這個情形有點尴尬,亦不再追問。
恰好看見地下丢着一卷物件,腥涎滿膩,想來是那條赤龍遺下在這裡的。
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副圖畫,展将開來,隻見上面有字有畫,當中畫的是一個赤色人,眉如八彩,鬓發甚長,面貌上小下人,上面的文字是“赤帝受天祜,眉八彩,鬓發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二十四個大宇,大約就是說所畫的這個人了。
下面還有七個字,叫作“赤帝起成天下寶”大家看了,都不能解。
不但這幅字畫的意義不能解,就是那赤龍何以能夠有這幅字書,又何以遺落在此地,這種理由都小可解。
但是這時慶都身體狼狽肮髒,軟弱疲憊,萬萬不能再留,隻好大家攙扶着急急回到船中。
換過衣服,慶都回想剛才之事,胸中不快,懈怠異常,一到天晚,即便安歇。
哪知自此之後。
已有身孕了。
這種事迹,在古史上說起來亦算是感生的一種。
後來直到秦始皇的時候,那漢高祖的母親劉媪在大澤之坡困覺,夢見和一個神人相遇,他的父親太公去找她,遠遠看見一條龍在她身上,和她交接,後來就有孕而生漢高祖,大約還是抄的這篇老文章吧。
閑話不提。
且說慶都自從這日之後,總覺恹恹少力,遊興全無,便向伊耆候夫婦說要回去了。
伊耆侯即叫水手轉舵,過了多日,回到耆國。
休息了幾個月,時交夏令,伊耆侯夫人向慶都道:“現在已是夏天,此地很熱,你是有孕的人,恐受不慣這種炎暑。
離此地西南有一座山,叫作伊耆之山,原來那山上常有虎豹猛獸為患,傷人不少。
你父親到了此地之後,派兵去将那些虎豹猛獸統統驅殺淨盡,那山邊的人民感激異常,因此就将此山改了這個名字,并且在那山邊一個丹陵上,造了些房屋,以作紀念。
那些房屋甚為幽雅,四面多是森林,夏令頗覺涼爽,大可以避暑
好在我們這次出來不過遊賞風景,并沒有目的地的。
就使不能走遠,亦是無妨,不知父親母親以為何如?”伊耆侯道:“這也卻好。
”于是就吩咐水手沿着岸開去。
哪知那條赤龍非常作怪,總是随後跟祝過了幾日,它的身軀已縮得隻有一丈左右長了,離船也愈近了。
衆人看了,都莫名其妙,卻因為連日以來漸漸習慣,亦不以為意。
一日船到一處,伊耆侯猛然想起一事,就笑向慶都說道:“女兒呀,這裡是近着三河地方了,你可知道嗎?和你甚有關系呢!”慶都道:“從前仿佛記得父親曾經說過,女兒生于三河之野的一塊大石中,由一個姓陳鋒的母親看見了,撫養大的,是不是?當時年紀小,不十分注意,原來就在此地嗎?既然在這裡,今朝倒要去看看,究竟那塊大石在哪裡?”伊耆侯道:“我們連日坐船,正有點氣悶,上岸走走,舒舒筋骨,亦是一法。
”等了一會,船到三河,伊耆侯便吩咐停泊。
大家登岸,行不多路,隻見那條赤龍依舊緊緊跟随,大家亦不去理會它。
走了許久,慶都要想尋那塊記生的石頭,卻是無從尋起。
一則此處地方荒僻,人煙不多,無可詢問;二則伊耆侯當時亦是聽人傳說,并非目擊,并未曾遇到陳鋒氏,所以亦不能确實指出這個地方。
大家隻得在前後左右走了一會,碰到幾塊有裂縫的大石,便猜度揣測一番,如此而已。
究竟是與不是,沒有人能夠證實它。
慶都此時心中非常難過,暗想:“可惜最初撫養我的那個陳鋒母親死得太早,假使她在這裡,定然能夠使我知道生身之所在,豈不是一件快事嗎!我這種出身法,本來是前古所未聞,天下所沒有的,倘能夠指出一個證據,在這裡立一個紀念物,傳到後世,或者還有人相信。
現在這般迷離惝恍,不要說後世的人聽了未必相信,就是我自己現在亦不能相信呢。
究竟我這個人是哪裡來的呢?”想到這裡,不禁煩悶起來,正在出神之際,忽聽得後面一片喊聲,叫道:“快走開!快走開!龍來了。
”慶都回頭一看,但見那條赤龍離地不過二尺,張牙舞爪,直向前來,慌得衆人連跌帶滾,紛紛逃避。
便是伊耆侯夫婦亦顧不得慶都,急向左右分竄。
慶都剛要逃時,那龍已到面前,慶都急向左轉,那龍沖過右邊,再回轉左面來,将慶都阻祝慶都急向右轉,那龍從左邊再回右邊,又将慶都阻住,如此兩三次。
陡然風聲飒飒,陰雲四合,伸手不見五指,那條龍直向慶都身上撲來,此時慶都已如醉如癡,失其知覺,仰身倒地,聽其所為。
過了些時,雲開日出,龍已不知所往了。
慶都心地亦頓然明白,慌忙從地下爬起,整束衣帶,但是滿身涎沫,腥穢難當。
這時伊耆侯夫婦及家人等都逐漸奔集,看見這個情形,便問慶都道:“怎樣了?怎樣會得如此?沒有給那龍撞壞吓壞嗎?”慶都滿面羞慚,不好問答。
伊耆侯夫婦也覺得這個情形有點尴尬,亦不再追問。
恰好看見地下丢着一卷物件,腥涎滿膩,想來是那條赤龍遺下在這裡的。
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副圖畫,展将開來,隻見上面有字有畫,當中畫的是一個赤色人,眉如八彩,鬓發甚長,面貌上小下人,上面的文字是“赤帝受天祜,眉八彩,鬓發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二十四個大宇,大約就是說所畫的這個人了。
下面還有七個字,叫作“赤帝起成天下寶”大家看了,都不能解。
不但這幅字畫的意義不能解,就是那赤龍何以能夠有這幅字書,又何以遺落在此地,這種理由都小可解。
但是這時慶都身體狼狽肮髒,軟弱疲憊,萬萬不能再留,隻好大家攙扶着急急回到船中。
換過衣服,慶都回想剛才之事,胸中不快,懈怠異常,一到天晚,即便安歇。
哪知自此之後。
已有身孕了。
這種事迹,在古史上說起來亦算是感生的一種。
後來直到秦始皇的時候,那漢高祖的母親劉媪在大澤之坡困覺,夢見和一個神人相遇,他的父親太公去找她,遠遠看見一條龍在她身上,和她交接,後來就有孕而生漢高祖,大約還是抄的這篇老文章吧。
閑話不提。
且說慶都自從這日之後,總覺恹恹少力,遊興全無,便向伊耆候夫婦說要回去了。
伊耆侯即叫水手轉舵,過了多日,回到耆國。
休息了幾個月,時交夏令,伊耆侯夫人向慶都道:“現在已是夏天,此地很熱,你是有孕的人,恐受不慣這種炎暑。
離此地西南有一座山,叫作伊耆之山,原來那山上常有虎豹猛獸為患,傷人不少。
你父親到了此地之後,派兵去将那些虎豹猛獸統統驅殺淨盡,那山邊的人民感激異常,因此就将此山改了這個名字,并且在那山邊一個丹陵上,造了些房屋,以作紀念。
那些房屋甚為幽雅,四面多是森林,夏令頗覺涼爽,大可以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