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奇緣怪事巧悟禅
關燈
小
中
大
…”
鄭和搖頭道:“别灰心,仔細想一想,十幾年前你救的那個少年人到底去了哪裡。
” 悟因道:“我救了不少人,可就是十幾年前沒發過什麼善心你讓我說什麼呢?” 鄭和有些惱了,不快地說:“想不到一個出家人也這麼死闆那你還修行幹什麼呢?” 悟因自言自語地說:“我心一片空,眼裡亦無真,四處皆茫茫,沒有幹什麼。
” 他臉上籠罩了一片空虛,仿佛不知身在何處。
鄭和恨不得跳過去給他一巴掌,臉上的笑容卻越發濃了。
“大和尚,你似乎什麼也不知道,可我馬上就讓你知道一件事情——你自由了,可以走了。
悟因一怔,也許空得還不夠徹底,臉上頓時間起晚秋成熟的光芒。
他沒有緻謝,扭頭就走。
鄭和望着他的背影冷笑。
吳雲峰這時走過來,笑道:“你放走籠中鳥,也引不來鳳凰,這不是釣魚的好時候。
” 鄭和哼了一聲,沒有言語。
把悟因仍然囚在牢裡也毫無作用,大丈夫做事要不拘一格。
他沖着“五童”笑道:“現在有你們的事幹了。
你們可以跟在那和尚的後邊,看他到什麼地方去,但不許他發現你們,也不要管他的事。
” “五童”嘻嘻哈哈一陣笑,風也似地出了縣衙。
悟因和尚走到大街上,見無人來追自己,才确信自己獲提了自由。
他哈哈一陣大笑,走到街旁一副剃頭挑旁,讓剃頭的老頭給他剃頭修面。
老頭兒的剃頭技術還真高超,剃頭刀兒在他手裡一陣飛動,把悟因刮了個頭青面光。
悟因站起來一拍頭皮,邁步就走。
剃頭老頭連忙如趕雞似地攔住他:“還沒給錢呢?” 悟因哈哈一笑:“和尚四大皆空,哪裡有錢呢?說不準剛才你剃的也不是我呢。
” 老頭兒一呆,點頭道:“對,剛才剃的是個不給錢的龜孫。
” 悟因哈哈大笑起來:“有理。
”飄然而去。
“五童”走到剃頭老頭兒前面,指手畫腳。
“可惜我們頭上的毛兒不多,不然也讓你修理修理。
老頭兒哼了一聲:“我一天隻修理一個。
“五童”嘻嘻哈哈胡鬧了一氣,追悟因去了。
悟因在城裡混飽肚子,又弄了一身粗布衣服,出城而去。
出了城,迎面吹來一股清新的風,他始覺進入了一個新天地。
他依着自己的感覺奔行了許久,忽見前面濃煙狂舞,火舌橫歡,完全是玩命的架勢。
他飛身撲了過去。
火是向天嘯放的,是一把毒火。
他沖到房前,一腳把房間蹋開。
“屋裡有人嗎?”他沖着房裡叫道。
嶽華峰忽地從草房裡蹿出,身上已燃起火苗。
他好不容易自解了穴道,總算脫困而出,但他一時身上無力,要救牟道那是千險萬難。
他顧不了拍打身上的火,沖悟因道:“屋裡還有一個,他怕是跑不出來了。
” 悟因嘿嘿一笑:“十幾年前沒救人,十幾年後救一個吧。
”他閃身沖進了草房去。
牟道正被煙熏火燎得暈天黑地,身子都軟了,忽覺自己飛騰了起來。
眨眼間被悟因提出了草房。
這時,草屋坍塌了。
“轟”地一聲響,煙塵四飛。
悟因來得真是時候。
牟道被火一燒,眼睛更不濟了,但也有些怪,在他眼裡每個人都有兩副嘴臉。
悟因這時認出了牟道,不由地笑起來:“好得很,我們又見面了,也算是老朋友。
” 牟道歪頭看了他一會兒,歎道:“一樣的話,你何必說兩遍。
” 悟因有些莫名其妙:“胡扯,我還沒那麼好的興緻。
” 牟道說:“也許是我錯了,我以為你有兩張嘴呢。
” 悟因笑道:“看來你小子是被燒瘋了。
” 牟道搖頭晃腦一陣,仿佛抛棄什麼,可扭頭一看悟因,他還是兩副嘴臉。
這讓他哭笑不得。
别人都兩副嘴臉,那自己呢?這個他沒法兒知道了。
嶽華峰這時恢複了氣力,想了一下向天嘯他們的談話,縱身向東奔去。
他擔心情人的安危,沒法兒不去。
他的心早已飛走了。
悟因看了一眼焦頭爛額的牟道,笑道:“大少爺,現在你可沒法兒風光了,跟我走吧。
牟道揚頭看了他一眼:“跟你走有什麼好處?我還沒打算出家呢。
” 悟因道:“你的小命是我救的,自然得跟我走,這也是一種緣分。
我需要一個做飯的。
” “那你知道我需要什麼?” 悟因嘿嘿一笑:“小子,你說不過我的,我‘兩張嘴’呢。
” 牟道低下了頭:“你不回少林寺了?” “當然要回去,但不是現在。
” “你想去哪裡?” “哪裡有禅性就去哪裡。
” 牟道心中一動,笑道:“聽說你佛法精湛,你能給我講一段要意嗎?” “你小子想當和尚了?” 牟道未置可否,淡然道:“動聽的聲音誰都喜歡聽的。
” 悟因大樂。
有人求他講經,這對他來說可是件快活事,他需要一個知音。
他覺得自己的學問大極了,大得讓他發悶、無聊,肚子都快漲炸了,不找個好學的人發洩一番,他永遠沒法兒平靜。
若不把自己的真知卓見講出去,誰知道自己一肚子佛法呢?又怎麼抒發感慨? 他慈祥地看了牟道一會兒,笑道:“你想聽佛法,這很好,我會講給你聽的。
不過,得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才行。
是一塵不染的,講禅的地方也必須也幹淨。
” 牟道點了點頭:“那我們就快找地方去吧,我太想聽你的妙論了。
” “好。
”悟因拉起牟道就走。
悟因功力深厚,身法如風,把牟道扯得都快散架了。
牟道卻一聲不吭,咬牙堅持着。
兩人一前一後奔跑了好一會兒,上了一座小山。
山色秀氣,頗有情趣。
山上怪石挺多,仿佛上天布下的亂石陣。
山坡上有片桃樹林,芬芳飄蕩。
桃林的北面,有眼清泉,泉水輕輕向外流淌。
泉的西邊,有座破石洞,很小,不過有半丈方圓,洞口向東開,亦不大。
悟因一指清泉,說:“就在這裡講好了,我的感覺極佳。
我講經與别人不同,是唱,即‘唱禅’,你明白嗎?” 牟道道:“隻要講得好,你哼哼也行。
” 悟因大笑起來:“好得很,有見識。
我還與别人有點不同,我唱樣的時候是不動的。
為了能讓你安靜下來,别中途逃走,我要把你關進西邊的石洞裡去。
” 牟道爽快地答應了下來,走進西邊的破石洞裡。
悟因搬過來一塊大石闆,有幹斤重,把洞口堵上。
并随手在石闆上用拳頭打出一個小洞,讓牟道坐在石洞裡能看到他的一舉一動。
車道靜坐下來,等悟因唱經。
悟因盯着泉水愣了一會兒,思忖怎樣唱最有水平。
泉水忽兒冒出一朵明麗的水花,他來了靈感,高聲唱道: “泉水清,雪花淨,大好禅性居其中,風雲萬裡回頭看,一派夕陽紅。
長伸手,攬月明,八千八百不倒城,掠日奪金英雄漢,沒有一個得光明。
點點翠,嬌嬌明,無為水裡露真性,萬般皆從心裡來,一切都在刀下空。
靈靈灑灑有聲響,一寸活性一寸命,了了無無都失去,不在東南西北中……” 悟性的歌聲悠揚蒼涼,頗有看盡人間世态的韻味,仿佛清澈的流水,要把人卷走。
在他的歌聲裡,你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力,唯有跟着他走,直至生命的深處。
牟道初聽沒有什麼特别的感覺,以為他唱的不過是些皮毛的東西,心中十分失望。
慢慢聽下去,他忽兒覺得自己忽視了一個要緊的問題——自己向何處去? 僅聽他唱禅顯然是不夠的,那自己将一無所獲,若把他的歌聲當作一種啟示呢?他覺得這才走上了正道。
牟道深明其中的道理,但要捕捉禅卻十分不易。
禅就在心裡,那麼光明正大的裸露着,可它就是不為你服務,你有什麼辦法呢? 牟道想抓住自己的心,抓住自己的本性,可怎麼也做不到。
他放松了一下自己,忽覺悟因的歌聲在他心中擊起一片水花,他頓時一喜,更加放松自己了,徹底地松下去。
随着越松越深,他覺得自己正走向解體,走向空無。
悟因的歌聲越來越淡,他忽地聽到一種水流“嘩嘩”的聲音。
流水聲愈來愈響,他感到自己正變成流水。
那是一種至清至真的流水。
後來,“轟”地一聲沉響,他陡然不見了,僅有流水,那麼明,那麼純。
這時,從水中浮出一個全新的牟道,這就是“真”的牟道,亦是他的自性,禅性。
悟因終于不唱了。
“真”的牟道乍然不見,睜坐的牟道睜大了眼睛。
他又看清了外面的一切,眼睛好了。
牟道此時還不知道他已達“如來禅”境界,這可是《楞伽經》中的最高境界。
他能在如此短暫的禅悟中達此境界,這是亘古未有的奇迹。
他心中正樂,忽聽有人道:“你好自在。
” 悟因說:“我還沒有成佛呢。
” 牟道向外一瞧,見道衍站在旁邊
” 悟因道:“我救了不少人,可就是十幾年前沒發過什麼善心你讓我說什麼呢?” 鄭和有些惱了,不快地說:“想不到一個出家人也這麼死闆那你還修行幹什麼呢?” 悟因自言自語地說:“我心一片空,眼裡亦無真,四處皆茫茫,沒有幹什麼。
” 他臉上籠罩了一片空虛,仿佛不知身在何處。
鄭和恨不得跳過去給他一巴掌,臉上的笑容卻越發濃了。
“大和尚,你似乎什麼也不知道,可我馬上就讓你知道一件事情——你自由了,可以走了。
悟因一怔,也許空得還不夠徹底,臉上頓時間起晚秋成熟的光芒。
他沒有緻謝,扭頭就走。
鄭和望着他的背影冷笑。
吳雲峰這時走過來,笑道:“你放走籠中鳥,也引不來鳳凰,這不是釣魚的好時候。
” 鄭和哼了一聲,沒有言語。
把悟因仍然囚在牢裡也毫無作用,大丈夫做事要不拘一格。
他沖着“五童”笑道:“現在有你們的事幹了。
你們可以跟在那和尚的後邊,看他到什麼地方去,但不許他發現你們,也不要管他的事。
” “五童”嘻嘻哈哈一陣笑,風也似地出了縣衙。
悟因和尚走到大街上,見無人來追自己,才确信自己獲提了自由。
他哈哈一陣大笑,走到街旁一副剃頭挑旁,讓剃頭的老頭給他剃頭修面。
老頭兒的剃頭技術還真高超,剃頭刀兒在他手裡一陣飛動,把悟因刮了個頭青面光。
悟因站起來一拍頭皮,邁步就走。
剃頭老頭連忙如趕雞似地攔住他:“還沒給錢呢?” 悟因哈哈一笑:“和尚四大皆空,哪裡有錢呢?說不準剛才你剃的也不是我呢。
” 老頭兒一呆,點頭道:“對,剛才剃的是個不給錢的龜孫。
” 悟因哈哈大笑起來:“有理。
”飄然而去。
“五童”走到剃頭老頭兒前面,指手畫腳。
“可惜我們頭上的毛兒不多,不然也讓你修理修理。
老頭兒哼了一聲:“我一天隻修理一個。
“五童”嘻嘻哈哈胡鬧了一氣,追悟因去了。
悟因在城裡混飽肚子,又弄了一身粗布衣服,出城而去。
出了城,迎面吹來一股清新的風,他始覺進入了一個新天地。
他依着自己的感覺奔行了許久,忽見前面濃煙狂舞,火舌橫歡,完全是玩命的架勢。
他飛身撲了過去。
火是向天嘯放的,是一把毒火。
他沖到房前,一腳把房間蹋開。
“屋裡有人嗎?”他沖着房裡叫道。
嶽華峰忽地從草房裡蹿出,身上已燃起火苗。
他好不容易自解了穴道,總算脫困而出,但他一時身上無力,要救牟道那是千險萬難。
他顧不了拍打身上的火,沖悟因道:“屋裡還有一個,他怕是跑不出來了。
” 悟因嘿嘿一笑:“十幾年前沒救人,十幾年後救一個吧。
”他閃身沖進了草房去。
牟道正被煙熏火燎得暈天黑地,身子都軟了,忽覺自己飛騰了起來。
眨眼間被悟因提出了草房。
這時,草屋坍塌了。
“轟”地一聲響,煙塵四飛。
悟因來得真是時候。
牟道被火一燒,眼睛更不濟了,但也有些怪,在他眼裡每個人都有兩副嘴臉。
悟因這時認出了牟道,不由地笑起來:“好得很,我們又見面了,也算是老朋友。
” 牟道歪頭看了他一會兒,歎道:“一樣的話,你何必說兩遍。
” 悟因有些莫名其妙:“胡扯,我還沒那麼好的興緻。
” 牟道說:“也許是我錯了,我以為你有兩張嘴呢。
” 悟因笑道:“看來你小子是被燒瘋了。
” 牟道搖頭晃腦一陣,仿佛抛棄什麼,可扭頭一看悟因,他還是兩副嘴臉。
這讓他哭笑不得。
别人都兩副嘴臉,那自己呢?這個他沒法兒知道了。
嶽華峰這時恢複了氣力,想了一下向天嘯他們的談話,縱身向東奔去。
他擔心情人的安危,沒法兒不去。
他的心早已飛走了。
悟因看了一眼焦頭爛額的牟道,笑道:“大少爺,現在你可沒法兒風光了,跟我走吧。
牟道揚頭看了他一眼:“跟你走有什麼好處?我還沒打算出家呢。
” 悟因道:“你的小命是我救的,自然得跟我走,這也是一種緣分。
我需要一個做飯的。
” “那你知道我需要什麼?” 悟因嘿嘿一笑:“小子,你說不過我的,我‘兩張嘴’呢。
” 牟道低下了頭:“你不回少林寺了?” “當然要回去,但不是現在。
” “你想去哪裡?” “哪裡有禅性就去哪裡。
” 牟道心中一動,笑道:“聽說你佛法精湛,你能給我講一段要意嗎?” “你小子想當和尚了?” 牟道未置可否,淡然道:“動聽的聲音誰都喜歡聽的。
” 悟因大樂。
有人求他講經,這對他來說可是件快活事,他需要一個知音。
他覺得自己的學問大極了,大得讓他發悶、無聊,肚子都快漲炸了,不找個好學的人發洩一番,他永遠沒法兒平靜。
若不把自己的真知卓見講出去,誰知道自己一肚子佛法呢?又怎麼抒發感慨? 他慈祥地看了牟道一會兒,笑道:“你想聽佛法,這很好,我會講給你聽的。
不過,得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才行。
是一塵不染的,講禅的地方也必須也幹淨。
” 牟道點了點頭:“那我們就快找地方去吧,我太想聽你的妙論了。
” “好。
”悟因拉起牟道就走。
悟因功力深厚,身法如風,把牟道扯得都快散架了。
牟道卻一聲不吭,咬牙堅持着。
兩人一前一後奔跑了好一會兒,上了一座小山。
山色秀氣,頗有情趣。
山上怪石挺多,仿佛上天布下的亂石陣。
山坡上有片桃樹林,芬芳飄蕩。
桃林的北面,有眼清泉,泉水輕輕向外流淌。
泉的西邊,有座破石洞,很小,不過有半丈方圓,洞口向東開,亦不大。
悟因一指清泉,說:“就在這裡講好了,我的感覺極佳。
我講經與别人不同,是唱,即‘唱禅’,你明白嗎?” 牟道道:“隻要講得好,你哼哼也行。
” 悟因大笑起來:“好得很,有見識。
我還與别人有點不同,我唱樣的時候是不動的。
為了能讓你安靜下來,别中途逃走,我要把你關進西邊的石洞裡去。
” 牟道爽快地答應了下來,走進西邊的破石洞裡。
悟因搬過來一塊大石闆,有幹斤重,把洞口堵上。
并随手在石闆上用拳頭打出一個小洞,讓牟道坐在石洞裡能看到他的一舉一動。
車道靜坐下來,等悟因唱經。
悟因盯着泉水愣了一會兒,思忖怎樣唱最有水平。
泉水忽兒冒出一朵明麗的水花,他來了靈感,高聲唱道: “泉水清,雪花淨,大好禅性居其中,風雲萬裡回頭看,一派夕陽紅。
長伸手,攬月明,八千八百不倒城,掠日奪金英雄漢,沒有一個得光明。
點點翠,嬌嬌明,無為水裡露真性,萬般皆從心裡來,一切都在刀下空。
靈靈灑灑有聲響,一寸活性一寸命,了了無無都失去,不在東南西北中……” 悟性的歌聲悠揚蒼涼,頗有看盡人間世态的韻味,仿佛清澈的流水,要把人卷走。
在他的歌聲裡,你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力,唯有跟着他走,直至生命的深處。
牟道初聽沒有什麼特别的感覺,以為他唱的不過是些皮毛的東西,心中十分失望。
慢慢聽下去,他忽兒覺得自己忽視了一個要緊的問題——自己向何處去? 僅聽他唱禅顯然是不夠的,那自己将一無所獲,若把他的歌聲當作一種啟示呢?他覺得這才走上了正道。
牟道深明其中的道理,但要捕捉禅卻十分不易。
禅就在心裡,那麼光明正大的裸露着,可它就是不為你服務,你有什麼辦法呢? 牟道想抓住自己的心,抓住自己的本性,可怎麼也做不到。
他放松了一下自己,忽覺悟因的歌聲在他心中擊起一片水花,他頓時一喜,更加放松自己了,徹底地松下去。
随着越松越深,他覺得自己正走向解體,走向空無。
悟因的歌聲越來越淡,他忽地聽到一種水流“嘩嘩”的聲音。
流水聲愈來愈響,他感到自己正變成流水。
那是一種至清至真的流水。
後來,“轟”地一聲沉響,他陡然不見了,僅有流水,那麼明,那麼純。
這時,從水中浮出一個全新的牟道,這就是“真”的牟道,亦是他的自性,禅性。
悟因終于不唱了。
“真”的牟道乍然不見,睜坐的牟道睜大了眼睛。
他又看清了外面的一切,眼睛好了。
牟道此時還不知道他已達“如來禅”境界,這可是《楞伽經》中的最高境界。
他能在如此短暫的禅悟中達此境界,這是亘古未有的奇迹。
他心中正樂,忽聽有人道:“你好自在。
” 悟因說:“我還沒有成佛呢。
” 牟道向外一瞧,見道衍站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