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前禮最勝尊,離欲邁三有。

    亦敬一切智,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輩衆,無垢清淨僧。

    富那脅比丘,彌織諸論師。

     薩婆室婆衆,牛王正道者,是等諸論師,我等皆敬順。

    我今當次說,顯示莊嚴論。

    聞者得滿足,衆善從是生。

     可歸不可歸,可供不可供。

    於中善惡相,宜應分别說。

     (一)說曰:我昔曾聞。

    乾陀羅國有商賈客。

    到摩突羅國。

    至彼國已,時彼國中有一佛塔。

    衆賈客中有一優婆塞。

    日至彼塔恭敬禮拜。

    向塔中路有諸婆羅門。

    見優婆塞禮拜佛塔皆共嗤笑。

    更於馀日天甚烝熱。

    此諸婆羅門等食訖遊行而自放散。

    或在路中。

    或立門側。

    有洗浴者,有塗香者,或行或坐。

    時優婆塞禮塔回還。

    諸婆羅門見已喚言:來優婆塞就此坐語。

    優婆塞言:爾今雲何不識知彼摩醯首羅毗紐天等而為緻敬。

    乃禮佛塔得無煩耶。

    時優婆塞即答之曰:我知世尊功德少分。

    是故欽仰恭敬為禮。

    未知汝天有何道德。

    而欲令我向彼禮乎。

    諸婆羅門聞是語已,瞋目呵叱。

    愚癡之人。

    汝雲何不知我天所有神德。

    而作是言:諸婆羅門即說偈言: 阿修羅城郭,高顯周三重。

    懸處於虛空,男女悉充滿。

    我天彎弓矢,遠中彼城郭。

    一念盡燒滅,如火焚乾草。

     時優婆塞聞是偈已,大笑而言:如斯之事吾之鄙薄所不敬尚。

    以偈答言:命如葉上露,有生會當滅。

    雲何有智者,弓矢加殘害。

     時諸婆羅門等聞是偈已,鹹共同聲呵優婆塞言:是癡人。

    彼阿修羅有大勢力好為惡事。

    我天神德力能殺害。

    雲何乃言非有智耶。

    時優婆塞被呵責已,喟然長歎。

    而說偈言: 美惡谛觀察,智者修善業。

    能獲大果報,後則轉受樂。

    雲何於過惡,反生功德想。

    邪見既增長,歎惡以為善。

     以是惡業故,後獲大苦報。

     諸婆羅門聞是語已,豎目舉手忄禀疠攘袂瞋忿戰動。

    而作是言:汝甚愚癡不吉之人。

    此等諸天不加恭敬而恭敬誰。

    時優婆塞意志閑裕而語之言:吾雖單獨貴申道理。

    不應以力朋黨競說。

    時優婆塞複說偈言: 汝等所供養,兇惡好殘害。

    汝若奉事彼,以為功德者,亦應生恭敬,師子及虎狼。

    觸惱生殘害,惡鬼羅刹等。

     愚人以畏故,於彼生恭敬。

    諸有智慧者,宜應深觀察。

    若不為殘害,乃可生恭敬。

    諸有功德者,終無殘害心。

     修行諸惡者,無不壞殘害。

    不能善分别,功德及過惡。

    功德起惡心,過生功德想。

    殘害逼迫者,凡愚增敬順。

     於善功德者,反生輕賤心。

    世間皆颠倒,不别可敬者,乾陀羅生者,解知别善惡。

    是故信如來,不敬自在天。

     彼時婆羅門聞是語已,即作是言:咄乾陀羅。

    出何種姓有何道德。

    而名佛乎。

    時優婆塞說偈答言:出於釋氏宮,具足一切智。

    衆過悉耘除,諸善皆普備。

     於諸衆生中,未始不饒益。

    覺了諸法相,一切悉明解。

    如是之大仙,故稱号為佛。

    時諸婆羅門。

    複說偈言: 汝言佛大仙,應作逼惱事。

    此閻浮提中,瞻默監持陀。

    婆塞婆私吒,提釋阿坻耶。

    如是諸大仙,名稱世所聞。

     能結大神咒,殘滅諸國土。

    汝名佛大仙,亦應作斯咒。

    汝佛有大德,應作逼惱事。

    若不作咒害,雲何名大仙。

     時優婆塞不忍聞彼诽謗之言:以手掩耳。

    而說偈言:咄莫出惡語,謗言佛有咒。

    毀謗最勝尊,後獲大苦報。

    時婆羅門。

    複說偈言: 佛若無咒術,不名有大力。

    若無惱害者,雲何名大仙。

    我但說實語,何故稱诽謗。

    時諸婆羅門,撫掌大笑言: 是故汝癡人,定堕於負處。

     時優婆塞語婆羅門言:汝莫怪笑。

    汝言如來無大功德亦無大力。

    斯是妄語。

    如來實有大功德力永斷咒根。

    終不複作惱害之事。

    汝今谛聽。

    當為汝說。

    即說偈言: 以貪瞋癡故,則作大惡咒。

    當結惡咒時,惡鬼取其語。

    於諸罪衆生,而行惱害事。

    佛斷貪瞋癡,慈悲廣饒益。

     永除惡咒根,但有衆善事。

    是故佛世尊,都無有惱害。

    以大功德力,拔濟無量苦。

    汝今何故言,佛無大勢力。

     時諸婆羅門聞是偈已,瞋恚心息語優婆塞言:我於今者欲問少事。

    勿見瞋也。

    咄優婆塞。

    佛若無惡咒。

    雲何而得受他供養。

    既不為損又不能益。

    雲何而得稱為大仙。

    優婆塞言:如來大慈悲終無惡咒損減衆生。

    亦複不為利養之事。

    但為饒益故受供養。

    而說偈言: 大悲愍群生,常欲為拔苦。

    見諸受惱者,過於己自處。

    雲何結惡咒,而作惱害事。

    衆生體性苦,生老病死逼。

     如癰著燥灰,雲何更加惡。

    常以清涼法,休息諸熱惱。

     諸婆羅門聞是語已,即便低頭思惟斯語。

    此是好事心欲生信。

    汝健陀羅善别勝處。

    汝能信此甚為希有。

    是故歎汝。

    健陀羅者名不虛設。

    言健陀者,名為持也。

    持善去惡故得斯号。

    而說偈言能持此地者,是名善丈夫善丈夫中勝,實是健陀羅時優婆塞作是思惟。

    此婆羅門心欲信解皆可成器。

    我今當更為分别說佛之功德。

    時優婆塞顔貌熙怡而作是言:見汝信佛我甚歡喜。

    汝今幸可少聽我語。

    功德過惡汝宜觀察。

    而說偈言: 觀察佛功德,一見皆滿足。

    戒聞及