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實。
是名為沙門及婆羅門。
複說偈言:勇捍而自稱,謂己真沙門。
為此不調心,忽作斯大惡。
說是偈已,尋即思惟。
我於今者作何方便令其開悟。
如佛言曰:若教人時先當令其於四不壞生清淨信。
此四不壞能令衆生得見四谛。
今當為說作業根本。
作是念已而語之言:汝於今者極善稱量。
時賣肉者作是念言:此比丘既不買肉。
何故語我極善稱量。
作是念已,即說偈言: 此必有悲愍,而來見濟拔。
如斯之比丘,久離市易法。
見吾為惡業,故來欲救度。
實是賢聖人,為我作利益。
說是偈已,尋憶昔者為比丘時造作諸行。
念先所誦經名曰:苦聚欲過欲味。
思憶此已,即以肉稱遠投於地。
於生死中深生厭患。
語彼比丘大德。
大德而說偈言: 欲味及欲過,何者為最多。
我以慚愧鞙,捉持智慧秤。
思量如此事,心已得通達。
不見其有利,純睹欲衰患。
以是故我今,宜應舍離欲。
往詣於僧坊,複還求出家。
我今為欲作,身苦極下賤。
雖是現在身,即如堕惡道。
我昔出家時,濾水而後飲。
悲愍護他命,無有傷害心。
今日如惡鬼,食人精血者,我今樂殺害,習而不能舍。
善哉佛所說,親近於欲者,無惡而不造,我今為欲使。
衰苦乃至此,一切種智說。
四谛我未證,從今日已去。
終不更放逸,十力尊所說,前為放逸者,後止更不作。
如月離雲翳,明照于世間。
是故我今當,專心持禁戒。
設頭上火然,衣服亦焚燒。
我當堅精進,修行調順法。
斷難伏結使,必令得寂滅。
假毀絕筋脈,形體皆枯乾。
不見四谛者,我終不休息。
先滅結使怨,得勝報施恩。
爾時比丘知其心念。
彼智慧火方始欲然。
即說偈言:汝今若出家,必應得解脫。
迦梨與僧鉗,及以質多羅。
如此等比丘,皆七返罷道。
後複還出家,獲得阿羅漢。
十力世尊戒,汝亦不毀犯。
汝不起邪見,汝有多聞智。
生於厭離善,修習寂靜樂。
汝有多聞燈,結使風所滅。
汝還修多聞,必至無畏方。
為結之所漂,當依修定力。
修定得勝力,明了見結使。
由汝常修集,故樂出家法。
心近善功德,為結使所壞。
修集於正道,是意捉結使。
如象絕羁靽,自恣随意去。
時罷道比丘即舍惡業。
出家精勤得阿羅漢果。
(三三)複次若欲莊嚴無過善業。
是故應當勤修諸善。
我昔曾聞。
有一田夫聰明黠慧。
與諸徒伴共來入城。
時見一人容貌端正莊嚴衣服。
種種嬰珞服乘嚴麗。
多将侍從。
悉皆嚴飾瑰玮可觀。
彼聰明者語諸行伴。
不好不好。
同伴語言:如此之人威德端正。
深可愛敬有何不好。
聰明者言:我自不好亦不以彼用為不好。
由我前身不造功德。
緻使今者受此賤身。
無有威勢人所不敬。
若先修福。
豈當不及如此人者,是故我今應勤修善。
必使将來有勝於彼。
即說偈言: 彼舍於放逸,修善獲福利。
我由放逸故,不修功德業。
是以今貧賤,下劣無威勢。
我今自愧責,故自稱不好。
我今自觀察,窮賤極可愍。
結使所欺诳,放逸之所壞。
自從今以後,勤修施戒定。
必使将來生,種姓好眷屬。
端正有威德,财富多侍從。
衆事不可嫌,為世所尊敬。
莫如今日身,自悔無所及。
惡心為我怨,欺我緻貧賤。
心能自悔責,修善得快樂。
設造惡業時,衆善都不生。
制心修善者,榮樂無不具。
世間語不虛,善惡報差别。
佛說八正道,能至於涅槃。
若心著财利,富貴及榮勝。
求於後有者,不免衰老患。
我當勤精專,趣向無畏方。
譬如醉畫師,畫作諸形像。
醒已覺其惡,除滅作勝者,先世愚癡故,造作今惡身。
今當滅惡業,将來求勝報。
見惡果報已,智者深自責。
(三四)複次若聞善說應當思惟必得義利。
是故智者常應聽受善妙之法。
我昔曾聞。
舍衛國中佛與阿難曠野中行。
於一田畔見有伏藏。
佛告阿難。
是大毒蛇。
阿難白佛。
是惡毒蛇。
爾時田中有一耕人。
聞佛阿難說有毒蛇。
作是念言:我當視之。
沙門以何為惡毒蛇。
即往其所見真金聚。
而作是言:沙門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
即取此金。
還置家中。
其人先貧衣食不供。
以得金故轉得富饒。
衣食自恣。
王家策伺怪其卒富。
而糾舉之系在獄中。
先所得金既已用荊猶不得免。
将加刑戮。
其人唱言:毒蛇阿難。
惡毒蛇世尊,傍人聞之。
以狀白王。
王喚彼人而問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難。
惡毒蛇世尊,其人白王。
我於往日在田耕種。
聞佛阿難說言毒蛇。
是惡毒蛇。
我於今者,方乃悟解實是毒蛇。
即說偈言: 諸佛語無二,說為大毒蛇。
阿難白世尊,實是惡毒蛇。
惡毒蛇勢力,我
是名為沙門及婆羅門。
複說偈言:勇捍而自稱,謂己真沙門。
為此不調心,忽作斯大惡。
說是偈已,尋即思惟。
我於今者作何方便令其開悟。
如佛言曰:若教人時先當令其於四不壞生清淨信。
此四不壞能令衆生得見四谛。
今當為說作業根本。
作是念已而語之言:汝於今者極善稱量。
時賣肉者作是念言:此比丘既不買肉。
何故語我極善稱量。
作是念已,即說偈言: 此必有悲愍,而來見濟拔。
如斯之比丘,久離市易法。
見吾為惡業,故來欲救度。
實是賢聖人,為我作利益。
說是偈已,尋憶昔者為比丘時造作諸行。
念先所誦經名曰:苦聚欲過欲味。
思憶此已,即以肉稱遠投於地。
於生死中深生厭患。
語彼比丘大德。
大德而說偈言: 欲味及欲過,何者為最多。
我以慚愧鞙,捉持智慧秤。
思量如此事,心已得通達。
不見其有利,純睹欲衰患。
以是故我今,宜應舍離欲。
往詣於僧坊,複還求出家。
我今為欲作,身苦極下賤。
雖是現在身,即如堕惡道。
我昔出家時,濾水而後飲。
悲愍護他命,無有傷害心。
今日如惡鬼,食人精血者,我今樂殺害,習而不能舍。
善哉佛所說,親近於欲者,無惡而不造,我今為欲使。
衰苦乃至此,一切種智說。
四谛我未證,從今日已去。
終不更放逸,十力尊所說,前為放逸者,後止更不作。
如月離雲翳,明照于世間。
是故我今當,專心持禁戒。
設頭上火然,衣服亦焚燒。
我當堅精進,修行調順法。
斷難伏結使,必令得寂滅。
假毀絕筋脈,形體皆枯乾。
不見四谛者,我終不休息。
先滅結使怨,得勝報施恩。
爾時比丘知其心念。
彼智慧火方始欲然。
即說偈言:汝今若出家,必應得解脫。
迦梨與僧鉗,及以質多羅。
如此等比丘,皆七返罷道。
後複還出家,獲得阿羅漢。
十力世尊戒,汝亦不毀犯。
汝不起邪見,汝有多聞智。
生於厭離善,修習寂靜樂。
汝有多聞燈,結使風所滅。
汝還修多聞,必至無畏方。
為結之所漂,當依修定力。
修定得勝力,明了見結使。
由汝常修集,故樂出家法。
心近善功德,為結使所壞。
修集於正道,是意捉結使。
如象絕羁靽,自恣随意去。
時罷道比丘即舍惡業。
出家精勤得阿羅漢果。
(三三)複次若欲莊嚴無過善業。
是故應當勤修諸善。
我昔曾聞。
有一田夫聰明黠慧。
與諸徒伴共來入城。
時見一人容貌端正莊嚴衣服。
種種嬰珞服乘嚴麗。
多将侍從。
悉皆嚴飾瑰玮可觀。
彼聰明者語諸行伴。
不好不好。
同伴語言:如此之人威德端正。
深可愛敬有何不好。
聰明者言:我自不好亦不以彼用為不好。
由我前身不造功德。
緻使今者受此賤身。
無有威勢人所不敬。
若先修福。
豈當不及如此人者,是故我今應勤修善。
必使将來有勝於彼。
即說偈言: 彼舍於放逸,修善獲福利。
我由放逸故,不修功德業。
是以今貧賤,下劣無威勢。
我今自愧責,故自稱不好。
我今自觀察,窮賤極可愍。
結使所欺诳,放逸之所壞。
自從今以後,勤修施戒定。
必使将來生,種姓好眷屬。
端正有威德,财富多侍從。
衆事不可嫌,為世所尊敬。
莫如今日身,自悔無所及。
惡心為我怨,欺我緻貧賤。
心能自悔責,修善得快樂。
設造惡業時,衆善都不生。
制心修善者,榮樂無不具。
世間語不虛,善惡報差别。
佛說八正道,能至於涅槃。
若心著财利,富貴及榮勝。
求於後有者,不免衰老患。
我當勤精專,趣向無畏方。
譬如醉畫師,畫作諸形像。
醒已覺其惡,除滅作勝者,先世愚癡故,造作今惡身。
今當滅惡業,将來求勝報。
見惡果報已,智者深自責。
(三四)複次若聞善說應當思惟必得義利。
是故智者常應聽受善妙之法。
我昔曾聞。
舍衛國中佛與阿難曠野中行。
於一田畔見有伏藏。
佛告阿難。
是大毒蛇。
阿難白佛。
是惡毒蛇。
爾時田中有一耕人。
聞佛阿難說有毒蛇。
作是念言:我當視之。
沙門以何為惡毒蛇。
即往其所見真金聚。
而作是言:沙門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
即取此金。
還置家中。
其人先貧衣食不供。
以得金故轉得富饒。
衣食自恣。
王家策伺怪其卒富。
而糾舉之系在獄中。
先所得金既已用荊猶不得免。
将加刑戮。
其人唱言:毒蛇阿難。
惡毒蛇世尊,傍人聞之。
以狀白王。
王喚彼人而問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難。
惡毒蛇世尊,其人白王。
我於往日在田耕種。
聞佛阿難說言毒蛇。
是惡毒蛇。
我於今者,方乃悟解實是毒蛇。
即說偈言: 諸佛語無二,說為大毒蛇。
阿難白世尊,實是惡毒蛇。
惡毒蛇勢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